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萬桶,巴西石油出口創單月新高!前四個月中國是其最大買家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自3月中旬疫情在巴西蔓延以來,巴西資本外流加速,目前該國貨幣雷亞爾已經貶值約五分之一;疊加外部需求疲軟和石油價格波動的影響,今年巴西經濟背扛「三座大山」。有分析指出,不出意外,今年巴西經濟增長將大幅下跌。在這關鍵時刻,強勢回歸的中國市場已然成為巴西經濟的「救命稻草」。

據新浪財經報導,本周二惠譽評級公司將巴西的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並且預計今年巴西經濟將萎縮4%,這是新冠病毒爆發以來對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造成嚴重經濟和金融損害的最新跡象。在這之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預測巴西經濟將在2020年萎縮5.3%;世界銀行則預測該國經濟今年收縮5%;隨後拉加經委會也發布預測報告顯示巴西經濟下跌幅度將達到5.2%。

可以說,這三家權威機構的預測報告相互印證,若沒有其他提振經濟的關鍵選擇,疫情陰霾籠罩之下,今年巴西經濟嚴重收縮或成為大概率事件。況且,當前巴西疫情日趨嚴峻。根據巴西衛生部當地時間5月5日統計數據顯示,當天巴西新增確診病例6935例,累計確診114715例;新增死亡病例600例,創單日新增死亡數新高,累計死亡7921例。

需要一提的是,危機當頭,對華貿易出口已經成為巴西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以巴西對華大豆和石油出口貿易為例,根據巴西海運貿易集團Cargonave最新數據顯示,受中國市場強勁的需求推動,今年4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達到創紀錄的1416萬噸;至此2019-2020年度巴西大豆出口量為3576萬噸,其中對中國出口2650萬噸。

不過,巴西大豆在中國市場還面臨著眾多的競爭對手,例如,今年第一季度,美國781.4萬噸大豆已抵達中國,金額達到218.8億元,增長幅度均達到210%。而且美國大豆頗受中國買家青睞,據聯合早報消息,在截至4月25日的一周時間裡,美國大豆出口商已經連續3天收到來自中國買家的訂單,累計籤訂了60.6萬噸美國大豆的購買合同。

另一方面,根據巴西《經濟價值報》報導,由於國內市場需求下降而轉向國際市場,4月份巴西石油公司實現石油出口3040萬桶,日均超100萬桶,創下單月出口最高紀錄。數據顯示,前四個月,中國為巴西第一大石油出口目的地,佔該國石油總出口量的60%。據其表示,巴西石油公司正在改善物流等配套條件,希望能夠為中國買家提供更好的服務。

與此同時,在國際原油價格跌跌不休之際,中國也在加大石油的購買規模。根據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中國石油進口量達到4110萬噸,同比增長了4.5%。其中,俄羅斯對華原油出口逆勢飆升31%。雖說,中國市場是增強巴西經濟免疫力的關鍵,但不論是大豆還是石油貿易,巴西若想繼續穩固在華地位,還將面臨美國和俄羅斯等強勁對手的競爭。

相關焦點

  • 巴西石油布局中國港口,建設青島港「原油超市」
    與此同時,受益於中國地方煉廠採購偏好,以及當地多元化的穩定油源,巴西對中國原油輸出量表現強勁。據中國海關發布的前三季度數據顯示,中國自巴西累計原油進口量同比大增27%。能源資訊公司思亞能源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獨立煉油商從巴西進口原油的日均進口量為35萬桶,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
  • 中國是最大買家!柬埔寨前5個月對華出口10萬噸大米,越南呢?
    中國是柬埔寨的重要農產品買家,靠著購買大量農產品,中國也坐穩了柬埔寨最大貿易夥伴國的寶座。在中柬的農產品貿易中,大米扮演著主要角色。不過,由於對早前疫情的擔憂,柬埔寨暫停大米出口,這最初給中企進口大米帶來一些困難,好在基於兩國的友好關係,柬埔寨方面給中企採購提供了許多便利。中國採購柬埔寨大米仍保持一定規模的增長。
  • 4月目前為止伊朗石油出口觸及年內新低水平
    道瓊2019年4月16日電根據數據和業內消息人士們獲悉,4月份伊朗原油日出口已經跌至年內最低水平,這表明在下月美國進一步加強對伊朗原油出口制裁前伊朗原油買家們控制了原油採購量。根據數據顯示,4月份目前為止,伊朗原油日出口量在位於100萬桶水平下方,這低於3月份的預估水平,預計3月份伊朗原油日出口量至少在110萬桶的水平。伊朗原油出口的減少導致全球供應的進一步下降,因為歐佩克與其盟友們在執行減產協議,且美國對委內瑞拉的制裁也導致其原油供應減少。
  • 巴西2019年牛肉出口創新高 中國仍是最大買家
    中新社聖保羅1月8日電 (記者 莫成雄)巴西肉類出口商協會(ABIEC)當地時間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巴西牛肉出口量為184萬噸,總額75.9億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比2018年增長12.4%和15.5%,均創歷史最高紀錄
  • 沙特石油收入大跌38.7%!為挽回中國市場,擬發行人民幣債券
    據沙特統計總局周三(2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該國9月出口收入從去年同期的773億裡亞爾降至533億裡亞爾,下降近三分之一。其中,石油出口收入下降38.7%,至350億裡亞爾(約合612億元人民幣)。當月,沙特石油出口在出口總收入中佔比從去年同期的74%降至65.8%。而中國是沙特9月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其次是美國,阿聯排在第三。
  • 中國石油儲備能用多少天?伊朗把千萬桶原油存中國後,事情有進展
    舟山市原油碼頭的一艘油輪根據路透社15日援引路孚特船舶追蹤及港口數據,亞洲11月原油進口總量預估在2504萬桶/日,較10月的2,260萬桶/日高出11%,這些數據確實表明亞洲原油需求正開始復甦,但11月原油進口量仍遠低於今年1月份的2567萬桶/日。
  • 青島港要在董家口開「原油超市」 巴西石油公司一氣租下4個保稅油罐
    12月7日下午,在「青島港2019年國際原油貿易發展大會」上,青島實華原油碼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實華」)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原油板塊進一步展開深度合作。按照協議,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將在青島港董家口港區長期租賃4個10萬立方保稅原油罐。這一次看似平常的租賃行為,卻將開創一種新的原油銷售模式。
  • 盤點2019中國石油海外及國際能源新聞
    該管道是中國石油在非洲投資規模最大的跨國輸油管道,也是貝寧最大的對外合作項目,協議的正式籤署,將為尼貝管道項目順利啟動、工程實施以及未來長期運營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國石油阿曼項目延期合同籤署  8月7日,中國石油阿曼項目延期合同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籤署,標誌著中國石油與阿曼油氣合作進入新階段。新籤署的延期合同期限為15年。
  • INE原油開盤創逾四個月新高!三項利多因素共振,但須警惕兩大風險...
    周三(7月22日)上海原油價格上漲,主力合約SC2009,以301.3元/桶收盤,上漲1.11%,開盤創逾四個月新高至305.7元/桶。受到歐盟刺激計劃達成協議和新冠疫苗試驗積極消息的提振,但API原油庫存增加754.4萬桶,增幅遠超市場預期,且全球貿易摩擦並未緩和投資者需保持謹慎。
  • 被美國「拖累」,巴西貨幣大幅貶值!出口卻迎來大漲,怎麼回事?
    尤其是今年3月以來,該國幾乎是將不斷印鈔當成常態。在美國不斷放水轉嫁危機的情況下,巴西貨幣格雷爾首當其衝,兌美元匯率大跌。這使得外資紛紛將格雷爾兌換成美元,出逃海外,極大地降低了其經濟活力。受此影響,巴西目前預計今年經濟將下滑4.7%,但美國集合經濟學家們的調查意見卻顯示不止如此,他們認為這一數字將擴大至6.25%。
  • OPEC月報:12月石油產量下降75.1萬桶 為兩年來最大
    來源:匯通網周四(1月17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公布月報,12月石油產量下降幅度為兩年來最大,12月石油產量下降75.1萬桶/日,至3158萬桶/日,11月為3296.5萬桶/日。OPEC12月石油產量下降幅度為兩年來最大OPEC 12月石油產量下降幅度為兩年來最大,12月石油產量下降75.1萬桶/日,至3158萬桶/日,11月為3296.5萬桶/日。
  • 石油換「貸款」,伊拉克將與中國振華石油籤約!
    這樣的操作往往被稱為石油換貸款,以往安哥拉、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等國家也曾與中國進行的石油換貸款交易。如今,伊拉克似乎也已經決定與中國進行石油貸款交易。據本周二彭博社、路透社等媒體的報導,伊拉克選擇了中國企業,準備與中國振華石油有限公司籤署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同。
  • 液體的單位大多是「噸」,為什麼石油卻是「桶」?答案出乎意料
    不了解石油用「桶」做單位的情況下,一般人都認為國際上出口石油是可以隨便更改石油桶的大小,畢竟石油的單位是「桶」,而不是「噸」。即使換成了小容積的桶,買家也得蒙在鼓裡嗎?
  • 卡死伊朗石油出口 美國蓄謀已久?
    卡死伊朗石油出口,美國蓄謀已久?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地時間22日宣布「所有伊朗石油買家從5月3日起停止進口,否則就會受到美國制裁」。事先得到媒體預告的市場受到驚嚇,全球油價在周一飆升超過3%,達到近半年來的高點。
  • 為什麼石油要用「桶」來計量?一桶有多重?桶的大小能隨便改嗎?
    自中國推出原油期貨的時候,原油期貨再一次聚焦了各國的目光,大家對原油的關注遠超常態。原油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它可以提煉成汽油,給燃料汽車帶來「動力」。隨著石油價格不斷上漲,原油價格也受到了廣泛關注。
  • 巴西大豆對華出口暴漲52%!我國早有準備:將發放50萬噸國儲大豆
    據中國糧油信息網4月10日報導,巴西外貿部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3月巴西對中國出口的大豆數量達881萬噸,同比2019年增漲了一半之多,高達52%,是巴西3月總出口數的3/4。總結前三月,巴西對華出口大豆總數達到了1330萬噸,上升10%出口點。
  • 巴西大豆漲價後,中國大豆振興計劃實施,俄阿兩國加大對華出口
    眾所周知,大豆在中國市場的需求缺口極大,中國仍然需要通過進口大豆來滿足需求。儘管在短時間內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但中國正在努力地提高國產大豆的比例,希望有一天能夠實現"自給自足"。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為948萬噸,比7月份864萬噸增加9.7%,同比去年增加3.6%。雖然這一數據略高於市場預期,但主要原因還在於部分延期大豆到港,因而使進口量增加。縱觀前8月,中國在2019年1-8月累計進口大豆5632萬噸,同比去年同期6200萬噸下降9.2%。這似乎說明了中國的大豆振興計劃正在生效。
  • 貝克休斯:美國石油活躍鑽井數增加7座 續刷2015年4月來新高
    原標題:貝克休斯:美國石油活躍鑽井數增加7座 續刷2015年4月來新高 摘要 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周五(2月16日)公布數據顯示,
  • 單月在華創收347億!巴西部分大豆出口商,卻拒籤「無病毒」證明
    可以看出,很多大豆供應國都在努力擴大與中國的大豆出口模式,希望儘早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不過,對於這些巴西大豆供應國而言,未來要想保持住絕對的供應優勢,勢必會面臨許多激烈競爭。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對大豆的需求持續向好,特殊時期內,巴西大豆出口量卻逆勢增長,4月份出口量高達1630噸,其主要出口目的國便是中國。
  •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產量增加到1230萬桶每天,就不怕石油資源枯竭嗎?
    最近我們發現,由於各種原因,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兩大石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之間談判破裂,並開啟了互相增加產量的「相互傷害」模式。從而導致了國際油價大幅下降,使得國際油價在兩個星期之內,從40多美元一桶下跌到了近20美元一桶,幾乎被「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