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大結局豆瓣破9分,你看懂裡面的浪漫和現實了嗎?

2020-12-22 三聲

這些空間與創作當中的諸多細節,合力將作品推向了大眾的視野。劇集的內容厚度和短劇的形式本身,都在「隱秘的角落」這一標題中形成了巧合:將家庭與成長向懸疑耦合,將此前「隱秘」的題材最大程度地做到了陽光化。這種走向陽光的過程,也超越了「浪漫的再創作」概念本身,具備著行業的現實意義。

作者 | 王亦璇

採訪 | 王亦璇 周亞波

「你可能不記得某個故事,但是很多東西是美學形成的基礎。」

採訪過程中,導演辛爽幾次提到了「潛意識中的美學」,一如故事中的幾名少年一樣,每個人的成長經歷當中,可能會有無數個不記得細節的事情,但很多相通的感受可以形成共鳴。

例如,在決定製作片頭之前,辛爽的本意是將所有字幕打在動態底板上。後來,為了不讓過多信息幹擾到觀眾對故事的理解,他和團隊創作出了稍顯詭異、卻又有著兒童感的手繪動畫。

這是辛爽首次以導演的身份接觸長篇劇集,在此之前,他身份多元,審美獨特,當過Joyside樂隊的鼓手,還在湖南衛視的音樂綜藝《幻樂之城》中有過5次執導經歷。不論是劇情風格亦或影像審美,乃至配樂選擇,《隱秘的角落》(以下簡稱「《隱秘》」)在國產懸疑類型劇中都獨具特點。

《隱秘》改編自紫金陳小說《壞小孩》,但作為一部獨立的影視作品,與原著又有著截然不同的表達。在辛爽看來,純粹的「惡」一定不是自己想要表達的方向,在進行了一系列理解與提煉的過程後,「愛與選擇」被確立為了《隱秘》的關鍵詞。而如萬年影業合夥製片人盧靜所言,《隱秘》的類型定位,第一是家庭,第二是成長,第三才是懸疑。

根據公開信息,《隱秘》的豆瓣開分為9.2分,截至發稿前雖然評分回落至9.0,但依然是2020年以來國產劇拿到的最高分數。在超過24萬人的評分中,有92%的觀眾都打出了四星以上的好評。

作為愛奇藝迷霧劇場系列中第二位登場的作品,《隱秘》帶來了風格與類型的反差,也跳脫了傳統懸疑劇的框架。一方面,《隱秘》以小孩子的視角看待殺人事件,在劇本尚未完成之時,就已經定調夏天的故事和陽光明媚的風格。另一方面,劇情沒有直觀遞進的推理環節,為情感表達、人物塑造留白了大量想像的空間。

這些空間與創作當中的諸多細節,合力將作品推向了大眾的視野。劇集的內容厚度和短劇的形式本身,都在「隱秘的角落」這一標題中形成了巧合:將家庭與成長向懸疑耦合,將此前「隱秘」的題材最大程度地做到了陽光化。這種走向陽光的過程,也超越了「浪漫的再創作」概念本身,具備著行業的現實意義。

01 | 組局

盧靜在確定好主創團隊最後一名成員錄音指導張楠之後,坐在自己的車裡大哭了一場。

2017年,懸疑劇集《無證之罪》(以下簡稱「《無證》」)收穫了4.6億的播放量和良好的觀眾反饋,懸疑類網絡劇的熱度也在那個冬天日益增長。當時還是執行製片人的盧靜在《無證》的製作過程中得到了不少經驗,也同時激發了自己「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的決心。《無證》之後,盧靜又接觸了市場上很多同類型的不同項目。但是,能打動她的一直沒有出現, 「沒有能夠一下擊中我的那種項目。」

與此同時,盧靜一直對小說《壞小孩》念念不忘。2018年,擁有這本小說版權的愛奇藝宣布了懸疑短劇劇場的計劃,找到此前合作過的萬年影業,而萬年影業創始人兼CEO何俊逸則將這個項目交給了盧靜。

「我跟小紫老師說,我又要做你的項目了,這回是《壞小孩》。」 盧靜向《三聲》描述自己下定決心後和紫金陳的首次溝通。當時,紫金陳的第一反應是為何沒有去爭取一下《長夜難明》,盧靜表達了自己想要「有所突破」的決心,並直接表示要把這個故事「陽光明媚地」做。

「當時紫金陳聽了也非常高興,他說我也是這樣想的,這應該是一個陽光下的故事。」盧靜表示。

找編劇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困難之一。2018年,在第一版劇本大綱的基礎上,盧靜帶著執行製片人宋存松見了不下30個編劇,但遲遲沒有遇到非常合適這個項目的人選。「圈裡不少人都看過小說,也都研究過大綱,但關鍵在於誰才是那個真正適合《隱秘》、能表達出那股氣質的編劇。」盧靜說,這種情況持續到Joe Cacaci、胡坤、潘依然和孫浩洋4位編劇的出現。

孫浩洋是最先加入的,他喜歡紫金陳、喜歡《壞小孩》。「他能夠很好地保護小說中的人物和情節,提煉有價值的部分,再做延伸和拓展。」

參與過《紙牌屋》創作的Joe Cacaci為《隱秘》定下了基調——當盧靜通過Cacaci的學生,帶著整本翻譯好的《壞小孩》找到他時,他只問了一個問題:故事的主線是選擇家庭與成長,或是案件與懸疑?盧靜沒有猶豫過多就站在了家庭與成長這邊。把控好劇集類型之後,Cacaci打造了最基本的敘事結構和框架,這種在節奏方面的總控,成為了觀眾評論中「美劇感」的基礎。

為了讓張東升和三個小孩之間建立聯繫,Cacaci在原著的基礎上創作了人物王立。在家庭為第一類型的前提之下,王立在劇中被設定為「家庭成員」,他是王瑤的弟弟、朱晶晶的舅舅,和朱朝陽有著天然的對立與矛盾關係。

故事的框架搭好之後,盧靜「費了挺大勁兒」才把胡坤請到團隊中來。胡坤是前輩,比其他人都年長許多。同時,他有自己的家庭、有孩子,生活經歷豐富,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編劇,編劇,編不過生活」。

胡坤對人物的把控給整個團隊都帶來了驚喜。當時,胡坤根據親身經歷的故事,給劇中人物嚴良加了一段「吃梨」的戲。「這就是胡坤老師自己小時候的經歷,那時他爸爸在精神病院,不認得他和姐姐。但是他們去看爸爸,爸爸竟然記得他愛吃梨,從樹上摘了一個梨遞給了他。」

《隱秘》在劇本創作中投入了7個月時間,有不少片段都出了6稿、7稿,甚至到了現場還在修改飛頁。盧靜在北電讀書時的同學潘依然是最後一個加入團隊的編劇,也作為第一編劇,成為了《隱秘》劇本的關鍵人物。

一方面,潘依然對大結構的把握十分成熟,在學校時就已非常優秀;另一方面,她擅長書寫細節,對人物的刻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拿周春紅舉例,她出去約會,化好妝回來把口紅擦掉,指甲蓋上塗的紅色指甲油,兒子一說她一藏,這些都是潘老師寫的。」 盧靜說起了劇中周春紅和馬主任的戀情線,這是基於原著的全新創作,而細緻入微的描寫,也讓周春紅的形象更趨於飽滿。

確定主創的工作也在同步進行著。在構思主創團隊之初,盧靜首先想到的是《無證》的部分原班人馬——大家有過一次愉快的合作經歷,當時也留下了一些遺憾。從攝影指導晁明、美術指導李佳寧、造型指導田壯壯,到剪輯指導路迪、選角導演李俊霆,盧靜一個個地去找,很快地,大家在考核項目之後,一致決定以《隱秘》為契機,再聚在一起,做點兒不一樣的。

「那時候就覺得怎麼他們都願意來幫我,又都是我的師哥,可能在學校拍作業時,我只是一個幫他們買盒飯的。」 盧靜再次談及當時的情景,依然非常感動,「《無證》之後,大家都小有名氣,發展得很好,所以每一個人回來都背著巨大的壓力,希望超越自己。」

而包括導演辛爽、錄音指導張楠、作曲丁可,以及編劇團隊在內的新成員,則為《隱秘的角落》帶來了更多新鮮的元素和氣質。「最開始確實是通過《幻樂之城》知道辛爽導演的。」盧靜解釋說,當時愛奇藝的製片人就向她推薦辛爽,希望能夠有進一步的合作。「但最開始我跟他溝通的其實不是《隱秘》,而是另一個很小眾的項目。兩個項目同時在做劇本開發,我跟辛爽也在合作的過程中成為朋友,會讓他幫忙給《隱秘》提提意見。」

在《隱秘》完成12集劇本大綱後,盧靜需要為項目找到合適的導演。這時她嘗試性地向辛爽提出邀請,沒想到辛爽一口答應了。「當時他說,我早就在等你找我了,我太喜歡這個項目了。」盧靜回憶說,「辛爽的加入,按照我們編劇潘依然的原話說是,終於在小黑屋裡看到了那束光。」

02 | 推進

2018年年底,盧靜和團隊用10天的時間採風,為《隱秘》拍攝地選址。這部劇中要有夏天、有孩子,還要有山有水,「一種陽光和熾熱的東西」,所以團隊定下了目標:往南走,尋找夏天的質感。

美術指導李佳寧翻遍了中國地理地形圖,根據水的走向,選擇了武漢、長沙、湛江、佛山和柳州5座城市。起初,團隊預設的理想拍攝地是武漢,城市漂亮,又有江湖,「懸疑感」也極佳。但是,實地考察的情況並不理想,用盧靜的話來說,武漢最大的問題是分不清南北方,沒有辦法把地域特色表達出來。

而當團隊行至湛江時,「漁船、煙火氣、小鎮感,讓我一下子覺得就是這個城市了。」 盧靜說到了湛江的海和停在岸邊的廢船,與劇本中的場景非常相似,「加上南方的棕櫚樹、礁石的顏色,都很符合導演的審美風格。」

正式加入《隱秘》之後,辛爽又額外去了兩趟湛江。他喜歡老城區的氛圍和建築的顏色,和劇本調性是一致的。在他所慣用的視聽敘事之下,劇中出現了許多航拍湛江的場面,「一個城市的空鏡都在演戲。」這些美學與城市的選擇背後有更深一層的寓意——在強烈的陽光之下,陰影也越強。

這正符合「角落」的含義,也突出了《隱秘》想要傳達的正反兩面的關係。

定下湛江沒幾天,《隱秘》就進入了長達半年多的選角時間。2019年1月1號,選角團隊入駐。王景春是全劇第一個定的演員,他的加入使整個劇組變得強大,後續的選角流程也更加順暢。「他演過非常多的警察,我們寫劇本的時候就是照著他寫的。」 王景春的信任,讓盧靜頗為感動。

「王老師的第一個影帝,就是演民警的時候拿的。後來又拿了(柏林電影節)影帝,我很替他開心,但心裡也咯噔一下,想著可能請不到他了。沒想到等我們找到他時,他居然還是那麼認可我們的劇本和團隊。」

在為朱朝陽的媽媽周春紅選角時候,遇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困難。因為大多數女演員都不願意出演媽媽,團隊還曾一度對自己的創作產生了質疑。在劇本進入定稿階段後,選角團隊推薦了劉琳,雙方的首次見面也安排在了一場劇本會上。

在盧靜的描述中,劉琳走進房間的那一瞬間,大家都覺得她就是周春紅。實際上,經歷過前期選角的壓力,編劇已經準備了另一版劇本,將已經改編好的周春紅講給劉琳聽。

「當時琳姐特別激動,她說不行,說自己在飛機上看的時候哭得稀裡譁啦,讓我們不要懷疑自己原來的劇本。」 劉琳當場就表演起了周春紅,體會這位經歷坎坷、性格中具有壓迫感的媽媽的神態細節。「那一刻給了我們巨大的信心,導演和編劇也都對最初的周春紅這個角色重拾了信心。」

《隱秘》已經確定了兩位影帝後級演員,但盧靜心裡還惦記著主角張東升的人選。在合作過《無證》之後,盧靜認為秦昊是她「必須要用」的人。「昊哥幫了我們。那時候我們只是一幫小孩兒,沒有很大的投資,在做著誰都不知道結果的網劇。」 盧靜說,「如果我有機會創造出一個好的角色,我一定要先去問他(秦昊)。」

盧靜和辛爽第一次是去橫店見的秦昊。初次碰面在一個房車裡,辛爽準備了10頁關於張東升這一人物的分析和畫像。然而,事情進展並不順利,當聊到第3頁紙時,秦昊就提出了很多細節上的質疑。

「當時我覺得完了,昊哥不喜歡這個角色。我還有一點埋怨的情緒去跟辛爽說,你怎麼做了那麼多功課,也不跟他解釋。」 辛爽的回答倒是十分簡單,他認同秦昊的觀點,要再創新一下張東升這個角色,再面對秦昊的時候,也會更有把握。辛爽和編劇團隊在隨後修改了許多細節,在數次視頻通話後,秦昊在2019年的春天確定加入。

作為《隱秘》核心的三名小演員,也是在非常靠後的階段才加入的。當時,選角團隊已面試了上千名兒童演員,最終給到導演和製片人手中的照片,也有數百名候選。

在見到朱朝陽的扮演者榮梓杉時,辛爽說他的眼神一下子就讓他覺得有戲。雖然榮梓杉在戲外是「小太陽」,是「哈士奇」,但一進入戲中就變得非常真實。「戲是戲,生活是生活。孩子們要對表演有正確的理解。」選擇飾演嚴良和普普的演員,也都按照「真實」的標準來,不能太「油」、太「過」。

辛爽表示孩子們的天賦佔據了很大一部分,說自己在「找天才」,但盧靜卻向《三聲》透露,辛爽也自有一套「調」小孩子的方法。

在片場的時候,辛爽會告訴小演員,「你就是普普,就是朝陽」,讓他們把自己充分地代入到角色中去。這種互喊角色名交流的方式,也貫穿了整個拍攝過程。他還會用別人聽不懂的語言跟小朋友們對戲,在這一點上從不死板教條。

比如,在拍攝孩子們躺在船上感受幻境的鏡頭時,辛爽告訴榮梓杉,「朝陽,現在假設你眼前全是球鞋,你很喜歡球鞋,這樣躺在想像中去。」

完成那一場戲之後,榮梓杉轉過頭問盧靜:「姐,導演怎麼知道我喜歡球鞋的?」

03 | 「浪漫現實主義」

朱朝陽爸爸朱永平的登場,伴隨著廣東話「無邊、無邊」和在南方地區流行的打牌術語。在辛爽看來,廣東話、潮汕話都為故事提供了舞臺,讓觀眾相信世界上真有這樣一處小鎮。

辛爽說《隱秘》不是「獵奇」的故事,他用「留得住」、「留得下」六個字表達了自己的初衷。「在現實生活裡,你要看到那些情感,去經歷,不要對愛有錯誤的理解。所謂浪漫現實主義是什麼,就是我們把浪漫放到現實。」

朱永平打牌並不是劇本中原有的戲。開拍前,演員張頌文趁工作人員還在打光,問了導演一句話:「能讓我們在這先玩10分鐘嗎?不礙事吧?」 那一刻,辛爽站在旁邊,發現幾位演員是真的在打牌,而那個場景也是他真正想記錄的現實生活。

在對《隱秘》的創作中,辛爽把現實主義,放在了人物的表演和氣氛的真實之上,而浪漫則與美學相關,「我是希望在美學上,往上再踩一步。」

辛爽在劇中使用了不同的色調來表達人物的性格和感情。雖然有相當一部分看上去都違反了現實,但辛爽說它們也是敘事的一部分、浪漫的一部分。「美學的東西不能脫離故事、脫離劇本,我們根據每一個人物去考量色彩的使用。」

周春紅出現的場景裡,紅色是主調。因為紅色代表著能量、欲望,也為她和馬主任的戀情交待了背景。而派出所的柜子是黃色,雖然偏離了現實,但同時也在襯託人物:老陳是一名警察,他的形象是鮮亮的。

這種「每個場景都在演戲」、「每個道具都在演戲」的邏輯,讓劇集的細節密度徒然升高,也構成了觀眾進一步討論的話題基礎。

盧靜笑言辛爽是一個非常嚴格的導演,「他幾乎能』逼瘋』劇組所有人,但所有人又能沉浸其中,享受和他合作。」 比如,辛爽在自己的影像表達當中,非常不喜歡將日期以字母的形式呈現,這就讓「發生2005年」的設定必須要藉助各類的輔助表達,是活生生的。除了劇中大量布置的老物件,「房子、服裝、所有吃喝拉撒的東西、加油站、糖水店,都是我們整個重新做的,美術老師在閒魚上淘到了不少東西。」

辛爽在當導演之前,是個「搞音樂」的人。組建搖滾樂隊Joyside,還在2005年入職光線傳媒。之後,辛爽又參加了湖南衛視《幻樂之城》。於是,他格外強調視聽,「所有的手段用在一起其實才叫視聽,才傳達出來是一個完整的感受,這件事它不是做數學題1+1=2。」

在朱朝陽和爸爸吃糖水的那場戲中,辛爽加入了過山車的聲音,從低到高、從高到低,還有人群的嚎叫。「用稍微好一點的音箱,或者聲音放大一點,那是朱朝陽心理活動最激烈的時候,那些聲音都是在輔助敘事。」

盧靜也特別說到了這一點,辛爽和錄音執導張楠在完成一段混錄之後,要把素材導出在各種終端上看。「小米電視、樂視TV、蘋果什麼的都看一遍,包括iPhone、iPad、三星手機,感受不同的介質帶來的效果,最後再找到一個最好的、綜合的結果。」

辛爽早就想好了片尾曲的事兒。12集劇情要有12首片尾曲,它們大部分都來自於這位搖滾青年的歌單,由後海大鯊魚、PK14、Joyside和發光曲線等樂隊演唱。片尾曲也是劇情,每一首片尾曲都是對劇情或情緒的延展,「這些細節都在演戲。」

《隱秘》的劇情中少有層層遞進的推理或懸疑,包括笛卡爾的故事等,都是它留給觀眾去解讀的部分。辛爽很開心,看到大家對細節的不同認知,「蜥蜴的本意是暗喻它看到了張東升的犯罪,但觀眾說它代表著冷血,你說不對嗎?這樣的解讀當然也是對的。」

周春紅吃的橘子都是綠色的橘子,綠色除了是人物的一種色彩,也有其他意味。「有的觀眾看出酸,有的觀眾看出禁果,還有的觀眾看到欲望。」 這就是辛爽想做的,「一個東西能承載很多含義,這是給觀眾的樂趣。」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解析什麼意思?隱秘的角落三個小孩結局是什麼
    「一起爬山嗎?」「您看我還有機會嗎?」,最近這個梗紅遍網絡。它的出處則是源自近期爆紅的犯罪題材網劇《隱秘的角落》,系秦昊飾演的一位殺手在劇中的臺詞。這部12集的電視劇自上線以來便好評如潮,豆瓣評分高達9.0。前幾天這部劇迎來了大結局,不少影視自媒體還給出了諸如「國產犯罪翻身之作」的評價。
  • 《隱秘的角落》Happy ending,你真的看懂結局了嗎?
    《隱秘的角落》改編自推理小說《壞小孩》,以三個小孩在景區玩耍時無意中看到一起謀殺案件為開端,之後一步步陷入這個系列殺人案件之中無法自拔的故事。電視劇和原著其實還是有一定不同的。相比原著來說,電視劇的處理更加柔和,不僅展現出了人性的惡也看到了人性的善,一切的惡意背後可能蘊藏著無數的心酸和無奈。導演辛爽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使廣電審核可以通過,也不願意將全部的惡展現給觀眾。這樣的處理其實恰到好處,人本就是一個多面體,沒有完全的黑白之分,大部分都站在了灰色地帶,這樣立體的人設使得每個角色的鮮活起來,也更符合實際。
  • 《隱秘的角落》為何頻繁提到笛卡爾?現實與童話,未必是說大結局
    克裡斯汀很開心,很快把圖形畫了出來,收到了笛卡爾的「比心」國王逝世後,克裡斯汀登基,立刻出發尋找心上人的時候,奈何笛卡爾卻先走一步,只留下了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這就是《隱秘的角落》裡頻繁提到的有關心形線的故事「不過也有人說,笛卡爾不是死於流放,而是死於背叛」
  • 隱秘的角落結局是什麼意思?朱朝陽日記裡寫了哪些內容
    一口氣看完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感覺全員演技在線,劇情緊湊,全程高能。隱秘的角落大結局給我們的問題是,童話和現實,你究竟選擇相信哪一個?相信童話結局就是好的,細思極恐啊!感覺需要帶著細節再看一遍。看完了隱秘的角落,對於大結局張東升在被警察開槍包圍擊斃前對朱朝陽說的那一句:你可以相信童話,讓我想起了羅曼·羅德的那句很經典的話,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真相後依舊熱愛生活。現實和童話固然有巨大的反差,卻也有相通之處。朱朝陽在最開始聽的那個關天才數學家笛卡爾愛上公主的故事,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
  • 8.9分的《隱秘的角落》,如何讓經典的「小白船」變身恐怖童謠
    「帶你去爬山」,「我還有機會嗎」最近成為網絡熱梗,而這些都來源於豆瓣8.9分,自開播以來就熱度和口碑炸裂的《隱秘的角落》。它被網友稱為難得一見的國產良心劇。《隱秘的角落》裡很多配樂都被人稱之為「陰樂」,每次當人性的暗黑被激發出來的時候總能聽到這種陰森恐怖的配樂。但其中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小白船」為何因為它卻也變身成了恐怖童謠呢?
  • 豆瓣9.2分,它比《隱秘的角落》更好看?
    原以為今年的劇王非它莫屬,沒想到最近一部《沉默的真相》以8.8開分,逐漸漲到了9.2分,已經超過了《隱秘的角落》。 這兩部劇在方方面面都說得上是難分伯仲:同樣改編自作家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同樣由愛奇藝的迷霧劇場製作推出;同樣讓人感嘆「這也能過審」的高能劇情;同樣實力派的好演員,一邊是秦昊和王景春,一邊是廖凡和譚卓;同樣電影質感的製作水準。
  • 《隱秘的角落》爆火,豆瓣9.1、淘寶上賣爆,國產懸疑劇迎大年
    從全員演技,到"毀童年"的瘮人配樂《小白船》,從探討人物性格善惡,到拆解劇中細節,《隱秘的角落》頻頻登上微博熱搜。對於這部網劇,不少網友更是給出了超高的讚美。在豆瓣評分上,超1.7萬人對"你知道我有多久沒看到這樣的國產劇了嗎"的評論進行點讚,更有人將其稱之為"國產劇之光"、"懸疑劇標杆"。這部網劇黑馬到底有多火?
  • 十大細節帶你解密《隱秘的角落》大結局,紫金陳:真相併非你所見
    從《隱秘的角落》開播以來,點開豆瓣的搜索欄,《隱秘的角落》和原書紫金陳的《壞小孩》就一直霸佔熱門書影前兩名,很多人說紫金陳的原書分數低,勝在故事情節而輸在寫作水平,原書主要描寫了人性的惡,而改編劇卻更多的體現了人性的複雜,善惡難辨,界限未明,連紫金陳自己都評價:改編的水平很好,很滿意。
  • 國產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口碑繼續走高 豆瓣升至9.2高分
    愛奇藝出品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昨日豆瓣9分開局,現如今網友評分不降反升,已經飆至9.2分。《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小說《壞小孩》,總共12集,6月16日開播,現已更新4集,本就在豆瓣上以9分高分開局的該劇,口碑逐步發酵,評分繼續走高,1w+網友打出了9.2分的平均分。
  • 《隱秘的角落》爆火!「一起爬山嗎」用英語怎麼說?
    最近現實題材懸疑劇《隱秘的角落》火爆全網! 不知道大家看了嗎? 《隱秘的角落》剛剛開播,豆瓣評分就飆上 9.2,更至第八集依然保持在 9.0,最終以 8.9 分收官,成為今年上半年最佳國產電視劇!
  • 《沉默的真相》超越《隱秘的角落》了嗎?|數據研究院
    9月「迷霧劇場」又推出一部觀眾期待已久的懸疑劇《沉默的真相》。與《隱秘的角落》相同,它同樣改編自紫金陳小說,改編自社會派「推理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長夜難明》。骨朵研究院在此,將兩部佳作的數據作出簡單比較,看看《沉默的真相》超越《隱秘的角落》了嗎?
  • 豆瓣高分《隱秘的角落》藏著一些隱秘的亮點
    那是因為看了國產懸疑劇《隱秘的角落》,這部劇有多好看,相信你已經從回歸的微博熱搜上聽說了。網上幾乎是壓倒性好評,豆瓣以9.1分開局,目前已更新了6集,一度衝到9.2分。有網友評論第一次看國劇竟然有一種看美劇的優越感,發自肺腑的開心和驕傲。劇情極為抓人,第一集開場戲馬上來個爬山警告。
  • 沒看懂《隱秘的角落》不是你的錯 這些彩蛋一般人真"看不見"
    最近大火的《隱秘的角落》,讓不少人沉浸劇情中無法自拔,這部國產劇在豆瓣也得到了8.9分的極高評價。相較原著《壞小孩》,電視劇的情節有不少改動,最終為觀眾呈現了一個「童話」結局。不過原作者和導演都曾在社交媒體多次暗示,劇中隱藏著不少彩蛋,需要觀眾細細琢磨才能看懂畫面背後的深層含義。網上關於彩蛋的文章已經有不少,今天咱們換個角度,不聊劇情,單從畫面和觀感來聊聊這部神劇。(文內含劇透)
  • 《隱秘的角落》該火嗎?懸疑不夠巧合來湊?虛火了您吶
    這個6月,沒了高考,卻迎來了懸疑題材的網劇《隱秘的角落》,出自愛奇藝主打懸疑題材的迷霧劇場,豆瓣上28萬人給出9.0的高分,著實「火了」一把。其次,不得不說導演的選景有獨到之處,南海之濱——湛江,雖說不上是異域風情,但獨特的粵文化氣質,現代與傳統「野蠻」交錯生長,破船、老街、廣告牌,在這裡你絲毫感受不到城管存在的可能,用導演辛爽的話說:「我很想拍一部關於南方海邊的故事,剛好湛江就是特別符合這麼一個調性。」
  • 《隱秘的角落》豆瓣9分+並非浪得虛名 這些細節讓人細思極恐
    原標題:《隱秘的角落》:豆瓣9.1分不是浪得虛名《十日遊戲》只是愛奇藝迷霧劇場的「開胃菜」,《隱秘的角落》才稱得上是重頭戲。《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知名懸疑小說《壞小孩》,由辛爽執導,秦昊、王景春、張頌文、劉琳、李夢等人主演。
  • 從心理學看豆瓣9.0高分網劇《隱秘的角落》
    自然是《隱秘的角落》了。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0的懸疑劇,一經上線便刷屏了各大社交網絡,劇中的「爬山梗」成為了不少觀眾的口頭禪。他的「隱秘角落」是內心的自卑和對愛的欲求不滿。他對孤兒普普表現出關切和善意,也是因為想彌補自己一直以來想要一個女兒的遺憾。
  • 隱秘的角落結局是什麼意思 朱朝陽日記裡寫了哪些東西
    《隱秘的角落》開播後便收穫無數好評,在豆瓣更是獲得9.0以上的高分,而這部劇也在近日通過超前點播播出了大結局,不得不說,這部劇的結局實在太高能了,一切的美好都是假象,朱朝陽才是真正的大boss。
  • 《隱秘的角落》火了,秦昊主演的這部懸疑網劇,口碑高達9.0分
    由愛奇藝「迷霧劇場」打造、辛爽執導創作、喬·卡卡奇和胡坤編劇的國產懸疑推理劇《隱秘的角落》正在熱播中,由兩大演技派秦昊和王景春領銜主演,目前已更新至第6集。《隱秘的角落》是「迷霧劇場」出品的第二部戲。本以為第一部《十日遊戲》已經足夠好了,讓人沒想到的是第二部更是直接達到頂峰。 看完第一集後,你會發現從頭到尾都找不到任何缺點。
  • 「一起爬山嗎」刷屏,《隱秘的角落》爆火!用英文該怎麼說?
    最近火爆全網的現實題材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不知道大家看了嗎?而隨之爆火的還有一句臺詞:一起爬山嗎?被網友們瘋狂刷屏!《隱秘的角落》剛剛開播,豆瓣評分就飆上 9.2,更至第八集依然保持在 9.0,最終以 8.9 分收官,成為今年上半年最佳國產電視劇!
  • 追完大結局,它值得豆瓣9.2分
    :9.2分有朋友說,這劇紅是因為它很燒腦,能滿足一部分追求智商存在感的觀眾。(時空圖引用自 豆瓣網友@凌睿)沒有什麼是一個平行時空解決不了的,如果解決不了,那就像大結局一樣,彈指一揮就讓以前的多個平行現實玉石俱焚。《想見你》的大結局是有點「掉線」了,最後用了最簡單粗暴的方法解決莫比烏斯死循環。有人說,劇情只能這麼寫,否則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