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鄉村圖片,農村出身的人百看不厭!

2020-12-20 愚伯的自留地

圖文:趙乾

家鄉的秋天是最讓人回味無窮的季節,萬物在經歷了夏季的繁盛後都透露出成熟的韻味。

樹上的石榴像一盞盞燈籠一樣,懸掛在枝椏間。

秋收的日子,是繁忙的,路上,處處可以看到來來往往的村民們。

村裡的攪拌機。

農家小院的門口,停放著一輛白色轎車,生活,如此美好。

這條熟悉的小路,那年,我們走了千百遍。

門前的柴垛,也是一道亮眼的風景。

鄉村最熟悉也最親切的木頭家什——平車(地排車)。

正在田間幹活的大爺,聽說自己的照片可以讓遠方的親人看到,連忙站好,努力的面帶微笑。

具有鄉村特殊的籬笆「牆」。

從容、淡然、溫暖……

翻曬稻草的大叔。

鄉村的花兒,開在家前院後,靜靜地釋放著微醉的芳香…..

鏡頭前的鄉村長輩們,有些樸實,也有些拘謹……

藍天下的梅豆花上,趴著一隻碩大的黑蜂。

蒜苗出來了,但有些被壓在塑料膜下,需要人工一個個挑破。

這位大爺真會想辦法,也許,這樣的年紀,也只能如此這般了。在此,也祝福老人身體健健康康的。

村間的小路,還依稀散發著泥土的氣息,只是不見了昔日那些頑皮的孩子。

鋪天蓋地的晾曬。

路過的大哥,熱情的和我打招呼。

這位大娘背著手從我身旁緩緩走過,若有所思。

回眸一笑,燦爛無比。

只有在這裡生活過的人,才知道這一幢幢房子的主人是誰!

以上這組鄉村圖片,很多人認為非常平車,但農村出身的人百看不厭!

相關焦點

  • 5部好看的「農村劇」,《平凡的世界》上榜,最後一部百看不厭!
    5部好看的「農村劇」,《平凡的世界》上榜,最後一部百看不厭!《馬向陽下鄉記》是由吳秀波、王雅捷、李洪濤、梁愛琪、高曉菲、譚洋等人主演的一部很好看的農村劇,你有看過嗎《平凡的世界》是由王雷、佟麗婭、袁弘、李小萌等演員主演的一部當代農村劇,這部的口碑很好,看過的人都說很好看,相信你也看過這部劇《養父的花樣年華》是由邢佳棟、程琤、鐵偉光、徐唯等演員主演的一部農村劇,看過的朋友都說很好看,相信有看過的網友們,你有看過嗎《龍門村的故事
  • 百看不厭的館藏古玉之一:弗利爾藝術館戰國玉組佩賞析
    弗利爾收藏戰國玉組佩局部這套戰國玉組佩之所以令人百看不厭,主要有幾件原因。一是「真」——典型戰國晚期古玉標本。無論採取什麼形式觀察這套玉組佩,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它所散發了出來的戰國古玉氣息,似乎隔著展窗的玻璃就可以感受到其稜角的鋒利與扎手、透過電腦屏幕就可以感悟到玉龍緊張與奮發、合上書本還能夠回味起舞女嬌美面容與曼妙身姿。
  • 百看不厭的電視劇《五號特工組》,陣容原來如此強大
    諜戰題材的電視劇很多,但能百看不厭的不多,而《五號特工組》恰恰將故事和篇幅融合得很好,故事很精彩,而劇情也不拖沓冗長,看起來格外的順眼。看著還是那些人,只是知道他們的經歷之後,不得不感慨陣容也是真的夠強大啊。
  • 中山大學教授盧遠矚:農村出身的大學生混得不如城裡的大學生
    很多人認為現代社會寒門已經很難出貴子了,還有人認為,即使寒門能夠出貴子,但是這些寒門出身的人將來進入大學或者是社會後,還是很難改變自己窘迫的環境,將來也不會過得好。就像曾經的北大學子、如今的中山大學教授盧遠矚認為的那樣,農村出身的大學生將來混得大多數都不如城裡的大學生。盧遠矚認為,農村出身的學生除了學習方面的能力之外,在其他各個方面都不如城裡的學生。農村的學生往往見識比較少,情商也比較低,也沒有雄厚的資本和資源可以利用,踏入社會後當然就不如城裡的學生混得好。
  • 中山大學教授盧遠矚:農村出身的大學生混得不如城裡的大學生
    很多人認為現代社會寒門已經很難出貴子了,還有人認為,即使寒門能夠出貴子,但是這些寒門出身的人將來進入大學或者是社會後,還是很難改變自己窘迫的環境,將來也不會過得好。在很久之前,我一直覺得這是個片面的說法,因為在現實中,我們看到了一些寒門貴子的經典案例,例如京東的劉強東,例如新東方的俞敏洪,等等。
  • 出身在農村「羞恥」嗎?孝順農村的父母有錯嗎?
    「農村」,是中國革命的搖籃,當年,我們的老一代革命家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獨特的革命道路,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戰,建立了新中國。農村,為中國革命、建設和人民生活做岀了巨大貢獻,其功績卓著不可磨滅,出身在農村有什麼
  • 看到第一眼,就讓人心潮澎湃的蘇北鄉村圖片
    小麥收穫的氣息,已經洋溢在鼻尖,這是我在一個村莊的村口拍到的,看到這久違的一幕,我幾乎要淚溼雙眸。因為,這種老少相聚在一起,其樂融融的親熱場面,我已經多年沒見到了!這位勤勞的大娘,推著三輪車從我面前走過,滿臉是汗,對於艱辛的生活,她或許早已習以為常。
  • 農村家庭出身的大學生,畢業後也會混得比較差?對不起這是真的
    都說讀書改變命運,特別是對那些出身農村或者家境不好的學生來講,上了大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在城裡定居,是改變人生命運的最佳機會。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即便同在大學裡不同家庭出身的人,在畢業後命運卻有著不同的境遇。那些貧困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即便受到高等教育,畢業後的生活卻依然歷經坎坷。想要改變人生的命運,恐怕並沒有那麼容易。
  • 法國:「鄉村公約」保障農村學校發展
    在農村衰落、人口外流的背景下,如何促進農村學校發展,為農村學生提供優質便捷的教育服務。本期聚焦法國如何通過「鄉村公約」提高農村學校吸引力。為此,法國教育部與各地政府籤訂「鄉村公約」,賦予地方政府自主權,使地方政府可以通過關閉學校、合併學校等方式,對基礎教育階段的農村學校布局作出調整。學校布局是指學校在一定地理空間上的分布結構,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人口數量以及人口分布狀況密切相關。法國政府指出,建立「鄉村公約」的目的不是以城市學校為原型建設農村學校,而是要幫助農村學校減少學生數量下降帶來的危機,提高農村學校的吸引力。
  • 【關注重點民生實事】農村衛生廁所改造 改出鄉村美麗新生活
    花色的瓷磚地板、白色花紋的牆體,洗髮水、沐浴露、牙刷牙膏整齊地擺放在架子上……這是來鳳街道新七村5組村民王淑金家的廁所,在這3平方米的廁所裡,她正在衝洗地面和牆體,不到幾分鐘,這一小小的空間就變得更乾淨明亮。
  • 【圖片故事】鄉村腦癱詩人餘秀華 (7/7)
    【圖片故事】鄉村腦癱詩人餘秀華 (7/7) "← →"翻頁
  • 鄉村的天地廣闊,農民的事是大事,農村的潛力很大
    我約他到辦公室來,就扶貧與下一步的鄉村振興如何實現無縫銜接問題進行了探討。 沒有框框限制,隨心暢言。信馬由韁,無拘無束。他慢慢地說,我細細地聽,不知不覺中一個下午就過去了。 他叫李小平。 從前,這是一個深度山區的貧困村。388戶人家,1380口人,人均0.5畝耕地。
  • 重慶四好農村路正成為鄉村振興陽光路
    村民說:在家門口坐車,想去哪就去哪   重慶四好農村路正成為鄉村振興陽光路 不到半個小時,石坪村三組村民劉澤貴售賣的椿芽就被搶光了,梨膏和筍子也賣去大半。   「公路重新修好了,在家門口坐車,想去哪就去哪。這不,今年梨花節,旅遊大巴也直接開進了村裡。」談起新通車的公路,劉澤貴滔滔不絕。   「隨著重慶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推進,一條條『四好農村路』貫穿城鄉、直抵田間,實現了通組達戶,正成為村民的脫貧路、鄉村振興的陽光路。」
  • 昌寧:「五組一聯」強化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漭水鎮在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中探索出「五組一聯」工作模式,有效破解鄉村治理新問題,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貴州省「四在農家·美麗鄉村」新農村示範點建設
    生態美、環境優、民風淳、精神爽、文化靚……歲末,走進貴州省新農村建設示範點村寨,讓人會真切感受到美麗鄉村的獨特魅力。宜居、宜業、宜遊,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個個別樣的美麗鄉村花開朵朵,訴說著變遷,描繪著希望。
  • 德國農村為何被稱為「中國鄉村振興標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之前一個朋友去德國旅遊之後,就深刻感受了德國農村的鄉村生活,德國雖然也有繁華的大都市,但是人口數量破百萬的城市卻只有三個。主要是因為德國人喜歡住在鄉村,因為他們德國的農村與我們中國完全不同,那麼德國的村莊都是什麼樣子的?下面咱們來了解一下。
  • 一位從農村來的公務員眼中鄉村的7大問題:不解決,鄉村無法振興 !
    這麼多年,自己作為一個往返於城市與農村的「候人」,不可謂不奔波,但這同時也給我這樣城裡的農村人,農村的城裡人的雙重感覺:以一個「鄉下人」的視角來看現代城市生活,同時也以一個「城裡人」的視角來看現代化衝擊下的農村生活。就當下我的感覺,農村生活現狀較為突出者是人口問題、土地問題、產業問題、婚姻問題、養老問題、大病問題和傳統習俗的崩解問題。
  • 新農村並非遙不可及 官橋八組:新農村一個範式
    2月20日,王漢橋在八組調查、思考的問題是:官橋八組是嘉魚「土生土長」的典型,在新農村建設中如何借鑑官橋八組的經驗?當日的筆記,王漢橋寫道:官橋八組這個典型,有它自己的特點。學習這個典型,要學其精神實質,切忌「一刀切」,照抄照搬,不能建樣板工程、政績工程,更不能違背農民的意願,借債建設新農村。我到過國內一些地方,發現這方面的教訓還真不少。
  • 鄉村紀事:在農村吃大席
    農村吃大席的前一天,事主家就開始支起大鍋,拉起大棚,在村裡借來鍋碗瓢盆,當天,親朋齊至,鄉鄰聚首時,一張張桌子一溜排開,珍饈羅列,佳餚並肩,果碟冷盤齊飛,小炒大碗一色,展示著農村的風土人情和生活變遷。大家一起舉杯,一起動筷,熱熱鬧鬧,演繹著鄉村特有的習俗。
  • 鄉村旅遊,不是把城市生活搬到農村
    近日,在成都市郫都區舉行的國際鄉村旅遊發展趨勢高峰論壇上,浙江大學旅遊與酒店管理系副教授周永廣認為,鄉村旅遊一定要有「鄉愁」,而不能只是簡單地將城市複製到鄉村。    這是一場在「菜花地裡」舉行的「鄉愁論劍」。活動主辦地和主辦方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郫都區三道堰鎮青槓樹村。3月的青槓樹村,油菜花正豔麗綻放,每天迎客數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