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教育部今年5月要求獨立學院於2020年底完成轉設。如今,已到了20年的11月中旬。那麼,廣東高校未完成轉設的獨立學院將何去何從?文末附已轉設的高校匯總!
高校轉設有三條路:「轉民、轉公、終止辦學」,並且是「到了最後關頭」,不論如何,都得做出選擇。所以,獨立學院轉設,對2021年考生有什麼影響?2020級大一新生有該怎麼辦?
從已轉設的獨立學院可以看出大部分獨立學院選擇「轉民」。
不過失去母體學校的「招牌」和「流量」後,招生方面還能否一如既往,成了一個不小的挑戰。之前,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學院轉設為青島工學院,錄取分數線也比往年有所下降,結果面臨數百個招生計劃未完成。不僅如此,這其中所需要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甘肅一所獨立學院轉設陷入僵局,就因面對母體學校要求的高達數億元的「分手費」。所以說轉設對各大高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對而言,「轉公」是一個對母體學校、獨立學院師來說,是盡如人意的結局。
當然,少不了地方政府的鼎力相助,而學校方面也要提高辦學能力、教學質量。少不了師資力量這方面。之前,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轉公」成功也正因如此: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58%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42%的教師具有海外留學或進修經歷。師資水平甚至比部分公辦普通本科高校還厲害。
還有的獨立學院和母體學校合為一體。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就是由北師大收回辦學權,回歸最初的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身份招生。
不管獨立學院做出什麼選擇,都會嚴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標準去執行。2021年的考生或是2020級的大一新生們都不用為此擔心。高考生們加油奮鬥,大一新生們好好享受大學生活~
2021年就要到來,廣東高校先前的17所獨立學院中,已有3所完成轉設,4所正在教育部公示期內,4所已經提交轉設申請。
另外,對於獨立學院轉設改校名方面,教育部嚴格要求:獨立學院轉設的獨立設置的學校,名稱中不得包含原舉辦學校名稱及簡稱。在廣東,高校要起個好校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上就是關於獨立學院轉設方面的全部內容啦!歡迎大家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