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是由河池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絲綢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廣西繭絲綢行業協會協辦,旨在促進全國繭絲綢行業共同謀劃全產業鏈合作發展。中國絲綢協會供圖
廣西河池桑園面積近百萬畝 獲中國絲綢協會授予「中國絲綢新都」
中新網廣西河池11月28日電 (漢震中)繭絲綢是中國傳統行業,以此為特色產業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桑蠶生產規模遍及23萬多戶,全市桑園總面積96.62萬畝,2019年全市鮮繭產量13.3萬噸,綜合產值65億元人民幣。
記者28日從中國絲綢交易會上獲悉,河池市被中國絲綢協會授予「中國絲綢新都」稱號。河池市宜州區人民政府還與中國絲綢協會、廣西城市治理與發展研究院分別籤署相關協議,共同探索繭絲綢產業產學研發展新路。
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是由河池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絲綢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廣西繭絲綢行業協會協辦,旨在促進全國繭絲綢行業共同謀劃全產業鏈合作發展。
在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上,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主席朱保成,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中國中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波,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國家繭絲綢協調辦公室)副司長克衣色爾·克尤木,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原二級巡視員王宏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楊兆華,中國絲綢協會會長唐琳等出席。中共河池市委書記何辛幸、河池市長唐雲舒出席並致辭。
與會各方結合廣西桑蠶絲產業結構等,圍繞《蠶桑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中國蠶桑絲綢文化傳承、蠶絲蛋白在現代生物科技領域的應用等議題,通過主題報告、嘉賓訪談等形式展開研討。政策研究者、行業從業者還圍繞「中國絲綢行業如何構建發展新格局」等話題展開交流。
據介紹,《蠶桑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從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推進蠶桑生產產業化集約化、建設現代絲綢產業體系、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弘揚絲綢文化、加強國際合作等制定了一系列行業發展重點任務。結合這些內容,王波表示,中國中絲集團正在著力實施「抓兩端、創品牌、絲綢+」新戰略,積極打造絲綢主業體系,走好振興絲綢新長徵,當好「絲路」新使者,為弘揚絲綢文化作出更大貢獻。
談到做好各項常態化扶貧工作任務,助力定點扶貧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王波表示,通過「龍頭企業+村民合作社+村黨支部+貧困戶」的扶貧產業模式,群眾減貧益貧效果明顯。今年5月,中國中絲集團定點幫扶的廣西來賓市忻城縣脫貧摘帽。下一步,他們將和忻城縣幹部群眾一起精準施策防止返貧,在更高起點上謀劃幸福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河池市將桑蠶產業確定為助力脫貧攻堅的主要產業之一,正在打造劉三姐桑蠶高效生態產業(核心)示範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