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祭祀
手機APP祭掃
8月25日是中元節,每到此時,成都人都會祭祀先人、緬懷逝者,城市小區裡、河道邊、綠化帶不乏市民焚燒冥幣、香蠟等現象。天府早報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天堂信箱寄語」等綠色、環保的祭奠逝者方式逐漸開始流行。而基於網際網路+的發展也出現了多種網絡祭掃的渠道,例如手機APP、祭祀網站等,更有公墓推出了微信掃墓,可以提供遠程祭祀服務。這些網絡祭掃的模式也被網友們親切稱為「用指尖寄託哀思」。
相關規定
成都禁止在公共場所焚燒香蠟紙錢
中元節快到了,家住成都跳傘塔街道某小區的王先生有些擔憂,「每年這個時候,附近都有焚燒祭祀用品的行為,整得烏煙瘴氣的,紀念家人本無可厚非,但汙染了環境卻著實讓人憤懣。」據負責該路段的衛生服務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年中元節期間,清潔區域內都會有不少公共場所焚燒祭祀用品的行為,其中府南河臨江中路段與火燒堰兩條河流的河道邊和棕北花園、棕南花園、林蔭街小遊園、磨子橋小遊園、磨子巷小遊園、勝利村小花園等6個小遊園內,這種情況最多發。」
8月20日,成都市城管委等7個部門聯合發出《關於中元節期間禁止在公共場所焚燒祭祀用品的通告》,明確禁止在成都建成區範圍內的城市道路、廣場、河邊、樹林、草坪等公共場所焚燒香蠟紙錢等祭祀用品,禁止沿街兜售香蠟紙錢等祭祀用品。
網絡祭掃
老人擔心網站關門 情感難以寄託
80後的張女士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我們家有個傳統,每年清明節都是一大家人一起去掃墓,然後再聚個餐,一般都有兩三桌人,而中元節則是自家幾個人,在住家附近找個地方悼念親人。」
張女士描述說,祭祀時香蠟錢紙是必備的,還會準備一些水果、飯菜和酒,「幾年前,我們會在小區附近找個角落擺上一些食物,然後燒一些錢紙,還會為親人撒上一杯酒寄託哀思,不過這兩年小區附近都禁止燒紙了,所以每年為了找燒紙的地方也會很費一番事兒。」
今年,張女士提前半個月就開始勸父母放棄燒紙,「現在都提倡文明祭祀,街頭燒紙這種祭祀方式不僅汙染大氣、影響市容、損壞市政設施和園林草木,還可能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張女士告訴天府早報記者,她已經和家人商議好了,今年就在家擺上一些食物供奉,然後一家人一起吃頓飯,「最重要的是,我們準備在網上為逝去的親人建一個紀念館,」張女士表示,雖然這種祭祀方式她在幾年前就聽說過,但是家人以前不太能接受,「媽媽擔心有一天網站沒有了,感情上很難接受。」
今年,張女士早早地在一家祭祀網站上為自己已逝的外公外婆建了一個雙人紀念館,「我把一些老照片都上傳到網站上了,等到周六中元節時,一家人可以一起在網上敬香、點燭、獻花。」
微信祭掃
200元的遠程祭掃 包含專屬司儀
天府早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無論是移動端還是PC端,都有多種網絡祭掃的渠道,從祭祀網站到紀念APP再到微信祭掃,形式多樣。
成都長松寺公墓就推出了微信掃墓。劉洋的父親3年前因病去世,因為工作原因,劉洋去年帶著妻兒和母親舉家從成都遷到了重慶。今年中元節無法回到成都掃墓的他,早早地就關注了長松寺公墓的微信公眾號,「早前我就諮詢了,發現有一個遠程祭祀服務,我正在考慮要不要試試。」
根據劉洋的提示,天府早報記者關注公眾號後找到了這項服務,這項價值200元的服務是一種遠程祭祀服務,包含專屬的祭祀司儀和祭祀禮儀,提供全套標準的祭祀流程服務,最重要的是,該項服務還提供遠程視頻直播服務,並提供祭祀現場視頻錄製,可以回傳客戶。不過這項服務在銷量上顯示只有10次。客服告訴記者,這項服務的200元標價不包含鮮花等祭品,需要的話需另行購買,而在公眾號的商城中就可以購買到鮮花。
劉洋告訴記者,他還在考慮是否需要遠程祭祀服務,不過,已經在公眾號的商城中購買了鮮花,「我備註了不能到現場,公墓的工作人員會將鮮花送到父親的墓位。」
手機祭掃
免費創建紀念館 還可以上香留言
80後的伍女士已經是2個兒子的媽媽了,遺憾的是,她的父親在10年前就離開了她。這些年,伍女士每逢春節、清明、中元,都會趕回老家崇州為父親祭掃,「父親生前喜歡每天小酌,所以每次我都會帶一瓶酒回去為他在倒上一杯,聊聊最近的心事。」
今年中元節恰逢周六,做服裝行業的伍女士實在抽不開身,「這是10年來第一次不能在中元節回老家祭拜。」於是,伍女士在手機網絡商城搜索發現,追思、祭祀的網絡軟體有不少,她便下載了一款APP,「幾年前,我就在一個網站上為父親建過紀念館,我記得當時還花了100多元錢,但後來卻荒廢了。」
伍女士告訴記者,這款軟體可以免費創建逝者的紀念館,可以在紀念館中放入相關照片,並寫入墓志銘、安息地、紀念關係等相關信息。天府早報記者發現,軟體提供了上香、點燭、花圈、鮮花、行禮等祭拜方式,不過其中大部分方式都需要支付紀念幣,而購買紀念幣則需要支付人民幣。「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幾元錢就能買幾千個紀念幣,而點一盞粉紅蓮花燈也只需要30個紀念幣。」伍女士說,她最看重的是可以在紀念館中追思留言,「我可以隨時拿起手機,把我想告訴父親的事兒都寫下來,這就是最好的紀念吧!」
【新聞連結】
中元將至 成都倡導市民環保祭祀 文明過節
農曆七月半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元節」,許多市民已經提前開展追思故親的活動然而,每到這樣的節日,有部分市民在城市道路、河邊、廣場、草坪及小區內焚燒香蠟紙錢,造成公共環境空氣汙染,破壞綠地, 而且帶來火災隱患,影響他人工作、生活和休息。那麼,市民可以採取哪些文明環保的方式祭奠故人呢?為保護城市環境,減少安全隱患,倡導移風易俗,成都市殯葬協會發出了相關倡議,倡議市民採用遠程祭祀、環保祭祀等方式悼念故人。
成都市殯葬協會倡議
一、環保祭祀
前往骨灰寄存處或安葬骨灰公墓進行祭祀,提倡「五個一」祭祀方式,即:獻一束花、掛一根絲帶,念一封信,讀一首詩,唱一首歌。既溫馨,又能寄託思念之情。
二、家庭追思
在家裡與親友圍聚在一起,在逝者遺像前,捧上一杯清酒,用鮮花、供果以及逝者生前最喜愛的物品,鞠躬、默哀追憶親人,傳達思念之情。
三、遠程祭祀
通過網絡、微信等方式,委託公墓工作人員擦拭墓碑、敬獻鮮花並錄傳一段視頻。
四、網上祭祀
通過開設有網上紀念館的公墓或殯儀館,採取綠色低碳的網絡祭祀來緬懷親人。
五、音樂追思
聽親人最喜愛的歌曲,看照片、憶往事,進行往生回憶,表達對已故親人的緬懷之情。
原標題: 中元節將到,你想過用這樣方式去祭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