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出擊 | 北京奇觀新工科專業建設解決方案宣傳片精彩發布

2020-08-26 教育大數據與高校聯盟

在精心策劃下,北京奇觀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新工科專業建設解決方案宣傳片正式發布啦!



奇觀技術從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以及信息創新專業建設的全局出發,協助院校進行專業建設頂層設計。產品宣傳片介紹了公司在高校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設計、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實施、實驗實訓平臺建設等五方面提供的全方位解決方案,並對DSAI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平臺的功能進行了簡述。



一、人才培養方案制定

基於工程教育認證的理念和標準,先後制定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智能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等新工科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二、 課程體系

通過購買行業數據,掌握行業需求,明確培養目標和學生畢業要求,反向設計,根據課程倒推原則、企業與教學結合原則、課程內容落點超前原則、固本求新原則、橫縱課程群結合原則、同類知識點交叉推進原則、必修選修各成體系原則等七大課程體系設計原則,構建出課程體系。



三、師資隊伍建設

提供現場授課/集中培訓、參與課程資源製作、企業頂崗鍛鍊、先進院校參觀考察、專業教學聯盟等多種方式提升高校師資專業技能水平。



四、 教學實施

提供Python人工智慧編程、數據挖掘與分析、雲應用開發、信息創新系列等專業核心課程,累計課時1440+,實驗案例 864+,課程課件500+,實驗文檔768+,行業數據50PB+。



五、實驗實訓平臺建設

DSAI 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是一套集教學、學習、實訓、科研、競賽與一體的綜合性平臺,針對當前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以及信創專業實驗室建設的痛點,採用 Docker 容器化技術一站式提供性能可靠、環境完整、界面交互良好的實驗和案例操作環境,容器內置了所有實驗和案例的軟體開發包和項目源碼,配套詳細的實驗指導說明書,DSAI 實驗室以理論+實踐、平臺+資源的全新模式為教師和學生提供立體化、全周期的實踐教學環節的支撐和輔助。



奇觀教育研究院以「讓教學更輕鬆,讓就業更容易」為使命,致力於整合信息技術以提升學校內涵實力和學生學習效果,持續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打造人才賦能新模式。

相關焦點

  • 聚焦2019年新工科,全國6所高校新工科建設現狀
    2018年3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認定612個項目為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高校新工科建設進入實施階段。一年多時間過去了,2019年各高校新工科建設處於什麼一個狀態呢?
  • 天津大學發布新工科建設「天大方案」2.0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欣然 通訊員 劉坤 劉曉豔)6月15日,天津大學發布新工科建設「天大方案」2.0,內容主要包括構建完備的新工科教育平臺體系、持續優化新工科教育教學設計、建立健全新工科教育質量管理體系、持續優化新工科教育系統環境四個方面。
  • 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數據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
    與此同時,大數據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因此高校紛紛開設大數據專業。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數據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現狀,包括現階段大數據的教材、課程體系、師資和實驗室建設等現狀,然後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大數據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方案,並簡要敘述方案內容,最後針對大數據教育生態的發展給出了相應的思考和建議。
  • 華為發布了全新的RuralStar Pro解決方案
    華為發布了全新的RuralStar Pro解決方案 蔣均牧 發表於 2020-02-24 11:25:38 在驚嘆5G體驗、暢想美好未來之際,或許也是時候將視線投注到那些仍未能聯入網際網路的人群。
  • 中國高等工程教育論壇新工科專業建設與發展分論壇舉辦
    天津大學作為召集單位承辦的新工科專業建設與發展分論壇獲得圓滿成功。論壇現場新工科是主動應對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行動,是新時代工程教育改革創新的最前沿和新方向,從「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北京指南」新工科建設「三部曲」到兩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 卓越大學聯盟發布新工科教育質量宣言 新工科建設邁向「2.0時代」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日前,「深化新工科建設座談會暨卓越大學聯盟高校新工科教育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nbsp&nbsp&nbsp&nbsp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表示,作為全國新工科建設工作組組長單位,天大將進一步建立契合推進新工科建設2.0的協同工作機制,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穩步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
  • 深信服發布全新解決方案助力教育信息化2.0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深信服最新資訊 > 正文 深信服發布全新解決方案助力教育信息化2.0
  • 北京交大首批國家級新工科項目成功通過結題驗收!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的通知》。為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挑戰,教育部提出全面建設「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的「四新」戰略布局,並提出以「新工科」引領「四新」建設。
  • 中芬環保合作建設「美麗北京」 芬琳漆發布全新視覺識別系統
    芬蘭環境部長薩妮·葛朗—拉瑟寧中芬合作的「純淨芬蘭·清潔日」活動25日在北京舉行。活動旨在加強雙方在學術研究和經濟領域的合作,共同開發研究適合中國國情的新技術和解決方案。作為活動贊助商之一,芬琳漆在大會上介紹了其在裝修和表面保護領域的解決方案,並向國內媒體發布了其最新的視覺識別系統及2015年新品。中芬環保合作建設「美麗北京」近年中國環境汙染形勢日益嚴峻,在此背景下,2013年6月,中芬「美麗北京」合作項目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正式啟動。
  • 萬興PDF專家發布 打造全新的企業級一站式PDF解決方案
    萬興PDF專家發布 打造全新的企業級一站式PDF解決方案 2020年12月18日 21:4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近日,萬興科技在北京隆重舉辦了「數字創意行業應用研討暨萬興科技2021新品發布會」,面向全球市場發布了10款創意軟體新品,覆蓋視頻創意、繪圖創意、文檔創意、圖片創意多維領域。
  • 雄安宣傳片發布 雄安建設不搞高樓大廈和水泥森林
    原標題:解碼雄安新區宣傳片:前後修改20多次 一個月內完成5月28日下午,外交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在外交部南樓藍廳(新聞發布廳)舉行外交部河北雄安新區全球推介活動,主題為「新時代的中國:雄安探索人類發展的未來之城」。
  • 每日新報:卓越大學聯盟高校發布新工科教育質量宣言:新工科,新在哪?
    《每日新報》2020年01月08日12版頭條每日新報訊(記者 劉德勝 通訊員 王睿 劉坤)日前,「深化新工科建設座談會暨卓越大學聯盟高校新工科教育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包括9所工科優勢校在內的卓越大學聯盟發布了
  • 奇觀技術建設玉溪師範學院雲計算大數據專業實驗室案例
    為切實推進學校建設一流地方應用型大學,進一步服務玉溪「5577」發展戰略和五大產業,加強網絡安全技術人才培養,2019年玉溪市網信辦、玉溪市旅遊文化體育投資有限公司等與學校共建玉溪師範學院網絡安全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工管一體實驗教學發展與創新研討會舉行
    2018年10月27日,由中國虛擬實境與可視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VRVT)教育專委會主辦、北方工業大學承辦、北京知鏈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新工科背景下工管一體實驗教學發展與創新研討會」在北方工業大學舉行。在本次會議上,政、校、企共同就推動校高校新工科背景下工管一體實驗教學發展與創新、高校區塊鏈實訓體系構建達成共識。
  • SIBEAM 推出全新 WIGIG 802.11ad 解決方案
    打開APP SIBEAM 推出全新 WIGIG 802.11ad 解決方案 SiBEAM 發表於 2015-03-09 11:14:46
  • 【校報特稿】面向後疫情時代的新工科教育改革與創新
    新工科教育的中國探索  2017年被稱為「新工科建設元年」,「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北京指南」共同構成了新工科建設「三部曲」。新工科建設一經推出,就得到了理論界、實踐界的廣泛認可,新工科建設在全國迅速展開。
  • 卓越大學聯盟發布新工科教育質量宣言
    本報天津12月29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胡春豔 通訊員 劉曉豔)這個周末,天津大學召開了「深化新工科建設座談會暨卓越大學聯盟高校新工科教育研討會」,探討如何實現新工科建設向更深入的2.0版跨越。
  • Poly博詣發布全新RealPresence Clariti Ensemble解決方案
    北京時間2月25日,全球統一通信和協作公司Poly博詣宣布正式推出下一代大容量、可擴展、雲就緒的整合型解決方案Poly RealPresence Clariti Ensemble,助力企業及機構加速視頻會議和工作協同的雲化部署
  • 「新工科」新在哪兒
    「新工科」起源於2017年2月在復旦大學舉行的綜合性高校工程教育發展戰略研討會達成了「『新工科』建設復旦共識」,隨後,「天大行動」進一步明確了這一建設方向,而到了形成「北京指南」的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上,《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指南》通過,自此「新工科」進入公眾視野,
  • IBM產業技能學院項目入駐華南理工大學,助推「新工科」建設
    為助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升級,由教育部積極推動的「新工科」建設更加注重「模式創新」,這也是應對新一輪數字經濟的挑戰的方式之一。近期,IBM 與華南理工大學正式籤署了 IBM 產業技能學院的項目合作協議,該合作旨在推進「新工科」人才培養,助力推動高等教育事業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下的產學研體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