全國政協委員吉平:建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要有規範標準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20日電 題:全國政協委員吉平:建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要有規範標準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吉平,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的提案,與紅色博物館、展示館有關。

  「這是我思考了很久的問題。」5月20日,吉平在北京接受中新網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

  「目前,全國各地掀起了興建紅色博物館的熱潮,這對傳承紅色文化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吉平說。「但是,由於缺少一個基本的指導性規則標準,建設紅色博物館、展示館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亟需釐清的問題,十分有必要建立一個指導性的『規範標準』,確保紅色博物館、展示館建設的健康發展。」

  關於建紅色文化博物館的「規範標準」,吉平認為,至少要考慮到「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展陳設計應緊扣當時當地的歷史、黨史,不能以虛擬的、跨時空的方式策劃展陳方案。」

  「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是地區紅色文化展示與對外交流的平臺,是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精神殿堂。」吉平認為,這是弘揚當地文化最有效的名片。

  「不過,各地在打造過程中應正確區分革命文物陳列品與普通的老舊傳統生產、生活用品的區別。」吉平認為這是當前最需要釐清的問題。

  在吉平看來,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陳列的紅色文物要尊重歷史、再現歷史,堅持實事求是,注重反映真實歷史面目,要嚴格區別民俗文化與紅色文化的不同性質,不能把同時代「普通的」、「老舊的」等同於紅色的,應認真加以區別,準確遴選。

  吉平說,在建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時要嚴禁「傳說」,更不應跟風炒作,一哄而上。「要樹立嚴謹科學的辦館理念,用真實的革命歷史文物講好紅色故事,謳歌時代精神。」

  吉平建言:「紅色博物館展品在注重藝術性、時代性的同時,更應該突出其正面教育的作用、體現正能量。」他認為,展品不僅要反映紅色文化內容,還要給人以審美感受。要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其內容必須適合普及知識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吉平在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的《關於推動貧困地區長城沿線旅遊開發助力脫貧攻堅的提案——以內蒙古為例》和《關於鼓勵收藏家到鄉村開辦收藏展館助力鄉村振興的提案》均獲立案,並得到回覆。

  2019年全國兩會結束後,吉平赴內蒙古赤峰、通遼等盟市調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情況,提出了加大對非遺傳承項目、傳承人保護力度的建議。在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臺上,他多次建言發聲,有些議題引起了有關方面的回應和關注。「這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吉平說。

  吉平說,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他還準備了《關於在文物徵集中取消由提供人出具「文物來源證明」的建議》和《關於進一步規範基本建設考古取費管理使用的建議》相關提案。

  他希望,這些提案能為推進中國文博事業健康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完)

相關焦點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印刷博物館館長孫寶林:
    一年前,新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中國印刷博物館館長孫寶林如是說。    近日,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孫寶林表示:「一年來,作為新一屆政協委員的我一直在不斷學習、調研、思考,因為全國政協委員是要站在國家層面去思考問題的,這也讓我重新思考如何在當下傳承印刷文明,並以我們的行業服務大眾。」
  • 住津全國政協委員赴陝西省考察
    人民政協網天津9月21日電(記者 張原)9月20日,住津全國政協委員召集人、天津市政協主席盛茂林率領住津全國政協委員一行赴陝西省考察。此行是根據《政協全國委員會辦公廳十三屆全國政協京外委員跨省考察工作安排》,由全國政協辦公廳安排住津全國政協委員赴陝西省考察。
  • 蹲點看履職⑥|全國政協委員孔維克:藝術戰「疫」,用文化浸潤人心
    過去的一年,住魯全國人大代表和住魯全國政協委員們心繫國事民生,交出一份份亮眼的履職成績單。即日起,齊魯網、閃電新聞特別策劃推出「蹲點看履職」融媒體專欄,帶大家走近即將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傾聽他們的履職故事。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7日訊 走進全國政協委員孔維克的辦公室,一幅人物肖像畫格外引人。
  • 政協委員呼籲:文化遺產需要每個人用心保護
    原標題: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讓法國人民為之心痛,也牽動著中國人民的心,全國政協委員呼籲文化遺產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用心保護4月15日傍晚,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讓法國人民為之心痛,同樣,也牽動著距離巴黎千裡之外中國人民的心。
  • 全國政協委員馬玉紅:儘快建立全國統一食品追溯標準
    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審計廳副廳長馬玉紅。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審計廳副廳長馬玉紅就如何應對食品安全問題呼籲,儘快建立全國統一食品追溯標準,讓違法無處遁形。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食品源頭頗受關注,食品追溯的重要性凸顯。
  • 政協委員建言為古老大運河「數字畫像」 建現代資料庫
    15日,在南京進行的江蘇省兩會上,多位江蘇省政協委員支招。有的委員提出,為古老大運河「數字畫像」,建現代資料庫。 15日,在南京進行的江蘇省兩會上,多位江蘇省政協委員支招。有的委員提出,為古老大運河「數字畫像」,建現代資料庫。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第46個項目。列入申遺範圍的大運河遺產分布在中國2個直轄市、6個省、25個地級市。
  • 佛山政協委員風採(二)
    文化中心將包括音樂廳、展覽館、美術館、辦公空間及相關配套等功能。「作為政協委員,看到自己提案中呼籲的佛山市美術館有著落了,感到很欣慰。」佛山文化中心的方案內容公布後,市政協委員、佛山市博物館副館長王海娜難掩激動心情。
  • 港媒:北京將建「一國兩制」博物館 內設臺灣館
    在25日舉辦的「一國兩制」博物館籌備座談會上,主辦方透露,該博物館將建在北京,設立香港館、澳門館、臺灣館,在未來的籌備工作中,也將邀請臺灣專家參與討論。據介紹,「一國兩制」博物館將設有香港館、澳門館、臺灣館,通過活化北京城區的老舊廠房,建立「一國兩制」文化創意產業園,集合港澳臺產品的展示窗,打造港澳臺文化長廊為一體的新型文化旅遊區。同時,博物館將全面系統地介紹香港、澳門的回歸,展示「一國兩制」在港澳的成功實踐經驗,使「一國兩制」得到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更多的人從認識到認知,最終到認同。
  • 榆林古城夫子廟文化旅遊街區「三館一中心」建成開放
    區長賀利貴主持開館儀式,區政協主席雷亞雄介紹「三館一中心」建設情況,全國著名人物畫家、西安美術學院教授、黃土畫派研究院副院長陳光健發言。據了解,「三館一中心」即陝北民俗博物館、古代碑刻藝術博物館、陝北紅色藏品陳列館和榆陽區文化藝術中心,總規劃面積7620平方米,徵集各類實物展品近萬件,前期投資5000多萬元。
  • 政協委員建議:把中廟姥山打造成合肥旅遊「顏值擔當」
    民建合肥市委的政協委員呼籲,在環巢湖旅遊建設過程中,不要認為農民自建房雜亂無章。其實農民對建房極為慎重,既要滿足舒適實用功能,兼顧防洪防火防盜等安全要求,又寄託著房主人的夢想和祈求。選擇何時建何地建大有講究,大門朝向和構造細節各有寓意,按照當地風俗還要舉行盛大的上梁和上莊儀式,這些都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很多自然村落是通過不斷的歷史演變,沉澱了村民祖祖輩輩延續的智慧和創造。
  • 許智宏:國家自然博物館要有一流科研做支撐
    而我國,直到今天也沒有建立起國家自然博物館。為此,繼裴文中等幾位院士之後,又有許多專家學者呼籲恢復或者新建國家級自然博物館。20年前,一位名叫袁建民的作者曾寫文章統計:1980年~2001年,在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的檔案裡,有70多位科學界的代表和委員對重建國家級自然博物館先後提出過10次議案和提案,繼而又有農工黨中央就建設新館問題兩次提交提案。
  • 青島市政協委員林夕寶:建議規範幼兒園課程標準和收費標準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求實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林夕寶在正在舉行的青島市政協第十三屆第四次會議上提出,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教育的認識不斷提高,對學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學前教育的反思也不斷提升,但是,教育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許多的問題。
  • 民俗博物館 如何激活文化記憶
    亮出區域民俗「特色牌」是關鍵省政協調研組發現,我省民俗博物館散濫亂現象比較嚴重。許多不符合「博物館」準入標準的舊物件收藏室、個人古玩店,經改頭換面之後,就冠以民俗類博物館名號;一些民俗博物館展示物品擺放也較為凌亂,布展不夠規範。主題不突出、展示內容無特色,也是一個通病。
  • 黃浦政協委員曹天風:致力於讓紅色文化走近年輕一代
    人民網上海3月25日電 (記者 曹玲娟)作為新時代紅色文化傳播者,曹天風見證了新媒體技術下紅色文化的創新與發展。作為黃浦區政協委員、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紅色文創平臺聯盟的發起人,他始終致力於講好中國故事,傳播紅色文化。
  • 上海政協委員:嬰幼兒遊泳場所監管成空白,應設行業統一標準
    上海政協委員:嬰幼兒遊泳場所監管成空白,應設行業統一標準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7-01-17 06:42 來源
  • 聚焦兩會|數字文旅如何加速產業提質升級,全國兩會代表委員這樣說
    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水利廳廳長霍衛平在《規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推動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的提案中提出,加快5G技術在文化和旅遊領域的普及應用,對各類文化資源和遺存進行數位化展示和保護,打造「永不落幕的網上黃河文化空間」,開發新時代視聽娛樂、演藝觀賞等數字文化創意產品,講好「黃河故事」。
  • (文化)大洋洲商代青銅博物館及遺址展示館開館
    新華社南昌8月20日電(記者袁慧晶)歷經2年多時間改造提升,位於江西新幹縣的大洋洲商代青銅博物館20日上午重新面向公眾開放,同時開館的還有新建成的大洋洲商代大墓遺址展示館。
  • 【政協委員話貴州】 紅色聖地動力港 山水生態科技城
    編者按:省政協辦公廳從2013年12月中旬以來在相關媒體開辦了《省政協委員話貴陽》和《政協委員話貴州》專欄,旨在為我省各級政協委員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搭建平臺和提供載體。該專欄刊播後,對貴陽市及我省的工作起到了鼓勁、啟發、支持和幫助的作用,取得了較好成效,已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欄目。
  • 政協委員安來順:博物館發展文創應結合自身的資源稟賦
    兩會期間,博物館新文創成為文化界別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全國政協委員、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兼秘書長安來順在接受《新京報》等媒體採訪時表示,各地政府在發展文創產業消費時,要杜絕經濟指標化,應結合自身的資源稟賦。
  • 委員呼籲建國家功勳榮譽制度 規範獎勵標準待遇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建議成立中央跨部門調研協調機制 統一榮譽稱號、規範獎勵標準和榮譽待遇  東方早報記者張穎發自北京 昨日,早報記者獲悉,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文獻信息中心副主任張樹華在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