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文明祭祀不忘防火安全

2020-12-20 身邊24小時

收錄於話題

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中元節,

是人們懷念祖先、

為家人祈福的日子。

按照傳統習俗,

中元節有 " 前三後四 " 說法,

即節前三天到節後四天,

都是燒紙祭拜的日子,

時間跨度長達一周,

因此,火災隱患也尤為突出。

在祭祀活動中,因焚香燒紙、

燃放孔明燈等傳統習俗

而引發的火災讓人觸目驚心。

文明祭祀,杜絕火災

我們應該怎麼做?

1. 暫停祭掃的地區,禁止在公墓、陵園外和小區、居民樓內焚燒紙錢,嚴防火災事故發生;允許祭掃的地區,倡導用植樹、獻花等文明方式寄託哀思。

2. 公共建築、文物保護單位、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易燃易爆場所、山林、草原等場所嚴禁祭掃點燭、燃香、燒紙、燃放鞭炮。

3. 不要在大風天進行祭掃點燭、燃香、燒紙、燃放鞭炮等明火祭祀活動。

4.祭掃活動時,嚴禁佔用、堵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車通道;家長要教育孩子不玩火。

5.發現火災,請撥打火警電話 119;發現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行為,請撥打舉報電話 96119。

【來源:ZAKER吉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提陽山管護區落實「中元節」文明祭祀與森林防火工作
    提陽山管護區落實「中元節」文明祭祀與森林防火工作 2020-09-02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明祭祀】中元節文明祭祀的正確方式都在這兒~
    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中元節豐富的人文內涵。在這個緬懷祭祀的節日,傳統的祭祀風俗如焚燒祭品、燃放鞭炮等方式,不但影響市容衛生、汙染大氣環境,而且容易引發火災等安全事故。每年因為中元節祭掃而引發的火災很多,燒完紙錢留下的紙灰不僅汙染了空氣,甚至還存在安全隱患。共建安全文明家園,共享寧靜舒適生活。
  • 文明祭祀 | 圖說中元節,新時代追思先人要文明~~
    文明祭祀 | 圖說中元節,新時代追思先人要文明~~ 2020-08-31 1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元節:緬懷先人 文明祭祀
    中元節:緬懷先人 文明祭祀作者:梁琦,宮玉婷時間:2020/09/03 08:26:16來源:威海市環翠區融媒體中心瀏覽次數:5秋風將至,又逢中元。中元節是祭奠先人的日子,為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祭祀新風,各鎮街、相關部門多措並舉,努力營造平安、和諧、文明的祭掃氛圍。溫泉鎮、孫家疃街道、鯨園街道、嵩山街道、環翠樓街道開展了文明祭祀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寫寄語、手抄報等形式,倡導居民用文明綠色環保的方式祭奠先人,共同維護整潔文明的城市環境。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丨中元節來臨,請文明祭祀!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丨中元節來臨,請文明祭祀!、倡導綠色祭祀、樹立文明新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現就我市中元節期間文明祭祀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倡導現代文明祭祀。
  • @南開人 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書請查收!
    @南開人 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書請查收!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中元節,是祭奠先人、緬懷逝者、表達思念之情的日子。文明2.綠色低碳,安全祭祀樹立環保意識,以適度簡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開展祭祀活動。不吹打念經、不焚燒紙牛紙馬紙錢、不拋撒冥幣,積極維護優美整潔的城區環境。嚴格遵守防火規定,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杜絕各類安全隱患。
  • 中元節|祭祀「防火」不可缺
    這次起火原因可不是菸頭,而是,中元節期間附近居民燒紙祭祖,不慎引燃周邊雜草引發火災。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老百姓也把它叫做「七月半」。中元節屬於中華民族傳統祭祖大節,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一天,老百姓會前往祖先墓地焚香,燒紙進行祭祀,以表示對逝去先人的懷念。中元節風俗。
  • 中元節臨近,成都提倡文明、環保、安全祭祀
    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俗稱「鬼節」、又叫「七月半」,佛教稱其為「盂蘭盆節」。傳說在中元節這天,「鬼門大開」,大小鬼都在這個時候來到人間吸食煙火,接受供奉。所以這個節日主要的習俗就是焚燒「香蠟紙錢」祭祖,表達對已逝親人、祖先的哀思。
  • 關於中元節文明祭祀的通告
    中元節即將到來,今年中元節正值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的特殊時期,為降低人流聚集風險,進一步推行文明祭祀,減少環境汙染,建設生態宜居文明大冶,共同營造碧水藍天新家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國務院《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殯葬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現將2020年度中元節期間文明祭祀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為降低防控風險
  • 「中元節」,祭祀不要忘了文明
    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即將來臨,在我國的一些地方,有上墳掃墓,焚燒冥紙,祭祀先人的傳統習俗。中元節,為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全國性的傳統節日。人們在這一天,通過虔誠的祭祀活動,表達慎終追遠的情懷。
  • 中元節文明祭祀,嚴禁野外用火
    「文明祭祀·綠色中元」倡議書廣大城鄉居民朋友:秋風將至,又逢「中元」(俗稱「七月半」)。中元節是中國民俗中祭祀先人、緬懷逝者、表達情感的重要節日。然而祭祀活動中隨地燒紙錢、放鞭炮,火光四起,煙霧繚繞,既嚴重汙染大氣環境,還存在安全隱患。
  • 中元節文明祭祀切莫「惹火」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消防蜀黍提醒大家,祭祖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一起來看看蜀黍的防火小貼士吧! 1、避免在山區、樹林、草坪、燃氣管道旁、高壓電線、汽車旁、化糞池邊、蘆葦草垛及工地、工棚等地附近燃放煙花爆竹、焚燒香紙;以免造成火災事故、燃氣洩漏或引燃沼氣而發生爆炸事故等,應到指定區域進行焚香、燒紙。
  • 中元節|文明祭祀莫「惹火」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同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祭祀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的傳統。傳統的焚香燒紙的祭祀方法,既不環保,又不安全,特別在農村地區,幾乎每逢清明、中元節重大祭祀活動,都會發生嚴重的火災事故。在一些老舊小區的周圍,依舊會有不少市民隨意在空地上、樓梯口焚燒紙錢,甚至有的個體戶索性就在店鋪門口的大街上、人行道上支起一個小茶桌,設置供臺,燒紙點蠟,也有人帶著紙錢和祭祀品上山,到親人的墓前燒紙錢。
  • 倡議書:市委文明辦發出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
    尊敬的市民朋友們:我們即將迎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祭祀節日——中元節,民間也稱「七月半」。為倡導科學文明的祭祀方式,深入推進《昆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貫徹落實,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營造乾淨、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特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一、倡導移風易俗,全民行動。開展文明祭祀,做到理性祭奠、節儉祭奠,以環保、節約、低碳的文明方式緬懷逝者。
  • 中元節:讓我們一起文明祭祀
    「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文明祭祀倡議書全縣廣大團員青年朋友們:又是一年一度中元時,在中元節這個悼念故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祭祀節日到來之際,作為新時代新青年,讓我們在緬懷英烈、祭奠逝者的同時,積極倡導社會新風尚,提升文化品位,進一步保護我們的城市環境。
  • 中元節,緬懷先人,文明祭祀!
    中元節的習俗中元節祭祀祖先是本土文化的產物,但是包含的節日習俗比較複雜,因為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在焚燒紙錢和祭祀食物這兩種基本的傳統習俗之外,各地也有一些不一樣的習俗。中元節吃什麼而說起節日習俗,那就不得不提一提中元節的飲食習俗,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而在飲食方面,中國的飲食習俗更是能說上三天三夜也不過是說個九牛一毛。今天別的不講,就單說一說這中元節吃什麼。
  • 中元節:緬懷新形式,祭祀新理念
    同時,燃燒紙錢、燃放孔明燈等不文明祭祀行為也會造成消防隱患,每年因此而引發的安全事故都讓人觸目驚心。現如今,傳統的燒香、焚紙祭祀方式已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中元節源遠流長,祭奠的目的在於表達哀思,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至於祭奠方式如何、在哪裡祭奠,並不是最重要的。
  • 資訊:中元節,請文明祭祀!
    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 永州:中元節 文明祭祀是最好的緬懷
    紅網時刻8月24日訊(零陵分站記者 楊坤)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節日中元節,為倡導健康、文明的祭祀新風尚,減少環境汙染,連日來,永州市零陵區持續開展中元節文明祭祀專項行動,宣揚文明祭祀新風,引導市民破除祭祀中陳規陋習,確保中元節期間環境良好、社會和諧。
  • 開封人,中元節來臨,請文明祭祀!
    可是 焚燒香蠟紙錢 不僅會造成空氣汙染、環境髒亂 甚至存在火災隱患 …… 為確保中元節祭祀活動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