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此次地災關鍵在「內傷」而非「皮膚病」

2020-12-23 荔枝網新聞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熊筱偉 寇敏芳)6月24日,四川省阿壩州茂縣疊溪鎮新磨村新村組富貴山山體突發高位垮塌發生後,不少人關心地災為何發生?

  當晚11時左右,茂縣前方新聞應急中心第二場新聞發布會提出,經專家現場踏勘初步分析,這是一起降雨誘發的高位遠程崩滑碎屑流災害。

  什麼是碎屑流?緊急赴茂縣疊溪鎮突發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專家、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肖智林經過現場勘察後表示,簡單說是山頂巖體突然崩塌,向山下滾落過程中帶動斜坡碎屑一起運動,「以當時的降雨量,斜坡雖然鬆散但也問題不大,關鍵還是高山巨石崩塌帶來的衝擊(以至於形成碎屑流)。」

  對於突發地質災害,究竟有沒有辦法進行預防?

  「通常情況下,是有辦法的。」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5 12」汶川特大地震後四川組織專業隊伍,對全省地災隱患進行了普查和調查;同時我省積極推動建立五大防災機制——強化隱患發現機制、監測預警機制、主動預防避讓機制、培訓演練與應急搶險機制、地質災害綜合防治機制。2013年以來,我省實現地質災害成功避險387起,避免了逾3萬名群眾可能的因災傷亡。

  這一次,為何沒能預防?

  「難以發現。」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專家、成都理工大學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教授裴向軍介紹,此次高位崩滑發生在海拔3400米以上,離受災村莊高差超過1100米,那裡無人居住且山體陡峭,坡度在55到60度,人很難上去;同時由於高山植被密集,受其遮擋,即使高精度衛星也難以拍攝到坡體變形——這意味著現有遙感手段發現不了隱患,傳統工程地質勘探手段也難以開展。

  裴向軍表示地災發生地處於松坪溝斷層,歷史上地震頻發,包括1933年疊溪地震和2008年「5 12」汶川特大地震。「地震給地層帶來的是深部巖體質量損傷——也就是『內傷』而不是『皮膚病』。」他表示,受地震影響,山體穩定性下降,遇到降雨更容易誘發滑坡。日本關東地震、臺灣集集地震……歷史上大地震幾乎都在震後出現過大地災的案例。「這個現象如何解決是全球都面臨的巨大挑戰。」裴向軍說。

  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地災發生後,在第一時間組織搶險救災同時,已布置在全省開展對隱患點的拉網式全面排查,同時加強預警監測和值班值守。

相關焦點

  • 皮膚病專家齊聚重慶 探討新療法
    拜耳「英國皮膚科學雜誌」醫學會年會重慶專場舉行,中青年皮膚科骨幹分享經驗新京報訊(記者王卡拉)近日,拜耳「英國皮膚科學雜誌(BJD)」醫學會年會重慶專場舉行,這也是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年會的一部分,吸引了眾多的醫生及專家前來參會和學習。目前,BJD在全球皮膚科學術專業期刊中排名第三,在國內和國際皮膚科領域享譽很高的學術地位。
  • 皮膚病愛「偽裝」難診斷?中國皮膚病專家本周六在深義診破解疑難雜症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鄭健陽 通訊員 深慢病2020年就快過了,如果你被皮膚病折磨了一年甚至多年,那就千萬錯過2020年12月12日上午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舉辦的「三名工程皮膚病專家義診活動」。此次來深圳義診的專家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都是中國皮膚科領域大咖,其中包括孫建方教授、曾學思教授、王千秋教授、陳崑教授、馮素英教授、姚煦教授、劉毅教授、陳浩教授,他們都是解開皮膚病疑難雜症的「大偵探」。記者了解到,該大型義診活動已進行三年,每一年都吸引超過200名患者,已經成為了皮膚病患者和專家的「一年之約」。皮膚病看似「小事」,但「生命力」特別強。
  • 吹響險情「第一哨」的地災「偵察兵」
    恩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魏順軍說,一線監測員及時發現險情,是為避險救災贏得時間的關鍵。據恩施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地質勘查與災害防治科科長黃保華介紹,恩施州共有2457個地災監測點,每個監測點至少配有一名監測員,並配齊相關監測裝備,從而夯實基層監測力量,強化「四位一體」地災監測預警體系作用。
  • 北京皮膚病三甲醫院兒童醫院皮膚病專家馬琳
    核心提示:北京皮膚病三甲醫院兒童醫院皮膚病專家馬琳,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擅長特應性皮炎、溼疹患兒的長期治療與管理、感染性皮膚病、皮膚血管瘤的綜合治療、兒童皮膚異常的雷射治療和遺傳性皮膚病等。
  • 鶴煤振興醫院邀請瀋陽市皮膚病專家為市民義診
    東北網鶴崗11月8日訊 (記者姜琢)日前,鶴煤振興醫院(原礦務局婦嬰醫院)邀請瀋陽市皮膚病研究所所長、瀋陽市第七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李鐵男來我市為市民進行義診,讓我市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實惠。  據了解,李鐵男教授是瀋陽市皮膚病研究所所長,瀋陽市第七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國家區域診療中心及臨床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先後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中國醫師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活動現場,李鐵男依據豐富的臨床經驗,對常見的皮膚病以及中西醫結合療法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宣傳解答,並根據患者的病情出具了診斷方案。
  • 「一帶一路」中國皮膚病學專科聯盟成立 疑難皮膚病可請全國專家會診
    聯盟成立後,疑難罕見皮膚病、感染性皮膚病患者,可以申請全國專家會診。   此次成立的皮膚病學專科聯盟吸納的190家成員醫院中,包括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多家知名醫院。
  •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專家來海南會診
    海南省皮膚病醫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實行全面技術合作———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專家來海南會診  我省老百姓方便、經濟、及時地得到更高水平的診療服務  海南省皮膚病醫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實行全面技術合作並創建了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指導醫院」,雙方實行醫、教、研、
  • 文登區皮膚病醫院專家:大蒜白醋治療皮膚病不可取
    趙阿姨才趕緊來到威海市文登區皮膚病醫院就診。醫生接診了趙阿姨並安排她做了真菌檢測,結果顯示是真菌感染。  文登區皮膚病醫院皮膚科專家說,許多老百姓認為大蒜、白醋、肥皂、醬油、鹽等生活用品都是可以「殺菌」的,都可以用來治療皮膚病,殊不知大蒜和白醋只是食材,用來治療皮膚病是不會有「神奇效果」的。
  • 山一大附屬皮膚病醫院兩專家入選中國皮膚病領域學術影響力百強榜
    近日,「全球學者庫」針對皮膚病領域,發布了2020年最新中國專家學術影響力排行榜(2020年11月),該排名全面衡量了中國皮膚科領域學者的權威性和學術影響力。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副校(院)長、附屬皮膚病醫院院長張福仁教授,附屬皮膚病醫院劉紅副研究員榮登百強榜。
  • 《明辨外感內傷,拓展經方應用》(細讀下來,受益匪淺)
    本案既非急性發作,也非見效即止,而是連服7劑,並未見任何副作用。 為什麼? 因為本案屬內傷病,所用小青龍湯已非原方,而是劑量上做了加減,加減為可以較長時間服用的方劑。 而上述小青龍湯使用注意和禁忌只適用於治療外感病時。 那麼,什麼是外感、內傷?外感、內傷對經方的使用有什麼影響?
  • 夏秋交替皮膚病高發,省中醫院皮膚科專家組團義診
    夏秋之際氣候不定細菌活躍,是許多皮膚病加重或復發的時機,廣大皮膚病患者急需得到科學專業的治療和日常護理指導。為更好地呵護百姓皮膚健康,服務廣大市民,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將於8月29、30日在門診六樓皮膚科舉辦以「關愛健康,美麗肌膚」為主題的大型義診活動,歡迎市民朋友參加。
  • 省皮膚病醫院舉辦《老年皮膚病診療新進展》國家級繼教班
    11月13日-14日,江西省皮膚病專科醫院成功舉辦國家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老年皮膚病診療新進展》學習班。開班儀式上,江西省皮膚病專科醫院副院長陶小華出席開幕式並致辭,省內外皮膚科專業醫務人員近100名學員參加了學習。
  • 周末看病、找專家不再愁 這家醫院開通了周末皮膚病專家門診
    且皮膚病的臨床病症已細分為三千餘種,很多症狀又極為相似,很多皮膚病因未能得到正確、有效的治療而發展為慢性、疑難病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對於皮膚病的診治,『專家』成為剛需,只有明確的診斷,才能確保及時、正確、有效的治療,才能真正讓患者擺脫皮膚病履治屢犯的折磨。這是目前皮膚病領域診療的現狀、也是很多患者的心聲。
  • 雨水天皮膚病高發 專家提醒:注意防蚊蟲
    雨水天皮膚病高發 專家提醒:注意防蚊蟲 醫院裡被蚊蟲叮咬引發的皮膚病患者驟然增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劉次偉提醒,必須搞好家居環境衛生及個人衛生,外出活動前要做好防護措施,最好穿長袖衣褲、穿鞋著襪,還可以在衣褲袖口處塗抹驅蟲劑、風油精等。  丘疹性蕁麻疹是秋季蚊蟲叮咬引起的最常見的皮膚病。
  • 美圖皮膚醫生聯合上海市皮膚病醫院提供免費問診諮詢
    DoNews2月5日消息 (記者 費倩文)近日,美圖公司旗下的「美圖皮膚醫生」攜手上海市皮膚病醫院,在疫情期間為用戶提供7*24小時的免費在線問診諮詢、實時答疑服務,從而減少非緊急患者出門就診、降低外出接觸病毒的風險。
  • 上海試點社區醫院看皮膚病,有專家、醫聯體還有「神器」
    本文圖片均來自 華山醫院供圖在基層醫院可得到大醫院專家的診斷大多全科醫生對於皮膚病尤其是皮膚腫瘤並不熟悉,這是基層醫療機構中普遍存在的現實。如今,在基層門診中運用人工智慧遠程診療工具,患者可以得到基層醫生的診斷,人工智慧給出的輔助診斷結果,如果基層醫生仍舊「吃不準」或者患者還有疑慮,那麼通過系統內的遠程協作模塊,就能得到華山醫院專家團隊的診斷建議。
  • 皮膚病診斷進入人工智慧時代 拍圖識紅斑狼瘡準確率超85%
    記者獲悉,目前已建立紅斑狼瘡及相似皮膚病的輔助診斷模型,準確率超85%。未來這一技術還將擴展至更多皮膚病病種,以輔助常見、多發皮膚病的臨床診斷。在為醫生提供診斷參考的同時,也為患者就診提供科學引導。據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皮膚疾病病種繁多、僅記載在冊的皮膚疾病就達二千多種,且皮膚損害形態多種多樣。而有些皮膚病皮損又極其相似,這給皮膚科醫生臨床診斷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 深圳治皮炎的皮膚病專科醫院哪家好啊
    深圳治皮炎的皮膚病專科醫院哪家好啊 時間:2020-12-14 10:21 深圳膚康皮膚病專科門診部 雖然皮炎的病情每一個人都不陌生,但是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皮炎只是一個總稱,皮炎其實有很多不同的種類.不能夠對症治療就是很多皮炎患者久治不愈的原因了.下面我們了解下皮炎的種類
  • 專家稱不會傳染皮膚病
    專家稱不會傳染皮膚病   連日來,深圳商報熱線接到市民王先生來電,稱前段時間因坐公交車時搶佔了他人剛離去的熱座位,之後屁股上長瘡,癢得難受。
  • Covid-19 與皮膚病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皮膚病變的真正患病率,這些因素是直接感染還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的不確定性例如(反應性或藥物性治療)的不確定性以及如何最好地管理這些疾病是挑戰這些皮膚表現的不斷發展的理解的眾多問題之一。這是皮膚科醫生學習和作出貢獻的一個機會。隨著COVID-19大流行的進展,當前皮膚病研究和臨床的重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