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診斷進入人工智慧時代 拍圖識紅斑狼瘡準確率超85%

2020-12-22 紅網

主辦方相關工作人員對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進行演示

紅網長沙5月19日訊(記者易徵洋)用手機對準患病的皮膚拍照,上傳到圖像識別系統後即可給出最有可能所患皮膚病種的提示,皮膚病人工智慧診斷已變虛幻為現實。

今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聯合丁香園、大拿科技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已取得重大突破。記者獲悉,目前已建立紅斑狼瘡及相似皮膚病的輔助診斷模型,準確率超85%。未來這一技術還將擴展至更多皮膚病病種,以輔助常見、多發皮膚病的臨床診斷。在為醫生提供診斷參考的同時,也為患者就診提供科學引導。

據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皮膚疾病病種繁多、僅記載在冊的皮膚疾病就達二千多種,且皮膚損害形態多種多樣。而有些皮膚病皮損又極其相似,這給皮膚科醫生臨床診斷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皮膚病的診斷頗具直觀性,皮損表現是疾病診斷線索的主要信息來源,這使其成為適宜開展人工智慧醫療應用的潛在疾病。隨著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關鍵技術的突破,人工智慧在醫療影像診斷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也為其在皮膚病的臨床輔助診斷過程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佐證。

該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由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中國最大的醫生專業社交平臺丁香園及人工智慧技術公司大拿科技三方合作研發。其中,由湘雅二醫院提供海量皮膚科臨床數據資源,大拿科技提供深度學習等人工智慧技術,丁香園協同合作方核心資源,深入參與系統的設計、開發與運營。

作為此次項目醫院方專家團隊的帶頭人,湘雅二院陸前進教授介紹,近三年來在中南大學臨床大數據項目的支持與推動下,通過臨床數據採集和挖掘,已積累了大量皮膚病的皮損及病理照片,目前已研發出了較成熟的紅斑狼瘡人工智慧輔助診斷模型。並表示,人工智慧系統的應用並不會替代醫生的臨床診斷,更多功能是提供數據支持,輔助臨床診斷。

「系統第一期主要實現以紅斑狼瘡為代表的免疫相關性皮膚病的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第二期將逐步擴展病種,建立多發病常見病的臨床輔助診斷模型。該模型對紅斑狼瘡各種亞型以及其類似疾病能進行較準確地區分,其識別準確性在85%以上。」大拿科技產品總監金路博士則透露,下一步將對核心模型和算法進行深度優化,逐步支持自身免疫性皮膚病以及其他常見皮膚病輔助診斷,進入系統的循環迭代,快速提高識別準確率以及病種數量,幫助醫生提高診斷效率和質量。

丁香園CEO張進博士表示,開發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是用人工智慧技術將皮膚病領域專家經驗輸出給臨床一線的皮膚科醫生,希望藉此為皮膚科醫生賦能,為他們的疾病學習和實際診療提供支持。隨著數據不斷擴充,將不斷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張進還透露,未來,系統還將開放患者端服務,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皮膚病的疾病知識,同時為患者搭建皮膚病診治的便利就醫通道。患者通過手機對皮損進行拍照識別,導診系統能初步判斷疾病分類,並按照分級診療原則並根據患者疾病的疑難程度進行合理導診。對於疑難複雜性皮膚病,系統自動推薦擅長該疾病診療的醫院和專家,幫助患者找到合適的醫院和醫生就診。

相關焦點

  • 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發布 拍照能診病
    拍個照就知道   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發布;紅斑狼瘡診斷準確率85%以上   紅網長沙5月20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 通訊員 尹恆 吳海競 陳詩文)用手機對準患者的皮膚拍照,上傳到圖像識別系統後即可給出最有可能所患皮膚病種的提示,這一科幻場景已成現實。
  • 杭州兩家創業公司開發的國內首個 皮膚病人工智慧「拍圖識病」開放...
    用手機拍張照片就知道是什麼皮膚病  可準確識別近百種皮膚病症  打開手機微信,對準患病皮膚拍張照片,上傳到圖像識別系統,幾秒鐘後,系統就會告訴醫生,患者最有可能得的是哪種皮膚病。  手機拍圖識病  據中南大學皮膚性病研究所所長、湘雅二醫院皮膚科主任、博士生導師陸前進教授介紹,皮膚疾病病種繁多,僅記錄在冊的就達兩千多種,而皮膚損害形態多種多樣,比如紅斑、丘疹、風團、水泡、囊腫、潰瘍等。有些皮損極其相似,但病種不同;有些病種會出現多種皮損;甚至同樣的皮損出現在不同部位,病種也不同。
  • 「拍圖識病」不是夢 確診率超85% ——中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
    5月19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聯合丁香園、大拿科技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已取得重大突破。主辦方介紹,目前已建立紅斑狼瘡及相似皮膚病的輔助診斷模型,準確率超過85%。未來這一技術還將擴展至更多皮膚病病種,以輔助常見、多發皮膚病的臨床診斷。在為醫生、特別是基層醫生提供診斷參考的同時,也為百姓就診提供科學引導。
  • 可識別85種皮膚病的人工智慧來了 當然複雜病症還得靠醫生
    4 月 27 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院召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綜合平臺臨床啟用發布會」,宣布國內首個皮膚病輔助診療綜合平臺正式向臨床醫生開放使用。當時主要實現以紅斑狼瘡為代表的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此後在經歷了多番測試、審核、訓練,累計學習超過 60 萬張病例圖片後,目前新系統對 85 種皮膚病識別準確率達 86%,其中 34 種常見病大於 95%,可識別病種數和準確率居行業之首。皮膚疾病病種多,皮膚損害形態也呈多樣化。從外部表徵看,部分皮膚病皮損極其相似。
  • 中國研發首個皮膚病智能輔助系統 可「拍圖識病」
    5月19日,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該院聯合我國最大醫生專業社交平臺丁香園、人工智慧技術公司大拿科技,已研發出較成熟的紅斑狼瘡人工智慧輔助診斷模型,該模型對紅斑狼瘡各種亞型以及其類似疾病,可進行較準確區分,識別準確性在85%以上。這也是我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  皮膚疾病病種多,皮膚損害形態也呈多樣化。
  • 國內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系統上線 可準確識別近百種皮膚病
    看皮膚病,它一點不比醫生差 國內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系統上線, 可準確識別近百種皮膚病 華聲在線4月27日訊 今天,由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丁香園和睿琪軟體等共同研發的中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綜合平臺在長沙正式上線
  • AI診斷85種皮膚病整體識別準確率達 86% 但仍不能取代醫生
    8月26日,在皮膚病人工智慧發展聯盟與與華夏皮膚影像人工智慧協作組戰略合作發布會上,華夏皮膚影像人工智慧協作組組長晉紅中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說道。  但目前達成的一個共識是,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與醫療需求逐年上升,人工智慧可有效緩解我國醫療資源短缺不足的問題。AI在醫學影像的應用上優勢明顯,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創建有效的解決方案。
  • 中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發布 拍照就能識病
    拍個照就能提示疾病   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發布   湖南日報5月21日訊(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尹恆)用手機對準患病的皮膚拍照,上傳到圖像識別系統後,就能得到疾病提示。
  • 紅斑狼瘡早期皮疹症狀表現
    核心提示:紅斑狼瘡早期皮疹症狀表現,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慢性多系統性免疫性疾病,此病有明顯的皮膚症狀,皮膚上會有紅斑,還會有掉發、雷諾現象等症狀,可以用糖皮質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劑來進行治療。紅斑狼瘡的症狀有如下:  紅斑狼瘡的症狀特點  系統性紅斑狼瘡雖然好發於青年和中年女性,但近來老年人的患病率也有增多趨勢。系統性紅斑狼瘡起病大多在春季,大部分患者的首發症狀是面部出現鮮紅色的斑疹,範圍局限於兩側面頰部、鼻梁部,邊緣清楚,皮疹外形像蝴蝶,俗稱蝶形紅斑。這種皮疹還有光敏性表現,在室外陽光暴曬後皮疹顏色加深,水腫加重。
  • 皮膚病看圖識病平臺上線
    目前,該系統識別病種數和準確率均居行業之首。    2017年5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丁香園和睿琪軟體聯合發布了中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識圖辨病」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作為階段性研發成果,第一期主要實現以紅斑狼瘡為代表的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
  • 系統性紅斑狼瘡
    所以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不會出現網織紅細胞減少。而其他輔助檢查結果均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情無關。,它們的臨床意義可以是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斷的標記,如抗Sm抗體。抗SSA(Ro)抗體和抗核抗體雖然也是自身抗體;但抗SSA(Ro)抗體是診斷乾燥症候群的自身抗體;抗核抗體見於幾乎所有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但由於它臨床特異性低,它的陽性不能用作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與其他結締組織病的鑑別。11.女性,20歲,間斷低熱伴關節痛半年,l周來高熱,關節痛加重,輕度頭暈。
  • 中國首個 | 皮膚病影像人工智慧輔助識別系統獲批醫療器械註冊證
    什麼是皮膚病影像人工智慧輔助識別系統皮膚病的種類繁多,而且部分皮膚病的皮膚損害非常相似,極易混淆,給皮膚科醫生的臨床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特別是在基層和偏遠地區,輔助診斷手段缺乏,以至於皮膚病的臨床診斷準確率遠遠達不到臨床實際的需要。皮膚病是一門形態科學,很多皮膚病都可以通過皮膚損害的典型特徵進行診斷。
  • 紅斑狼瘡是什麼病?會傳染嗎?|盤狀紅斑狼瘡|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
    紅榜狼瘡是一種具有譜性的疾病,根據其發病人群、發病症狀及原因等的不同,一般可以分為盤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深在性紅斑狼瘡、藥物性紅斑狼瘡、新生兒紅斑狼瘡以及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6種不同類型的紅斑狼瘡病症,各有其獨特的發病症狀及臨床表現;1、盤性紅斑狼瘡這也是紅斑狼瘡中最為輕的類型,主要是皮膚受累,少數也會導致輕度的內臟受損。
  • 青蒿素或對紅斑狼瘡效果獨特 藥品上市還有多遠
    「紅斑狼瘡」病因尚未明了 多見於育齡期女性 據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皮膚科宗文凱介紹,紅斑狼瘡是一種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多見於15~40歲女性,分為多種亞型。 「紅斑狼瘡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他表示,遺傳因素、性激素、紫外線、部分藥物與感染等環境因素均有可能誘發或加重紅斑狼瘡病情。
  • 【病例分析專題】系統性紅斑狼瘡
    ①最有助於診斷的是:A.脫髮B.面部蝶形紅斑C.口腔潰瘍D.雷諾現象 ②入院後考慮為系統性紅斑狼瘡,此病的標記抗體是:A.抗核抗體B.抗RNP抗體C.抗血小板抗體D.抗Sm抗體 ③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斷明確,其恰當的治療是:
  • 紅斑狼瘡難治癒,是「不死癌症」?身體出現這5種情況,要小心
    紅斑狼瘡也是一種皮膚病,臨床上比較少見,但是一旦出現就會很難治癒。因為其症狀比較複雜而且容易復發,且發病比較強烈,如果發生在比較敏感的部位,會增加治療的難度,因此紅斑狼瘡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紅斑狼瘡這麼可怕,我們該如何了解並知道自己是不是出現相關情況呢?
  • 【科普知識】系統性紅斑狼瘡與流產
    撰稿 | 張瑞秀,審校 |鮑時華 臨床案例 王女士3年前因為持續發熱去醫院檢查,診斷為肺部感染住院治療住院期間完善檢查後明確了病因,原來這一系列症狀的罪魁禍首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經過風溼科規範治療後,她的病情目前比較穩定。現她和家人比較關注自己的生育問題,那麼,她是否可以懷孕呢? 什麼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 紅斑狼瘡症狀圖片
    核心提示:紅斑狼瘡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屬結締組織病範圍,紅斑狼瘡分為盤狀紅斑狼瘡(DLE),系統性紅斑狼瘡(SLE)、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深部紅斑狼瘡等類型。紅斑狼瘡的發病緩慢,隱襲發生,臨床表現多樣、變化多端。
  • 《協和醫學雜誌》2020年3期主題:系統性紅斑狼瘡新進展
    本期主題:系統性紅斑狼瘡新進展 主編 :希望與挑戰 楊華夏,張奉春 專家論壇 系統性紅斑狼瘡藥物治療發展趨勢 楊念生 系統性紅斑狼瘡與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相關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