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一期分析了關於2020年語數外三大主科的高考考點,本期我們以文綜和理綜為主,繼續來分析和預測一下今年高考考點。
01 2020年高考文綜考點分析和預測
歷史
2017-2019年全國卷Ⅱ歷史各部分知識點分值佔比 (來源:遼寧教育學院)
從上圖可以看出,近三年高考歷史考點依舊將重點放在經濟成長曆程之上,佔比46%,其次是政治文明歷程,佔比23%。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響,比如國內,相信大家已經見識到了不少中小企業的倒閉。再比如美國,截止4月14日,已經有1700萬人失業。結合時事,經濟成長曆程在今年很有可能依舊是個重點。
2017~2019年全國卷II歷史各章節佔比
縱觀近三年高考歷史考點,佔比前三的知識點分別是中國古代經濟,佔比14%;中國近代經濟,佔比11%;中國現代經濟和中國近代政治,均佔比10%。
地理
2017-2019年全國卷Ⅱ地理各部分知識點分值佔比 (來源:哈爾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2017-2019年,三年高考對知識點的考查基本集中在必修一和必修二,兩者總佔比72%,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地理這一科確切來說應該屬於理科,但偏偏在高中又被劃分為文科。由於其中涉及了大量的計算,所以對部分文科生來說可能略難。比如關於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就有可能會需要繪圖,需要空間想像,充分利用90°,23°26′,66°34′等特殊緯度,甚至有時候需要使用到直角三角形等等。
2017-2019年全國卷Ⅱ地理各版塊知識點分值
三年高考,其中考查最多的是大氣環境、工業,以及地質作用地形地貌三個部分。環境問題一直都是全球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各位同學在備考的時候可以多關注關於大氣變暖、極端天氣之類帶來的影響、危害等。
政治
2017-2019年全國卷Ⅱ政治各部分知識點分值佔比 (來源:瀋陽市第二中學)
2017年-2019年關於高考政治考點,主要集中在經濟生活,佔比30%;政治生活,佔比24%;生活與哲學,佔比24%。
尤其今年的新冠病毒來源於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捕殺食用,那麼就很可能會考查關於「尊重客觀規律」。再比如醫護人員積極支援湖北疫情,那麼就有可能涉及到「人的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和奉獻、價值觀的作用」等等。
02 2020年高考理綜考點分析和預測
物理
2019年全國卷Ⅱ物理考查內容與分值比例 (來源:鞍山市第一中學)
從2019年高考物理考點來看,考查的重點主要放在了選修3-1、3-2,佔比32%;必修1,佔比28%。
從整體來看,選修知識點的考查略高於必修。這也很符合我們上一文提到過的「整體性原則」,有很大一部分同學可能平時對選修知識點重視不夠多,這就導致了高考拿到考題的時候可能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在這裡再次提醒一下同學們,複習的時候千萬不能忽視選修知識。
2017-2019年連續考查內容所佔分值 (三年滿分330分)
查看近三年高考物理知識點考查,考查最多所佔分值最高的三個版塊分別是磁場、光、氣體。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近幾年的考查並不拘泥於選修和必修,選修內容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考卷上。
化學
2019年全國卷Ⅱ化學考查內容與分值比例(來源:東北育才學校高中部)
不同於物理,2019年化學高考考點則更側重於必修。從上圖可以看出,其中考查內容最多的是必修1,佔比45%,其次是必修4,佔比24%。
2017-2019年連續考查內容所佔分值 (三年滿分300分)
從2017年到2019年連續三年考查內容來看,關於「化學工藝流程」和「常見無機物的性質及其應用」的考查比例是持續升高的,由此可見這兩個部分的重要性。
其餘知識點則並沒有明顯的側重性,佔比對比並不明顯,也就意味著化學考查內容較為全面,側重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
生物
2017-2019年全國卷Ⅱ必修考查頻率統計圖 (來源:本溪市高級中學)
關於生物方面的考查,連續三年都出現在高考考卷上面的知識點分別是「必修1第四章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必修2第一章遺傳因子的發現」、「必修1第五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必修3第二章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必修2第二章基因和染色體的關係」。這些內容幾乎每年都考,自然是複習的重中之重。
此外,有些內容三年內都沒有考查,今年卻不一定不考,比如「生態環境保護」、「雜交育種」等內容,尤其是「雜交育種」,結合當下時事多次被提及,希望大家多加關注。
03 文綜、理綜新型肺炎高考考點及素材積累
「新型肺炎」、「疫情」作為2020年最熱詞彙之一,對我們的影響不得不說是廣泛又深遠的。對於現在的應考生來說,最主要的影響自然就體現在高考當中了。上一期我們總結了可能出現在語數外三大主科的疫情相關考點,今天就集中分析一下文綜和理綜。
(1)理綜
①化學
疫情相關可能涉及到的化學知識點可以分為兩個大類:有機部分和無機部分。
有機部分:有機物結構簡式的命名;同分異構體;通過已知官能團推斷該有機物的化學性質,考察化學反應類型及方程式;通過已知流程推斷另一種相似有機物的合成流程。
無機部分:酒精濃度的選擇;元素氯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的考察;次氯酸鈉和次氯酸鈣的分辨,作用,製取方法;相近元素硫。
比如疫情期間,要求大家購買濃度75%的醫用酒精。再比如消耗量很高的84消毒液,次氯酸鈉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鈣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從消毒作用來看,都是次氯酸根,作用差不多。不過鈉離子不容易沉澱,鈣離子和很多陰離子沉澱。
②生物
新型冠狀病毒出現在生物高考考題當中可以說是概率非常高了,比如關於病毒分類、增殖方式、病毒的培養、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圖解、冠狀病毒細胞內複製圖解、解釋為什麼冠狀病毒不能引起蝙蝠疾病等等。
冠狀病毒細胞內複製圖解
相關內容涉及到生物必修1/2/3,希望同學們在複習的時候,結合老師提到的一些疫情有關知識點,做一個匯總,進行專項複習。這方面的內容,大概率會考到,儘量有備無患。
(2)文綜
①歷史
如果同學們一直有密切關注中外疫情防控問題,不難發現,在此次疫情當中,我國在防控方面的成效十分顯著,反觀經濟十分發達的美國、歐洲等眾多國家反而似乎很難做到有效的防控。
全球疫情圖
在歷史這一科目上,極大可能會從世界三大制度典型上進行比較:東亞的大一統國家制度(集權);北美的鬆散聯邦國家制度(聯邦);歐洲的深度國家聯盟制度(邦聯)。
我國為什麼會抗疫成功,制度是有絕對優勢的,諸如我國進行的集中力量拯救湖北,以及封城、封省等舉措,為什麼在中國可以實行,在國外卻行不通?
武漢封城
從小處入手,為什麼「封村」、「封小區」可以輕易實現並成功,而很多年前小區拆牆卻沒有成功?這就要追溯到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了,「民族大義」、「集體性」、「國事為先」等思想早已經融入了國人的骨血,在國家大事和集體利益跟前,大部分人根本不會有多餘的思考,直接就會選擇國家大事為先,保存集體利益為主。這種長久的歷史文化的薰陶,決定了在新冠病毒這種危害全國的情況下,所有人都會無條件接受並遵守相關規則。
②地理
我們先來看看,知乎上來自浙江師範大學知名大神,將地理和新冠病毒結合的一道題目:
材料:火神山醫院總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編設床位1000張,從方案設計到建成交付僅用10天,被譽為中國速度。——百度百科
武漢冬季主導風向為北風和東北風.夏季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和南風。——百度學術《武漢規劃城市布局引「穿堂風」緩解熱島效應
根據上述文字材料及地圖中火神山的地理位置,分析火神山醫院區位條件。
提示:可以從風向、地理位置、交通、環境等方面作答。
參考答案:
③政治
高考政治關於新冠肺炎的考查,大概率會涉及到規律問題、供求關係、財政補助等。
比如:此次疫情爆發是由於人類捕殺野生動物食用,導致全球近兩百萬感染新冠肺炎。本題就會涉及到關於必須遵循客觀規律的問題。
再比如:此次疫情期間,「天價口罩」現象層出不窮。該題就會涉及到供求關係方面的知識點。
好了,如今語數外、文綜、理綜的相關考點小編都分析完了,希望對大家有用哦,預祝各位都金榜題名。(如果沒有看過語數外考點分析的,可以閱讀上一篇文章哦~)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可以轉發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