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好萊塢二戰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風語者》的軍迷朋友都知道,在二戰期間的美國大兵身上有一塊所謂的金屬牌子。這種金屬牌子不是裝飾品,而是單兵作戰的裝備,這種裝備叫做軍人身份識別牌。俗稱為「狗牌」,這種牌子究竟有什麼作用呢?
狗牌的最早作用起源於美國南北戰爭!由於當時熱兵器的發展,火炮的威力是非常巨大的,許多士兵傷亡後的身份是無法確定的。為此,北方軍隊的官兵就開始在私下製作一種小牌子,上面表明了自己部隊的番號和本人的信息,以便掛在博在上進行辨認。通過牌子,在戰鬥中只要有士兵傷亡,牌子上就會快速確認士兵的身份信息,為救護傷員贏得時間,也為分別遺體找到相應的依據。只不過在當時,最早的狗牌是用木質結構的東西做成的。
到了二戰期間,這種牌子從原來的木頭製作牌子發展成為到後來的金屬製作牌子,在牌子上面,寫著士兵的軍種、姓名、宗教信仰、服役期限、破傷風疫苗注射日期等事物。有了這些牌子,美軍就能在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確認陣亡士兵的遺體!我們舉個例子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衝繩島戰役期間,美軍陣亡了19000多人,而這19000多人分屬於美軍不同的部隊。比如,有的美軍屬於海軍陸戰隊第3軍,有的美軍屬於陸軍第10集團軍,還有的美軍屬於航空兵或者海軍艦艇的水兵。這些美軍所在的部隊不一樣,他們的身份該如何辨認呢?很簡單,他們掛載脖子上的「狗牌」就是最佳的辨認途徑!這些美軍士兵陣亡以後,後面打掃戰場的美軍就會通過「狗牌」把他們的各種身份信息全部的記錄下來。隨後,美軍就會依照他們「狗牌」上所記錄的地址,把他們遺體帶回自己的家鄉進行最後的安葬。
這對於美軍來說是非常值得做的一件事情。到了1967年的越南戰爭期間,美軍身上的牌子還注入了血型。到了今天,指紋、DNA等事物也會出現在「狗牌」當中,狗牌未來的戰也會呈現出信息化和AI智能化的趨勢,其體積也會越來越小。
這種狗牌在我軍的身上也有相應的體現!我軍在軍改也把身份識別信息的狗牌運用到了我軍的一線部隊當中。比如,像我軍的演習作戰,諸如我軍一線部隊官兵在演習中出現「陣亡」的情況,我們的官兵就能使用「狗牌」及時的確定士兵的身份。隨著我軍科技進步的快速提升,在未來的戰場上,我們還會製作出更加科技化便攜化實用化的「狗牌」來服役於我軍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