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有壓力時,父母要去傾聽孩子的內心

2020-09-17 小蒙老師mm

孩子的壓力一部分往往取決於父母帶來的,孩子明明已經很優秀了,父母希望孩子更努力他們更優秀,這些孩子們在聽到一些不好評價的時候,總是會認為自己做的不好,但事實上我們知道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可以受到所有人的喜歡的,一定會有一些人不喜歡他的,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個世界本就沒有十全十全的。成功與失敗往往就是一線之間,這條線就是人的心態。

情緒有巨大的作用,孩子的心靈比我們成年人更加敏感更脆弱,青春期最為明顯。孩子的心理還沒有發育健全,沒有足夠的應對能力,面對挫折和意外發生,孩子會因為不同的事情情緒低落,他們會有叛逆,煩躁,情緒多變等等心理現象。父母是孩子的呵護者,也是孩子的心理導師,要密切注意孩子的情緒發展,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問題,不能因為孩子出現問題自亂陣腳,保持冷靜和孩子面對事情的利與弊,引導孩子回到正常的狀態。也可以通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找個宣洩的地方,讓孩子把他的情緒徹底發洩出來,帶孩子你永遠都在他身邊,給孩子安全感,告訴他「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積極向上的心態戰勝一切問題。

時代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家裡越來越優越,獨生子女也越來越多,他們從小被家裡人抱以很高的期望,他們會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成績也必須很優秀,考試也必須是名列前茅。直到他們因為意外造成沒有負一號,考試不是他們所理想的,他們就會悶悶不樂,雖然父母不會因為這次考試責怪他們,而是鼓勵他們下次加油。他們會有不被注視的失落感,心理也會慢慢做出改變,變得沉默寡言,封閉自己,成績下降,記憶力下降,人也開始不開朗。

孩子會因為不被注視,或者失去自由玩的機會等,都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抑鬱的原因,會讓孩子不快樂、恐懼、憂鬱。為了讓孩子避免這種負面情緒,讓孩子變得快樂起來,媽媽應該多鼓勵,多傾聽孩子,讓孩子減輕壓力。孩子不像成年人善於傾訴,身為孩子的媽媽,就要少說教多傾聽,從小細節發現孩子的想法,聽他說他的煩惱。

孩子逐漸長大,很多父母越來越不了解孩子,他們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自己對外界事物的想法,有自己的小秘密。父母感慨孩子長大了,不知道孩子的鎮海寺想法。作為父母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

大部分父母都只關心孩子成績,這是正常的,我們都希望孩子取得較好的成績。當父母只關心孩子成績,不願意聽孩子說的話,孩子會感到失望,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不願意和家長溝通。

父母滿足孩子物質方面需求,往往會忽略孩子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青春期孩子有叛逆性,不願跟父母 訴說自己的想法,孩子為什麼不願意開口和父母訴說心裡話呢?家長有考慮過自身的問題嗎?

要讓孩子敞開心扉,我們就要學會用心傾聽孩子,耐心的心態對待孩子。孩子說話時,父母要認真聽孩子說完,不要打斷孩子,孩子想說什麼,就讓他說什麼。在傾聽孩子的過程中。要觀察孩子的情緒,適當時候給予孩子回應,比如:做錯事因為害怕不敢開後的時候,父母要對孩子說「不著急」等,孩子高興的時候,給予讚美和表揚,鼓勵孩子說完,父母在傾聽的過程中要對微笑、點頭,讓孩子知道你在用心傾聽。

傾聽勝過說教,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讓孩子對我們敞開心扉,和孩子無話不談。

那麼作為家長的你,覺得怎麼樣和孩子傾聽呢?歡迎大家留言、關注我分享更多育兒經驗。

相關焦點

  • vimfun偉凡心理: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家長該怎麼辦?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家長該怎麼辦?要:將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看成和孩連接的機會;把你的是非觀暫時拿開,無條件地與你的孩子共情。學會傾聽孩子。不要:因為孩子情緒化就責罵或者無視他們。如果父母總是無視孩子的情緒,或者因為孩子情緒化而懲罰他,就是在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你的情緒對我不重要,或者你的情緒就是壞的。孩子就會更加情緒化,認為無人理解他。要:幫助你的孩子分辨他們的情緒;因為沒有一個人是天生就會用語言將自己的情緒準確表達出來,用語言表達情緒和用語言表達想法一樣,需要被教導,被訓練。
  • 當寶寶出現負面情緒時
    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在生活中流露出負面情緒,其實只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不要把它想像得多麼嚴重。」張秀萍表示,不少孩子在面對不如意時,常用的方式就是大喊大叫大哭,有些父母往往被孩子的情緒牽引著,也不冷靜了。 面對孩子的歇斯底裡,家長極有可能會訓話:「為什麼總是這麼不懂事?」
  • 孩子常出現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一個人管理不好自己情緒,或者經常出現負面情緒,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不好的影響。作為家長,如果沒有幫助孩子,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性格很有可能都會受到影響,這對孩子的社交以及人格都不好。咱們一定要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出現負面情緒,都有哪些危害。
  • 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家長該如何安撫?不妨試著當一個「情緒容器」
    其實朋友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需要利用情緒抹殺,其實不然,與其跟孩子講道理,不如試著當孩子壞情緒的情緒容器。他曾對人類如何學習情緒調節能力做過相關的研究。在實驗觀察中,比昂他發現,嬰兒剛出生不久的是,是沒有自我情緒調節能力的,只會哭,蹬腳來發洩和提出自己的需求和情緒。但是,如果父母能夠有意識地去接受孩子的情緒並加以合理的引導,孩子是可以逐漸的學會調節和控制的。
  • 要警惕!孩子的負面情緒不是洪水猛獸,父母的處理方式才是
    朋友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教育,一家人從縣城搬到城裡,買了最好的學區房,讓孩子順利上了重點小學。可開心沒多久,孩子就出現問題,一到上學的時候就說肚子痛,不去上學,並且每次發作孩子臉色蒼白,大汗淋漓,不像裝病。朋友帶孩子跑了幾家大醫院,都查不出什麼問題,不得已,孩子只能長期休學在家,這讓全家人十分苦惱。
  • 孩子總是鬧情緒咋辦?聰明父母這樣做,化解娃負面情緒不再是難題
    1、暴力鎮壓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父母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他們大部分時候都不會有太多的耐心去安慰孩子,反而情緒也會變得暴躁,根本沒有辦法去理解孩子,更沒有辦法和孩子很好的交流。他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孩子,認為自己吃過的鹽比孩子吃過的飯還要多,所以孩子必須聽自己的。一旦孩子沒有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父母便會化身唐僧,不停的在孩子耳邊嘮叨。4、否定打擊有的父母只要看到孩子有負面情緒,他們不會去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產生負面情緒原因。
  • 孩子開始發脾氣,陷入負面情緒時,父母的反應將決定了孩子的情商
    01、讓孩子的負面情緒被錯誤的對待時,孩子將會出現這三種心理狀態很多父母都非常討厭孩子大哭大鬧,經常會用威脅的語氣告訴他,如果你再哭,我就怎麼樣怎麼樣,孩子因為擔心父母的暴力,所以常常會停止哭泣,但這種方式對孩子短期有效果,長期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心理影響,對孩子的生長會帶來很多的不利。
  • 當孩子向你表達負面情緒時,我們該怎麼做?
    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孩子也不例外。當孩子有不開心或者難過情緒的時候首先會找父母訴說。當孩子給我們訴說以後,我們怎麼去回應孩子的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舉個例子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累了"媽媽說:"你剛睡完覺,不可能累。"孩子大聲朝著媽媽喊道:"我就是累了。
  • 孩子總是控制不住情緒?別慌,家長都該懂吧『』負面情緒具象化『』!
    孩子的情緒都是很不穩定的,現在的孩子對於自己的情緒掌握是不能很好地掌握的,而且孩子很容易就會被負面情緒所影響,會因為負面情緒的出現而導致的心情以及性格的變化。這孩子的情緒一直都是父母比較重視的一方面,父母總是擔憂孩子會因為負面情緒的出現而導致孩子的成長受到了阻礙。
  • 孩子的負面情緒讓父母焦慮不安?「難過」其實也沒關係
    作為父母,我們每時每刻都渴望看見孩子天真而快樂的笑臉,很多時候,甚至是渴望從孩子身上吸取治癒成人壓力的一種能量,孩子的快樂是所有父母的守護的動力。可是,我們不能否認任何人都有負面情緒,從嬰兒時期,孩子就會哭鬧,隨著情緒腦的發展,孩子情緒發展越來越複雜多變。。
  • 孩子常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幫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陷阱
    負面情緒,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說家長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那麼會導致孩子因此陷入更加嚴重的狀態當中,甚至對人格的成長會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在這裡家長可以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陷入負面情緒的話,會有哪些較為明顯的危害,通過這些清晰的認知深刻認識負面情緒的危害。
  • 負面情緒對孩子影響很大,父母要加強重視,及時幫助孩子緩解
    1、父母影響有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現負面情緒和他們的父母有著密切關係,如果在家庭環境當中父母關係就不是特別和諧就會給孩子產生非常大的心理壓力,同時也會導致他們的情緒受到影響,從小就生活在陰暗的心理狀態裡面。
  • 2020高考出現交白卷考生:孩子在壓力下情緒崩潰,家長要反思
    有心理學家曾研究:孩子出現緊張、焦慮、不安、恐慌的負面情緒,大約佔75%。大部分的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出現情緒失控要比成年人更嚴重,而且心理承受壓力過大,很容易讓孩子做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教會孩子傾訴傾訴是人們宣洩自身情緒最好的渠道之一,通過述說把自己內心的情緒說出來,就會好受的多。如果,孩子把負面情緒壓在心底,形成「水滿則溢」的情況,會讓孩子有很多的壓力,最後被壓垮。
  • 孩子陷入負面情緒怎麼辦?父母善用「覺知之輪」,洞察孩子內心
    那麼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可以讓寶貝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情緒是怎樣的呢?浮雲原理這個理論是由一名心理學家提出的,在這個人的理論當中,他會把孩子的負面情緒比做浮雲,這樣的狀態只是暫時的,但是他們會不斷的變化,不過這樣的負面情緒,不會一直出現在孩子的生活當中。
  • 父母要學會聆聽孩子的內心世界?
    對於孩子家長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家長要學會適當的放手,提高孩子親自動手的能力,在家就可以讓孩子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一直依賴著家長,從而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要總是感覺你的孩子不行,總感覺孩子一旦脫離家長的保護,因此他就會受到傷害,父母要做的不是永遠去保護孩子,而是教給他成長的技能,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及認知能力
  • 孩子負面情緒多怎麼辦?巧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在隨後的爸爸互換項目中,被稱為帶娃能手的林志穎在面對森碟的負面情緒時也是手足無措的,看來當孩子情緒激動時,再會帶孩子的父母也會很頭疼。在面對問題時,有充足生活經驗的成年人可以具備較高的承受能力,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所能夠接納的情緒壓力是遠不如成人的。看得出來,孩子們身上有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情緒表達,父母們與其壓制孩子的情緒化不給予其釋放的空間,不如多了解下「鐘擺效應」,也許這會為父母的引導找到新方向。二、什麼是「鐘擺效應」?
  • 父母怎樣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不如試試以下方法
    朋友說:「以前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後,都會把學校發生的趣事說給我聽,我也很愛聽孩子說的事情。由於最近工作忙,經常去外地出差。孩子就跟爸爸說學校裡發生的他覺得很有趣的事。但是,孩子父親是個要求非常嚴格的人,對孩子的學習抓得特別緊。他覺得小孩子們在學校的那些事簡直是浪費時間,孩子興高採烈地說話時,爸爸兇巴巴地說:「別說閒話了!趕快去寫作業。你要改掉這些壞毛病,好好學習才是。」
  • 對孩子過於"節儉",孩子內心出現負面情緒,對其造成較大影響
    父母的內心非常擔心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於是便想出了一個辦法,從根本上約束孩子。故意裝作自己很窮,每次見孩子時都穿得破破爛爛。但時間長了以後,事情終究是瞞不住的,父母想了想決定告訴孩子真相,帶著孩子參觀了自己真正的家,一個小別墅家裡裝修非常精緻。知道所有事情的真相後,孩子的性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內心產生了大量不好的情緒,與父母的關係也逐漸破裂。孩子為了報復父母之間的行為,逐漸真正演變成了紈絝子弟。
  • 從嬰兒到成年,孩子有3個叛逆期,父母要學會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小武今年7歲多了,已然是一個小大人了,往日小武的父母讓他幫忙做什麼事情,他都會答應下來,可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好像變得有點叛逆了,對於父母說的有些話, 他會直接反駁,不是什麼事情他都願意去做。像上次,父母讓他幫忙去樓下買點東西,結果小武直接就說:「難道你們自己不能去買嗎?為什麼要我去買?」對於孩子所說的話,他的父母突然之間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 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家長要做好這6門功課
    負面的情緒有時候是非常恐怖的,孩子在不理解情緒地情況下,他未必能夠很冷靜地去處理。有些比較衝動的孩子,在生氣的時候,他很難控制住內心的情緒,一旦情緒過多,孩子就沒有辦法掌控好負面的情緒,就會通過別的方式來發洩情緒,而亂扔東西就是其中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