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9中國石油海外及國際能源新聞

2020-12-20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2019年,「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導刊繼續盤點油氣能源行業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聞事件。新聞的事實無關數字多少,卻事關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對世界能源行業發展的影響、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從新聞的視角看待油氣行業發展的趨勢、態勢,用傳播的角度審視發展脈絡,管中窺豹,力圖為讀者展現在更宏大背景下的油氣能源行業發展版圖。

  ——編者

中國石油海外部分

  中國石油與沙特阿美聯合舉辦第十一屆國際石油技術大會

  3月26日,中國石油與沙特阿美聯合在京舉辦第十一屆國際石油技術大會,以「合作與創新——通往可持續能源未來的絲綢之路」為主題,旨在通過強化技術創新,共同建設「能源絲綢之路」,推動油氣行業轉型發展。大會吸引了來自54個國家的近3000名代表參會,共收到論文摘要近3000篇,徵集數量創歷屆新高。作為開展全球油氣國際合作和技術推介的最重要、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平臺之一,本屆大會還舉辦了8場專題分會、1場四大行業學會主席會議、4場專家分會、4場項目分會、70場技術分會、青年領袖論壇等。

  中國石油舉行第二屆「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圓桌會議

  4月28日,由中國石油主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圓桌會議如約舉行。來自國家能源局、資源國政府、國際能源組織、資源國國家石油公司、國內外知名油氣企業及金融機構的20餘名官員和高管,就構建油氣合作利益共同體,積極踐行「一帶一路」油氣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圍繞發揮各自優勢共建「一帶一路」地區大型油氣合作項目,大型、特大型油氣合作項目建設和運營的關鍵成功要素,推動構建有利於多國多方、惠及業務價值鏈各環節的穩定機制等議題廣泛深入交換意見,達成普遍共識。

  中國石油與諾瓦泰克股份公司籤署北極LNG2合作項目協議

  6月7日,中國石油集團與諾瓦泰克股份公司在聖彼得堡籤署了《中國石油國際勘探開發有限公司與諾瓦泰克股份公司關於入股「北極LNG2有限責任公司」的購股協議》。之前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石油國際勘探開發有限公司與諾瓦泰克股份公司在北京籤署了北極LNG2項目合作框架協議。這是繼該框架協議籤署後,中俄兩國油氣企業籤署的又一個重要文件。根據協議,中國石油國際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將收購北極LNG2項目10%的股份。該協議的籤署是中國石油與諾瓦泰克繼成功實施亞馬爾LNG項目後的合作延續。

  中國石油與貝寧籤署管道建設運營協議

  8月5日,《尼日—貝寧原油管道建設與運營貝寧東道國協議》在北京籤署。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王宜林與貝南共和國計劃與發展國務部部長阿卜杜拉耶·比奧·查內分别致辭並見證該協議的籤署。尼日—貝寧原油外輸管道起點在尼日阿加德姆油田,終點在貝寧賽美港,全長1980公裡,其中貝寧段687公裡。該管道是中國石油在非洲投資規模最大的跨國輸油管道,也是貝寧最大的對外合作項目,協議的正式籤署,將為尼貝管道項目順利啟動、工程實施以及未來長期運營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國石油阿曼項目延期合同籤署

  8月7日,中國石油阿曼項目延期合同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籤署,標誌著中國石油與阿曼油氣合作進入新階段。新籤署的延期合同期限為15年。中國石油將加強與阿曼油氣業務合作,包括在油田服務、風險勘探等方面開展更廣泛的合作。今年以來,阿曼項目繼續保持良好的經濟效益。阿曼項目作為中東地區乃至整個海外業務的「明星項目」,充分發揮中國石油一體化優勢,有效帶動了其他服務業務的發展,先後有近10家中國石油企業進入阿曼市場,在集團公司推進「做大中東」戰略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海外油氣業務半年權益產量首超5000萬噸

  7月25日,中國石油國際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傳來捷報,今年上半年,集團公司海外油氣業務堅持穩健發展方針,深入推進新形勢下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工作,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紮實做好生產經營管理,實現權益產量當量近5300萬噸,同比增長10.6%,利潤同比大幅增長。阿姆河B區東部三氣田項目一期一階段工程提前投產;查德項目2.2期Lanea FPF於3月26日投產;伊拉克哈法亞項目三期工程按期實現每日40萬桶高峰產量目標。此外,莫三比克LNG項目Coral一期、巴西裡貝拉項目Mero1單元、加拿大LNG項目一期、俄羅斯亞馬爾LNG項目第四條生產線等工程正按計劃推進。

  中國石油參股中標巴西深海鹽下項目

  11月6日,在巴西政府舉行的兩輪鹽下石油區塊招標中,中國石油連續參股中標布茲奧斯(Buzios)大型在產項目和阿拉姆(Aram)區塊項目。繼裡貝拉和佩羅巴項目後,再次參與巴西深海鹽下項目合作,為深化中巴油氣合作注入了新動力。布茲奧斯項目中標聯合體中,巴西國油佔股90%,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各佔5%;阿拉姆項目中標聯合體中,巴西國油佔股80%,中國石油佔20%。中國石油於2013年年底正式進入巴西開展上遊深海油氣合作,目前運行著裡貝拉和佩羅巴兩個超深海鹽下項目。

  中國石油入股阿布達比原油期貨交易所

  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與洲際交易所(ICE)合作,11月11日宣布成立阿布達比原油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Abu Dhabi),將推出世界上首批穆爾班原油期貨合約。這可能會改變未來中東原油的定價和交易方式,影響全球1/5原油的價格基準。中國石油作為唯一的中資企業參與入股該交易所。阿布達比原油期貨交易所的其他股東還包括BP公司、荷蘭皇家殼牌集團、道達爾集團、維多石油集團、日本JXTG能源株式會社和國際石油開發株式會社等國際油氣公司。

  中國石油在哈薩克斯坦籤署兩項合作協議

  11月13日,中國石油集團在哈薩克斯坦首都努爾蘇丹,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籤署了《關於在油氣領域擴大合作的備忘錄》,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能源部、哈薩克斯坦天然氣運輸股份公司籤署了《關於天然氣領域合作備忘錄》。雙方就進一步提升中哈油氣合作水平,特別是技術合作水平以及有關項目建設、油田工程服務等交換了意見。中國石油同哈薩克斯坦能源部就石油合同延期、陸上油田開發中後期穩產、擴大天然氣領域合作等交換了意見。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正式投產通氣

  12月2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正式投產通氣。投產通氣儀式採取視頻連線方式在兩國五地同時舉行。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標誌性項目,管道起自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由布拉戈維申斯克進入我國黑龍江省黑河。俄羅斯境內管道全長約3000公裡,我國境內段新建管道3371公裡,利用已建管道1740公裡。中俄東線全線建成後,每年可向東北、環渤海、長三角地區穩定供應清潔優質的天然氣資源380億立方米,惠及沿線9個省區市4億多人口。

國際能源部分

  1.OPEC+減產力度再加碼

  12月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主要產油國俄羅斯表示,已達成新的減產協議,從明年1月起,每天額外再減產50萬桶,這意味著將減產量從每日120萬桶擴大至每日170萬桶,這一減產決定將持續到2020年3月。

  新聞背景:歐佩克會後在官方網站公布的減產配額表顯示,在每日約50萬桶的新增減產規模中,歐佩克國家共計每天再減產37.2萬桶,其中沙烏地阿拉伯最多,每天16.7萬桶;非歐佩克產油國共計每天再減產13.1萬桶,其中,俄羅斯最多,每天7萬桶。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稱,產油國將於明年3月初再度開會,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深信」減產合作將會繼續。

  2.美國月出口石油首次超過進口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11月29日發布的統計顯示,美國9月石油出口量超過進口量。世界最大產油國美國或將轉變為「淨出口國」。

  新聞背景:美國9月原油和石油相關產品的出口量與進口量相比日均高出8.9萬桶。由於頁巖油增產,美國在2018年時隔45年重返世界產量首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在出口市場增加了存在感。但包括國際能源署(IEA)和歐佩克在內的多個機構展望預測都不看好美國的頁巖油氣高產能力的可持續性,由於活躍鑽機數量下降,很多機構都下調了2020年美國油氣產量。

  3.聯合國未就《巴黎協定》第六條達成共識

  12月15日,比原計劃超時約兩天的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閉幕。因談判各方分歧嚴重,大會未就《巴黎協定》第六條實施細則談判這項核心任務達成共識。《巴黎協定》第六條主要涉及碳市場機制和合作,相關內容的落實有助於促進公共和私營部門持續參與氣候變化減緩行動。

  新聞背景: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定》提出,各方將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威脅,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然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本屆氣候大會前發布的新版《排放差距報告》指出,即使當前《巴黎協定》下各國提交的國家自主減排貢獻都得以兌現,全球氣溫仍可能上升3.2攝氏度,帶來更廣泛、更具破壞性的氣候影響。報告認為,在短期內,出於公平和公正的考慮,發達國家須比發展中國家更快實施減排。

  4.中國擴大油氣田上遊開放

  6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兩份負面清單均於2019年7月30日起施行。進一步放寬外商投資準入,在採礦業領域,取消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限於合資、合作的限制。

  新聞背景:隨著外資和民營企業準入限制放開,我國油氣體制迎來了裡程碑式的重大改革。在當前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逐年走高的情況下,加大開採力度是保障能源安全,提升供應能力的有效手段。因而,放開準入限制將釋放石油天然氣勘探開採活力,有利於構建全面開放條件下的油氣安全保障體系。

  5.第四大油服商威德福破產重組

  5月11日,威德福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威德福將正式申請破產重組,激活美國《破產法》第十一章,以得到破產保護。威德福於6月28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正式的破產重組計劃,按照該計劃重組後的債務規模有望降至25億美元。隨著破產文件的提交,這家註冊於愛爾蘭、總部位於瑞士、在美上市的油服巨頭,其股票7月開始在紐交所正式停牌。

  新聞背景:有媒體評論,主要業務市場疲軟是導致威德福走向破產的主因。油氣上遊開發部門作為油服業最大「僱主」,往往首當其衝受到來自油氣生產商的財務壓力。美國石油產量不斷刷新歷史新高,但即使原油價格攀升至每桶近60美元,石油生產商仍在抑制支出。由於多年來始終未能做到量入為出,頁巖油氣生產商正面臨著來自股東的強大壓力,這種財務制約進而讓油田服務商承壓更重。

  6.沙特阿美推出全球最大IPO募資256億美元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12月5日宣布,公司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最終定價為每股32沙特裡亞爾(約合8.53美元)。這意味著沙特阿美此次IPO將募集256億美元資金,成為全球最大規模IPO。沙特阿美公司的市值也將達到1.7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新聞背景:為減少對石油經濟的依賴,沙特2016年制定「2030願景」經濟改革計劃,沙特阿美公司IPO是其中重要一步。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11月曾表示,沙特阿美公司首次公開募股募集的資金將撥給沙特公共投資基金,用於沙特國內外投資項目,拉動經濟發展。

  7.美國限制北溪—2項目

  12月17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包括要求政府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相關方實施制裁的條款。此前,美國國會眾議院已經通過了這項法案。德國多個政府部門和政黨譴責了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的這項法案。

  新聞背景:「北溪—2」項目旨在鋪設一條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可繞過烏克蘭把俄天然氣輸送至德國,並通過德國幹線管道輸送到其他歐洲國家。美國政府一直阻撓這一項目建設,認為「北溪—2」項目將使歐洲各國加深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同時會損害烏克蘭的經濟和戰略安全。

  8.中東地區石油供應擾動不斷

  10月11日,伊朗國家石油公司一艘油輪在沙烏地阿拉伯附近海域遭飛彈襲擊。9月14日,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所屬的兩座煉油設施遭受10架無人機攻擊並引發火災,葉門胡塞武裝宣稱發動襲擊。7月19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宣布在荷姆茲海峽查扣一艘英國油輪。當天早些時候,英國海外領地直布羅陀當局「最高法院」裁定延長扣押裝載伊朗原油的油輪「格蕾絲一號」。

  新聞背景:美伊矛盾正逐漸陷入無解之局,因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催生的海灣危機有進一步加劇之勢。美國去年5月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恢復並增加對伊制裁,意圖全面封堵伊朗原油出口,切斷伊朗政府財政來源。沙特和美國方面認為胡塞武裝不具備打擊沙特石油設施的能力,指認伊朗參與襲擊,遭到伊朗方面否認。

  9.雪佛龍遇阻擊退出競購阿納達科

  5月9日,國際油氣巨頭雪佛龍發布公告稱,因競爭對手出價更高,而雪佛龍不會提高報價,將終止收購阿納達科石油公司。同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和美國頁巖油開採商阿納達科石油公司分別宣布,雙方已籤署一份約束性協議,西方石油公司將以380億美元收購阿納達科石油公司的全部股權。

  新聞背景:阿納達科是一家美國石油公司,主要在美國頁巖油主力地區二疊紀盆地、墨西哥海灣,以及部分非洲地區從事油氣作業。對於此次收購,西方石油執行長Vicki Hollub稱,公司已關注阿納達科多年,兩家公司資產組合高度互補,可以在運營、成本以及資本配置上實現協同。她指出,交易如若成功,西方石油在二疊紀盆地的第一生產商的地位將得到夯實,在當地的產量可達每天53.3萬桶。兩家公司合併後,公司總產量可達到每天140萬桶。

  10.世界深海油氣勘探獲得多個重大發現

  2019年,俄羅斯北極海域、蓋亞那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區、賽普勒斯海域,相繼出現了重大海洋油氣勘探開發項目,一些項目已經進入了生產階段,對油氣行業發展影響重大。

  新聞背景:當前傳統能源替代率僅為16%。換言之,每消耗六桶能源,只有一桶可由新能源替代。目前,傳統陸上油氣資源發現步伐放緩,大發現多位於更具挑戰性的海洋領域,投資成本巨大,環境承載壓力巨大,要耗時數年才能將新發現的資源轉化為經濟成果並投入使用,回報周期相對較長,然而,一旦建產將有著十分可觀的回報率。(新聞素材來源於中國石油報、新華社、環球網、央視財經、華爾街日報等)

相關焦點

  • 2019「中國時間」年度經濟新聞盤點:十大能源行業新聞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 新年伊始,中國經濟網策劃推出2019「中國時間」年度經濟盤點系列,對一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做一系統回顧。本期推出十大能源行業新聞。   2019年,能源系統淘汰落後過剩產能,帶來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全國原油產量扭轉了連續三年的持續下滑態勢,企穩回升;新能源茁壯成長,正跨越重大關口,進入新時期;清潔能源消納利用水平持續向好,風電、光伏補貼退坡加速推進……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年,能源系統在創新求變中贏得新的突破,開創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
  • 中國石油集團特等勞模主要事跡(4)-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
    以他名字命名的「張勇工作室」,先後被評為川慶鑽探工程有限公司石油鑽井技能專家工作室、勞模(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四川省勞模創新工作室、中國石油集團「張勇鑽井技能專家工作室」。自2005年被聘為企業級專家以來,成功處理石油鑽井井下故障80多井次,挽回經濟損失超億元。2019年,中國石油集團技能專家協作委員會工程技術分會成立,張勇成功競選為主任。
  • 中國石油企業協會發布2019年度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優秀...
    2019年度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優秀成果目錄  一等獎:28項  1.油氣長輸管道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中國石油管道分公司  姜昌亮李福田馮慶善陳朋超張棟張玉志嚴都晟馮文興劉建平賈紹輝餘海衝蘭浩  2.提升中石油海外可研項目規範化管理的體系建設與實施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國際項目評價研究所
  •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_中國石油報
    石油企協自石油工業部時期就組織開展的「三評」到2011年已分別進行了24屆、16屆和21屆。經「三評」專家評審委員會審定的2011年度「三評」各項獎項,全面反映了石油石化企業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實現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發展目標,在管理創新理論和實踐方面取得的最新成就。
  • 中國石油改革開放以來海外業務拼搏奉獻交響曲
    首屆中俄能源商務論壇在此舉行。  初冬的微寒,沒有減少人們對中俄能源關注的熱情。中俄能源攜手是中國遵循經濟全球化國際合作的典範,也是中國石油海外油氣業務濃墨重彩的大手筆。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石油敞開戶牗、跨出國門、擁抱世界。
  • 中國能源英語研究會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立
    中國能源英語研究會成立現場(學校供圖) 21日,中國能源英語研究會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立。來自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全國41所高校的120名中外專家學者參加了成立大會。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韓尚峰表示,中國能源英語研究會的成立有利於全國能源類高校外語教育教學改革,為服務中國能源國際合作和跨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與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籤署低硫燃料油...
    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韓雨芙)2020年11月26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上期所、上期能源)與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石油國際事業)就低硫燃料油期貨跨境交割境外提貨達成基本共識,雙方於浙江舟山籤署合作意向協議。
  • 中國能源英語研究會在京成立—新聞—科學網
    來自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電力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全國41所高校的120名中外專家學者參加了成立大會。 中國能源英語研究會首批會員來自上海電力大學、中國礦業大學、西安石油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40餘家能源相關高校及能源企事業單位。
  • 2018年度中國石油行業10大新聞:中國版原油期貨等在列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4日電 2019年1月3日,由中國石油企業協會組織行業內外專家評出的「2018年度中國石油行業10大新聞」正式對外發布,改革開放40年我國油氣行業發展迅猛、三大石油公司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我國石油企業進博會期間籤約額近千億美元、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交易等入選。
  • 2020年中國能源十大新聞
    」的原則遴選出年度中國能源十大新聞。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網、中國石油等能源企業響應黨中央號召,全力抗疫。但中國能源企業抗疫不只保障煤電油氣,中石化76天建成全球最大熔噴布生產基地的消息,由此格外引人矚目。
  • RCEP對中國能源領域有什麼影響?—新聞—科學網
    而RCEP國家諸多位於東亞、東南亞,與我國領土接壤、政局穩定,確保能源運輸的安全與便捷。 此外,能源貿易發展到今天越來越重視以基礎設施為核心的互聯互通。2019年,日本對東協六國實現基建投資3670億美元,對中國投資2550億美元,中國對印尼投資達930億美元。地區之間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共同推動以產業合作帶動各能源投資合作,能提高能源的可獲性。
  • 中國石油發布2020版《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從能源角度看碳中和的...
    12月17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發布了2020版《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報告。展望報告從世界和中國兩個維度,特別是在應對氣候變化緊迫性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研判全球及中國能源發展趨勢。中國石油集團總經理助理張華林在致辭中介紹說,中國石油從2015年起組織專家加強能源發展規律和轉型趨勢研究,定期發布中長期展望報告《2050年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努力為全球和中國能源轉型提供方案、貢獻智慧。
  • 中國石油榮登能源扶貧十大突出貢獻企業榜首
    來源:海外網近日,在第四屆(2020)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年會暨「脫貧攻堅·能源扶貧成果報告會」上,中國石油榮登「脫貧攻堅·能源扶貧」十大突出貢獻企業榜首,並獲最佳組織獎。據悉,本屆年會由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年會組委會、中國城市能源變革產業發展聯盟、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聯合主辦,主要聚焦「新基建背景下能源產業的新機遇與新挑戰」和「能源產業扶貧成果如何鞏固」兩大核心板塊。據介紹,本屆年會以「同心·同行」為主題。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發起成立世界能源大學聯盟
    近日,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倡議發起的世界能源領域高校合作組織——世界能源大學聯盟宣告成立。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等16個國家的28所能源領域高校共同籤署了《世界能源大學聯盟宣言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被推舉為聯盟第一屆輪值主席單位。
  • 中國石油學會Petroleum Research創刊—新聞—科學網
    中國石油學會Petroleum Research創刊   本報訊 中國石油學會Petroleum Research創刊儀式暨第一屆編委會第一次會議日前在北京召開。 Petroleum Research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石油學會與石油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英文期刊,重點報導石油地質與工程的理論與技術進展,反映非常規油氣及深海、深層油氣勘探開發相關理論和技術,加強國際交流,服務我國能源安全及石油科學技術發展。該刊的創辦填補了深海、深層及非常規油氣領域英文期刊的空白。
  • 中國十大石油企業最新排名!中國石化反超中國石油成第一
    NO.4 崑崙能源營收:700.75億元 利潤:5.64億元 崑崙能源今年排名第93位,較去年大幅躍進70名,是本年度名副其實的「最佳進步生」。崑崙能源是一家由中國石油控股的國際性能源公司,在中國石油的天然氣板塊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 海外網評:實現碳中和,中國有「時間表」更有「路線圖」
    能源變革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世界很多國家都在加快行動。從籤署《巴黎協定》到全球各國紛紛宣布碳中和目標,從削減化石能源消費量到大力發展新能源,全球正在加快推動以清潔低碳為導向的新一輪能源變革。英國石油公司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評論》顯示,在全球煤炭消費量持續下降的同時,全球可再生能源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佔2019年一次能源增長的40%以上。
  • 國際能源機構再次下調全球石油需求預測
    新華網巴黎12月13日電(記者李明)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能源機構13日發布月度石油市場報告說,由於經濟增長前景惡化,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將低於原先預期,但歐盟將對伊朗採取經濟制裁的消息導致國際油價居高不下。
  • 2019中國能源(集團)500強榜單發布!
    2中石化再登頂時隔三年,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化」)以2.742萬億的營業收入水平再登榜首,較上年排名上升兩個名次。這是中國能源(集團)500強發布11年以來,中石化第8次榮登榜首。2019中國能源(集團)500強榜單前十名企業保持不變(如表1所示)。
  • XIPPE2014中國(西安)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
    XiAn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Exhibition 20142014年11月20日-22日 西安 - 曲江國際會展中心一一一歡迎加入西部最大石油展一一一主辦單位: 中國機械製造工業協會 北京中展世信國際展覽服務有限公司支持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