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隨著網絡文學在各閱讀平臺,影視,遊戲,動漫等領域開花,大眾開始意識到網絡文學的有利可圖。由於網文寫作門檻低,不少人投入到網文寫作中。
很多人辛辛苦苦寫了10萬多字,卻發現收藏不過4,5個,其中還有1個是盜版網站。
為什麼你的小說沒人看?原因有多種。一種和你的題材有關,即選錯了平臺,對受眾心理把握不準確。換個平臺即可。
網文歸根結底還是在講故事,想要寫好網文,還要從故事的起源說起。
1.小說必須需要提供懸念
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裡提到,最早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甚至可能是舊石器時代。原始人蓬頭垢面地圍坐在火堆旁,一邊打呵欠一邊聽小說家講述故事。由於白天和諸如猛獁象或是遍體生毛的野獸搏鬥已經讓他們的身體和精神疲憊不堪。必須依靠懸念才能使他們不至於睡過去。小說家喋喋不休,觀眾卻不一定買帳。一旦猜到了故事的後續,這些原始人要麼就睡過去,要麼乾脆殺了他。
小說家其實是個危險的職業。
再看《一千零一夜》裡那位新娘,如果新娘無法牢牢地利用懸念吊住暴君的胃口,很可能早就被殺了。
今天小說的讀者不是原始人也不是暴君,但我們不妨把讀者當原始人和暴君對待。
小說沒有懸念,小說家可是會掉頭的!
懸念讓讀者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就像姑娘美麗的外表,先要有想了解的想法,才有後續的發展。
2.小說必須遵從時間順序,展示價值
故事是對依時間順序安排的一系列事件的敘述。小說的基礎是故事,因此小說必須遵從自己的時間節奏來敘述,不然就會陷入混亂,讓讀者摸不著頭腦。即使是時間線循環的小說,每個時間線依然要按照時間順序來敘述。
要從故事進化成小說,則要在時間敘述中涵蓋價值。小說展示生活,而生活包含兩種。一是時間中的生活,一是由價值衡量的生活。只敘述時間則變成流水帳,只敘述價值則變成意識流,這都不是好小說。
「我只見過她五分鐘,可已經值了「。小說家應致力於讓讀者產生此類想法,讓讀者不僅看到時間的流逝,還要看到流逝中蘊含的價值。
3.讓小說更近一層的技巧:空間感,節奏感,氣氛感
小說為了展示其價值,在時間順序下,合理安排事件。這屬於合格小說的範疇,小說想要達到偉大,在時間感和價值感之外,或許還需要點空間感。
《戰爭與和平》是個絕佳的例子。列夫託爾斯泰不僅從時間,還從空間展開故事。歷史的洪流滾滾流過,而小說裡的事件和人物不過是洪流中的一兩朵浪花,我們被小說的宏偉所震驚,不是因為其時間感,而是其空間感。
故事是聲音的倉庫。原始人還未有文字,故事先是被訴說,被聽到,其後才被看到。從聲音到文字,雖然讀者不再依靠耳朵,但依然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故事的節奏和氣氛。好的節奏和氣氛能夠讓人身臨其境,深深吸引;缺乏節奏則使人昏昏欲睡。如何檢驗小說是否具備合理的節奏?答案是讀出來。自己讀,或者聽別人讀,自己讀給別人聽,聽從他人反饋再讀。
小說要超脫於合格,成為一流,還需要注意小說的空間感,節奏感和小說烘託出的氣氛。
結語
小說三要素:情節,人物,環境。故事與情節相關。本文僅是從故事的角度來說明好小說的三個要素,即懸念;時間敘述中的價值;空間感,節奏感和氣氛感。並未說明如何做到,也沒有提及如何從故事進階到情節,其他兩個要素也還未展開說明。
後續的文章將陸續說明。
如果有所期待就關注我吧,防止走失。
我是山水不重,致力於寫出能夠留存於歷史的有價值的小說,而在此之前,先要對解構小說,此為解構小說系列文的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