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走進高校

2020-12-19 央廣網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錢紅、溫靜)11月26日,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進校園,首站走進中南民族大學,從博物館殿堂走向課堂的文物珍寶,受到準文博人及其他專業學子的熱捧。

當日下午,中南民族大學學術交流中心濟濟一堂,來自該校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的上百名學生參與活動。湖北省博物館副館長王先福首先介紹了本次「鎮館之寶」擴容的背景,他說,湖北省博物館是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八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一,館藏文物達24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達945件(套),國寶級文物達16件(套),在全國位居前列,一些藏品甚至享有世界聲譽。2007選出的四大「鎮館之寶」,評選範圍較小,本次聯合湖北日報評選十大「鎮館之寶」,希望儘可能聽取各方聲音和意見,包括文博專業學子的想法。

在博物館社教部講解員溫靜、劉曉琪及資深志願者喻夢華對20件候選「鎮館之寶」逐一介紹之後,學子們紛紛為自己心儀的國寶投上一票。一名女生表示,對於「華夏正音」曾侯乙編鐘,及歷經2500餘年仍寒光閃閃的越王勾踐劍,她都毫不猶豫地投上自己的一票。一名男生則表示,自己投了其貌不揚的金錠,因為更看重文物背後的歷史價值。這件金錠是考古發掘並有銘文實證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文物,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而這件金錠出土於鍾祥梁莊王墓,也說明湖北地區並不游離於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之外。

一名2019級的學生表示,深入了解石家河玉人像為代表的燦爛史前文明,及以石家河為代表的長江中遊在中華文明起源所起的作用,他既驚嘆又自豪。

此外,學生們熱情洋溢,紛紛利用自己專業所學,為十大「鎮館之寶」出爐後如何發揮更大價值獻計獻策。一名2018級的學生說,列入候選的20件文物珍寶,時間跨度大、種類豐富,從舊石器時代到明代,從化石到青銅器、漆木器、金器、玉器、瓷器、竹簡等均有涉及,建議以「鎮館之寶」為基礎,將湖北地區歷史串起來,做湖北通史類展覽。此外,多名學生就省博三期展陳及文創產品開發等提出頗有價值的建議,館方均給予肯定。

該校相關專業多名教師也來到活動現場,主持人庾華博士稱,該校文物與博物館專業是2014年開辦的年輕專業,做著古老文物的研究,開設有博物館社會教育、博物館藏品管理等課程,本次活動對深化學生對學科、行業的認識有重要意義。此外,博物館作為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藏品是其靈魂,精品文物走出殿堂,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舉辦的本次評選活動是一次十分有益的探索。

相關焦點

  • 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引發廣泛關注 文物瑰寶擁抱更多公眾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錢紅、黃敏)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舉辦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自「雙11」推出至今,無論在文博界還是在普通觀眾中都引起廣泛反響,線上投票踴躍,評選活動儼然成為連接博物館館藏資源與公眾的橋梁。湖北日報及湖北日報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多個平臺對活動全方位、持續推介。
  • 專家熱議十大「鎮館之寶」評選—— 一次有儀式感的集體銘記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錢紅、黃敏)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舉辦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吸引廣大網友投票,也受到學界廣泛關注。專家們認為,博物館與媒體聯合發動公眾進行投票、評選,是對「鎮館之寶」一次有儀式感的集體銘記,非常有意義。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_時政_中國西藏網
    中新網武漢12月13日電 (梁婷孫夏)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 235萬餘人踴躍投票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235萬餘人踴躍投票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2020-12-14 10:23:13來源: 湖北日報  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
  • 省博十大「鎮館之寶」揭曉!其中一個寶貝來自十堰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鄖縣人頭骨化石入選十大「鎮館之寶」! 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13日,十大「鎮館之寶」發布會現場火爆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稱,湖北省博物館三期工程預計明年全新開放,擴建後的博物館建築面積11.3萬平方米,展陳面積2.8萬平方米,比現在擴大一倍。
  • 雲夢睡虎地秦簡入選湖北省博物館 十大「鎮館之寶」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其中,雲夢睡虎地秦簡入選13日,十大「鎮館之寶」發布會現場火爆據悉,為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了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對原有四大「鎮館之寶」進行擴容。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_文化_中國西藏網
    【解說】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12月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發布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對話專家解讀背後的故事
    在湖北省博物館三期擴建工程即將竣工之際,開展「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將原來的「四大鎮館之寶」擴容為「十大鎮館之寶」,將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據了解,為保證評選的廣泛性、公正性和權威性,這次評選活動公眾網絡投票和專家投票權重各佔50%。從11月11日起,為期一個月的評選活動,線上線下反應強烈,活動共吸引235萬餘人投票,投票總數近270萬票。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兩件來自隨州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其中有兩件出自隨州曾侯乙墓! 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 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作為「湖北客廳」展現大國文明風範的湖北省博物館,是2018年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的首站。
  • 這10件珍貴文物被評為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黃敏)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10件珍貴文物脫穎而出,當選省博十大
  • 這10件珍貴文物被評為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黃敏)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10件珍貴文物脫穎而出,當選省博十大「
  • 「鄖縣人」頭骨化石入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 冰客本報訊記者昨日獲悉,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其中「鄖縣人」頭骨化石入選。 據悉,此次當選為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的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商代文明」、「陶瓷文化」——江西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
    2012年的時候,江西省博物館開始進行一個「鎮院之寶」的評選活動,歷時兩年左右時間。以當時所藏的20件精品文物為候選對象,全民參與。從中選出十個作為「鎮院之寶」。在此期間「海昏侯墓」還在發掘之中,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墓中出土的精品文物沒出現在評選名單之中。
  • 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聚先秦文明之精華」
    八角星紋彩陶豆(大汶口文化)2011年的時候,山東博物館進行了一次「鎮館之寶」的評選活動,從當時館藏的150餘萬件藏品中,通過層層的評選,最終確定了10件文物作為「鎮館之寶」。這十大「鎮館之寶」,絕大多數都屬於先秦時期。其餘的四件,是兩漢、明清的文物。這六件精美的先秦古物,有彩陶、青銅、玉器等等,反映了這裡曾經存在的久遠而古老的文明。
  • 隨州2件「國寶」被評為省博十大「鎮館之寶」,速看!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其中隨州出土的曾侯乙編鐘、曾侯乙尊盤被納入省博十大「鎮館之寶」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