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穎達:《最美和聲》下季選曲應為學員"量體裁衣"

2020-12-11 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燕帥 實習生韓鑫)10月19日晚,北京衛視《最美和聲》第一季完美收官。10月22日下午,由北京電視臺、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評議與輿論引導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最美和聲》高峰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辦,與會專家學者就我國音樂綜藝電視節目的現狀及未來發展、我國音樂綜藝電視節目的創新、北京衛視《最美和聲》的成功經驗及亮點剖析、《最美和聲》第一季節目總結回顧及第二季節目展望及建議等議題進行了充分研討。會議中,知名音樂評論人董穎達提出,《最美和聲》在下一季選曲的時候,要對學員從始至終保持設計的統一性,一個好的歌手不是什麼歌都能唱,什麼歌都唱得好。

以下是董穎達的部分發言:

從音樂上面說,科爾沁夫說的一點很對,我也贊成音樂選秀節目多做些音樂上的原創,我從《最美和聲》節目第一期開始看,節目開始的時候,和節目製作人張漫私下談過此事。開始選秀是一個整體狀態,《中國好聲音》開始選秀,很多學生跑到深圳去,體育館,小格子屋很多海選,積累了大量專業觀眾,特別是中間關注度非常強。《最美和聲》開始的時候是在小範圍比較高端的一些狀態,找什麼樣的人,怎麼樣吸收一些學員,觀眾話題關注度少一些。從音樂上來講,《最美和聲》搞聲音,導師和學員,我作為一個專業音樂創作人士,我看很多選秀出來歌手聲音非常好,很多選秀歌手,突然跳出來新人,都是在歌壇上混十幾、二十年的「老人」,只不過沒有出來,很多人就是唱片公司十年前包裝、籤歌,沒有老百姓知道。現在非常獨特的聲音出現,行內人知道,老百姓不知道,炒點在那個地方,所以找好聲音。很多選秀節目結束之後,歌手找到我,我百分之百推出去。我的原則是一個會唱別人歌的歌手,有好嗓子,但是不一定會唱自己的歌,不一定是好歌手,是一個好嗓子的好模仿者。在跟他們合作過程當中會出現很多問題,也許我要教他,他沒有個性。

《最美和聲》初衷非常好,我們關注聲音,而且我們關注導師和學員互動,但是這一點上,我們在選曲的時候,如果提建議,下季選曲的時候,對學員從始至終設計統一性,一個好的歌手是不是是個歌就能唱,什麼歌唱得好。一首歌原創怎麼樣,改編以後,經過和聲以後,又是什麼現象,學員選歌的時候,對於學員本身設計,作為導師海選當中,或者自己個人喜好,選擇合作學員,偏什麼方向聲音,走的過程當中,這是一個比賽,又是一個可以改變的狀態。這個過程當中也許有新的點加進來,對於統一的一個綜合狀態的設定,我覺得非常必要。

每首歌的設計、編排,包括整體、燈光、形象、舞臺都非常好。像《好聲音》這種在美國已經全民參與,因為很成功了,借鑑成功方式,包括技術上關注各個方向。《Duets》在美國並不是第一的狀態,是第四、第五,對我們要求寬鬆,更多本土化,其實是一個優勢,反而不用那麼參照美國狀態。

做電影音樂,做一個作曲,大家以為我一個人功勞,在美國好萊塢做東西是一個團隊,讓專業人士做專業的事情,《最美和聲》是這麼多選秀節目,唯一強調團隊化、講大家庭,還以明星為主,四位導師不簡單、學員選曲多樣性,讓每個導師撐起各自風格,14期看下來,四個導師做到了。

慶功宴的時候,我跟黑人聊天,我之前對範瑋琪了解,小女生,唱功一般,錄音棚裡修飾出來的歌手,我對她不了解,她現場爆發力,她雖然高,但是瘦瘦小小出來的爆發力,我第一次聽嚇了一跳。做這個節目很多時候在幕後可以挖掘得更多,包括我自以為覺得已經了解很多歌手、很多音樂本身,我最喜歡看挖掘幕後。比如節目就兩個小時,很多有趣的東西被剪掉了,忽略了很多好素材,浪費了。

幕後排演花絮加專業點評,可以滿足觀眾多層次要求。要做幕後透露排演、選歌的困難,到底對這個人怎麼選,選出來以後怎麼排,排練的時候,我覺得他能唱到,其實唱不到,全是一些最吸引觀眾的看點。13檔選秀節目,大家都在唱選秀歌,這首歌他唱得好一點,那首歌他唱得好一點。有些歌是老百姓知道的,必須要選,選一些也許是原創、很早出來,沒有人知道,拿出來,20年、10年特別棒的歌,有些寫歌的創作者比較有前瞻性,現在寫的歌不流行,老百姓不認,十年以後又火了。在幕後創作更加注重這些東西的話,會提高很多看點。

節目要注重明星和歌手的互動。我們聽歌,可以一半一半,幕後的東西可以拉上來,不是話題,點擊性和話題性,類似工作當中出現碰撞、爭吵,一定會有,音樂人在一起,每個人都有個性,我們做這個東西不是大家在一起你好我好大家好狀態,最終出來的東西是牛的,但是過程當中痛苦的不同就是我們創造最好的話題的一個方式。

我們偏重的點,太偏重於流程;結尾的時候,我放到最後投票,最後我說科爾最後投吧,我往前幾個投。我個人來講很放鬆,因為確實是我最後投了一票,變成50票,可是我上去的時候並不知道,已經站在燈光下面,還沒有想好,到底給丁於還是給肖懿航,評最後這首歌還是評整體,還是評導師,三個方向綜合是不一樣,這個時候是最好玩的時候。後來主持人說科爾沁夫老師投下最後一票。當時狀態其實是很好玩的,其實在投第98票、99票的時候,完全可以體現我們後面幾個評委的糾結狀態。

相關焦點

  • 《最美和聲》第一季收官解讀:專業化與大眾化何去何從?
    「學員不紅導師紅」的現象該如何破解?  專業化還是大眾化?  《最美和聲》和很多同類節目的最大不同是強調「和聲」:導師和學員一起唱,共同參加比賽,而不是一個人演唱後導師點評。節目的專業性得到了專家的肯定。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尹鴻認為,和聲這種音樂表現形式專業性很強,為學員和導師提供了表現能力的空間。
  • 《最美和聲》陶喆緋聞女學員晉級八強
    原標題:《最美和聲》陶喆緋聞女學員晉級八強 孫楠黃綺珊陶喆難過蕭敬騰給凌菱擦淚蕭敬騰糾結蕭敬騰抹淚蕭敬騰坐地上  新浪娛樂訊 由北京衛視、廣東百合藍色火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2014《最美和聲
  • 《最美和聲》首播 金庸侄孫女唱北漂心聲走紅
    金庸侄孫女査査   4月19日21:18在北京衛視開播的2014《最美和聲》首期節目亮相,當天該節目在網絡上引起了頗多觀感,其中總導演韓紅在開場時掛著總導演的牌子上臺大唱《而當晚學員演唱水平、導師和聲技術及「智能機械手」的創意也讓節目有了不少看點,其中金庸侄孫女的出現也讓節目多了一些談資與話題。   在「智能機械手」和絢爛的燈光率先亮相之後,初次執導的韓紅不但通過「導演手記」現身介紹節目流程,還出人意料地作為第一位學員出場,用一首搖滾經典曲目《無地自容》率先帶動了現場氣氛。
  • 華爾街英語怎麼樣 關注學員量體裁衣
    在華爾街英語,對學員的授課不是想當然的機械化的按部就班,而是按照學員的需求,響應學員的需求,對學員的狀況進行判斷之後的量體裁衣。在華爾街英語,不乏有許多學了多年英語的人來進修,而面對這種情況,學員多少會覺得自己學的是「啞巴英語」,會寫會做題就是不會說。根據學員的現實條件和自身狀況,華爾街英語會從學員本身的需求和調教入手,幫助學員。
  • 「我拒絕套路,我只量身定做」董穎達
    《詩人》的導演劉浩,是董穎達認識多年的好朋友。劉浩很少在電影中運用配樂,越是強調作者性的影片,可能越會擔心配樂幹擾了自己的風格。然而,董穎達和劉浩的合作非常默契,董穎達跟著劇組一起去了新疆拍攝地,在途中,董穎達和劉浩導演的團隊交流了許多,她也為影片的創作提供了許多自己的想法,「我們就像家人一樣,這種創作氛圍非常舒適。」
  • 《最美和聲》總決賽四導師秀樂器 挑戰"縱貫線"
    蕭敬騰網易娛樂7月9日報導  由北京衛視、廣東百合藍色火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2014《最美和聲》已經進入總決賽的準備階段,上周新鮮出爐的四對組合正在為7月12日晚9:00《最美和聲》樂器首秀引猜測在《最美和聲》半決賽中,孫楠和叢浩楠在演唱《遲到》時歡快的舞步令許多觀眾印象深刻,除了演唱、跳舞之外,孫楠在樂器方面也相當全能。出生在音樂世家的他曾在採訪中表示「小時候在單位組織樂隊,那時候我簡直全能,小時候學會鋼琴鍵盤,中學時候學會彈吉他,後來又會打鼓,一個人能組一支完整的樂隊,出去參加比賽還拿到特等獎。」
  • 《最美和聲》8強爭奪賽熱烈開火 咪咕音樂全記錄
    2014《最美和聲》的首場「八強爭奪賽」已經播出,網友們紛紛反映導師與學員的二人和聲更加動聽,《愛的箴言》、《夢醒時分》等改編歌曲在咪咕音樂上熱播,變身鋼琴王子的蕭敬騰多次熱舞引粉絲尖叫不斷,送別愛徒凌菱時則再次哭到變聲,最終來自紐約的倔強女孩勞曉音成功晉級八強。陶喆則因與學員菩菩表現不佳十分內疚,含淚致歉並忍痛將其淘汰。
  • 陶喆宣布喜事 傳為撇《最美和聲》師生戀(圖)
    (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6月10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陶喆日前宣布7月將升格人夫,網友在微博爆料,《最美和聲2》學員王奕丁視導師陶喆為偶像,多次在節目上示愛,引發陶的未婚妻Penny(江姵蓉)吃飛醋,讓一向低調的陶喆不得不宣布喜事,安撫Penny,陶的經紀人楊濮濮昨否認此事,笑稱:「這麼有想像力,我們公司很需要編劇。」
  • 《最美和聲》張杰唱英文歌蕭敬騰得意扭臀
    謝娜微博大喊「住手」  晨報記者 陳文  明晚21:08,《最美和聲》第三季第三期將於北京衛視播出。此番在《最美和聲》的舞臺上,張杰首次對「英文爛」質疑進行了回應。  本期節目中,來自青海的藏族小夥旦增尼瑪與老師楊坤共同演繹了一曲帶有民族風情的《離歌》。為了測驗這位隊員對於多種曲風的駕馭能力,譚維維、蕭敬騰分別與旦增尼瑪共唱了《青藏高原》、《唯一》;張杰則選擇了著名英文流行歌曲《Treasure》。但歌曲自始至終,唯見旦增尼瑪演唱,張杰卻保持沉默。
  • 《最美和聲》成導師秀場 楊坤可愛手指舞笑翻全場
    本周六21:08,北京衛視《最美和聲》第三季第三期節目中,英文發音曾遭吐槽的張杰首度回擊質疑;譚維維、張杰的御用吉他手「叛變」轉投蕭敬騰隊,令老蕭現場得意扭臀;「新加坡吳青峰」現身舞臺,楊坤跳可愛手指舞笑翻全場。 英文發音爛?
  • 人物| 沈亦青: 最美是和聲
    沈亦青——最美是和聲作者 | 鄭宇珂與和聲結緣沈亦青學姐(2013年從江蘇如東高級中學考入中國科大少年班)大一時加入校學生合唱團,現在已經是第六年了。加入合唱團其實是巧合。因為喜歡唱歌,當時本來是想加入炫音社唱流行歌,偶然在合唱團的一次宣傳活動上聽到了Eric Whitacre的《Lux Aurumque》,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純粹被音樂感動而掉下眼淚,於是立刻填了報名表去參加合唱團的面試。
  • 淺談鋼琴比賽的選曲問題
    何為技巧性練習曲,即用於技術訓練的曲子,這些曲子技術性更強,拿到臺上就是炫技的,評委要看選手的技術掌握情況。作曲家的練習曲作品中,還有一些音樂性更強的作品,其對手指力度、速度等基本功要求低些,我覺得這些練習曲已經不是技巧性練習曲,可以叫做「歌唱性練習曲」或者"音樂性練習曲"。這些曲子拿到臺上,更像一首樂曲,不能表現選手技巧。
  • 線上的「教務主任」:為學習量體裁衣
    來源:華聲在線線上的「教務主任」:為學習量體裁衣今年前5月,全國平均每天新增140家在線教育企業,「在線學習服務師」前景廣闊8月一次偶然的機會,同事告訴她,潭州教育正在招聘在線學習服務師,和她從事的線下工作幾乎一樣,她決定去試試。2018年,她成為了一名在線學習服務師。 【體會】 量體裁衣精心指導,清除學習「痛點」「讓我記憶最深的是一位備戰自考的30多歲學員,由於學習基礎知識不牢,很多方面比較落後。」
  • 《和聲》王逸潔挑戰王菲神曲 黃綺珊新歌獲贊
    《最美和聲》21日晚21:08進行的黃綺珊、孫楠組內首場「六進二」的八強爭奪賽可謂高潮迭起,黃媽先以挑戰自我的性感熱舞讓大家大吃一驚,隨後又攜「老苟兒子」苟乃鵬帶來自己的新歌《燈塔》震撼全場。
  • 合編之後 官兵如何找準「聲部」唱好「和聲」
    心繫一處才有最美和聲■張正圓漫步公園、社區,經常見有人數不一的合唱團引吭高歌。合唱,看似簡簡單單、少長鹹宜,但因為有諸多聲部同時唱一首歌,在主旋律的統率下,不同的聲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節奏,要構成撥動心弦的和聲,這對個人的音樂素養提出較高要求。可以說,只有和聲美,合唱才越唱越優美,越唱越出彩。和聲,作為一種多聲部音樂語言,在旋律中起著豐富音響色彩、深化情感表達、塑造音樂形象等作用,被廣泛運用於音樂創作和表演之中。
  • 《最美和聲》張杰秀英文 楊坤跳手指舞
    楊坤坐席照  新京報訊 (記者吳立湘)本周六晚9點08分,《最美和聲3》第三期將在北京衛視播出。在本期節目中,英文發音曾遭吐槽的張杰,首度回擊;而為實現「新加坡吳青峰」的願望,楊坤大跳在90後女生中風靡的「手指舞」。  幾個月前在國外參與拍攝某戶外真人秀時,張杰的英文被部分網友吐槽「濃濃的中國腔」。本期節目中,來自青海的藏族小夥旦增尼瑪與老師楊坤共同演繹了一曲帶有民族風情的《離歌》。
  • 「走進新職業」線上的「教務主任」:為學習量體裁衣
    線上的「教務主任」:為學習量體裁衣今年前5月,全國平均每天新增140家在線教育企業,「在線學習服務師」前景廣闊一次偶然的機會,同事告訴她,潭州教育正在招聘在線學習服務師,和她從事的線下工作幾乎一樣,她決定去試試。2018年,她成為了一名在線學習服務師。【體會】 量體裁衣精心指導,清除學習「痛點」「讓我記憶最深的是一位備戰自考的30多歲學員,由於學習基礎知識不牢,很多方面比較落後。」
  • 《好聲音2019》學員集體涼涼,冠軍≠成名,單依純或是下個邢晗銘
    然而《中國好聲音2019》結束一年多一點兒,好聲音冠軍邢晗銘變得無人問津,斯丹曼簇、李芷婷、陳其楠等4強學員同樣沉寂。節目過後勢頭發展不錯的劉美麟、賈錚、李凡一等人也都褪去熱度。整體來看,《中國好聲音2019》的學員處於集體「涼涼」的狀態。
  • 創造營vocal組選曲確認,王藝瑾有望爭奪C位,希林娜依高優勢很大
    本周的創造營將迎來最終的成團夜,按照最初的規則來看,最終將會有七個學員成功成團。VOCAL組選曲難度較高目前VOCAL組的選曲已經確認,是KatyPerry的《Daisies》,我之前沒有聽過這首歌曲,所以特意去搜索聽了幾遍。想要強調的只有一點:這首歌曲難度比較高。
  • 鋼琴即興伴奏核心-怎樣為歌曲配和聲
    掌握了原位正三和弦的使用方法之後,就可以進入為旋律配和聲了。正三和弦的轉位形式以及其他的副三和弦,將在配和聲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地加入。 總之,為旋律配和聲的一般程序是: 1.通過分析旋律,明確旋律的調、調式和簡單的曲式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