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國土資源廳地環監測總站督導煥新村科家嶺地質災害搶險工作

2021-01-08 紅網

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地環監測總站一行在科家嶺察看山體滑坡現場。

紅網婁底7月2日訊(通訊員 伍興龍 康湘)6月30日,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地環監測總站黨組成員、工會主席戴長華一行從長沙出發,趕到婁底市新化縣溫塘鎮煥新村科家嶺督導地質災害搶險工作。在溫塘鎮地質災害應急處置人員的引導下,戴長華一行人仔細查看了科家嶺山體滑坡現場,隨後在煥新村科家嶺臨時應急指揮部組織召開了座談會,聽取了溫塘鎮鎮長伍漢東關於災情應急處置的情況匯報和國土資源局派駐災情現場技術人員的應急處置建議。

新化縣溫塘鎮煥新村科家嶺滑坡屬湖南省多年以來山體滑坡規模最大的自然災害,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溫塘鎮黨委、政府果斷採取連夜轉移群眾等緊急措施保證了零人員傷亡。

督導組對接下來的防控措施提出了六點要求:一是進一步加密監測預警,認真分析研判形勢,形成規範的監測記錄,為制定治理措施提供參考依據;二是進一步加大排查力度,拓寬警戒範圍,加大警示標識的覆蓋面積;三是進一步排洩山頂山塘積水,減小山體受壓力,防止泥石流的發生;四是進一步疏散災區群眾,確保該地質災害區群眾「一個不留」地轉移到位;五是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群防群治」意識,充分發揮群眾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六是進一步加強信息的收集和報送,如遇突發重大地質災害災情險情要及時上報,同時立即採取措施, 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戴長華強調,本次汛情過後,市、縣相關部門要迅速啟動勘察工作,為後續治理或搬遷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

近一周來,溫塘鎮應急防汛小組堅持24小時輪流值班值守,確保地質災害區域群眾生命安全,力求將損失控制在當前狀態不再蔓延。

相關焦點

  • 專家:此次地災關鍵在「內傷」而非「皮膚病」
    當晚11時左右,茂縣前方新聞應急中心第二場新聞發布會提出,經專家現場踏勘初步分析,這是一起降雨誘發的高位遠程崩滑碎屑流災害。  什麼是碎屑流?緊急赴茂縣疊溪鎮突發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專家、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肖智林經過現場勘察後表示,簡單說是山頂巖體突然崩塌,向山下滾落過程中帶動斜坡碎屑一起運動,「以當時的降雨量,斜坡雖然鬆散但也問題不大,關鍵還是高山巨石崩塌帶來的衝擊(以至於形成碎屑流)。」  對於突發地質災害,究竟有沒有辦法進行預防?  「通常情況下,是有辦法的。」
  • 陽衛國赴攸縣鸞山鎮督導地質災害除險工作
    7月2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國前往攸縣鸞山鎮新和村,督導巖溶地面塌陷地質災害除險工作。他強調,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紮實做好隱患排查治理、受災群眾安置安撫等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災情發生後,市、縣兩級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迅速開展人員轉移安置、監測預警、災情核查、交通管制、防災知識宣傳等應急處置工作,無人員傷亡。連日來,我市聯合省有關單位對受影響區域進行不間斷全面監測,開展現場勘查,調查地質災害發生原因,並研究治理方案。
  • 專家:桂林疊彩山巖石崩塌屬自然突發性地質災害--重慶頻道--人民網
    廣西自治區國土資源廳19日晚發布的消息稱,當日上午桂林市疊彩區木龍洞導致7人遇難、14人受傷的巖石崩塌地質災害,經專家調查,系一起自然突發性崩塌地質災害。   19日上午9時許,疊彩山景區發生山石墜落事故,落石砸向下方從灕江遊船上岸的遊客,造成遊客中4人當場死亡,3人送醫不治身亡,14人受傷。
  • 專家解釋地震後四川地質災害頻發原因
    據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統計,截至目前,全省已發生各類地質災害568起——  -本報記者 胡彥殊  省地質環境檢測總站總工程師鄭勇近日透露,汶川大地震後,省內排查出800多項地質災害,8月底,相關部門將啟動第三批500多個項目的治理。而此前啟動的兩批項目總數不過300多個。據悉,地震地質災害排查之後,更為縝密的地質災害詳查,已拉開序幕。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省自然資源廳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指導開展地質災害現場調查、監測、趨勢分析及應急處置,及時將地質災害情況向省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指導市縣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同氣象部門發布突發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配合市縣政府做好群眾安全避險轉移工作。
  • 九龍坡:銅罐驛鎮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演練
    華龍網訊(通訊員 吳先諦)近日,九龍坡銅罐驛鎮在新合村、黃金堡村2處滑坡點組織開展了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區國土分局、西彭國土所、銅罐驛鎮安監辦等相關單位參與了演練。演練共分為險情報告、搶險救災和險情解除三個環節,設有監測預警、現場搶險、人員轉移救助、後勤保障4個搶險救災職能工作組,共計30餘人參與實地演練。演練中,職能工作小組各司其職,組織居民有序撤離至臨時避災安置點,同時對傷員進行了應急救治。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4個...
    13.省自然資源廳:負責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隱患調查、排查;指導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專業監測、預警預報、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等工作,組織開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工作;承擔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的技術支撐工作,負責地質災害成因分析;參與指導災區政府及有關部門編制災後恢復重建規劃;協調做好防災減災救災有關用地保障工作;指導各地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治理技術隊伍儲備庫建設。
  • 中國正由南向北進入主汛期 地質災害多發如何應對?
    自然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近期多次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稱,全國多地可能因局地強降水引發地質災害,請各地注意做好實時監測、防汛預警和轉移避險等防範工作。及時發出的預警信息在防災減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何應對複雜的汛期和嚴峻的地質災害形勢,在災害來臨前拉響警報並有效防範?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及專家。
  • 臨高發現非法採砂 海南省國土資源廳嚴厲打擊
    針對敦靈村附近的非法採沙點處理問題,省國土資源廳、省水務廳將聯合督辦,由臨高縣政府主導,明確牽頭責任單位;各部門聯合形成合力,快事快辦,並明確了查處時限;會議要求儘快對可能造成的耕地和基本農田破壞以及礦產資源破壞進行核實與鑑定,同時公安部門要提前介入,嚴厲查處非法行為。會議中,省國土資源廳、水務廳也對下一步的治理工作提出要求,採取堵疏結合的方式,從此案中吸取教訓,建立長效責任機制。
  •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新技術!空天地一體化應對地災防治難題
    根據國務院2003年頒發的《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包括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通常,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發生具有一定的突發性,被稱為突發性地質災害;而地面塌陷、地裂縫以及地面沉降的形成和發生往往較為緩慢,被稱為漸變性地質災害。
  • 這55個片區是深圳今年地質災害防範重點!快看你家附近有沒有
    《方案》提出,深圳今年將強化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實施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重點工程,持續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打造安全發展示範城市,增強市民群眾安全感。目前,深圳已綜合劃定32處「斜坡類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20處「巖溶塌陷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和3處「地面沉降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並提出防治要求及對策,明確各區和職能局的分工和責任。
  • 韶關樂昌市全面啟動2020年地質災害隱患核查工作
    為更好地掌握樂昌市地質災害隱患點動態,全面梳理地質災害基本情況以及排查庫信息,有計劃開展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近日,韶關市礦產資源與地質環境監測中心和樂昌市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單位廣東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廣東省韶關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技術中心)到樂昌市全面啟動2020年地質災害隱患點核查工作。樂昌市現有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45處,類型以滑坡、崩塌為主,險情等級以小型為主,具有點多面廣、單點危害小但突發性強等特點,防治工作任務艱巨。
  • 省林業局副局長繆傑到茂蘭保護區督導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調整工作
    4月27日,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繆傑率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一級調研員夏忠勝、天然林保護中心副主任楊健到茂蘭保護區督導自然保護地優化調整工作。督導組一行首先與保護區管理局領導班子及各科室站負責人在局機關會議室召開工作匯報會,茂蘭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姚正明圍繞黨建、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調整、落實省委巡視組巡視發現問題整改情況、公益林補償資金使用、森林防火、項目建設、森林管護隊伍建設管理七個方面向督導組匯報工作,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分別就各自分管領域工作內容一一向督導組作匯報,各科室負責同志對工作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向督導組進行反饋
  • 溫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
    出臺了《溫州市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工作分工方案》,建立健全了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和管理機構,並將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延伸到國土所,落實了相關職能部門的防治職責。永嘉、瑞安、蒼南、泰順4 縣(市)榮獲全國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稱號,建成「五到位」國土所99 個。調查評價工作紮實有效。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3701 宗。
  • 國土部:中國已進入主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形勢異常嚴峻
    中新社北京5月9日電中國國土資源部9日發布消息稱,福建泰寧縣山體滑坡發生後,國土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緊急發出《關於切實做好當前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的函》,要求各地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特別是嚴防洪澇災害和工程活動引發的次生地質災害,必要時應採取強制避讓措施,把確保民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 未雨綢繆 防患於未然—華陰市嶽廟辦積極落實地質災害點防範工作
    為切實做好嶽廟辦2020年柴場、杜峪口兩個地質災害點的地質災害防範工作,4月24日上午,辦事處就兩個村防範措施落實情況做了詳細檢查。轄區柴場、杜峪口兩個村共涉及受威脅群眾53戶128人,嶽廟辦按照「以防為主、防重於搶、搶重於救、常備不懈」的抗災原則,夯實責任,避免或最大程度減輕因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一是明確防治重點。
  • 省自然資源廳凌晨突擊抽查 地質災害應急值班人員均在崗
    近日地質災害氣象風險上升,在習水、松桃等縣相繼引發滑坡地質災害。 7月8日下午,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綜合分析地質災害易發分區、結合地災防治指揮平臺實時監測預警和氣象數據等信息,對全省未來24小時地質災害風險進行研判,共56縣(市、區)拉響黃色以上地災預警。
  • 象山發生一起滑坡地質災害
    本報訊(孫吉晶 王匡 單平)據市國土資源局昨天通報,3月7日9時30分,象山縣高塘島鄉漁潭村發生一起滑坡地質災害,滑坡體土方量約100立方米,造成一住戶的兩間房屋受損,所幸該戶人家及時安全轉移,未導致人員傷亡。
  •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工業用地國有土地...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廳,各直屬機構: 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工業用地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實施辦法(試行)》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