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發布 拍照能診病

2020-12-20 湖南頻道

  皮膚有啥病?拍個照就知道

  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發布;紅斑狼瘡診斷準確率85%以上

  紅網長沙5月20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 通訊員 尹恆 吳海競 陳詩文)用手機對準患者的皮膚拍照,上傳到圖像識別系統後即可給出最有可能所患皮膚病種的提示,這一科幻場景已成現實。5月19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發布中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

  那麼,這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該如何操作?5月19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一工作人員用手機演示了這一操作流程。首先,工作人員在系統裡上傳了一張皮膚病患者的皮損照片,不到一秒,系統便給出三個診斷提示:系統性紅斑狼瘡95%,硬皮病1%,玫瑰痤瘡1%。隨後,工作人員用同樣的步驟,添加另外一張皮膚病照片,系統很快響應。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陸前進教授介紹,所上傳的照片其實是一個已確診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圖片,與系統所提示的存在最大可能的疾病相符,「目前系統對紅斑狼瘡的診斷準確率已超過85%。」

  陸前進介紹,由於皮膚病病種多,僅記載在冊的就有2000多種,而皮膚病的診斷具有很強的直觀性,皮損表現是疾病診斷線索的主要信息來源,「這一點就比較適合開展人工智慧醫療應用」。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通過臨床數據採集和挖掘,積累了大量皮膚病的皮損及病理照片,於是聯合醫生專業社交平臺丁香園、人工智慧技術公司大拿科技開發了這套系統。系統第一期主要實現紅斑狼瘡的人工智慧輔助診斷,該系統能對紅斑狼瘡各種亞型及其類似疾病進行較準確的區分。未來將逐步擴展病種,建立多發病、常見病的臨床輔助診斷系統。

  「系統將在幾個月內正式上線,首先會對臨床醫生開放。」5月19日上午,丁香園CEO張進表示,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將專家經驗輸出給臨床一線的皮膚科醫生,年輕醫生、基層醫生不僅可從系統中獲得診斷提示,還可通過系統裡的電子百科全書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提升診斷能力和臨床總體水平。

  聲音

  輔助診斷不會取代醫生

  5月19日上午,陸前進表示,系統僅是從皮損的角度來進行輔助診斷,得出的只是診斷提示,就像B超等檢查手段一樣,它只是臨床醫生診斷的參考之一。最終的診斷和治療,還是醫生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來判斷,「人工智慧不會也不能替代醫生的作用」。

  系統上線後,還將開放患者端服務,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皮膚病的知識,為患者搭建便利的皮膚病診治通道。患者通過手機對皮損處進行拍照,上傳至系統後,導診系統能初步判斷疾病分類,並根據患者疾病的疑難程度進行合理導診。

  對於疑難複雜性皮膚病,系統會自動推薦擅長該疾病診療的醫院和專家,幫助患者就診。

相關焦點

  • 中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發布 拍照就能識病
    拍個照就能提示疾病   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發布   湖南日報5月21日訊(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尹恆)用手機對準患病的皮膚拍照,上傳到圖像識別系統後,就能得到疾病提示。
  • 皮膚病診斷進入人工智慧時代 拍圖識紅斑狼瘡準確率超85%
    主辦方相關工作人員對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進行演示紅網長沙5月19日訊(記者易徵洋)用手機對準患病的皮膚拍照,上傳到圖像識別系統後即可給出最有可能所患皮膚病種的提示,皮膚病人工智慧診斷已變虛幻為現實。作為此次項目醫院方專家團隊的帶頭人,湘雅二院陸前進教授介紹,近三年來在中南大學臨床大數據項目的支持與推動下,通過臨床數據採集和挖掘,已積累了大量皮膚病的皮損及病理照片,目前已研發出了較成熟的紅斑狼瘡人工智慧輔助診斷模型。並表示,人工智慧系統的應用並不會替代醫生的臨床診斷,更多功能是提供數據支持,輔助臨床診斷。
  • 中國研發首個皮膚病智能輔助系統 可「拍圖識病」
    科技日報訊 (記者俞慧友 通訊員曹希雅 尹恆 魏驚宇)將患病皮膚拍照,上傳圖像識別系統,系統便能給出患病病種提示。5月19日,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該院聯合我國最大醫生專業社交平臺丁香園、人工智慧技術公司大拿科技,已研發出較成熟的紅斑狼瘡人工智慧輔助診斷模型,該模型對紅斑狼瘡各種亞型以及其類似疾病,可進行較準確區分,識別準確性在85%以上。這也是我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  皮膚疾病病種多,皮膚損害形態也呈多樣化。
  • 可識別85種皮膚病的人工智慧來了 當然複雜病症還得靠醫生
    4 月 27 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院召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綜合平臺臨床啟用發布會」,宣布國內首個皮膚病輔助診療綜合平臺正式向臨床醫生開放使用。去年 5 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以下簡稱湘雅二院)、丁香園和睿琪軟體聯合發布了中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系統 ——智能皮膚。當時主要實現以紅斑狼瘡為代表的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
  • 中國首個 | 皮膚病影像人工智慧輔助識別系統獲批醫療器械註冊證
    什麼是皮膚病影像人工智慧輔助識別系統皮膚病的種類繁多,而且部分皮膚病的皮膚損害非常相似,極易混淆,給皮膚科醫生的臨床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特別是在基層和偏遠地區,輔助診斷手段缺乏,以至於皮膚病的臨床診斷準確率遠遠達不到臨床實際的需要。皮膚病是一門形態科學,很多皮膚病都可以通過皮膚損害的典型特徵進行診斷。
  • 診斷皮膚病可「拍圖識病」
    —分享—   本報5月19日訊 用手機對準患病的皮膚拍照
  • 杭州兩家創業公司開發的國內首個 皮膚病人工智慧「拍圖識病」開放...
    昨日,由杭州兩家創業公司丁香園、睿琪軟體聯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共同開發的中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迎來重要時刻——基於該系統搭建的「智能皮膚」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平臺正式面向臨床醫生開放使用。
  • 人工智慧可用於皮膚病診斷
    人工智慧可用於皮膚病診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9 13:25:48 美國谷歌健康Yun Liu等研究人員開發出一個深度學習系統,可用於皮膚疾病的診斷。
  • 厲害了人工智慧 社區「拍照」就能診斷皮膚腫瘤
    原來,新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醫聯體的成員單位,並且最近還用上了「新式武器」,一款老年皮膚腫瘤人工智慧遠程診療工具。「只要把通過皮膚鏡獲取的患者圖片、症狀描述等上傳到手機上的一款應用程式裡,就能立即得到輔助診斷結果,如果想進一步尋求專家診斷建議,還能通過人工智慧『連線』華山醫院皮膚科,這樣一來社區居民就不用為了皮膚問題來回奔波了。」
  • 國內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系統上線 可準確識別近百種皮膚病
    看皮膚病,它一點不比醫生差 國內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系統上線, 可準確識別近百種皮膚病 華聲在線4月27日訊 今天,由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丁香園和睿琪軟體等共同研發的中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綜合平臺在長沙正式上線
  • 幾秒可識別皮膚病名稱並診斷 醫生就要失業了嗎?
    通過人工智慧輔助醫生進行診斷,這一切皆有可能。「我國人口老齡化與醫療需求逐年上升,人工智慧可有效緩解我國醫療資源短缺不足的問題。其中,AI在醫學影像的應用上優勢明顯,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創建有效的解決方案。」
  • 幾秒可識別皮膚病名稱並診斷醫生就要失業了嗎?
    醫生通過微信公眾號上傳皮損圖片後,系統在幾秒鐘內便可快速識別皮膚疾病的種類和名稱,並提供用藥查詢、病歷管理等智慧醫療服務。通過人工智慧輔助醫生進行診斷,這一切皆有可能。8月26日,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皮膚病人工智慧發展聯盟主席陸前進表示,我國皮膚病的病種多達2000多種,不同的疾病具有相似的症狀,同一個疾病會具有不同的症狀,這都給醫生的診斷帶來挑戰,AI可以輔助醫生進行圖像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 AI診斷85種皮膚病整體識別準確率達 86% 但仍不能取代醫生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人工智慧只能服務醫生,輔助醫生,不可能取代醫生,因為部分疾病需要根據病史和患者各個方面的具體情況來判斷,這是AI做不到的。  「AI對影像的診斷效率高於醫生,但永遠不可能取代醫生。」
  • Airdoc聯手協和皮膚病醫院,通過搜狗搜索在線識別黑色素瘤
    Airdoc聯手頂級機構的初心Airdoc是領先的醫療人工智慧團隊,立志為醫療帶來幫助,遠程協助診斷是人工智慧產品的主要場景之一,用戶通過上傳自己的照片,Airdoc使用深度學習算法對照片進行輔助分析。如今Airdoc已經在眼科,皮膚科、心血管、大腦等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
  • 「拍圖識病」不是夢 確診率超85% ——中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
    央廣網長沙5月19日消息(記者傅蕾 通訊員尹恆)用手機對準患病的皮膚拍照,上傳到圖像識別系統後即可給出最有可能所患皮膚病種的提示,這一科幻場景已經成為現實。5月19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聯合丁香園、大拿科技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已取得重大突破。
  • 人工智慧肺癌「助理醫生」上崗,能為患者進行綜合診斷
    排長龍的候診病人、看不完的片子、高壓下超時工作的醫生、一線城市與基層縣城懸殊的醫療資源……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醫療領域的這些頑疾正在加速得到「治癒」。昨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依圖科技發布全球首個肺癌多學科智能診斷系統。如今,在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等全國多地,神經疾病、肺癌、宮頸癌、兒科等多病種和科室,人工智慧小助手已經陸續開始顯身手。
  • 兒科人工智慧大夫本事漸高:能讀懂病例 診斷準確
    科研成果在權威期刊發表:AI系統能讀懂病歷,診斷準確率超過年輕醫生  兒科人工智慧大夫本事漸高(一線探民生)  核心閱讀  最近,一項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診斷兒科疾病的科研成果公布。用納入系統的55種常見兒科疾病和部分危急重症作測試,該人工智慧系統診斷準確率超過了一般年輕醫生。
  • 智能醫生的締造者 新冠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
    來源:鳳凰網綜合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給各疫區本就處於飽和狀態的醫療系統增加了巨大的壓力。多年來致力於用先進科技解決民生問題的推想科技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後,調集主創團隊,多方奔走,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主要特徵,推出了新冠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為醫生提供了早期預警、快速篩查、鑑別診斷、病程進展分析等功能。
  • 幫醫生確診早期癌變,AI輔助診斷系統助力宮頸癌篩查
    幫醫生確診早期癌變 AI輔助診斷系統助力「分級診療」 作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可以預防和治癒的惡性腫瘤,宮頸癌的篩查與診斷引起世界各國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北京晚報記者日前從第十七次全國子宮頸癌協作組工作會議暨2019年亞洲-大洋洲生殖道感染和腫瘤研究組織(AOGIN)區域大會上了解到,宮頸癌篩查人工智慧電子陰道鏡輔助診斷系統研發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不但能幫醫生判斷受檢者是否需要活檢
  • app試解皮膚病門診難
    西非國家馬裡將近30%的人口患有皮膚病,平均一名皮膚病專科醫生要為約100萬名患者診病。在醫療資源配比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醫生如何給偏遠地區的患者看病?一款新開發的手機應用程式(APP)或許能破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