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中國搜尋引擎的腳步,谷歌也要做信息流了

2020-12-16 鈦媒體APP

據彭博社報導,谷歌搜索App下周三將上線信息流功能,之後Chrome手機版瀏覽器的搜索也會集成信息流內容,PC端主頁將保持不變。其信息流包括了新聞、娛樂和網頁內容,基於用戶的搜索、Youtube觀看、位置、郵箱、電子日曆等行為數據進行個性化推薦。

谷歌Feed流來得有點晚

看到谷歌上線Feed流的新聞我沒有絲毫詫異。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流是BAT、門戶以及微博、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十餘個玩家的重頭戲。

谷歌在中國的同行百度在2016年下半年啟動內容戰略之後,就在手機百度、百度新聞以及百度搜索網頁版中集成了信息流功能,與之配套,百度還啟動了百家號項目,進行社會化內容創作,截至4月已有56萬作者。

看上去Google學習了百度——這跟大多數中國用戶的感知相反,尤其是在「黑百度」成為政治正確之後。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百度是谷歌的跟隨者,然而這是偏見。

如果說上線信息流只是巧合,那麼之前的系列動作更具說服力:2015年以來谷歌在搜索結果中先後整合買票、訂餐和訂酒店等功能,均在百度之後,百度在為人工智慧搖旗吶喊三四年之後,谷歌在今年I/O大會上才首提AI戰略。

事實上,不只是Twitter和谷歌,隨著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壯大、產品和模式創新的增多,越來越多矽谷公司都在CFC——這是馬化騰的總結,即複製中國(Copy From China)之意,這一次上馬信息流再次表明谷歌學習中國同行的事實,也提醒一些人不必過於神化矽谷科技公司,尤其是谷歌。

在我看來,谷歌上線信息流功能已經有些晚了,在中國信息流玩家面前它還是個小學生,我絲毫不懷疑它有領先的AI算法以及海量的用戶行為數據,但缺內容。它沒有類似於百家號的社會化內容平臺,內容是谷歌做信息流的短板,因此一些美國媒體推測谷歌或許會收購信息流始祖Twitter。

曾被視作是Twitter跟隨者的微博在啟動內容戰略之後,讓信息流文本變長變多、垂直化和短視頻化,市值今年超過了Twitter。

Twitter也在學習微博,然而亡羊補牢、為時已晚,其眼下市值僅為142億美元,大幅低於最高峰時的400億美元,去年就有消息稱其正在尋求賣身,谷歌、Salesforce甚至迪斯尼都是潛在買家,谷歌入局信息流業務之後對Twitter的信息流內容會更加渴求,收購概率變大。

為什麼谷歌要做信息流了?

要知道谷歌曾經的理念是,加速信息流通,其希望讓用戶在搜索頁面停留越短越好,做到這一點意味著搜索結果的精準性。然而,上線Feed流顯然與這一理念背離,它將用戶留在了谷歌搜索中。之所以谷歌要一反常態,跟百度的思路並無不同。為什麼谷歌要做信息流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為什麼搜尋引擎要做信息流了」的答案。

第一個原因是,信息流可以更好地組織和連接信息。

回顧谷歌、百度等搜索巨頭的使命不難發現,它們從來沒有強調搜索本身,谷歌創始人在1998年就定下了「組織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訪問和使用」的企業使命。百度成立之初的初心則是讓人們平等地獲取信息。

簡而言之,谷歌、百度的核心價值都是在連接人與信息,加速信息流通,降低信息組織和獲取門檻。做信息流沒有脫離「連接人與信息」的本質,一定程度上,它還加速了信息的流通,降低了信息的生產、組織和連接成本。

2014年時任谷歌CEO的拉裡·佩奇(Larry Page)就曾表示「組織全球信息」這個使命已經完成了,當時谷歌並未明確新的使命是什麼,谷歌顯然未曾料到組織全球信息還有信息流這樣的新方式。

五年前搜索業界就有一種觀點,那就是下一代搜尋引擎是推薦引擎,即「不搜即得」的搜索,基於用戶歷史數據進行個性化推薦。在你鍵入關鍵詞之前,搜尋引擎已經猜到了你想要什麼信息,通過信息流,或者更早之前的卡片進行呈現。

今天百度、谷歌上線信息流證明了這個觀點,信息流通方式在移動網際網路上發生了變化,主動鍵入關鍵詞獲取網頁是一種形式,基於數據和關注的個性化推薦是另外一種形式,百度將之成為「被動搜索」。近日手機百度9.0乾脆直接去掉了傳統的搜索頻道,將之以關鍵詞形式整合到信息流中,這體現出百度在「推薦」上更激進。

第二個原因是,AI技術成熟讓推薦「可以讓用戶上癮」。

推薦引擎、興趣引擎、千人千面,PC網際網路時代都有這樣的理念了。然而我們看到不論是百度、谷歌這樣的搜索巨頭,還是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這幾個創業公司,以及轉型到信息流內容平臺的微博,其信息流業務都是最近幾年才爆發的,之所以如此,在於人工智慧技術這幾年走向了成熟,谷歌、百度都是人工智慧技術的領先者,拓展典型的AI場景即內容推薦,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說到人工智慧人們會想到語音助手、機器人、無人車等等,然而事實上搜尋引擎、輸入法、推薦引擎這些已普及產品,才是人工智慧最成熟的應用。尤其是推薦引擎,更是極度依賴AI技術。正是因為有了深度學習技術,機器才可以不斷去記錄、學習和預測用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化推薦。

人工智慧技術越成熟,個性化推薦越精準,機器比用戶本人還了解其需求,用戶就會有更好的體驗。正如谷歌在聲明中所言:「Facebook的信息流已經是智慧型手機中最讓人上癮的數字信息消費方式之一。」個性化推薦的內容即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資訊,當然眼下最典型的是泛資訊。

第三個原因是,搜尋引擎希望抓住用戶時間。

移動網際網路的本質是注意力經濟,用戶碎片化消費、被動式獲取信息,不喜歡打字這樣的複雜交互方式,這讓搜尋引擎不再像網際網路時代那樣是唯一的流量入口了,同時用戶用完即走的工具特質讓它們獲取的用戶注意力過少,因此不論是百度還是谷歌,這幾年都是憂慮的。

百度啟動O2O戰略連接人與服務是將有限的流量價值最大化,而內容戰略則是將流量變得更大,獲取用戶注意力更多。百度已經證明了「通過搜索信息流化來黏住用戶、獲取注意力」這條路可以走通。

QuestMobile報告顯示,手機百度第二季度MAU同比增長20%到4.1億,整體排名第六;手機百度總時長6月位居全網11位,且增速達到40.6%。兩個指標的增速,都大幅超過微信、淘寶等超級App,首要原因正是因為信息流的引入。

谷歌同樣意識到這一點,如工程副總裁Sashi Thakur所說:「我們想讓人們明白,他們正在谷歌上消費信息,而且這也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第四個原因是,搜尋引擎需要新的收入增長點。

手機屏幕有限,能夠放置的廣告很少,給倚重廣告模式的移動網際網路業務帶來很大的挑戰。好在信息流的出現,讓用戶在「刷」內容的時候無限擴寬了手機屏幕的邊界,帶來了大量的廣告位置,更重要的是,信息流廣告形式上可以跟內容緊密結合,再加上基於智能推薦的廣告技術,可以讓用戶對廣告感知不明顯,進而帶來了很好的廣告形式,這是微博等公司收入增長的來源。

百度在上線信息流功能的同時也已同步上線信息流廣告功能,已成為百度新的營收增長點。而在AlphaBet所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中,谷歌營收、利潤、以及廣告收入增長都遇到瓶頸,同樣需要開拓新的收入增長點,上線信息流功能之後就可以銷售信息流廣告。

信息流將成為移動網際網路標配

從百度和谷歌這兩個搜索大哥的行動來看,信息流將會搜尋引擎標配。

眼下,國外主流搜尋引擎中,雅虎早已將搜索與門戶新聞整合到一起,Bing還無動作。

國內主流搜尋引擎搜狗和360好搜移動端已經整合信息流,PC網頁版還無動作。未來這些搜尋引擎都將全面接入信息流,同時強化內容平臺,百度已有百家號平臺,搜狗接入了微信公眾號和知乎內容來彌補內容短板,谷歌可能會收購Twitter這樣的現成平臺,雅虎未來或在門戶內容基礎上引入類似於自媒體平臺的社會化創作平臺。

那麼,搜尋引擎信息流化,將產生什麼影響?

1、搜尋引擎信息流化的趨勢,對於網站生態將產生革命性影響。

過去網站流量相當一部分來自於搜尋引擎,但搜尋引擎紛紛轉型表明,未來流量將不再(只)導給網站,基於URL的內容組織形態逐步讓位給基於平臺組織的「閉環式流量生態」。換句話說,過去站長發布內容到網站再到搜尋引擎獲取流量,未來站長都要轉型內容創作者,去平臺發布內容獲取閱讀量和粉絲。

2、搜尋引擎紛紛信息流化,對於垂直個性化資訊平臺影響較大。

當百度、谷歌、雅虎、搜狗等搜尋引擎引入信息流之後,事實上成了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們的競爭對手。搜尋引擎本身就是做信息組織和連接,同時有擅長的AI技術和海量多元化的大數據,再加上海量用戶基數上的流量入口,對於創業型玩家威脅還是很大的。不過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小型信息流平臺的價值也會得到體現,就像谷歌現在可能收購Twitter來彌補信息流內容短板一樣。

3、信息流化不局限於資訊,不僅限於搜索,而是網際網路基礎設施。

信息流正在從新聞客戶端、搜尋引擎蔓延到整個移動網際網路。LinkedIn已添加信息流,亞馬遜推出了可以發布商品故事、圖片信息的功能Spark。國內,工具類App,手機QQ、脈脈等社交平臺,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都在融入信息流功能。

信息流是產品形態,其背後是一套基於AI技術的「千人千面」的推薦系統,讓機器去預測而不是響應用戶的內容獲取需求。一個顯著的趨勢是,信息流就像當年的搜索框一樣,將成為移動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本文首發鈦媒體)

【鈦媒體作者:羅超,微博@網際網路阿超,微信:羅超(luochaotmt)】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中國搜尋引擎往事
    近日,有人發現頭條搜索悄然上線。曾在信息流和短視頻領域異軍突起的字節跳動,被市場看作是有力的挑戰者,頭條上線搜索,很多人把目光轉向了百度:頭條會取代百度麼?從上世紀末至今,中國相繼有十幾款搜尋引擎出現,但至今仍無一家搜尋引擎能夠撼動百度的地位。
  • 谷歌推出AI研發搜尋引擎
    來源:科技日報9月5日,谷歌發布了一個幫助研究者查找在線數據的免費搜尋引擎:數據集搜索(Dataset Search)。谷歌表示,該引擎面向科學家、數據記者、數據極客等人群。據搜狐科技報導,數據集搜索與谷歌的其他專用搜尋引擎一樣可以免費使用,它基於擁有者對文件和資料庫的分類方式來查找文件和數據集。該引擎讀取文件內容的方式與搜尋引擎搜索網頁的方式不同。有專家表示,該引擎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可以極大地促進開放數據運動的發展,這一運動旨在實現數據的開放利用和重複利用。
  • 2019年中國搜尋引擎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
    中國搜尋引擎行業:百度依然是一家獨大中國搜尋引擎公司主要包括百度、360搜索(好搜)、神馬搜索、搜狗搜索等,還在國內有運營的國外搜尋引擎公司則主要有:谷歌(香港)、Bing(微軟),其它還有一些市場份額很少,基本可以忽略。
  • 2019年中國搜尋引擎市場份額排名Top6發布
    8月13日消息,據消息,本年度的中國搜尋引擎市場份額排名公布。中國搜尋引擎公司主要包括百度、360搜索、神馬搜索、搜狗搜索等,還在國內有運營的國外搜尋引擎公司則主要有谷歌和必應。從最新數據來看,無論是PC端還是移動端,百度依然是一家獨大。
  • 中國搜尋引擎巨頭百度PK谷歌:誰是投資更好選擇?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investorplace8月1日報導,谷歌搜索在西方世界是第一大搜索品牌,但在東方世界情況卻非常不同。在亞洲,尤其是東亞——搜狗、奇虎和Naver等搜尋引擎則是用戶的首選。投資者認為這些搜尋引擎有可能取代日益老化的谷歌,但百度卻是最有希望取代谷歌地位的搜尋引擎。問題是,哪一個是更好的選擇?谷歌 百度百度佔據中國網際網路搜索市場的主導地位,而大多數時間,谷歌在北美控制超過70%的搜索市場。但這兩個公司並不完全相同,投資者也樂於有多樣的選擇。
  • 搜索、信息流互融 搜索市場戰事再起 百度頭條爭鋒
    來源:中國經營報搜索、信息流互融 搜索市場戰事再起 百度頭條爭鋒本報記者/李靜搜索的市場多年沒有戰事,2019年8月頭條搜索上線後,搜索霸主百度和信息流新貴今日頭條在核心業務上的競爭對峙正式變得劍拔弩張起來。
  • 中國搜尋引擎的實用性
    中國的搜尋引擎的發展經歷了中外爭奪戰,寡頭時代,國內紛爭。但就實用性來說百度搜索最靠譜,最實用了。在中國網際網路的初期,谷歌,微軟,雅虎,3721,百度,等等,展開了爭奪戰,結果谷歌因違反中國政策退出中國,也有說本質是已經輸給百度搜索了,只是找了一個藉口,微軟的必應因不符合中國用戶習慣最後也默默無聞了,3721依靠捆綁曾經領先過,面對金錢誘惑,最終賣身雅虎,雅虎則被阿里收購,並最終失敗,市場也只剩百度唯一的寡頭了,憑藉技術優勢與用戶習慣,以及不斷地創新,百度搜索在電腦時代的中國最終被用戶所喜愛
  • 谷歌被罰近100億美元罰款 搜尋引擎市場依然缺少競爭
    ,谷歌仍主導著歐洲的搜尋引擎市場。歐洲搜尋引擎市場依然缺少競爭,部分原因是而谷歌的辦法包括向想要出現在Android手機選擇菜單上的競爭對手收取費用,這一舉措招致了競爭對手的抗議。他們質問道:為什麼要付錢給谷歌來幫助它糾正反競爭行為?隨著美國司法部10月份宣布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政府代理律師正在仔細審查歐洲的調查結果。
  • 中國十大搜尋引擎是什麼?
    搜索,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功能。你知道中國人常用的十大搜尋引擎是哪些嗎?   工具/原料   電腦   方法/步驟   中國的搜尋引擎,首當其衝是百度。
  • 中國搜尋引擎的發展歷史
    我國的網際網路發展的不是很早,在20世紀初,我國才開始發展網際網路,但是我國發展網際網路技術很快,沒多久就出現了搜尋引擎,最早的幾個門戶網站中,向搜狐、網易,都是做搜尋引擎開始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搜尋引擎的歷史吧。
  • 常用搜尋引擎大全
    從創立之初,百度便將「讓人們最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作為自己的使命,成立以來,公司秉承「以用戶為導向」的理念,不斷堅持技術創新,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簡單,可依賴」的網際網路搜索產品及服務,其中包括:以網絡搜索為主的功能性搜索,以貼吧為主的社區搜索,針對各區域、行業所需的垂直搜索,Mp3搜索,以及門戶頻道、IM等,全面覆蓋了中文網絡世界所有的搜索需求,根據第三方權威數據,百度在中國的搜索份額超過80%
  • 搜尋引擎無需戰爭 語義搜索改變不了格局
    搜尋引擎近來來又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谷歌、雅虎和微軟都為各自的引擎注入了新的元素。最近,有關搜尋引擎的新聞很多,谷歌為了其搜尋引擎添加了新的搜索功能,雅虎這周二推出了可以直接展示搜索信息的新搜索方式,微軟則把運氣賭在了新搜尋引擎Kumo上。
  • 谷歌搜索「idiot」事件並不意外——細數你不知道的谷歌那些事兒
    會議上,有議員公開向谷歌提出質疑,為什麼在谷歌圖片搜索「idiot」後會顯示大量的川普圖片?要知道,如果將idiot翻譯成為中文,就是白痴、傻瓜、笨蛋的意思,谷歌搜索idiot出現大量川普信息的這件事兒,一時間引發全球用戶的熱烈關注。
  • 2020年穀歌最新搜索統計報告!做谷歌推廣必看!
    外貿用戶每天依靠谷歌進行日常搜索。但谷歌除了做搜尋引擎,還有很多其他服務。這些包括Gmail,它流行的郵件服務,谷歌新聞,谷歌購物平臺,以及視頻和圖片平臺。另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大約7.2%的流量來自谷歌搜索『Google』。2.谷歌主導搜尋引擎市場。到2020年7月,必應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2.32%。Yahoo!
  • Siri 成僅次於谷歌的第二大移動搜尋引擎
    據Searchengineland報導,科技市場研究公司Fivesight Research今天發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美國用戶搜索偏好報告
  • 全球搜尋引擎大盤點,你的站外引流要投放這些渠道
    就全球市場來看,谷歌佔據了搜尋引擎的霸主地位,但行業內其實還有很多不錯的搜尋引擎,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也取得了較為亮眼的成績。本文對整個搜尋引擎市場流量排名靠前的幾大公司做了盤點,幫助賣家了解這一市場,為廣告投放等運營業務打下一定基礎。 市場及流量佔比排行 Google(谷歌) 谷歌在用戶數量和流量方面是當之無愧的業內第一。
  • 「分享」國外主流搜尋引擎大全
    國外主流搜尋引擎大全-27個搜尋引擎網站介紹:跟大家說一說有代表性的國外搜尋引擎,小編介紹的下面這些國外搜尋引擎網站大部分不被屏蔽,希望這份搜尋引擎排名對你有用,快來看看你都知道哪些吧!1、Yahoo!
  • 2020年中國搜尋引擎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百度龍頭地位穩固
    搜尋引擎作為網際網路的基礎應用,是網民獲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其使用率自2010年後始終保持在80%左右,使用率在所有應用中穩居第二。整體上,搜尋引擎網民增長已進入平穩發展期,但更加多元化。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網民的部分搜索行為轉向了移動搜索,移動搜索成為搜索企業未來新的增長點。
  • 搜霸天下推一站式國際搜尋引擎大全
    為查找一條信息,在百度、谷歌、搜狗等搜尋引擎中輸入相同的詞來回查找。為查找一部電影,在多個視頻網站中逐一查找!出差或旅遊在網上訂機票、酒店,但不知道攜程,去哪兒,酷訊,藝龍哪家的機票、酒店、景點門票最便宜。打開多個訂票網站分別查找!
  • 淘寶網封殺百度搜尋引擎
    中國網絡購物老大淘寶網昨天作出驚人決定,對不同搜尋引擎實施不同程度的屏蔽,其中對最大中文搜尋引擎百度屬於完全屏蔽,對谷歌、雅虎等搜索部分屏蔽。  這意味著今後在許多搜尋引擎上將難以搜索抓取到淘寶網上的店面商家和產品價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