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一個好人

2020-12-15 瀟湘晨報數字報

    [街談巷議]高亞洲

    這是一個關於三個人的故事,其中兩個是父子。往回倒數十幾年,這對父子與第三個人本無任何交集,那時,這位父親經營著一家效益不錯的汽修廠,偶然的機會聽說附近有一個流浪的孤寡老人,這個男人把這個老人請回來,與他的兒子接力照顧他,這一照顧就是十幾年,直到這個老人離開人世。(詳見今日B03版)

    這是一個很容易煽情的時代,當然,並非人心變得柔軟,只是因於柔軟變得稀缺。在一個風險叢生、生存逼仄的時代,惆悵人之不易,已然成為時代的表情,做一個內心柔軟的好人,更會成為難以解構的另類。當然,無論是訴諸情感或理性,這並不妨礙我們給出這樣的結論:能將一個本無交集的老人接力照顧多年,這對父子一定是好人,大大的好人。

    不妨矯情一問:我們為什麼要去做一個好人?是因為信仰?還是因為其他?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曾有這麼一問:你究竟是願意做一個好人,還是做一個完整的人?在我看來,這不是一個非彼即此的問題,一個好人一定是個完整的人。換言之,做一個好人的理由,可以很簡單,只為做一個完整的人。回歸於完整,就是對人性光輝的雲淡風輕,就是發乎於內心而不矯揉的真善。

    如此再來打量這對堪稱好人的父子,或許會讓我們對如何做一個好人,有更真實的感知。我們無從想像他們與流浪老人的第一次見面,但是,可以想見的是,無論是父子的善心,還是流浪老人的欣然,都一定是基於平等的尊重。正如兒子在接受採訪時所言,一開始是因為同情,也是因為用工的考量。如此一來,父子以看得見的尊重,表達自己的善意,而老人則以看得見的體面,回報父子倆的善心。換言之,做一個好人,從來都不應是在閃閃的人性光輝下一味的施捨,而領受一份好心,也可以是有尊嚴地存在。

    這種在外人看來難以理解的好人好事,而在他們三人之間,卻顯得自然而通透,三個人可以從老闆與員工的關係,自然地切換到朋友關係,甚至是成為值得信賴的一家人。這份自然和通透,足以祛除了道德上的綁架,讓這份簡單而真誠的好心,直至在流浪老人離開人世時,還能掛念著讓老人「能夠體面地,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

    努力做一個好人,相信世界會一天天往好裡走,會讓你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成長目標: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優秀的好人
    另一方面,人本身就有差異,家庭環境有差異,時間、地點這些外部條件也有差異……這些差異最後累計起來就會形成一個很大的差別。這是一個客觀事實,試圖掩飾和抹平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毫無意義。因此,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根據不同的孩子條件確立不同的教育目標,並儘量努力成長優秀。
  • 監獄警察:我們要做的,就是多一份努力,讓社會多一個好人
    監獄警察:我們要做的,就是多一份努力,讓社會多一個好人 2020-12-22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朔:做一個好人
    黨生從小就是個好孩子,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工人,對他最低的要求就是:做個好人。黨生很聽話,他在好人這條大路上走得很順利。上學的時候他好好上學,天天向上,是優秀的學生幹部,老師的好助手。同學只要有違紀行為,他都會義正言辭地當面阻止,並義無反顧地上報給班主任。
  • 做一個有鋒芒的好人
    我們要做好人,但不該做沒有底線的好人!我們理應善良,但不應當失去原則地善良!丟掉了原則與底線,活著還有意義和價值嗎?網絡配圖今年二月初,正是疫情高峰期,我深思熟慮後,做了這樣一個決定:整個2月,向全國所有中小學生
  • 做一個爛好人,還不如做一個迷人的壞蛋
    做一個好人真的挺難,不如做一個迷人壞蛋,這樣起碼自己還能開心。討厭的人好像每天都很開心,而好人卻因為討厭的人而煩惱。一個朋友在一次聚餐中認識了一個「哥們」,後來兩人也經常的在一起吃飯,談一些有的沒的。但是這個「哥們」就好話對著我的朋友說了一大堆,好人終究心有點軟,最後還是借給他五百元。大概過了一個星期後,朋友覺得有點不對勁,之前沒借錢的時候聯繫還是挺頻繁的,這一個星期了怎麼一條消息都沒有發。
  • 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努力去做一個好人,是多麼美好的事
    這部作品集人類美好品性於一身,它會教給你,在坎坷歲月,努力去做一個好人,是多麼美好的事情。這部令萬千讀者著迷的著作,具體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簡單點說,這是一個有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故事。一進校門,大衛就被掛上一個寫著「當心,會咬人」的牌子。與其說這是一種懲罰,不如說這是一種對人格的侮辱。學校條件很差,校長又是一個專橫殘暴的人,日子很不好過。在這裡,大衛結實了生命中的「守護神」,斯蒂福思。在大衛的眼中,斯蒂福思彬彬有禮,風流倜儻,頗有紳士風度。大衛的母親在繼父的精神折磨下,日漸消瘦,一病不起。
  • 1922年,那些「努力」的好人
    他們給刊物取名《努力周報》。第二期上,有一篇由蔡元培領銜、胡適執筆、16名學者教授聯合署名的文章,題為《我們的政治主張》,公開陳述了他們辦這份刊物的初衷:「我們深信,今日××改革的第一步在於好人須要有奮鬥的精神。……做好人是不夠的,須要做奮鬥的好人。」
  • 做一個好人,而不是冒失的傻瓜
    所以說,當一個好人冒失地去幫助別人時,會被認為居心不良,會被惡意揣測。會恩將仇報,會把你的好心當驢肝肺。做一個好人,而不是一個冒失的傻瓜。圖片來源;捨得的攝影無論做什麼都要考慮後果,當你打算去幫助一個人時,要想到這個人在得到你的這份幫助後,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對你。
  • 英語學習:如何放棄做一個好人,從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三)
    我們對好人的定義是非此即彼的。要麼你是好人,要麼不是。要麼你誠實,要麼不誠實。要麼你是種族主義者,或者性別歧視,或者恐同者,要麼都不是。在這個非此即彼的定義中,沒有任何成長的空間。順便說一句:這不是我們在大部分生活中做的事情。生活中,如果你需要學習會計,你可能會報個會計班,或者如果你成為父母, 我們會去找本書,學習為人父母之道。
  • 英語學習:如何放棄做一個好人,從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二)
    不公正;不公正的行為這是另外一個例子: 利益衝突。我們往往會低估一個小禮物的作用——比如一支原子筆或一頓晚餐——這個小禮物能對我們的決策產生多大的影響。我們意識不到自己的大腦會無意識地收集證據來支持送禮人的觀點,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地保持客觀和專業。
  • 【德州好人之星】張美英:以向善之心做一個新時代的好人
    84歲張美英老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她沒有很高的文憑學歷,也沒有穩定謀生的職業工作,但是她卻有著很多人無法匹及的「奉獻靈魂」、「好人精神」,是個毋庸置疑的好人之星。  李屯鄉後將軍廟村張美英是全鄉眾所周知的好人,經常被本村和周圍村莊的人所稱讚。
  • 好心不得好報,做好人,但不做濫好人
    要想獲得好人這個美名,當然要付出代價。當代價超過心理承受底限時,多少會令人難以割捨,所以好人難當。做好人毫無過錯,值得提倡,但要講原則。當好人成了"好好先生"時,往往面臨的是"好心不得好報"的尷尬。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好人,歡迎好人,期望遇到好人,也想讓自己成為好人。但是有一點我們要引以為戒:不可濫充好人!
  • 未來的社會,做一個好人還能賺到錢嗎?
    作者:水木然我們今天討論一個問題:這個時代還需要有道德嗎?堅持做一個好人還有意義嗎?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做一個好人,長大後卻發現社會從不分好壞,也不講道理,它只認輸贏,只認強弱。有句話叫:邪不勝正。而一個老實的好人,無論道德多麼高尚,只要你貧窮,就會被鄙視,並且在這個世界上寸步難行。經濟學裡有一個著名定律:「劣幣驅逐良幣」。在鑄幣時代,當那些低於法定重量的鑄幣——「劣幣」進入流通領域之後,人們就傾向於將那些足值貨幣——「良幣」收藏起來。最後良幣將被驅逐,市場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幣了。
  • 富裕靈:做一個好人,比做一個成功的人更有意義
    網際網路思維的本質是提升效率,微商的本質是社交電商,就是用社交的方式做零售,最大限度地砍掉中間環節,讓產品從工廠到消費者手中的距離縮短。認知世界、認知時代,看穿商業本質,提高經濟效益,抓住網際網路創業浪潮,順勢而為。襪元素歷經4年發展,已成為在全國擁有超過30萬名代理商的行業標杆品牌。對於任何創業者,從0到1是最難的過程,好的產品就是那個1。
  • 為什麼一個好人,會突然之間變成一個壞人
    周秋鵬最近幾年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報導,一個公眾形象非常好、被大多數人公認的好人,突然之間做了驚天動地的壞事,而變成了大家眼中的壞人。就像把一個珍藏了幾萬年,來自遠古時代的一件精美無比的瓷器,當著眾人的面摔個粉碎,讓大家心痛、惋惜之餘,又有點無所適從,然後演變成無邊的憤怒和煩惱。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筆者嘗試用易經的原理分析如下:一、物極必反的原理。一個人之所以要成為一個好人,實際也是一個受到能量推動的事物。而一個事物發展到了極致,就會在內部發生裂變,導致能量坍塌,朝著相反的方向運行。
  • 俗語:「好人死在證人手」是啥意思?做人的講究,不僅僅是做好人
    其實好人死在證人手上也是這個道理。好人死在證人手裡,這句話表面上看,好像是個悖論。好人通常不會作奸犯科,去做那些違法亂紀的事,不然他就不叫好人了。證人也是個正面角色,證明違法犯罪的事情,倆個正面角色怎麼會有一方死在另一方手裡呢?但現實生活就是這樣,充滿了荒誕色彩,害死你的往往不是那些你能注意到的事情。
  • 英語學習:如何放棄做一個好人,從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一)
    在路上,她跟計程車司機閒聊,他用非常真誠的語氣對她說:「我看得出你是個好人。」當她後來告訴我這個故事時,她說這讓她感到無比的開心, 那句話對她的意義重大。這看起來像是我朋友對陌生人話語的一種強烈反應,但她並非特例。I'm a social scientist.
  • 做個好人,羨煞旁人
    有時候我也想不管了,可是每次想到方子老師的話:「能好一家是一家,能好一個是一個」,我就堅定告訴自己不能放棄。眼睜睜看著他們互相折磨、痛苦不堪,我心裡也很難過,直到這次大打出手,我才想到,不能靠我自己,要向志願者求助。那位志願者跟我說:「你不能放棄他們,一定要想辦法帶他們去參加這次11月22日-24日的學習會。」儘管心中沒有多大把握,但我願全力以赴。
  • 講一個故事《好人》
    很久以前,有一個村子。村民和諧相處,互相友愛。有一年,趕上大旱災,村長通知大家,「大家不要急,村裡的餘糧足夠村民安然度過饑荒年。」大家聽了全都長籲了一口氣。同時,為了安全,村子裡派出幾個好人,守護在村口。沒過幾天,來了幾個饑民,苦苦哀求,甚至是下跪。
  • 橋哥寫給孩子們的第三封信:請勇敢地做一個誠實的好人
    2.做一個誠實的好人我的一位學生曾問我:「老師,周圍很多的人考試在作弊,你怎麼看?」我告訴他:「如果是我的女兒,我會告訴她:請不要作弊。因為作弊確實能帶來所謂的「暫時的好處」,但從長遠看也能帶來無窮的禍患。我不相信,一個不誠信的人能經營好未來的婚姻;我更不相信一個不誠信的社會能持久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