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軟科——軟科是全球領先的專注高校績效評價與提升的專業化研究與諮詢服務機構。軟科每年發布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國大學排名、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等。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四大排名之一。中國大學排名方法客觀透明,是洞悉中國大學競爭力的參考
首都北京,作為我國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發達且生活資源豐富,社會保障福利完善,教育資源十分豐富。這裡不僅有我國數量最多的「雙一流」高校,清華、北大兩所最頂尖的大學也均在此處。
曾經,北京吸引了無數年輕人來此實現夢想。「北漂」一族,在長達數十年裡,一直是「拼搏奮鬥年輕人」的代名詞。
但如今,情況似乎正在發生變化。
何時能圓「進京夢」?
據北京市統計局統計年鑑顯示,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減少2.2萬,是2000年以來首次負增長,2018年北京常住人口減少了16.5萬人。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預計,此後還將繼續負增長。
圖源:北京市統計局2018年統計年鑑
這一變化,也體現在北京高校畢業生身上。
2017年,財新網發布一則新聞稱:「清華北大畢業生留京率連年下跌,2013-2016年,北大已籤約本科生留京率下跌30個百分點,博士下跌20個百分點」,引起熱議。
如今又是數年過去,情況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能不能留京,取決於你是誰
根據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截至2020年6月30日)》,北京共有67所本科層次高校,入選「雙一流」的高校就有34所,幾乎佔了北京高校的一半。
有著最為豐富和優質的高教資源,北京的高校畢業生也成為各地紛紛爭奪的寶貴「第一資源」。畢業生們選擇留京的意願有多大?
北京的高校中,又以8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最為著名,我們對這八所一流大學的數據進行搜集。
註:中央民族大學未公布相關數據,中國農業大學僅公布全體畢業生留京率數據,故未在圖中呈現。中國農業大學2017年留京率24.6%,2018年留京率25.2%,2019年京津冀就業率51.02%。
與往年相比,清北畢業生留京率依然很低,在幾所老牌名校中是倒數。2019年兩校的本科畢業生留京率都不到2成。
不過,我們也發現一些細節:近三年高校畢業生留京率總體下降,但是研究生留京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呈顯著上升。
離開北京的主要都是本科生,北京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的留京率明顯下降(註:北師大本科生數據不包括公費師範生,僅為非公費本科生)。
從碩博研究生的角度看,碩士留京率變化幅度較小,博士留京率各校均顯著增加,尤其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博士留京率高達73.6%!
北京就像個學霸,全方位360°無死角那種。
不如「下江南」?
軟科曾對長三角地區畢業生的流向做過調查發現,華五高校畢業生對長三角異常「鍾情」!而北京這個大城市,對僅次於清北的「華五」畢業生來說,可謂沒啥吸引力。
如果長三角畢業生對長三角是「鍾情」,那廣東畢業生對廣東則可以用「熱衷」來形容,畢業生的留粵率高達八、九成(詳情可參考文章《引得來,留得住!廣東不愧是畢業生們的「心頭好」》)。
不僅本省畢業生熱衷,清北的「天之驕子」似乎也對長三角和廣東有特別的偏愛。廣東已經連續三年榮獲清北畢業生除北京外首選的就業地了!
雙重內卷!
這一切還與各自所在的城市群有關。
有人說:上海周邊都是富親戚,北京周邊都是窮鄰居。所以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即使長三角地區的畢業生不留在本省,離開長三角的也是極少數。
而北京,則是整個北方地區畢業生都嚮往的高光城市,尤其是天津和河北。據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醫科大學等「在津雙一流」高校2019年就業質量報告,北京均為畢業生們除天津外第一就業選擇地。
截圖自《南開大學2019年就業質量報告》
截圖自《天津大學2019年就業質量報告》
這些年輕人,想要拿到在北京的通行券,必須先拼命在各省內部高考中殺出重圍,打敗絕大多數的同齡人,才能「進京」。而此時,「北京內卷」又來了,因為這裡有全國各地而來的、已經經過一遍篩選的最優秀的學生,北京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雙重內卷」之都。
即使上了北京這張牌桌,沒有博士學歷,恐怕也只能說一句「再見了您嘞」。
「雙向不選擇」
決定人才留存率的不完全是地方的吸引力,與供需也存在一定的關係。這一切,都要從北京的定位調整說起。
針對人口流動的種種變化,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曾說:「出現常住人口負增長符合北京人口發展變動的趨勢」。
不停收窄的政策
從北京發布的一系列政策來看,這幾年北京一直嚴控人口,收窄落戶政策。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進行批覆,明確北京要加強「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功能建設,同時要嚴格控制城市規模——到2020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2020年以後長期穩定在這一水平。
同年,北京在引進畢業生的工作中強調:要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嚴控北京禁限產業引進畢業生。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年間,每年的引進名額都控制在1萬名以內,2017年提出的「總量封頂」則更為嚴格,人數是在萬名的基礎上有大幅縮減。
2018年,北京市人社局又公布《北京市引進非北京生源畢業生工作管理辦法》,明確採取指標數量的方式控制引進畢業生總量,引進畢業生原則上應具有研究生學歷。辦法規定,畢業生作為創業企業主要創始人可以申請落戶。
非常明顯,北京的人口發展是極其限制的,「北京歡迎你」的歌聲似乎越來越遙遠了。
而同為最難落戶的城市——上海,近期也已有了鬆動。
9月23日,一則《2020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明確,「博士、研究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落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落戶」。因此,上海交大、復旦、同濟和華東師大的本科、碩士、博士應屆畢業生符合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上海。
早在2018年,上海放話以「北大、清華應屆生可落戶」為試點,如今已經大大放寬了落戶範圍,可謂一次寬鬆的升級。
但上海有上海的特殊,北京有北京的考量。北京之後是否會放寬落戶政策,我們只能靜觀其變。
被生活逼走
有人說:北京是一個為夢想而來,被生活逼走的城市。
無論是中國500強數量、獨角獸數量,還是創業創新能力,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都是強者中的強者。就業機會豐富,薪資無疑也是站在鄙視鏈頂端的。
軟科曾對各大高校應屆畢業生的薪資做過統計,京、滬的高校畢業生的薪資要明顯高於其他地區,而北京相比之下又略勝一籌。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的情況雖不能完全反映留京畢業生的薪資,但也可以做個參考借鑑。
然而高薪之下,他們可能活得並不比老家的朋友輕鬆。高昂的生活成本,把剛畢業的「北漂」一族壓得喘不過氣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房價。
截圖自知乎
即使有著高於其他地區的薪資,但和這個城市的房價、房租比起來,遠高於其他地區的收入也只能保障在北京的基本生活。若想在北京買房,即使是在離北京城中心地區較遠的昌平區、房山區,房價也達到3.5-4.5萬/㎡。
這個擁有2300萬人口的超級城市,氣候乾燥,空氣汙染嚴重,交通擁堵,生活成本還居高不下,城市的優勢已展現出下滑的趨勢。
「我們在這祈禱,我們在這迷惘,我們在這尋找也在這失去」,這不光是一句歌詞,同時也是「北漂一族」的真實寫照。
北京!北京!
近期,一個名為「北京大學生家教群-北師大」的群聊記錄在網上瘋傳,一名家長在介紹自己孩子主要情況後,對招聘的家教做出要求。
不少網友質疑,「這真的是找家教嗎」?但據群友反映,在這個群裡,這份招聘真的不能再真了,這就是目前的現狀。
沒有人不想去更好的學校。似乎別人只要更優秀一點點,自己就是退步的那個。內卷大潮下,所有人都在瘋狂地往前衝。
「北京留不留得住人」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你是誰。如果你是最頂尖的那一小撮人,這裡能給你最好的機會和待遇。不同人眼裡的北京,存在於不同的世界。
在北京,內卷沒有上限。
[1]一張圖帶你看懂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
http://www.beijing.gov.cn/zhengce/zcjd/201905/t20190523_78134.html
[2]畢業生淨流入量持續走低,是誰瓜分了北京高校畢業生?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3707535216481294&wfr=spider&for=pc
[3]北京今年將對非京生源畢業生引進實施更嚴控制,名額大幅縮減.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96553
5年,經管之家公眾號6500篇文章,
這裡是豐富而全面的經管知識庫+財經百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