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臨近,成都提倡文明、環保、安全祭祀

2020-12-20 四川曹先生

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俗稱「鬼節」、又叫「七月半」,佛教稱其為「盂蘭盆節」。

傳說在中元節這天,「鬼門大開」,大小鬼都在這個時候來到人間吸食煙火,接受供奉。所以這個節日主要的習俗就是焚燒「香蠟紙錢」祭祖,表達對已逝親人、祖先的哀思。

小的時候,每到中元節,爺爺、奶奶便會將準備好的「錢紙香蠟」拿到十字路口焚燒,哀思先輩,同時也祈求一家老小平安,來年風調雨順,有一個好的收成。所以在早些年農村,中元節這天,鄉間的每個十字路口都能看見正在燃燒的「香蠟紙錢」,或是已經燃燒後的灰燼。隨著農村人口慢慢往城裡遷移,這種習俗在農村也慢慢被遺忘。

而今,越來越多的人匯聚到城市,城市人口大量增加。每年中元節的時候,經常會在路邊、草坪邊、綠地邊或是河邊看見有人在焚燒祭祀用品,既汙染了空氣,也造成了安全隱患。

今年的中元節即將到來,為了減少空氣汙染、改善環境質量、保護公共設施、維護公共安全。成都市城管委、市社治委等10部門聯合發出《關於中元節期間禁止在公共場所焚燒祭祀用品的通告》,在中元節期間,禁止在天府新區、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等建成區範圍內的城市道路、廣場、河邊、樹林、草坪等公共場所焚燒香蠟紙錢等祭祀用品。

《通告》提倡大家文明祭祀,用鮮花、絲帶等綠色、環保、安全的方式開展祭祀活動,表達對先輩的哀思。

相關焦點

  • 資訊:中元節,請文明祭祀!
    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 關於中元節文明祭祀的通告
    中元節即將到來,今年中元節正值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的特殊時期,為降低人流聚集風險,進一步推行文明祭祀,減少環境汙染,建設生態宜居文明大冶,共同營造碧水藍天新家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國務院《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殯葬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現將2020年度中元節期間文明祭祀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為降低防控風險
  • 永州:中元節 文明祭祀是最好的緬懷
    紅網時刻8月24日訊(零陵分站記者 楊坤)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節日中元節,為倡導健康、文明的祭祀新風尚,減少環境汙染,連日來,永州市零陵區持續開展中元節文明祭祀專項行動,宣揚文明祭祀新風,引導市民破除祭祀中陳規陋習,確保中元節期間環境良好、社會和諧。
  • 倡議:中元節期間 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文明祭祀
    廣大市民朋友: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到來,每年的中元節期間,焚紙錢、燒冥物、放鞭炮等方式祭奠先人、緬懷逝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然而,隨意祭祀導致城市環境汙染,消防安全隱患突出。在這慎終追遠、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時節,為深入倡導文明祭祀,樹立文明新風,確保中元節祭祀安全有序,雲陽縣文明辦向市民發出倡議。一、轉變觀念,摒棄傳統祭奠陋習。
  • 中元節,緬懷先人,文明祭祀!
    中元節的習俗中元節祭祀祖先是本土文化的產物,但是包含的節日習俗比較複雜,因為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在焚燒紙錢和祭祀食物這兩種基本的傳統習俗之外,各地也有一些不一樣的習俗。中元節吃什麼而說起節日習俗,那就不得不提一提中元節的飲食習俗,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而在飲食方面,中國的飲食習俗更是能說上三天三夜也不過是說個九牛一毛。今天別的不講,就單說一說這中元節吃什麼。
  • 【文明祭祀】中元節文明祭祀的正確方式都在這兒~
    中元臨近,共寄哀思。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中元節豐富的人文內涵。在這個緬懷祭祀的節日,傳統的祭祀風俗如焚燒祭品、燃放鞭炮等方式,不但影響市容衛生、汙染大氣環境,而且容易引發火災等安全事故。每年因為中元節祭掃而引發的火災很多,燒完紙錢留下的紙灰不僅汙染了空氣,甚至還存在安全隱患。共建安全文明家園,共享寧靜舒適生活。
  • @南開人 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書請查收!
    @南開人 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書請查收!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倡樹新風,移風易俗,南開區文明辦向廣大居民發出如下倡議:1.緬懷先人,文明追思樹立文明祭祀理念,提倡以網上祭掃、敬獻鮮花、家庭追思等現代文明方式緬懷親人,以精神傳承代替傳統實物祭祀,不搞攀比、不講排場、不擺闊氣,以文明、肅穆、節約的方式緬懷逝者,寄託思念。
  • 中元節|文明祭祀莫「惹火」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同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祭祀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的傳統。傳統的焚香燒紙的祭祀方法,既不環保,又不安全,特別在農村地區,幾乎每逢清明、中元節重大祭祀活動,都會發生嚴重的火災事故。在一些老舊小區的周圍,依舊會有不少市民隨意在空地上、樓梯口焚燒紙錢,甚至有的個體戶索性就在店鋪門口的大街上、人行道上支起一個小茶桌,設置供臺,燒紙點蠟,也有人帶著紙錢和祭祀品上山,到親人的墓前燒紙錢。
  • 中元節:讓我們一起文明祭祀
    「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文明祭祀倡議書全縣廣大團員青年朋友們:又是一年一度中元時,在中元節這個悼念故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祭祀節日到來之際,作為新時代新青年,讓我們在緬懷英烈、祭奠逝者的同時,積極倡導社會新風尚,提升文化品位,進一步保護我們的城市環境。
  • 倡議書:市委文明辦發出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
    尊敬的市民朋友們:我們即將迎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祭祀節日——中元節,民間也稱「七月半」。為倡導科學文明的祭祀方式,深入推進《昆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貫徹落實,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營造乾淨、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特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一、倡導移風易俗,全民行動。開展文明祭祀,做到理性祭奠、節儉祭奠,以環保、節約、低碳的文明方式緬懷逝者。
  • 「中元節」,祭祀不要忘了文明
    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即將來臨,在我國的一些地方,有上墳掃墓,焚燒冥紙,祭祀先人的傳統習俗。中元節,為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全國性的傳統節日。人們在這一天,通過虔誠的祭祀活動,表達慎終追遠的情懷。
  • 中元節文明祭祀,嚴禁野外用火
    「文明祭祀·綠色中元」倡議書廣大城鄉居民朋友:秋風將至,又逢「中元」(俗稱「七月半」)。中元節是中國民俗中祭祀先人、緬懷逝者、表達情感的重要節日。然而祭祀活動中隨地燒紙錢、放鞭炮,火光四起,煙霧繚繞,既嚴重汙染大氣環境,還存在安全隱患。
  • 市城管執法局:倡議中元節文明祭祀
    傳統"中元節"前夕,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執法人員來到沿街門店,向市民發放"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書",耐心向市民解釋,提倡大家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倡導厚養行孝,革除燒紙、鳴炮等陳規陋習,保護城市環境。對於倡導文明、節儉、環保的祭祀新風,市民們紛紛表示贊同。
  • 文明祭祀 | 圖說中元節,新時代追思先人要文明~~
    文明祭祀 | 圖說中元節,新時代追思先人要文明~~ 2020-08-31 1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元節移風易俗 文明祭祀我先行
    為樹立文明祭祀新風尚,保護城市環境,共建美好社區,9月1日下午6點半,城中街道東興社區開展文明祭祀活動。為保證轄區居民有序進行文明祭祀,城中街道東興社區工作人員向居民發放《禁火令》宣傳單、張貼宣傳單等方式,倡導現代感恩理念,宣講文明祭祀掃改革方面的知識和意義,讓居民更加深入了解中元節的文化內涵。並號召大家在祭祀時不要燃放鞭炮。焚香燒紙,避免發生火災,提倡居民以植樹祭祀、鮮花祭祀、也可以網上祭祀等健康、文明祭祀方式祭奠、緬懷親人。
  • 中元節:緬懷先人 文明祭祀
    中元節:緬懷先人 文明祭祀作者:梁琦,宮玉婷時間:2020/09/03 08:26:16來源:威海市環翠區融媒體中心瀏覽次數:5秋風將至,又逢中元。中元節是祭奠先人的日子,為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祭祀新風,各鎮街、相關部門多措並舉,努力營造平安、和諧、文明的祭掃氛圍。溫泉鎮、孫家疃街道、鯨園街道、嵩山街道、環翠樓街道開展了文明祭祀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寫寄語、手抄報等形式,倡導居民用文明綠色環保的方式祭奠先人,共同維護整潔文明的城市環境。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丨中元節來臨,請文明祭祀!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丨中元節來臨,請文明祭祀!、倡導綠色祭祀、樹立文明新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現就我市中元節期間文明祭祀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倡導現代文明祭祀。
  • 多措並舉倡導中元節文明祭祀
    原標題:多措並舉倡導中元節文明祭祀「中元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祀節日,其緬懷親人、追思逝者的意義不亞於清明節。固然,祭祀先人無可厚非,但傳統的燒紙錢香燭風俗卻值得商榷。為推動移風易俗,倡導文明祭祀,美化園區市容環境,近日,雨花臺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開發區執法中隊聯合開發區市容環境部,提前部署、多措並舉,集中治理中元節不文明祭祀行為,努力營造優美整潔、空氣清新的園區環境。
  • 文明祭掃!遷安發布系列通告,倡導中元節文明祭祀!
    中元節臨近遷安市民政局發布了關於中元節文明祭祀的如下規定一起來看看吧~01遷安市殯儀館等殯葬服務機構中元節期間有序恢復祭掃活動為防止人員聚集,每個祭祀家庭祭掃人員不能超過3人,必須佩帶口罩、體溫檢測和健康碼登記,對體溫超過37.0℃人員以及高風險地區返遷人員禁止入內。殯儀館、天福陵園將對祭掃群眾攜帶的冥紙冥幣等封建迷信用品統一回收,集中使用環保焚燒爐焚燒。
  • 中元節將到,你想過用這樣方式去祭祀嗎?
    8月20日,成都市城管委等7個部門聯合發出《關於中元節期間禁止在公共場所焚燒祭祀用品的通告》,明確禁止在成都建成區範圍內的城市道路、廣場、河邊、樹林、草坪等公共場所焚燒香蠟紙錢等祭祀用品,禁止沿街兜售香蠟紙錢等祭祀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