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人民時評:盡心呵護公眾對法治的信仰

2020-12-20 人民網

 

  要通過對一起起司法個案的公正處置,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深深熔鑄於公眾的心中

  「我還要上訴。」日前,「上訪媽媽」唐慧訴永州市勞教委案被一審駁回,走出法庭之後,她掩面而泣,說出了自己的心願。無獨有偶,浙江杭州強姦冤案當事人張高平出獄後,表達了相似的心跡:我這十年吃盡了苦頭,流幹了眼淚,但是我的心沒死。我始終堅信法律是公正的。

  作為一位母親,今天的唐慧無論對女兒的不幸經歷多麼痛心疾首,對自己受到的勞教處分多麼不服,都沒有採取有違法治的過激行動,而是選擇依法訴訟去堅持自己的主張;作為一起冤案的受害者,張高平哪怕在囹圄之中也不自暴自棄,始終堅守著「正義雖然遲到但不會缺席」的信心。這份對法治的樸素信仰,令人為之動容。

  盧梭說過,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裡。小到文明過馬路,大到依法治國,法治的根基在於公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法治的偉力源於公民出自真誠的信仰。唐慧和張高平這些普通公民對法律的敬畏和堅持,正是我們建設法治中國最可貴的民意資源。

  沒有信心,就沒有信仰。讓公民信仰法律,法律須給公民以信心。這就需要執法者公正對待公民的合法訴求,像習近平同志所強調的那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的一個個「官司」,都是一面面法治的鏡子,也是法治建設的一級級臺階。從執法到司法、檢察機關,都應悉心聆聽當事人的心聲,善待他們的合法訴求,通過對一起起司法個案的公正審理,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深深熔鑄於公眾的心中。張高平叔侄案中,有了新疆石河子檢察院張飈、高晨等檢察官的努力,有了河南省檢察機關的積極配合,有了浙江省高院勇於糾錯的舉動,才有了一宗錯案的沉冤得雪。正是司法機關的合力行動,給人們的法治信仰輸入了強大的正能量。

  世界上從來沒有抽象的法治。在這樣的意義上,每一個判例,都是公眾法治信仰的基石;而每一次失誤,都可能導致信仰的崩塌。具體到唐慧案,除了關注「勞教決定是否合法,撤銷決定是否意味著必須賠償」的爭議,公眾同樣希望看到湖南省政法委兌現去年8月作出的承諾,徹查唐慧女兒被逼賣淫案,及時公布調查結果,在這起始終伴隨爭執和猜疑的案件上給社會一個清楚明白的答案。

  公眾關注唐慧案,既是對一位母親錐心之痛的同情和關切,更表達了對改革勞教制度的急切呼喚。隨著人民群眾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對公平正義的追求更加強烈,我們需要在司法改革與法治文明建設方面做更大努力。事實上,推動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近年來不曾停步。今年1月召開的全國政法工作會議,提出包括勞教制度改革在內的四項改革。在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明確表示,勞教制度改革方案正抓緊制定,年內有望出臺。人們對此充滿期待。

  黨的十八大重申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目標。進一步樹立法治理念、弘揚法治精神,讓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成為立法者的不懈追求,讓公正文明執法成為執法機關的共同意識,讓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念,讓法治不僅成為一種治國方略,更成為一種全民自覺的生活方式,則法治中國可期,公平正義長在。

相關焦點

  • 人民時評 | 讓民法典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人民時評 | 讓民法典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2020-06-13 0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眾開放日|弘揚憲法精神 增強法治信仰——茄子河區人民法院邀請人民陪審員走進法院
    感受法治氛圍,增強履職能力,為進一步開展12月4日「國家憲法日」普法活動,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弘揚憲法精神,茄子河區人民法院邀請人民陪審員參加「弘揚憲法精神 增強法治信仰」公眾開放日活動。激發人民陪審員的使命感
  • 哪怕我已蒼老無力也要盡心呵護你
    哪怕我已蒼老無力也要盡心呵護你 2017-
  • 媒體融合背景下黨報如何傳播主流聲音——基於「人民時評」與...
    摘要:本文基於對《人民日報》評論版「人民時評」欄目與人民網觀點頻道「人民網評」欄目在選題、評論風格等方面的內容分析,提出「人民時評」選題扣準時代脈搏,力求重大、深刻,立論多站在中觀高度;「人民網評」選題時效性、貼近性強,立論角度新穎,思想深刻。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
  • 人民日報青眼:青年當以法治精神為精神
    如果國家成了法治國家,政府成了法治政府,社會成了法治社會,這個成本自然就會降得很低,企業沒負擔更精彩!」他說。   這當然是機會!法治政府是個大概念,但至少應包括幾個要素:服務、監管、責任。3個要素到位,做到政府不亂為,市場不失序,民間創富的活力自然迸發。而這個過程中,必然有不少空間與機會讓予社會,豈不正是青年馳騁之地?
  • 25個高考作文熱點話題(好題與時評)
    》《從「英雄精神」中汲取力量》《前進的時代需要英雄》《告慰英雄的最好方式,就是成就更好的自己》《永不凋零的英雄之花》《銘記英雄,構築民族記憶共同體》相關連結「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人民時評精選:我們緬懷歷史,但不被淚水遮擋視線  5、扶貧
  • 為弘揚正氣提供法治保障(人民時評)
    白 龍 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規則,向社會傳遞「邪不壓正」的司法立場,體現了中國司法朝著「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方向不斷邁進  指導意見要求認定正當防衛「不能苛求防衛人」,在司法理念上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當人們遭遇不法侵害時,不敢採取防衛措施,或者正當防衛後面臨不利後果怎麼辦?
  • [人民日報]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我們要堅持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高度重視道德對公民行為的規範作用」。
  • 人民時評 |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
    人民時評 |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 2020-12-14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寫好時評?「人民日報評論」的優秀作品與你分享!
    平時在寫時評,我們可以借鑑其文章結構、說理方法、邏輯思路等。當然,不少精彩句段如果掌握得當,學會融會貫通,也是可以直接運用於自己的寫作之中的。 閱讀好的時評文章,既能讓我們從中學到寫作的邏輯性、思辨性等知識,掌握好寫時評角度與構造論點的方法,又能讓我們了解如何把握社會熱點、找到寫評論的素材。 下面我們來共同來學習一下8月份的人民日報評論中的熱點時評。
  • 樹立青年大學生的法治信仰
    青年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代表者與引領者,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棟梁之才與主要依靠,青年大學生對法治的真誠信仰、對法治事業的熱心擁護,將帶動全社會形成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最終將大力推進依法治國全面有序展開。 提高大學生法治認知是培育法治信仰的前提。 沒有知,談何愛?!
  • 2020高考作文20個熱點話題與精彩標題集錦(附時評與作文,值得印發收藏)
    >《在時代需要的地方發揮最大的價值》  《餘獨好修以為常》《別讓對歷史的銘記毀於娛樂》《從「英雄精神」中汲取力量》《前進的時代需要英雄》《告慰英雄的最好方式,就是成就更好的自己》《永不凋零的英雄之花》《銘記英雄,構築民族記憶共同體》相關連結「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人民時評精選
  • 讓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全民信仰
    發布會上,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司法部部長、全國普法辦主任唐一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萬明,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楊春雷介紹2020年全國「憲法宣傳周」活動安排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活動主題鮮明突出前不久,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召開。
  • 快向人民日報學習,這4點很重要
    近幾年高中生寫作文一定要關注最新實時熱點素材,尤其是重點關注《人民日報》為主的一些官媒等,他們不僅及時報導大事件、針砭時弊,而且嬉笑怒罵、貼近生活,真正成為傳播正能量、引領輿論、體貼百姓的好媒體,時評文章自然被高考命題組關注。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
    從《共產黨宣言》中汲取信仰之力,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成為一代代共產黨人的共同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用理想之光照亮奮鬥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 張蓓蓓:讓法治日益成為信仰的70年
    他們生活是那麼清貧,但因為有了對正義的堅守和對人民的熱愛,他們的內心卻格外地豐盈富足。人民法院的70年是讓法治日益成為信仰的70年。5年前,我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深夜接機,等待落地的主人公是張高平、張輝,他們是那一年備受關注的新聞人物——蒙冤十年的當事人張氏叔侄。
  • 2020屆高三備考 | 高考作文20個熱點話題與精彩標題集錦(附時評與作文,值得印發收藏)
    >《在時代需要的地方發揮最大的價值》  《餘獨好修以為常》《別讓對歷史的銘記毀於娛樂》《從「英雄精神」中汲取力量》《前進的時代需要英雄》《告慰英雄的最好方式,就是成就更好的自己》《永不凋零的英雄之花》《銘記英雄,構築民族記憶共同體》相關連結「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人民時評精選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讓古田的「炭火」永不熄滅
    在這堆炭火的映照下,我們黨第一次提出了思想上建黨、政治上建軍,由此確立了軍隊建設的歷史方向和根本原則,我軍政治工作在這裡奠基,新型人民軍隊在這裡定型。在這堆炭火的映照下,中國革命從此星火燎原,迎來歷史拐點,踏上新的徵程。   而剛剛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可謂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第二個古田會議。
  • 【雙鴨山中院第97次公眾開放日】走進法院公眾開放日 把法治信仰帶回社區
    為增進廣大幹部群眾和社區工作者對法院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提高法治化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12月10日,雙鴨山中院邀請社區工作人員10餘人走進法院,參加公眾開放日活動,近距離了解法院工作,感受司法公平公正,樹立法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