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熱詞不絕於耳 真人真事寫照現實生活

2020-12-14 中國臺灣網

  總導演陳臨春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今年對於語言類節目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貼近生活」。就語言類節目十部作品的選題上不難看出,今年語言類主題全部貼近現實生活,2010年年度熱詞和流行語不絕於耳,微博、拍客、養生、理財、買彩票、找專家、為分房假裝離婚、為結婚假裝有房……種種反應社會現實,時而以年度熱門歌曲和年度熱門影視劇作巧妙串聯,並有相當足分量就真人真事改編的作品搬上舞臺,在顯示出生動的生活化和親切感的同時,不失引導大眾思考的力度。(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 蔣黎 整合報導)

  各方評論


  荊楚網:故事在一連串的誤會中展開,十分貼近百姓生活,但又通過放大這件小事中的矛盾,製造笑料來闡述一個十分簡單的道理。
    語言類節目今年把重點放在了貼近性上。住房、教育等百姓關心的民生話題全都體現在今年的相聲小品中。


  瀋陽晚報:兔年春晚幾乎所有的相聲小品題材,都緊緊圍繞百姓身邊的生活話題,儘管有些並不新鮮,但卻與觀眾現實貼得很近。

相關焦點

  • 《民法典》下真人真事改編影視劇的法律問題
    近年來,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影視作品越發密集地出現在觀眾視野裡,如《人民的名義》、《中國女排》、《湄公河行動》、《我不是藥神》等口碑與票房雙豐收,再度堅定了市場對真人真事改編題材的信心。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影視劇按照取材類型劃分,可以分為三大類:取材自真實人物,以人物傳記劇居多;取材自真實事件,以涉案劇居多;取材自真實歷史,以革命歷史劇居多。不過根據真人真事或歷史事件改編影視劇,可不是想怎麼改就怎麼改,處理不好就可能惹上官司。
  • 我們與惡的距離王赦原型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我們與惡的距離王赦原型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時間:2019-07-03 10:20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們與惡的距離王赦原型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正在騰訊視頻播出,該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劇中有一個角色王赦,為殺人犯辯護很讓人不理解甚至有些厭惡。
  • 年度網絡熱詞見證生活百態
    近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咬文嚼字》、《語言文字周報》分別公布年度流行語榜單。3個榜單中一致的有3條:「X千萬條,Y第一條」「996」「檸檬精(我酸了)」。通過這些流行語,我們可以管中窺豹地感知2019年8.54億中國網民的集體回憶和生活百態。
  • 哪些電影是真人真事改編
    有很多恐怖、兇殺片的原型都來自於現實世界,在《名偵探柯南》《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中也出現過。最近日本鐵人記錄文學編輯部推出了一本《拍成電影的顫慄真人真事100》,專門講述那些恐怖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中的「吸血櫻殺人事件」「劍持警部殺人事件」都是有現實原型的,分別是大津欺凌自殺案、女子高中生水泥埋屍案。
  • 2019年度熱詞出爐 網絡語言全面走進現實生活
    每年6月份,教育部和國家語委都會向社會發布年度語言報告。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語」不同。今年,教育部和國家語委發布了《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上海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服務發展報告》等幾份報告。
  • 出軌、忘年戀的真人真事,《摩登情愛》用愛探索人生的平衡點
    裡面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有很多人評論它是年度第一愛情劇,年度第一這話沒錯,雖然名叫「ModernLove」,但它所聚焦和探討的卻不僅僅是愛情,而是現代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接方式。它們緣起緣滅、情態迥異,都是在紐約這座大都市中的、人與人之間奇妙而細絮的羈絆,微妙又不失暖意,給人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
  • bt3535真人真事視頻..
    bt3535真人真事視頻..?Just storage.
  • 【盤點】2019年度熱詞出爐,網絡語言全面走進現實生活
    今年,教育部和國家語委發布了《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上海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服務發展報告》等幾份報告。其中,「漢語盤點2019」評選出的年度國內字是「穩」,國際字是「難」,年度國內詞是「我和我的祖國」,國際詞是「貿易摩擦」。
  • 年度熱詞奏響新時代主題曲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分別是「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帶貨」「雲監工」「光碟行動」「奧利給」「好傢夥」「奪冠」「不約而同」「集美」。一個年代的熱詞往往是時代特徵、社會變化的真實寫照,體現出百姓的心理變遷和濃厚的社會情緒。
  • 網易有道詞典公布:Vlog成為2019年度熱詞
    根據用戶的查詢量,2019年度最大量查詢數的熱詞是vlog,該詞在網易有道詞典app的全年查詢量超過了1726萬,並且與2018年相比,用戶對vlog查詢量增加了近47倍。Vlog更多地被大眾所熟知是一種「短視頻」記錄形式,能成為新一年度的熱搜詞彙,這顯示出,對於中國年輕一代網際網路用戶95後甚至00後來說,vlog已經逐漸成為他們記錄生活、表達個性的最為主要的方式,而2019年也被公認為vlog短視頻元年。作為新型的網際網路內容傳播方式,vlog也承載了用戶記錄生活的形式的變化趨勢,背後潛藏著網民們對記錄生活內容分享的一種生活態度甚至人生哲學。
  • 我們,在年度熱詞裡
    最終,「民」「脫貧攻堅」「疫」「新冠疫情」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年度熱詞日益受到公眾關注,說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語言生活與社會發展的關係,對語言的社會本質有所認知。」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劉中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年度熱詞是對現實生活的映射與總結。首屆年度熱詞誕生在何時?今年的年度熱詞還有哪些?它們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 盤點「深化改革元年」熱詞:「好聲音」不絕於耳
    至今,改革新出發的號角吹響整整一年,一年來,中國改革熱情持續高漲,改革措施頻頻落地,改革熱詞此起彼伏,改革「好聲音」不絕於耳,熱議中國改革也成為人們的「常態」。一年來,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打虎拍蠅絕不手軟成為防腐「常態」,「從嚴治黨」成為備受追捧的熱詞。
  • 網易有道詞典2019年度十大熱詞:Vlog、AirPods上榜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網易最新資訊 > 正文 網易有道詞典2019年度十大熱詞:Vlog、AirPods上榜
  • 《可愛的你》是一部以真人真事改編拍攝而成的電影
    這部電影是香港一部以真人真事改編拍攝而成的電影。影片反映了主人公呂慧紅放棄高薪聘請、優越崗位,而去一個即將被關閉的只有5名學生的幼兒園當校長兼教師兼雜工。一氣看完,有的是感動,但更多的是思考。用生命影響生命,孩子才會從自卑中走向自信。呂校長第一天就任,迎來學生上學,當時我很奇怪元田幼兒園的孩子為什麼上學、上課都帶口罩,甚至我們一家三口為此還爭論了一番。
  • Vlog(視頻博客)登頂網易有道詞典2019年度十大熱詞榜首
    Vlog(視頻博客)登頂網易有道詞典2019年度十大熱詞榜首 2020-01-02 14:19:38,Vlog(視頻博客)登頂年度十大熱詞榜首,這個詞的查詢量在今年呈現近47倍增長。
  • 有道詞典發布2016年度熱詞榜
    2016年剛剛過去,這一年湧現了很多新詞、熱詞,這些或嚴肅或娛樂的語言表達,代表了社會公眾的民意和情緒,表現出了當今文化的創造力。不久前,有道詞典發布全新品牌Slogan「陪你看世界」,立足國際化的語境再次出發,與用戶溝通。以6億用戶為基礎,有道詞典聯合有道翻譯官共同發布了2016年度熱詞榜。
  • 最美逆行者有哪些故事組成 最美逆行者是真人真事改編的嗎
    據悉,《最美逆行者》由《逆行》《別來,無恙》《婆媳戰疫》《幸福社區》《一千公裡》《了不起的兔子叔叔》《同舟》七個單元故事組成,這些故事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從不同的視角見證人性的溫暖。  《最美逆行者》5月份立項,8月初殺青,從立項、籌備、拍攝、後期到定檔播出,用時僅僅4個月,這個速度也是很驚人的。
  • 民生熱詞:照見現實 期許未來
    熱詞的產生、升溫、降溫、消失,印刻著歷史發展和社會變遷的軌跡。曾經的關鍵詞降溫,說明改革找到了破解之道;新的熱詞的出現,既是發現新問題,也是凝結新期待。從熱詞的更新中,我們看見一些「硬骨頭」被啃下,看見民眾生活的幸福感和社會發展的質量在提高。  據12月27日《人民日報》報導,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輿情調查實驗室聯合百度搜索共同盤點了2017年網友最關心的民生熱詞,發布了2017民生熱詞榜。
  • 精煉呈現時代脈動社會發展趨勢 年度網絡熱詞見證生活百態
    近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咬文嚼字》、《語言文字周報》分別公布年度流行語榜單。3個榜單中一致的有3條:「X千萬條,Y第一條」「996」「檸檬精(我酸了)」。通過這些流行語,我們可以管中窺豹地感知2019年8.54億中國網民的集體回憶和生活百態。
  • 《石頭開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嗎 2020年幾月幾日播出
    《石頭開花》將於11月17日播出,聚焦了十個不同主題的扶貧故事,每個單元都是獨立的故事,每一個都非常值得一看,那麼,《石頭開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嗎?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石頭開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嗎  電視劇《石頭開花》由十一位導演分別執導是十個單元劇,每一個單元都會講述一個獨立的故事,需要說明的是,《石頭開花》講述的故事全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來、講述了我們國內十個不同的地區,因為自身情況的不同導致的貧困落後,基層扶貧幹部的到來讓當地群眾看到了希望,雖然選取的脫貧故事並不相同,但都走向了共同富裕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