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莆田西衝別院園子裡拍的。據說這是萱草,又名忘憂草。記得我父親曾經寫過一副不知哪裡得來的春節悼母聯:
萱草蕭條悲夜月,
紅梅冷落泣春風。
有意境,平仄好,所以三十多年來我不曾忘。這也是我第一次從我父親那裡知道萱草代表母親。
近來年輕人多愛西方文化,都知道西方國家的母親節,也知道康乃馨代表母愛。卻不知萱草作為中國傳統的母親花,其歷史淵源比康乃馨更久遠。
為什麼萱草花成了中國的母親花?《詩經疏》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在古時是母親居住的地方,因此也稱萱堂。萱草就成了母親的代稱。據說古代遊子遠行前必得要種些萱草,希望母親看到花能了思念,能解煩憂。
唐代詩人孟郊《遊子詩》云:
萱草生堂階,
遊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門,
不見萱草花。
其《遊子吟》更是令我們耳熟能詳: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這所謂的寸草即是萱草。可以這麼說,萱草花成為母親花,都是歷代文人渲染而成的。
小時候,我父親常外出做生意,超時不歸,我的祖母便夜不能寐。我睡在她的身邊,大半夜就聽她嘮嘮叨叨,自言自語,總怕我父親被歹人謀害了。她大聲咒罵我的堂伯父:「八生這個剁刀死的,要不是他,子安也不會回來了。」因為文g那段時期我父親本在地質隊做負責後勤的副機長,我堂伯父不知為什麼成了個反革命,我父親便受牽連回了農村。所以說,我父親是該種萱草的。雖然種了沒人懂,但為自己種啊,誰叫他是附近一帶的所謂文人呢?我就無所謂了,因為我的生母扔下不足兩歲的我賭氣回了娘家,我父親不去接,她便嫁了人,生了四個孩子。小時候村裡的婦女每一看見我,便總提起我的生母,說她也是個豬婆娘,意為生下就不管了。
好吧,不說了,莫忘了萱草也叫忘憂草。今百度它的五種花語,除其中一種代表母愛外,其餘四種都是忘憂的不同表達方式。
那忘憂草如何能忘憂呢?同樣是出自《詩經》的典故,說法又有了不同。據說有婦人因丈夫遠徵,便在家居北堂種萱草,藉以解愁忘憂,故名忘憂草。這萱草該是何等幸運,兩種意義都挑上了它。
關於如何忘憂,朱熹寫文章表示那就是吃,估計是調侃吧?他所說的忘憂草也僅是黃花菜而已。黃花菜是萱草眾多種類中的一種,唯一可食的一種。據說橘紅、橘黃色的萱草花含秋水仙鹼,任憑煮了又煮也奈何不了它的毒性。黃花菜也稱補腦菜,難道那點補腦功能便可叫我們忘憂嗎?具體黃花菜與其它萱草的區別可百度。蘭草與萱草的區別我甚至都百度不到。據說蘭草與蘭花也有區別。聰明的你,能否告訴我?
蘭花吧有人作了一副好聯:
忘憂緣何植萱草,
任性所以種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