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祭祀引爭議 傳統風俗淘汰還是繼續?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中元節祭祀引爭議 傳統風俗淘汰還是繼續?

  原標題:中元節祭祀引爭議傳統風俗該淘汰嗎?

  火燒火燎,隔幾米就一個火堆堆……昨日,微博上一張四川達州城區河岸邊燃燒祭祀物品的圖片震撼了不少網友。明天就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傳統風俗該淘汰還是該繼續?對此,民俗專家和環保專家站在各自的立場給出了不同的觀點。

  網曝達州祭祀圖

  傳統祭祀引發網友熱議

  明天就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為了寄託對先人的哀思,人們開始一年一度祭拜。昨日,微博上一張四川達州城區河岸邊燃燒祭祀物品的圖片震撼了不少網友。記者從圖片上看到,沿河的堤壩上擠滿了正在燒火祭祀的人群,密集的火堆釋放出的巨大煙霧籠罩著整個河堤。

  「一年就燒一天,大家就寬容點吧。」面對每年的「傳統」,不少網友表示出了寬容。「祭祀代表對逝者的哀思。」部分網友則提出了自己的擔憂:「我們小區外頭一條綠化帶全是火堆堆,還有人在樹底下燒紙火多大多高,好危險!」

  有網友希望能夠倡導文明祭祀,用其他的方式緬懷先祖。「請相關部門規劃固定區域,規範祭祀行為,不要讓其在安全隱患中生長。」「可以使用網上祭祀,或者在墓前祭拜完後自行打掃。」

  記者調查》》》

  中元節將至煙霧罩城

  成都晚報記者在調查走訪時發現,隨著中元節的到來,不少市民找不到專門祭祀的地方,往往就在自家小區樓下、綠化帶上、河堤邊就近焚燒紙錢,包括錦江岸、廣福橋北街、肖家河沿街、二環路西二段在內的多個住宅小區外的綠化帶內都可以看到明顯的焚燒痕跡與燃燒過的香燭。

  昨日19時許,記者在東安北路的河堤旁看到火光沖天,成群的祭祀者聚集在一起。「清明節才會特地出去掃墓,但中元節又沒有假期,不可能跑太遠。」市民胡小姐告訴記者,從老一輩開始,中元節給祖先燒紙祭祀已經變成了家裡的一個傳統。「趁這個機會跟他們說說話。」一旁的李婆婆說,平時年輕人都很忙,趁著這個傳統節日,家人難得聚到一起,也可以跟先人說說心事,交待一下生活近況。

  「我們只在清明節的時候送花。」市民許婆婆則認為,雖然老一輩有在中元節祭祀的習慣,但在城裡燒紙對環境有影響,就把對先人的思念一起寄托在清明節了。

  專家意見》》》

  民俗專家:請年輕人寬容一些

  「希望年輕人能寬容一些,不要太理性地去看待祭祀行為。」成都民俗專家袁庭棟告訴記者,中元節自古就有不進寺廟,野外祭祀的說法。由於不是國家法定節假日沒有假期,人們只能選擇就近的小區、河堤上進行祭祀活動。或許年輕人認為可以另尋方式,文明進行祭祀,但對於老一輩而言,中元節作為一種傳統民俗,在野外祭祀是對先祖的一種紀念方式。袁庭棟說,年輕人不需要太較真,理解老一輩的習慣,尊重傳統風俗。

  環保專家:會對空氣造成汙染

  市環保局相關專家:雖然中元節是民間傳統節日,但在市區內燒紙,會對環境產生汙染,對空氣品質也有一定的影響。在此也提醒各位市民,在保護傳統,祭奠先輩的同時,也希望大家注意安全隱患,熄滅明火,自覺清理祭祀現場的垃圾。

  中元節來歷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民間傳統節日。「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時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祭祀祖先,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來源:成都晚報)

相關焦點

  • 中元節|祭祀「防火」不可缺
    這次起火原因可不是菸頭,而是,中元節期間附近居民燒紙祭祖,不慎引燃周邊雜草引發火災。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老百姓也把它叫做「七月半」。中元節屬於中華民族傳統祭祖大節,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一天,老百姓會前往祖先墓地焚香,燒紙進行祭祀,以表示對逝去先人的懷念。中元節風俗。
  • 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時間:2020-09-02 13:46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說到中元節,不少地區都稱之為鬼節,因為帶有鬼字,所以有著一些讓人覺得恐怖的色彩,傳統的中元節習俗主要是祭祀,祭奠已故的親人,所以有些禁忌是不能做的,那麼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每年的農曆七   原標題: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 中元節風俗有哪些? 一口氣搞懂中元節的來歷
    中元節風俗有哪些? 一口氣搞懂中元節的來歷時間:2020-09-02 13:49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風俗有哪些? 一口氣搞懂中元節的來歷 今天是2020年的9月2日,星期三。庚子年(鼠年)七月十五,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鬼節。
  • 【文明祭祀】中元節文明祭祀的正確方式都在這兒~
    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中元節豐富的人文內涵。在這個緬懷祭祀的節日,傳統的祭祀風俗如焚燒祭品、燃放鞭炮等方式,不但影響市容衛生、汙染大氣環境,而且容易引發火災等安全事故。每年因為中元節祭掃而引發的火災很多,燒完紙錢留下的紙灰不僅汙染了空氣,甚至還存在安全隱患。共建安全文明家園,共享寧靜舒適生活。
  • 多措並舉倡導中元節文明祭祀
    原標題:多措並舉倡導中元節文明祭祀「中元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祀節日,其緬懷親人、追思逝者的意義不亞於清明節。固然,祭祀先人無可厚非,但傳統的燒紙錢香燭風俗卻值得商榷。為推動移風易俗,倡導文明祭祀,美化園區市容環境,近日,雨花臺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開發區執法中隊聯合開發區市容環境部,提前部署、多措並舉,集中治理中元節不文明祭祀行為,努力營造優美整潔、空氣清新的園區環境。
  • 中元節(又稱鬼節)祭祀,祭祀可以改變運勢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三大節日。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 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燒紙,到底是民俗還是迷信
    今天就是七月十五了,在我們傳統的文化中,把這一天稱為中元節。不過每個地方對於這一天的定位,也是不一樣的。西南成都一些地方,他們過得7月13,也有些地方過的是今天7月14,多數地方是過7月15的。那麼在這一天祭祀燒紙,是屬於民俗還是迷信呢?我個人覺得在7月半這一天,祭祀先人燒紙,可能確實是在現今不太妥當,有更文明、更安全的方法。但要講祭祀先人,是迷信就有些過了,應該是屬於民俗才對。
  • 中元節,緬懷先人,文明祭祀!
    中元節的來源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都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中元節,它也被稱為七月半,鬼節,地官節等。中元節最主要的傳統習俗就是祭祖,祀亡魂,一般人們都會用焚燒紙錢的方式來緬懷先祖和逝去的親人們。中元節的習俗中元節祭祀祖先是本土文化的產物,但是包含的節日習俗比較複雜,因為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在焚燒紙錢和祭祀食物這兩種基本的傳統習俗之外,各地也有一些不一樣的習俗。
  • 七月半為什麼是鬼節 中元節最大的傳統便是祭祀
    中元節在民間俗稱「鬼節」,又稱「七月節」、「七月半」,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等三節,並稱為我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   中元節不僅在民間享有盛名,更為佛、道兩家所重。在佛教中,中元節又稱為「盂蘭盆會」。傳說人死後,有的升為天神,有的下地為鬼,而其主要依據則是當事人是否有功德。
  • 資訊:中元節,請文明祭祀!
    中元節2019/8/15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 中元節將近,從理性對待祭祀活動,談對傳統和民眾的尊重
    中元節(俗稱「七月半」)將至,各地都在倡導文明祭祀。文明祭祀要求大同小異,但核心都是禁止焚燒祭品、燃放鞭炮,提倡所謂「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網上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作為一個話題,要探討祭祀的文明性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這個話題分解為如下幾個部分:第一,什麼是祭祀?第二,祭祀的主要形式;第三,不文明的祭祀表現為什麼?
  • 放河燈、祭祖,看看中元節這些古老的祭祀活動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與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三大傳統祭祀節日。中元節這天有哪些祭祀活動呢?因各地各省各民族不同,祭祀活動也不同。先整理幾個比較常見的祭祀活動,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的寓意和內涵。
  • 「中元節」,祭祀不要忘了文明
    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即將來臨,在我國的一些地方,有上墳掃墓,焚燒冥紙,祭祀先人的傳統習俗。中元節,為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全國性的傳統節日。人們在這一天,通過虔誠的祭祀活動,表達慎終追遠的情懷。
  • @雨花人,中元節文明祭祀,我們這樣做!
    中元節(俗稱「七月半」)將至,8月21日,長沙市藍天辦和市文明辦聯合發布中元節文明祭祀的倡議書,倡議廣大市民朋友爭做文明祭祀的先行者、敢做祭祀陋習的監督者、善做文明風尚的宣傳者,共建安全文明家園,共享寧靜舒適生活。
  • 中元節是陰曆還是陽曆 臨沂人這一天都會祭祀先祖
    中元節在佛教裡被稱為是盂蘭盆節,在民間被稱為是鬼節,中元節在七月十五這一天,不過很多網友都搞不清楚中元節是農曆還是陽曆。   中元節是在每年的陰曆七月十五。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是陰曆節日,因為古代的日曆紀法都是農曆的,因此鬼節也不例外,鬼節就是農曆七月十五,又稱中元節。
  • 祭祀先祖的日子—中元節 這些傳統習俗您知道嗎?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俗稱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同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 中元節,祭祀桶上崗,市民路口排隊祭祀
    中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來臨之際,日照開發區25個路口設置了49個文明祭祀桶,為市民燒紙祭奠提供服務,減少環境汙染。9月4日起至中元節,每天下午4時在天津路、北京路等道路的25個路口擺放49個祭祀桶。
  • 七月半為什麼叫「中元節」,起源於何物?淺談傳統節日中元節文化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俗稱七月半,或稱鬼節(有的地方是在七月十四日)。2020年9月2日這天便是七月半,中元節。在中元節,家家戶戶都會進行祭祀祖先的活動,有些人家還會舉行家宴。古時候,在祭祀、供奉祖先時非常講究行禮如儀,有著一整套約定成俗的流程。
  • 中元節|文明祭祀莫「惹火」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同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祭祀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的傳統。傳統的焚香燒紙的祭祀方法,既不環保,又不安全,特別在農村地區,幾乎每逢清明、中元節重大祭祀活動,都會發生嚴重的火災事故。在一些老舊小區的周圍,依舊會有不少市民隨意在空地上、樓梯口焚燒紙錢,甚至有的個體戶索性就在店鋪門口的大街上、人行道上支起一個小茶桌,設置供臺,燒紙點蠟,也有人帶著紙錢和祭祀品上山,到親人的墓前燒紙錢。
  • 肥西縣高店鄉:讓中元節祭祀成為「文明風景線」
    中元節是我國傳統緬懷先人、悼念逝者的祭祀日,有燒紙錢、燃放煙花鞭炮等習俗。肥西縣高店鄉為落實禁燃禁放政策,引導群眾文明、清潔、綠色祭祖,在今年中元節到來之際,該鄉主動出擊,大力宣傳,樹立新時代文明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