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指責孩子?你是否經常對孩子說「你真笨」之類的話?你是否經常打擊孩子?
答案,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應該是肯定的。
在這裡舉個例子,你會更有觸動:
孩子趴在桌子上苦苦地思考一道數學題,眼看著就到最後一步了,可怎麼也想不出來了,媽媽在一旁看著心急,不由發起火來:「你怎麼這麼笨呀!就最後一步了還想不起來?」孩子滿臉的不高興,說:「我不是已經想出前面那麼多了嗎?你為什麼不表揚我呢?」媽媽輕蔑地說:「嘿嘿,連道題都做不出來,還想讓人表揚呢,真是不害羞!」孩子含著眼淚衝進自己的房間,「呯」地把門關上了。
看到這裡,我很心酸,也很愧疚。
心酸的是,場景中母親太傷孩子的心了,非常吝嗇自己的讚美,而挫敗孩子的自信心!
愧疚的是,我想到了自己平時對待孩子的態度,偶爾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真是很對不住孩子。
可是生活中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全憑個人感受行事去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獲得了很大的成績,也只是淡淡地誇獎幾句,更多的是告訴孩子要謙虛,不能驕傲,要繼續努力之類的話;
·內心裡覺得孩子很優秀,可嘴上從來不說;
·經常誇獎別人家的孩子,想通過這種方式激勵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
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是很有影響的,會讓孩子表現得十分脆弱和消沉。
但有些父母卻一味地認為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太寬鬆:孩子學習不好,成績差,當然不能表揚;孩子努力學習,成績有所進步,也不能表揚,因為這會使孩子驕傲,最終導致孩子的學習失敗。
這樣想法是錯誤的,其實每個人都需要讚美,無論父母,還是孩子。
讚美孩子,會使他努力向上。相反,如果父母動不動就罵孩子「笨蛋」,否定他的能力,孩子有可能變得比你想像的還笨。
假如你的孩子學習比較差,而你對孩子說:「你的學習很差,恐怕再也趕不上了!」孩子這時肯定會認為自己天生就是個差等生,再努力也沒用了,從而對自己失去信心。
然而,如果你對孩子說:「你是個聰明的孩子,通過努力,一定能趕上班裡的其他同學的。」那麼孩子一定會對自己信心倍增,從而努力趕上。
其實讚美是一種愛的表達,不僅可以用語言抒發,讚許的目光、誇獎的手勢友好的微笑也能收到讚美的效果。
如果你善於運用讚美,就會發現它能夠創造奇蹟。
所以,對孩子多一些讚美,而少一些指責打擊。
那該如何讚美孩子呢?以下5點值得借鑑!
這種方式是在堅持原則的情況下進行的,如果沒有原則地一味對孩子加以讚美,特別是孩子做了錯事時,也去讚美,就會使孩子養成是非不分、驕橫跋扈的壞習慣。
因為,當孩子做了值得讚美的事而未得到讚美時,父母都「熟視無睹」,就好像是給孩子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所以,當孩子正在做或已做完某件事情時,應及時給予讚美,如果一時忘記了,最好設法補上。
對孩子的讚美和獎勵應根據孩子是否盡了力,是否在原來基礎上有了提高,而不是僅僅看孩子的考試結果。
這是一種尊重事實,不誇大其詞的方式。
比如,當孩子做出了一道較難的數學題時,最好不要說:「你真行!」而應說:「這道數學題做得很好。」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
過分的讚美,會給孩子播下愛慕虛榮的種子。
如果只是一味地進行簡單讚美,孩子就會陷入「讚美疲勞」,所以應該不斷選擇新的角度,發掘新的內容,特別是孩子潛在的優點。
例如,孩子如果學習好,僅僅是稱讚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就顯得沒有新意,還不如讚美他學習方法獨特,效率很高,以促進他更加注重效率和方法,這樣會使他的成績「更上一層樓」。
因此,作為父母,應該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能及時發現孩子身上潛在的東西,給予讚美和肯定。
所以,孩子經過努力取得了好成績,或他做完了應該做的事情,應該得到讚美,而且要有方法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