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廣東之中山:偉人故裡競風流
金羊網 2019-08-21
用無人機記錄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改革開放的先行地、灣區時代的珠西明珠。
撰文/林翎、曾毅峰
圖/金羊網記者 湯銘明 梁喻
香山古邑,千載傾世風華!
偉人故裡,築夢灣區之城!
7月23日——7月28日,羊城晚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大型全媒體報導《航拍廣東》攝影組,走進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市,用無人機記錄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改革開放的先行地、灣區時代的珠西明珠。
中山,古稱香山,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設香山縣。1866年,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在此誕生,並從此走向世界。1925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易名中山縣,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
近千年的建城歷史延續著城市文脈。曲尺巷、青磚牆、老僑房、騎樓街,兼容並包貫通東西文化,使阜峰文塔、孫文西路步行街等歷史文化街區和景點得以完整保留;各鎮區也保留了很多極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觀和風俗,如小欖菊花會、民眾鎮嶺南水鄉、南區曹邊村的傳統民居、宏揚孝行的私家庭園詹園以及非遺項目醉龍等;更有如岐江兩岸的幻彩摩天輪、雙子星塔樓等現代元素的景觀。時至今日,中山市已形成四大歷史文化街區,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7項。
千年風華,延續的是中山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由此名人輩出、星光熠熠。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改良主義思想家鄭觀應、中共早期領導人楊殷、中國革命空軍之父楊仙逸、廣東音樂宗師呂文成、中國近代百貨先驅馬應彪、郭樂等大批鄉賢俊彥在近現代舞臺上大放異彩。
中山還是全球華人嚮往的地方,建設大灣區孫中山文化國際交流中心,將孫中山文化名片繼續發揚光大。在中山市內,人們隨處都可以見到與孫中山有關的公園、路名、建築。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是孫中山故裡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11月,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成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此外,還有中山公園的孫中山紀念亭和孫文紀念公園的孫中山先生像,已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片之一。
改革開放,為中山帶來了春風無限,萬象更新。在中山市三鄉鎮羅三妹山邊,中山溫泉賓館於1980年12月28日正式開業。中國第一家中外合作酒店,由港澳著名企業家霍英東、何鴻燊先生等人投資興建,嶺南派建築大師莫伯治先生設計。1984年,鄧小平同志下榻於此,他登臨賓館後面的羅三妹山,留下「不走回頭路」的改革名言,激勵全國人民堅定不移沿著改革開放道路不斷開拓進取。
改革開放以來,中山先後建成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家用電器等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催生了古鎮燈飾、小欖五金、大湧紅木家具、港口遊戲遊藝設備等18個產業特色鮮明的專業鎮,擁有38個國家級產業基地,516個省級以上名牌名標,是大灣區產業鏈最完備的城市之一。近年來,中山五大組團發展和九大市級產業平臺建設深入推進,發展活力不斷激發;中科院大學創新中心、哈工大無人裝備與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德國VDE測試認證院等重大創新平臺先後引進,全球高端資源不斷吸納,創新發展的動力正在這裡湧流。
來過中山的人都感嘆,在中山市經濟發達的另一面,是如詩如畫的生態環境。無人機在空中飛過,四季綴錦的興中道、如鑲碧玉的金鐘湖、鬱鬱蔥蔥的翠亨國家溼地公園、層巒疊翠的五桂山,與光立方LED城、星光聯盟、古鎮利和威斯灑酒店大樓等現代化大賣場交相輝映。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正式公布,深中通道的建設正如火如荼,作為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中山市搶抓機遇,以廣深港澳高層次合作為基礎打造國際合作創新區,以改革創新的精神高水平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城市,奮力建設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支撐點、沿海經濟帶樞紐城市、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一極。
編輯: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