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1月29日電(王文娟)29日上午,上海金融法院與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聯合舉辦的首期「金融法治菁英項目」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正式開班。
上海金融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紅,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中國金融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朱寧出席開班典禮並講話。
上海金融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紅表示,上海金融法院成立以來,聚焦服務保障國家金融戰略實施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職能定位,大力推進複合型高端金融審判隊伍建設,按照知識能力專業化、審判思維現代化、司法視野國際化的要求,積極創新應用型審判人才培養機制,不斷提高審判隊伍內涵式發展水平。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中國金融研究院是具有國際水準的開放研究平臺和高端智庫,在金融學科領域具有突出的研究優勢和師資優勢,多年來致力於運用現代金融理念和技術,探索中國金融的前沿問題,為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和金融市場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貢獻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她希望,雙方能夠融合彼此在專業審判和學科建設方面的優勢,著力培養一支通曉金融政策法律、善於處理複雜金融糾紛、能夠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金融法律專家隊伍,為金融司法更好地參與國家治理、服務金融改革提供堅實的人才智力支持。
趙紅對參加培訓的法院幹警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認識,保持良好學風,嚴守培訓紀律,做到學有所獲,使自身的思想、理念和能力全方位適應新時代金融司法的更高要求。二是牢記職責使命,提升司法能力,做到學思結合,學用結合,自覺把培訓學習與解決審判中的實際問題統一起來,通過專業思維的培養、專業知識的掌握、專業方法的運用,不斷提高履職效能和水平。三是堅持改革創新,勇於探索實踐,提高站位、認清形勢,接受挑戰,切實提高幹事創業的思想水平、境界格局、能力本領,以更高站位、更遠視野、更大格局來思考謀劃金融司法服務大局、服務群眾各項工作,為金融審判工作再上新臺階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準備和智力支持。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中國金融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朱寧指出,隨著中國改革逐步邁向深水區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入衝刺階段,法治中國建設備受關注。近些年,在金融創新的背景下,法治建設的保障預防作用也日漸突出。因此,在金融改革創新中,推動以法治與問責為核心的金融法治建設,實為應有之義。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中國法治研究中心於今年4月份就開始全力推動金融法治研究和實踐,通過對公檢法系統和企業的大量訪談,切實了解到他們對金融系統性培訓以及金融法治結合的難點熱點剖析的需求,也對金融法治相關研究和培訓有了更清晰的定位。
朱寧強調,作為金融屬性突出的商學院,在高層次金融法治複合人才隊伍亟需壯大的時代背景下,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結合多方努力創辦「金融法治菁英項目」,希望能夠逐步完善金融法治培訓體系,促進金融法律業界交叉學科交流,並實現金融法治業務啟示、案例應用和研究展示。朱寧副院長希望通過多方共同努力、凝聚合作,攜手推進上海金融法治的建設。
據悉,本次培訓項目為期一年,將邀請國內外知名教授、業界專家通過集中面授、沙龍、閉門研討、論壇等形式開展,課程設置分為10個模塊,內容涵蓋資本市場基礎、公司治理、決策與風險基礎、藉助資本市場公司再發展與風險管理、科技迭代下的金融市場、新興行業與風險管理等,系統性地梳理相關金融知識,針對性地拓展完善參訓學員的知識和能力體系。
上海金融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林曉鎳,中國金融法治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姜叢華,「金融法治菁英項目」顧問委員會專家陳凱、史平武出席開班典禮。上海金融法院25名法官、法官助理參加了本次培訓。
(責編:葛俊俊、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