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壓力一部分往往取決於父母帶來的,孩子明明已經很優秀了,父母希望孩子更努力他們更優秀,這些孩子們在聽到一些不好評價的時候,總是會認為自己做的不好,但事實上我們知道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可以受到所有人的喜歡的,一定會有一些人不喜歡他的,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個世界本就沒有十全十全的。成功與失敗往往就是一線之間,這條線就是人的心態。
情緒有巨大的作用,孩子的心靈比我們成年人更加敏感更脆弱,青春期最為明顯。孩子的心理還沒有發育健全,沒有足夠的應對能力,面對挫折和意外發生,孩子會因為不同的事情情緒低落,他們會有叛逆,煩躁,情緒多變等等心理現象。父母是孩子的呵護者,也是孩子的心理導師,要密切注意孩子的情緒發展,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問題,不能因為孩子出現問題自亂陣腳,保持冷靜和孩子面對事情的利與弊,引導孩子回到正常的狀態。也可以通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找個宣洩的地方,讓孩子把他的情緒徹底發洩出來,帶孩子你永遠都在他身邊,給孩子安全感,告訴他「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積極向上的心態戰勝一切問題。
時代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家裡越來越優越,獨生子女也越來越多,他們從小被家裡人抱以很高的期望,他們會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成績也必須很優秀,考試也必須是名列前茅。直到他們因為意外造成沒有負一號,考試不是他們所理想的,他們就會悶悶不樂,雖然父母不會因為這次考試責怪他們,而是鼓勵他們下次加油。他們會有不被注視的失落感,心理也會慢慢做出改變,變得沉默寡言,封閉自己,成績下降,記憶力下降,人也開始不開朗。
孩子會因為不被注視,或者失去自由玩的機會等,都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抑鬱的原因,會讓孩子不快樂、恐懼、憂鬱。為了讓孩子避免這種負面情緒,讓孩子變得快樂起來,媽媽應該多鼓勵,多傾聽孩子,讓孩子減輕壓力。孩子不像成年人善於傾訴,身為孩子的媽媽,就要少說教多傾聽,從小細節發現孩子的想法,聽他說他的煩惱。
孩子逐漸長大,很多父母越來越不了解孩子,他們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自己對外界事物的想法,有自己的小秘密。父母感慨孩子長大了,不知道孩子的鎮海寺想法。作為父母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
大部分父母都只關心孩子成績,這是正常的,我們都希望孩子取得較好的成績。當父母只關心孩子成績,不願意聽孩子說的話,孩子會感到失望,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不願意和家長溝通。
父母滿足孩子物質方面需求,往往會忽略孩子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青春期孩子有叛逆性,不願跟父母 訴說自己的想法,孩子為什麼不願意開口和父母訴說心裡話呢?家長有考慮過自身的問題嗎?
要讓孩子敞開心扉,我們就要學會用心傾聽孩子,耐心的心態對待孩子。孩子說話時,父母要認真聽孩子說完,不要打斷孩子,孩子想說什麼,就讓他說什麼。在傾聽孩子的過程中。要觀察孩子的情緒,適當時候給予孩子回應,比如:做錯事因為害怕不敢開後的時候,父母要對孩子說「不著急」等,孩子高興的時候,給予讚美和表揚,鼓勵孩子說完,父母在傾聽的過程中要對微笑、點頭,讓孩子知道你在用心傾聽。
傾聽勝過說教,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讓孩子對我們敞開心扉,和孩子無話不談。
那麼作為家長的你,覺得怎麼樣和孩子傾聽呢?歡迎大家留言、關注我分享更多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