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流互融 搜索市場戰事再起 百度頭條爭鋒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搜索、信息流互融 搜索市場戰事再起 百度頭條爭鋒

本報記者/李靜

搜索的市場多年沒有戰事,2019年8月頭條搜索上線後,搜索霸主百度和信息流新貴今日頭條在核心業務上的競爭對峙正式變得劍拔弩張起來。

在移動網際網路生態下,搜尋引擎在PC時代的超級入口地位逐漸為眾多App分流,百度轉向「搜索+信息流」雙引擎模式。百度App是百度信息流和搜索業務在移動端的重要承載,在百度App首頁,頂部是百度的搜索框,往下不斷滑動就是源源不斷的信息流內容。

今日頭條是首家把信息流業務做大做強的移動網際網路新貴,如今在頭條信息流業務的最頂端,也嵌入了最新的搜索業務。

2019年11月的頭條生機大會上,新任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從產品形態來看,推薦+搜索雙引擎是未來資訊產品的趨勢,未來的百度App和今日頭條可能會越來越像。

搜索戰事再起

1999年底,海歸李彥宏在中關村創建了百度。 針對當時的搜尋引擎大都基於機器人搜索,存在速度慢、數據量少、返回無用信息多等缺點,百度進行突圍戰,到2001年夏天,國內80%的門戶網站都採用了百度的搜索技術。之後百度從To B轉向To C,面向終端用戶的搜尋引擎網站www.baidu.com正式推出,百度從幕後正式走到了臺前。

不過當時的搜尋引擎市場,不僅有來自國內的競爭對手,還有國際搜尋引擎巨頭Google。Google在2000年就在中國推出了中文搜尋引擎,比百度早了一年。

在2002年3月李彥宏親自帶隊,啟動名為「閃電計劃」的技術趕超計劃,到2004年底,百度與Google在中文搜索市場的佔有率基本持平。

2010年,Google市場份額不斷萎縮,並最終退出中國。在此後長達近十年的搜尋引擎市場中,百度以絕對市場佔有率長期穩居第一名,第二梯隊則包括360搜索、搜狗搜索、神馬搜索等。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的截至2019年6月、中國搜尋引擎綜合市場份額比例顯示,第一名百度佔比72.7%。

在過去的七年裡,今日頭條憑藉在信息流的先發優勢,不斷地從圖文到短視頻、問答、社區、電商等領域布局。初長成的今日頭條有意或無意地避開了百度的核心搜索業務,直到2019年8月頭條搜索上線,猶如平地一聲炸雷。

對於此時涉足搜索,朱文佳坦言,整個泛資訊市場的空間其實非常大,但目前還沒有一家能在體驗上做到非常完美,讓用戶毫不猶豫只選擇一家,因此整個市場目前呈現為多家膠著的狀態。2019年今日頭條的DAU在 1.8億左右,2019年Q3手機百度DAU達到1.89億。

對於今日頭條入場搜索,記者一直未曾獲得來自百度官方的回應。

一位搜尋引擎方面專業人士告訴記者,回看歷史,搜尋引擎看起來只是簡單的搜索框,但實際上技術門檻卻很高。從最早期搜索技術的探索發展到現在,以國內市場為例,雅虎、搜狗、360都挑戰過搜索領域,但大浪淘沙,現在留下的所剩無幾。淘寶、優酷、知乎以及其他搜尋引擎的核心技術停留在自己的垂直搜索領域。

頭條的內容野心

在泛資訊領域,搜索和推薦可以實現互相成就,這是越來越多的資訊產品逐漸把搜索作為標配的根本原因。朱文佳仔細算過市場容量後稱:「泛資訊市場賽道非常大,至少是6億級的市場。」

據了解,頭條搜索的內容不僅包含字節跳動體系內的內容,同時也包括全網搜索。朱文佳的理解便是,做搜尋引擎必須做到大而全。

不過在流量越來越集中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內容源也越來越封閉。例如在百度和頭條很難搜索到微信公眾號的內容,正因為此,百度在最近兩年投入重金和資源到百家號當中,大力扶持自有體系的內容源,吸引以及留住用戶。

2016年9月,百度正式推出百家號,提出將內容生產、分發、變現串聯。2017年百度提出將拿出100億元分成給內容生產者。2019年年中,百家號宣布投入3億元扶持優質內容。2019年百度好看視頻推出「Vlog蒲公英計劃」,提供5億元現金補貼,20億流量扶持,賦能內容創作者。2019年底百度文庫稱計劃在2020年投入5億元扶持優質創作者。

其實今日頭條早在2015年就推出千人萬元政策,鼓勵和扶持內容創作者。2016年,今日頭條宣布拿10億元扶持短視頻;2017年,今日頭條推出千人百萬粉計劃,即未來一年內,在平臺上扶持1000個擁有100萬粉絲的帳號;2018年,今日頭條上線針對優質內容及優質作者的專項獎勵計劃——青雲計劃。2019年今日頭條宣布新的扶持計劃——創作者收益計劃,計劃在未來一年,幫助10000萬名創作者月薪過萬元。

朱文佳認為,早期的內容封閉化主要在於公眾號的封閉性,不過公眾號的作者並沒有被公眾號買斷,只要給他提供服務、提供流量、提供變現,他會來到平臺開帳號。

如今的現象便是,內容創作者會同時在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百家號等多個內容平臺發布。「註冊帳號之後要開通流量主才能賺錢,對於粉絲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微信之前的開通要求是5000名粉絲,今年突然修改了規則,滿足500名粉絲就可以開通流量主,頭條號也只要幾百名粉絲就可以開通流量主。」一位內容創作者對記者表示,「做了近一年的時間,幾個平臺上都有了一些收入,不過不算太多。微信公眾號主要是在朋友圈和群裡面傳播,閱讀量比較穩定,頭條號和百家號就要靠系統推薦。如果系統推薦了流量會高很多,如果沒有推薦,可能點擊也就幾十上百個。」

在內容的戰場上,除了資金、流量的比拼,要吸引內容創作者還在於圍繞內容創作者的服務。「創作者服務體驗有很多細節,比如付款周期過長、文章沒有得到推薦的原因、編輯器改善等。」朱文佳補充道。

技術攻防

而搜索的戰爭,除了內容領域的較量,其實更在於技術的較量。全網搜索技術的基本流程就是基於爬蟲在網際網路上面把信息扒下來,然後建立索引、排序,之後呈現給用戶。

上述搜尋引擎方面專業人士告訴記者,搜尋引擎基礎的三方面分別為網頁爬蟲,網頁排序;語義分析,數據挖掘;數據倉庫,數據相關度分析。「想做好,都是高技術門檻的。單就其中的語義分析來說,需要實時語言行為習慣分析,語義匹配,這些技術遠超過了信息流的用戶精準推送難度,而且語義分析是建立在大量數據積累的基礎之上的,這是頭條極度欠缺的。」

從事算法相關技術業務的程式設計師寧昊也曾對記者表示:「搜尋引擎是網際網路工業的桂冠,比推薦算法門檻要高得多。光是百度的搜索部門,就包含了相關性組、權威性組、時效性組、rank(排序)組、爬蟲組,每個組的技術含量都堪比一個推薦系統。」

朱文佳認為,做好搜索有幾個關鍵點,一是技術,頭條搜索的架構和百度等公司不同,是在推薦引擎上探索出來一套機器學習架構遷移到搜索上;二是內容生態,這是一個需要長期來做的事情;三是內容質量,內容質量做好了有些結果是自然而然的。不過,在朱文佳看來,今日頭條做搜索是因為這是一個該做好的事情,是一個用戶工具,而不是一個產品武器。

勁敵相對,戰火一點便起。2019年12月,百度就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將今日頭條運營主體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法院。百度稱在今日頭條經營的「頭條搜索」服務中,輸入百度旗下的視頻產品「百度視頻」「好看視頻」進行搜索時,結果顯示為北京字節跳動公司擁有並運營的「西瓜視頻」。

2019年12月30日,頭條搜索發布聲明,正面回應了百度起訴一事,稱正在不斷拓寬品牌保護覆蓋的範圍,相關問題可以發送至反饋郵箱,將獲得及時處理。此外,頭條搜索站長平臺,已經上線官網認證提交通道,品牌官網可以獲得免費認證。

在上述搜尋引擎方面專業人士看來,搜索包括技術、內容、資金投入等多項壁壘,用戶習慣和數據積累更是關鍵護城河,也就是說用的人越多,其準確度越高,要想趕超其實難度頗大。

今日頭條似乎有自己的思考,並且正在從各個維度予以投入,可見搜索的新戰爭其實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頭條推搜索App,與百度大戰勝算幾何?
    基於頭條號內容生態從產品來看,「頭條搜索」App頁面與「百度搜索」App的設計非常相似,首頁均為搜索框+信息流,底部分別設置了視頻與小視頻的入口。但在搜索內容方面有一定差異,在兩個App上搜索關鍵詞「網課」,「頭條搜索」的搜索結果,均為今日頭條的頭條號內容;而「百度」的搜索結果則是推廣內容、第三方網絡信息與百家號內容等。
  • 「頭條搜索」獨立APP上線,百度怕了?
    在去年11月的今日頭條生機大會期間,面對「今日頭條搜索目標是想超越百度」的問題,首次亮相的今日頭條CEO朱文佳這樣坦言。很明顯,字節跳動布局搜索,劍指百度。值得注意的是,朱文佳曾在百度搜索部擔任主任架構師。 至於為什麼做搜索,朱文佳當時對媒體解釋道,內容生態的豐富會改進搜索的結果,這也是頭條做搜索的一部分優勢所在。
  • 我們分別在頭條和百度搜索了100個關鍵詞
    頭條搜索的信息流廣告目前還沒有接入; • 疑問解答類搜索,百度的內容發散性更雜,而頭條在信息準確度上更能理解用戶的需求。過去,雖然搜狗、360旗下都有搜索業務,但百度一直佔據國內搜索市場的最大份額。據StatCounter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百度在國內整個搜尋引擎市場的佔有率為70.3%。        此前頭條與百度已分別在內容和信息流領域過招,抖音等產品的大獲成功讓包含百度在內的巨頭網際網路公司不得不對頭條產生警惕。在廣告業務上,百度已被頭條搶走了一定份額。
  • 百度舊將升任今日頭條CEO 補齊搜索做到一橫一豎
    有了搜索之後可以幫助推薦引擎推薦得更準,這是搜索對推薦的幫助。」朱文佳在接受包括新京報記者在內的採訪時稱。   短兵相接   百度重注搜索和信息流   事實上從公關戰到訴訟戰,再到信息流業務競爭,頭條和百度間的摩擦一直不斷。此番頭條正式宣布布局搜索業務,或將與百度形成短兵相接的態勢。
  • 頭條和百度大打出手時,微信搜索去哪兒了?
    上一次搜索戰爭爭奪的是一張移動時代的船票,參戰的有搜索王者百度、PC搜索老二360、阿里收購UC後推出的神馬搜索、主打微信內容搜索的搜狗。原來的主角現在依舊留在牌桌上,根據statcounter披露的數據,2019年,百度依舊佔據搜索市場2/3的市場份額,第二和第三名分別是搜狗和神馬。
  • 今日頭條上線搜索廣告,是革百度的命,還是抄百度作業?
    在傳統的PC時代,像百度這樣的搜尋引擎是人們進入垂直領域網站獲取內容的主要入口;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每個細分領域的APP在掌握了更有價值的信息並形成自己的生態圈後,都不約而同地對外關上了大門,信息之間的互聯互通不復存在,每一個APP都是一座信息孤島。通俗的講,就是百度抓取不到移動端的搜索結果了。
  • 搜索戰事升級,支付寶能否靠服務搜索先贏一局?
    「不做(通用)搜尋引擎,只做服務搜索。」搜索戰事升級,支付寶顯得心無旁騖。8月3日,支付寶宣布,首頁搜索「品牌直達」能力全新升級,並正式面向全行業品牌商家開放。支付寶方面稱,近400個知名品牌商家已經接入升級後的「品牌直達」能力,小程序點擊率平均增長達到50%。
  • 緊跟中國搜尋引擎的腳步,谷歌也要做信息流了
    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流是BAT、門戶以及微博、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十餘個玩家的重頭戲。谷歌在中國的同行百度在2016年下半年啟動內容戰略之後,就在手機百度、百度新聞以及百度搜索網頁版中集成了信息流功能,與之配套,百度還啟動了百家號項目,進行社會化內容創作,截至4月已有56萬作者。
  • 今日頭條扣動「搜索廣告」板機,步入百度「競價排名」後塵?
    近日,旗下今日頭條「搜索廣告」的上線,又能演繹怎樣「變」化呢?在搜索市場還未變天之際,今日頭條就將目光瞄準搜索廣告市場,是否有點操之過急呢?搜索還未做成,就做搜索廣告?去年8月份,字節跳動旗下今日頭條正式宣告入局搜索市場。一年時間以來,頭條搜索並未取得多大成績,國內市場也一直被百度、搜狗及320幾家網際網路巨頭霸佔。
  • 搜索大戰烽煙再起:李彥宏不能再輸,張一鳴亟待破局
    一方面,字節跳動將目光轉向近年來發展迅猛的海外市場;另一方面,押注搜索、實現更精準的信息分發和營銷也成為公司的必行戰略。與字節跳動亟待破局相比,百度的困境更加顯而易見。2020年是百度創立20周年。移動網際網路生態下,百度因缺少可抓取的平臺信息陷入「信息孤島」。今日頭條與之類似,問題則是推薦引擎讓用戶的所感變得狹窄,需要突破「信息繭房」。要解決這一問題,搜索工具是最佳利器。除了精準地營銷與分發,搜索還可聚合起字節跳動的各個產品矩陣。
  • 百度一審被判幹預搜索詆毀今日頭條 稱將上訴
    據《人民法院報》11月30日消息,因人為幹預搜索結果、在搜索頁面詆毀今日頭條,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百度公司」)被北京市海澱區法院一審判決構成商業詆毀不正當競爭。法院責令百度立即停止上述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原告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和合理維權費用50萬,並在其官網和客戶端顯著位置刊登聲明為原告消除影響。
  • 頭條搜索網頁版上線,能成為中國人的主力搜尋引擎嗎
    頭條搜索剛剛起步,估計內容暫時還不如百度搜索多元。頭條的成功離不開信息流,不過搜索和信息流這兩個產品非常的不一樣,搜索依靠的技術門檻非常高。實際上頭條對此也早有準備。早前在8月1日的時候,字節跳動通過「字節跳動招聘」公眾號首次公開了布局搜尋引擎的動作。文章提到,字節跳動已建立搜索部門,搜索團隊正在全力打造出一個理想的搜索中臺架構。而該搜尋引擎是今日頭條、抖音、西瓜、火山、懂車帝等多款App的「幕後支持者」。頭條想要搞搜索早已不是秘密,只不過沒想到它竟然來的這麼快。
  • 頭條搜索網頁版推出 百度卻並沒有感到任何威脅
    【TechWeb】今日頭條悄悄上線自家搜索入口:「頭條搜索」網頁版,目前可以在電腦端搜索「頭條搜索」來試用。該產品的Slogan為:搜你想搜的。如果將頭條搜索網頁版(下稱「頭搜」)與百度搜索進行對比,用戶會發現其中很大不同。1,頭搜優先推薦文章內容。例如搜索「GitHub」,頭搜並不第一時間給用戶GitHub首頁連結,而是推送相關的文章。
  • 進軍搜索的阿里字節華為,能否打破百度360搜狗「三足鼎立」搜索格局?
    近日,CTR發布了《2020年中國前三季度搜尋引擎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除直觀呈現中國搜尋引擎市場的基本格局外,還展現了包括圖文、語音、視頻在內的多種搜索場景,同時還提出了包括5G、AI、社交等新技術、新模式對搜尋引擎市場帶來的諸多改變。
  • 被永遠改變的搜索,被低估的百度
    這說明百度依然是國內通用搜尋引擎的「同義詞」。2019 年 1 月底,針對百家號在百度搜索排名靠前的問題,方可成老師寫了那篇《搜尋引擎百度已死》。同時,也有不少人覺得通用搜尋引擎日益讓位於淘寶、微博、微信、知乎、頭條等各自的站內搜索。時至今日,通用搜索業務在國內又重新得到了多家巨頭的重視,但此時的搜索行業已經回不到從前。
  • 對標百度?今日頭條啟用baike.com入局搜索領域!
    啟用baike.com,頭條野心凸顯 今日頭條做搜索的野心,很早就暴露了。2017年,前360搜索的產品負責人被挖角到今日頭條;2019年3月,網友發現今日頭條支持站外搜索,但搜索結果僅為今日頭條站內的內容為主;同年7月31日發布搜尋引擎招聘的微信推文,正式揭開字節跳動在搜尋引擎上的布局序幕,向世人宣布:今日頭條要做搜尋引擎了!
  • 微信、支付寶和今日頭條都在做搜索 你還用百度和Google嗎?
    2019 年年中,張一鳴在內部講話中發表了上述觀點,隨後推出的頭條搜索成了當年網際網路關注頗多的新聞之一。大公司開始做搜索,甚至被外界拿出來和百度做對比的產品多多,搜索產品在近兩年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這個曾經由一個巨無霸和一群小蝦米瓜分的市場,隨著諸多巨頭的入局變得不一樣了。
  • 與百度剛正面!字節跳動獨立搜索App正式上線
    根據目前頭條搜索的情況來看,該應用大小僅 6.85MB,而起對標的百度 APP 大小超過 200MB;更重要的是,相比之下,頭條搜索的界面更加簡約,而且沒有「滿天飛」的廣告,搜索結果也會相對精準。要知道,作為搜索巨頭的百度,近年來沒少因為虛假廣告而遭人詬病。
  • 消失的搜索框和百度們的自贖-虎嗅網
    EMarketer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搜索廣告市場將增長近18%,但谷歌在其中的佔比卻在縮小,將從2019年的73.1%,縮水至2021年的70.5%。地球另一端的中國,垂類App對經典搜尋引擎市場的入侵,來得更猛烈。這其中以一開始對移動網際網路不夠重視的百度為重災區。
  • 信息流廣告巨頭之爭,百度憑什麼逆襲登頂?
    到年底,可口可樂北極熊罐AR互動的玩法,同樣依託百度「搜索+信息流」的流量場景,引爆網絡。如今,百度APP已登頂為新聞資訊信息流第一APP,成為賦能品牌、精準獲客的關鍵利器,作為信息流領域的後來者,百度是如何在兩年間實現逆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