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
近年來山東省膠州市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通過開展植樹增綠工程建設美麗園區,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發展的雙贏,膠州市於2019年12月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級城市名片的取得背後離不開審計人的付出。
膠州市一直存在林地不足、分布不均的固有難題,同時隨著耕地保護政策的趨緊,新造林的增長空間越來越狹小。做為一個經濟體量大、自然資源少的城市,綠色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尤為迫切。
膠州市高度重視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2017年出臺了《關於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推進宜居幸福現代化空港新區建設的決定》。
膠州市審計局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心 徐宏濤:
針對膠州市林地不足、分布不均的固有難題,審計建議在保持全市森林數量穩定的基礎上,將造林綠化主陣地向山嶺,水系、道路兩旁,村莊轉移,統籌城鄉區域、拓寬造林空間。
按照「一屏一核一帶兩廊多組團」生態空間布局,膠州市著力構建森林生態網絡、森林富民產業、森林生態文化、森林城市支撐四大體系。
青島大沽河省級生態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 李全文:
審計提出建議後,林業部門聯合大沽河管委會積極開展水系流域添彩提升工程,並在大沽河原有綠化基礎上,擴綠提檔,將兩岸樹木連片整治,打造了「沽河萬畝林場」。
審計過程中還關注植樹造林政策落實、數據管理、資金項目等多方面內容。
膠州市審計局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心 呂軼群:
在審計中還發現,林場內部分企業苗圃雜草叢生,無人管理,部分土地仍種有農作物。
膠州市自然資源局林業建設中心副主任 宋濤:
審計提出了「制定政策,調動各方積極性;定向培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意見建議,根據審計建議,我們制訂了相應的措施,有效促進林場的生態旅遊林下經濟,現林場有相關部門進行統一管護,建成樹種多樣的「植物園」,極大提高了林場的資源利用率生態性和經濟性。
膠州市審計局為森林資源制定了五年專項審計計劃並重點關注了森林資源的管理、保護、質量等問題,為了更好的護航綠水青山,膠州市審計局加強軟、硬體設施建設,加強人員基礎性培訓,提高審計質量。
膠州市審計局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心 高亞男:
近五年來,膠州市審計局一直將森林資源審計作為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的重點內容,打造了森林資源數位化審計平臺,配置多領域專業的審計人員,涵蓋財務、規劃、環境、工程、林業、計算機等。通過邀請專家講課及到測繪院培訓學習、審計人員自學等方式,充分學習相應的專業技術應用。
為充分摸透膠州市森林資源特點、查清問題、推動審計整改,膠州市審計局創新建立「未盡事項問題庫」制度,將因時間限制、技術不足、單一單位無法整改等原因未能一次查深查透的問題放在問題庫中,在後續相關項目中繼續審查,並在此制度的基礎上為森林資源制定了五年專項審計計劃。
膠州市審計局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心副主任 孫美玉:
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我們的職責就是發揮好綠色審計的風向標作用,督促領導幹部樹立正確政績觀,增強綠色發展意識,切實履行好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審計過程中還關注植樹造林政策落實、數據管理、資金項目等多方面內容。為充分摸透膠州市森林資源特點、查清問題、推動審計整改,膠州市審計局創新建立「未盡事項問題庫」制度,將因時間限制、技術不足、單一單位無法整改等原因未能一次查深查透的問題放在問題庫中,在後續相關項目中繼續審查,並在此制度的基礎上為森林資源制定了五年專項審計計劃。
護住一片片綠水青山,守住一座座金山銀山,膠州審計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亮底色。
來源:審計宣傳中心 審計Talk
(責任編輯:李亮 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