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舊將升任今日頭條CEO 補齊搜索做到一橫一豎

2020-12-11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挖來百度舊將今日頭條劍指搜索老大

  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受訪者供圖

  2019年末,今日頭條迎來了誕生的第七個年頭以及第三個重要管理者。新CEO朱文佳在生機大會上首度正式亮相。去年同一時間,站在主舞臺上的演講者陳林已成為字節跳動創新業務負責人。再往前三年,站在這個舞臺上的是穿著黑色T恤的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

  在正式亮相的演講中,朱文佳宣布了今日頭條在搜索業務上的布局。他還回應了由此引發的今日頭條的邊界問題,在他看來,「今日頭條的邊界是『一橫一豎』。」 「一橫」是儘可能豐富的內容體裁,「一豎」是儘可能多的分發方式。這也解釋了今日頭條的內容載體從圖文向微頭條、問答、短視頻、直播等擴展的原因,以及為什麼有了算法推薦,還要再做關注體系,甚至通用搜索。

  在隨後的媒體群訪中,面對「今日頭條搜索目標是想超越百度」的問題,朱文佳坦承:既然做一個東西,肯定瞄著第一去做的,如果瞄著第二,肯定沒有奔頭。

  這說明今日頭條已經駛入百度的核心業務——搜索,而百度也已經在2016年9月將AI(人工智慧)和信息流列為自己的主航道。在核心道路與命脈業務的問題上,雙方未來或許沒有調和餘地。搜尋引擎使用率下降、廣告主整體投放減少的大背景下,則讓雙方的爭奪顯得更加激烈。

  今年8月CNNIC公布的第44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雖然2019年國內搜尋引擎用戶總數繼續上升,但使用率卻已經連續第2年下滑,從2017年的82.8%下降到81.3%。手機搜尋引擎用戶使用也繼續下滑,從2017年的82.9%跌至78.2%。

  頭條換帥

  補齊搜索做到一橫一豎

  上線七年的今日頭條同樣面臨所有應用程式都有的「七年之癢」——移動網際網路流量見頂,拉新、固粉成為難題,張一鳴曾在年中的內部員工會上表示,如果沒有搜索場景的拓展和優質內容,頭條的增長空間可能只剩4000萬日活躍用戶(下稱:日活)。更重要的是,除了西瓜視頻之外,不管是悟空問答、微頭條,還是小程序,頭條生態內的創新似乎都不像「app maker」字節跳動的其他產品那麼亮眼。

  朱文佳也在群訪中承認,早期今日頭條的增速是比較快的,一年可以漲三四千萬日活。最近一兩年增速的確慢下來了,頭條自己也在正視這個問題。「我們認為還是創造的用戶價值不夠大」。朱文佳判斷,泛資訊領域賽道至少是6億級的市場,但目前沒有一家能夠在體驗上做到非常完美,因此呈現出了現在多家平臺膠著的局面。

  朱文佳給頭條開出增長「藥方」是成為標準意義上的通用信息平臺,「一個現代人所能接觸到的所有內容體裁和分發方式,幾乎都在頭條平臺上得到了容納和體現。」他將今日頭條過去七年的思路歸結為「一橫一豎」:「橫」是儘可能豐富的內容體裁,「豎」是儘可能多的分發方式。從內容體裁看,頭條先後增加了圖文、短視頻、直播、問答、微頭條等內容;分發方式上則有個性化推薦、內容運營、關注訂閱。

  由此,頭條目前迫切需要補上的就是搜尋引擎,這個更側重垂直類目和長尾內容的分發方式。曾在百度搜索部擔任主任架構師的朱文佳這個時候升任今日頭條CEO,也顯得意味深長。對此,朱文佳卻持否認態度,「我理解公司讓我負責頭條是因為我對產品和技術都有比較好的把握,並不是說我是做算法的,如果這樣我直接帶算法團隊就可以了。」

  2019年7月底,今日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搜索團隊招聘的信息獲得廣泛關注。字節跳動方面當時介紹,該公司的搜索產品已經上線,用戶可在今日頭條上面的搜索框進行試用。

  朱文佳介紹,頭條搜索2017年組建團隊,2018年增加對技術團隊投入,目前搜索業務已經上線一年。產品此前在打磨階段,最近在用戶體驗方面,「頭條搜索已經進入了業界的第一梯隊」,後續還會做更多的改進。

  頭條為什麼做搜索?朱文佳談到,內容生態的豐富會改進搜索的結果,這也是頭條做搜索的一部分優勢所在。「推薦引擎和搜尋引擎兩者是無縫能結合在一起的,我們對這個產品未來幾年更理想的發展形勢的判斷,是應該結合在一起,因為它們能互相促進。有了搜索之後可以幫助推薦引擎推薦得更準,這是搜索對推薦的幫助。」朱文佳在接受包括新京報記者在內的採訪時稱。

  短兵相接

  百度重注搜索和信息流

  事實上從公關戰到訴訟戰,再到信息流業務競爭,頭條和百度間的摩擦一直不斷。此番頭條正式宣布布局搜索業務,或將與百度形成短兵相接的態勢。

  最早二者對標的是信息流業務。頭條從2014年開始發力信息流廣告,搶走了不少原本屬於百度搜索的廣告份額。2016年,頭條的營收達到8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主要收入來源是信息流廣告。同年,百度總營收705.49億元,淨利潤116.32億元,只有2015年的三分之一。

  也是在2016年9月,戰略幾經搖擺的百度在其世界大會上決心發力信息流,並正式推出百家號,提出將內容成產、分發、變現串聯。其百家號體系與頭條更早幾年推出的頭條號體系類似,到2016年9月,入駐今日頭條的頭條號已經達到30萬,每天有18億次內容被消費。同年,雙方均推出了針對創作者的補貼計劃,百度是2017年將以100億分成給內容生產者,而頭條則是10億補貼短視頻創作者。

  除了帳號體系,雙方還在信息流需要的多個內容體裁上展開纏鬥,問答、短視頻、知識付費等均在其中。2017年初,今日頭條就開始內測問答功能。頭條一方面看中問答可以在新聞資訊之外補充UGC內容,另一方面則希望借問答建立知識社區和社交關係。百度無疑也是看中了問答這些功能。2017年8月,百度百家號向中高級作者開通問答功能。除了問答,在2017年11月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正式推出了短視頻聚合平臺好看視頻,對標今日頭條的短視頻產品西瓜視頻。

  目前,雙方在信息流領域的月活用戶和營收情況均處於膠著狀態。據外界預估今日頭條主應用的日活在1.8億左右;據百度過去幾個季度財報,百度應用的日活在1.8億以上,9月百度日活達1.89億,同比增長25%。營收方面,百度2018年營收在800億元規模,其中廣告佔80%以上;而同年,外界猜測今日頭條廣告收入在500億規模。

  搜索這個百度佔據國內主導地位的行業,則成為二者的新戰場。在2019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兩次財報發布後,李彥宏強調,「搜索是百度的根基,是百度的核心價值」。

  賽道相左

  百度頭條互相進入對方強勢領域

  據相關的市場份額調查數據顯示,世界第一大搜尋引擎是Google,緊隨其後的是視頻網站Youtube,電商平臺亞馬遜領先於微軟開發的搜尋引擎必應,僅僅落後傳統門戶巨頭雅虎0.1%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社交平臺臉書、推特、Pinterest分別排在前列。

  無論是Youtube還是身後的亞馬遜、臉書、推特們,其本身都有非常優質的內容源。在這種情況下,當他們成為各自使用場景的代名詞,也就承載了用戶們的日常行為,自然會擁有非常活躍的內部搜索。活躍的內容生態和場景需求,也是朱文佳認為頭條應該做搜索的原因,其挑戰在於技術、團隊和算法。

  作為老牌搜尋引擎的百度,需要面對的挑戰與頭條相反,其缺少的是內容生態建設。資深網際網路分析人士蔡先生認為,用戶使用搜尋引擎頻率減少,不是因為技術或者文化原因,而是在移動網際網路下,各個應用程式都較為封閉,好內容無法被抓取,個人站點更新頻率減少導致的,「內容側沒有好東西,搜索出來的結果肯定都是垃圾」,蔡先生說。

  百度近年來也在通過自建、投資的方式積極補足內容生態。自建方面,愛奇藝、百度百科、百度貼吧、好看視頻、小程序等均在為百度提供內容資源。2018至2019年間,百度還在內容領域進行了大舉投資,覆蓋音樂、短視頻、文學多個賽道。尤其是今年第三季度,投資泛科技興趣社區果殼,持股9.38%;領投知乎4.34億美元的F輪融資。

  頭條進一步完善搜索生態的步驟之一是對互動百科的收購。朱文佳稱,在收購互動百科後,進行了團隊的整合,補充了產品和研發人員,重新制定了更大目標,「希望將來也能把互動百科打造成用戶體驗和內容最好的百科。」

  此外,頭條和百度走入同一條河流的原因也取決於對廣告營收的爭奪。2017年,頭條的廣告收入達到百億,同年剛剛布局信息流一年的百度宣布信息流廣告業務收入10億美元。

  廣告、電商、金融是網際網路領域最直接的變現方式,信息流廣告又是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新。除今日頭條外,騰訊、百度、微博及快手都已上線信息流產品,並且將其視為營收的關鍵增長點。

  這麼做的結果則是,原本做信息流的頭條和原本做搜尋引擎的百度正在變得越來越像。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今日頭條新CEO朱文佳:今日頭條的邊界是「一橫一豎」
    新京報訊(記者 白金蕾)今日頭條的邊界是什麼?從頭條號、短視頻,到問答、微頭條,直至近期的搜索,「邊界」這個詞對於今日頭條來說,似乎並不存在。在11月15日舉辦的生機大會上,上線7年的今日頭條首度公開了其產品邏輯,以「一橫一豎」概括過去歷年的演化:「一橫」是儘可能豐富的內容體裁,「一豎」是儘可能多的分發方式。
  • 今日頭條的「一橫一豎」,像極了「內容萬物店」?
    去年的生機大會,時任今日頭條CEO的陳林已經提出通用信息平臺的概念,今年更被接替陳林的朱文佳具像為「一橫一豎」:橫是儘可能豐富的內容,豎是儘可能多的分發。看起來,這個邏輯就是當年亞馬遜「萬物商店」的內容升級版。當年貝索斯追求的是指數級增長,習慣了以7年而不是3年為周期看待競爭,相比利潤,亞馬遜更關注自由現金流的最大化,不斷拓展的產品線只是提升資本效率的手段。
  • 上線七年 今日頭條「一橫一豎」打造通用信息平臺
    11月15日,今日頭條在北京舉辦第五屆今日頭條生機大會。今日頭條CEO朱文佳發表演講稱,今日頭條未來要成為通用信息平臺,通用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普惠,人人都可以使用,二是豐富,能夠支持多種分發方式和內容體裁。  朱文佳表示,上線七年以來,今日頭條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總結來講就是「一橫一豎」。
  • 今日頭條上線搜索廣告,是革百度的命,還是抄百度作業?
    01頭條布局搜索搜索是連接人與信息最快、最方便的操作,而今日頭條推薦閱讀方式的出現,逐漸改變了這一現狀,算法可以基於用戶行為和系統對用戶的分析和定義,推薦用戶喜歡的內容,對於用戶能動性而言,這是被動搜索。
  • 百度一審被判幹預搜索詆毀今日頭條 稱將上訴
    (原標題:百度一審被判幹預搜索詆毀今日頭條 稱將上訴)時隔兩年多,字節跳動和百度之間關於幹預搜尋引擎結果的糾紛告一段落。
  • 一橫一豎,能否打開更大的世界
    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信息分發平臺,正在向著這樣一條清晰的產品邏輯線發展。在近日舉辦的2019今日頭條創作者生機大會上,今日頭條將平臺的發展歸結為「一橫一豎」,「一橫」是儘可能豐富的內容體裁,「一豎」是儘可能多的分發方式,強調了信息的豐富性以及信息分發的多種可能性。在產品向著「通用信息平臺」前行的同時,希望為用戶打開更大的世界。
  • 今日頭條扣動「搜索廣告」板機,步入百度「競價排名」後塵?
    原創 葉小安 松果財經字節跳動旗下今日頭條廣告試水,能否打破市場格局,分食搜索市場?搜索是極具「現金流」屬性的模式,又是廣告變現的一把利器,下一款現象級產品也就非頭條搜索莫屬了。
  • 搜索、信息流互融 搜索市場戰事再起 百度頭條爭鋒
    對於此時涉足搜索,朱文佳坦言,整個泛資訊市場的空間其實非常大,但目前還沒有一家能在體驗上做到非常完美,讓用戶毫不猶豫只選擇一家,因此整個市場目前呈現為多家膠著的狀態。2019年今日頭條的DAU在 1.8億左右,2019年Q3手機百度DAU達到1.89億。對於今日頭條入場搜索,記者一直未曾獲得來自百度官方的回應。
  • 對標百度?今日頭條啟用baike.com入局搜索領域!
    啟用baike.com,頭條野心凸顯 今日頭條做搜索的野心,很早就暴露了。2017年,前360搜索的產品負責人被挖角到今日頭條;2019年3月,網友發現今日頭條支持站外搜索,但搜索結果僅為今日頭條站內的內容為主;同年7月31日發布搜尋引擎招聘的微信推文,正式揭開字節跳動在搜尋引擎上的布局序幕,向世人宣布:今日頭條要做搜尋引擎了!
  • 頭條推搜索App,與百度大戰勝算幾何?
    字節跳動從2016年開始探索搜索技術,相繼在今日頭條內置搜尋引擎、上線搜索獨立網頁。2019年3月有媒體報導,前360搜索產品負責人吳凱將擔任今日頭條搜索業務的負責人,並開始搜索業務的商業化。去年3月,今日頭條內置搜索正式開啟了全網搜索功能。去年下半年,今日頭條正式進軍通用搜索領域的消息傳播開來。
  • 「頭條搜索」獨立APP上線,百度怕了?
    對於搜索這條魚,字節跳動已經瞄得很久了。公開資料顯示,字節跳動早在2017年便開始著手布局全網搜索,2018年加大對搜索技術團隊的投入,前360搜索產品負責人吳凱在這一年底加入字節跳動,並擔任搜索業務的負責人。 2019年7月底,字節跳動搜索團隊招聘的信息引發廣泛關注。
  • 我們分別在頭條和百度搜索了100個關鍵詞
    據了解,字節跳動(下稱「頭條」)為做全網通用搜索已經籌備了兩年。8月初,頭條首次在招聘中提到搜索部門的存在,並表示將從0到1打造一個全網通用的搜尋引擎,搜索部門匯聚了來自Google、百度、Bing、360搜索團隊的技術人員。        頭條搜索上線後,很多人開始為百度操心。
  • 頭條搜索網頁版推出 百度卻並沒有感到任何威脅
    【TechWeb】今日頭條悄悄上線自家搜索入口:「頭條搜索」網頁版,目前可以在電腦端搜索「頭條搜索」來試用。該產品的Slogan為:搜你想搜的。如果將頭條搜索網頁版(下稱「頭搜」)與百度搜索進行對比,用戶會發現其中很大不同。1,頭搜優先推薦文章內容。例如搜索「GitHub」,頭搜並不第一時間給用戶GitHub首頁連結,而是推送相關的文章。
  • 今日頭條這回玩大的,直接叫板百度
    小雷也是頭條的忠實粉絲,上班時候刷一刷,下班時候刷一刷,蹲坑時候刷一刷... 因為頭條的個性推薦實在太厲害了,總是推送有「營養」的東西...內容 小雷在搜索時,就被頭條搜索的內容給「迷」住了。 在搜索的內容上,頭條搜索的結果,多數是來源於今日頭條、西瓜、抖音等文章、討論、視頻。
  • 頭條和百度大打出手時,微信搜索去哪兒了?
    文丨字母榜 ID:wujicaijing「如果要做一款搜索產品挑戰百度搜索,微信搜一搜和今日頭條的搜索選一個,為什麼?」2020年騰訊產品經理培訓生校招面試,出現了這樣一道面試題。巨頭間的戰火已經燒過短視頻、直播,並正向更多領域蔓延,一塊土地都不放過。搜索自然也是其中之一,雖然和算法推薦相比,搜索可說是「前浪」。
  • 被「遺忘」的今日頭條?
    字節跳動的進攻姿態背後,是近年中國網際網路產品形式豐富後,用戶搜索習慣的變化。在百度以外,微博、知乎、豆瓣以及字節系今日頭條和抖音正在各個更專注的領域成為用戶搜索信息的優先選擇。並且由於百度搜索中廣告的影響權重過大,一定程度也在將用戶推向別處。
  • 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還有百度超市、阿里骨頭館、京東肉餅
    」非常接近,「今日油條」的門店裝修風格也和今日頭條的品牌很像。比如「今日油條」的logo,幾乎就是將今日頭條中的「頭條」二字替換成「油條」;店鋪顏色設計也以紅色白色為主,和今日頭條一致;此外,「今日油條」打出「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Slogan,這和今日頭條的Slogan,「你關心的,才是頭條」幾乎一模一樣。
  • 一個沒有邊界的今日頭條真的好嗎?
    在19年舉辦的生機大會上,今日頭條CEO朱文佳給出了今日頭條的產品邏輯,是以「一橫一豎」概括過去歷年的演化,「一橫」是儘可能豐富的內容體裁,「一豎」是儘可能多的分發方式。就是這一橫一豎,使得今天的今日頭條既可以看電影又可以看新聞,還能發動態。牛奶不是什麼行業大佬,但以牛奶粗淺的產品認知,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的產品邏輯。
  • 搜索大戰烽煙再起:李彥宏不能再輸,張一鳴亟待破局
    作為一門本質上圍繞「流量+分發」展開的生意,從阿里、騰訊、360、搜狐、網易,直到今日的字節跳動,一旦建起流量蓄水池,網際網路公司都會將目光投向搜索這個信息整合、分發、精準變現的利器。谷歌2010年退出中國後,百度始終佔據著中國搜索市場70%的份額。百度之下,十幾年間,搜索公司的排名不斷交替。最新加入戰局的是字節跳動。
  • 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還有百度超市、阿里骨頭館、京東肉餅在你身邊
    不過,正如其品牌名稱和網際網路公司字節跳動旗下「今日頭條」非常接近,「今日油條」的門店裝修風格也和今日頭條的品牌很像。 比如「今日油條」的logo,幾乎就是將今日頭條中的「頭條」二字替換成「油條」;店鋪顏色設計也以紅色白色為主,和今日頭條一致;此外,「今日油條」打出「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Slogan,這和今日頭條的Slogan,「你關心的,才是頭條」幾乎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