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懷孕是什麼感覺」?沒懷過的人,可能會認為是幸福的、辛苦的;而懷孕的孕媽雖然對幸福和辛苦都深有體會,但除此之外,還會有擔心、緊張、害怕、焦慮……當然,這些「煩惱」都是源於胎兒。
懷孕是什麼感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護兒周全
從懷孕後就開始擔心了,因為懷孕早期很容易發生胎停流產,也是胎兒畸形的高發期,所以孕媽會擔心孕酮低、出現見紅、HCG翻倍不好、胎兒不長、發生畸形等,幾乎孕早期的每一天都是在提心弔膽中度過的。
在這個階段,除了提心弔膽,不少孕媽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早孕反應,犯困嗜睡、噁心嘔吐、頭暈頭痛、尿頻、胸部脹痛……
好不容易熬過了孕早期,進入孕中期,胎兒發育相對穩定,早孕反應逐漸消失,一切都開始步入正軌,但接二連三的重要產檢,又如闖關一樣,每一次產檢都懸著的心過好幾天,直到產檢結果出來並且正常,才能稍稍踏實的過幾天。
就這樣一關一關的闖,一周一周的熬,好不容易堅持過了孕中期,進入孕晚期,胎兒穩定、重要產檢也都過關,又開始擔心孕晚期的問題:早產、胎兒宮內缺氧等,每一天都小心翼翼的過,每一次胎動都繃緊神經了感受,生怕和之前的胎動感覺不一樣。
這就是「懷孕的感覺」,雖然當媽媽的感覺越來越濃,陪著寶寶一起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陪著寶寶一起等待預產期,但期間除滿滿的幸福和滿足感外,也會不斷承受身體上的辛苦,心理上的煎熬,不管怎麼樣,只盼著胎寶寶能健康的發育,平安的出生。
孕婦有5種表現,是胎兒在「報平安」,說明發育的好
不過,胎兒也會很體諒媽媽,胎寶寶發育的好,也會通過特殊的方式給媽媽「報平安」,而媽媽也要讀懂這些信號,來看看這些「胎兒發育好的信號」,你感覺到幾種。
1. 早孕反應明顯
不少孕媽在懷孕的前三個月會出現早孕反應,甚至因為孕反應難受而心煩,其實換個角度想:早孕反應的出現和體內激素升高有關,只要持續有早孕反應,就說明激素很穩定,在給胎兒的健康發育,源源不斷的提供良好水平的支撐。
但如果早孕反應沒有了,不排除是激素驟然下降了,若是非正常情況的激素水平下降,就說明胎兒發育的可能不太好了,這種情況最好能及早去醫院做檢查進行排查。
2. 乳房經歷二次發育
不少孕媽明顯的感覺,懷孕後出現乳房脹痛感,而且之前的文胸穿著很緊很不舒服,似乎胸部變大了,的確如此。
由於雌激素升高,乳房會經歷二次發育,會出現脹痛、增大,甚至不少孕媽有時會有母乳流出來(尤其二胎孕媽),這也為寶寶出生後的母乳餵養做準備。
這點也可以間接的理解為胎兒健康發育的信號之一,胸部再次發育,說明體內雌激素高,而雌激素又是「安胎」的重要激素。
因此,孕媽不要為此煩惱,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就好,不過若是之前的文胸都不能穿了,建議買大碼的孕婦文胸或哺乳內衣(寶寶出生後也還能穿,減少浪費)。
3. 餓的很快
懷孕後,孕媽們基本都有這樣的感覺:不太有食慾,想不到想吃啥,但又總會飢餓。
這也是正常的孕期表現,是胎寶寶健康發育的信號,畢竟懷孕後孕媽一個人吃東西,要供應兩個人的營養,因此會總飢餓的感覺,感覺餓時是胎寶寶提醒媽媽該吃東西了。
不太有食慾,是因為增加的子宮擠壓胃部,影響了食慾,也是正常的,孕媽可以少食多餐,每次少吃點,一天多吃幾頓。
甚至還有些孕媽在孕期會發生「口味和食物喜好」方面的變化,我懷孕後變得愛吃肉,娃爸說「是娃愛吃肉」,喜歡吃的食物,只要是健康的,可以適當多吃點。
4. 變得怕熱
不少孕媽應該都注意到這個感覺了,在懷孕早期變得怕冷,穿很多也覺得冷,很像感冒。但過了孕早期,就開始變得怕熱了,我懷兒子時預產期是十一月份,臨生之前一直都穿雙涼鞋,婆婆總擔心我冷,但其實自己一點都不覺得冷。
懷孕後,孕媽體溫會升高,新城代謝也會加快,於是孕媽出現怕熱的感覺。不過這也說明孕媽的身體器官在正常有序的工作,給胎兒提供了健康的生長發育環境。
5. 胎動有力有規律
「胎動是胎兒健康的晴雨表」,這應該是孕媽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可見胎動有多重要。從懷孕中後期,會開始數胎動,就是為了監測胎兒的發育情況,有危險也能及早發現。
如果胎寶寶的胎動一直很規律,每天哪個時間段相對活躍、一天中大致的胎動都差不多、胎動時很有力也比較有規律,這也就說明胎兒在媽媽肚子發育的很好,不存在缺氧窒息的情況,孕媽是可以放心的。
相反,如果胎動不規律,如突然出現「猛踢亂撞」樣的胎動,很劇烈很著急,之後逐漸胎動變少,甚至感覺不到胎動了,就可能是胎兒缺氧了,孕媽要趕緊去醫院。
在與胎寶寶合體的日子裡,是孕媽最幸福的時光,因為媽媽所經歷的一切,寶寶在陪著寶寶一起經歷,就像自己發育的好,就會給媽媽發育這些信號「報平安」,讓媽媽放心。
前面的這些表現,你出現過幾種?在整個孕期,你有哪些比較有感觸的表現,覺得是胎兒在給媽媽發出信號?來留言分享呀。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讚並分享給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