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的學生筆記,還有「考場夾帶資料」:考進清華有原因……

2020-12-14 觀老師聊一聊

考入清華大學的學生都有幾把「硬刷子」,比如學科競賽「牛」,再比如「高考成績全省排名前茅」。很多人孜孜不倦地尋找「考上清華大學的秘訣」,在「天賦、智商與努力」上發起一輪又一輪的爭執。今天,分享清華大學幾位學子的課堂筆記,感受一下這些「學霸」背後的付出。

1、哲學內容

很多學生頭痛政治考試:背的內容多,卻往往考不到高分。這位清華學子是哲學專業,她的筆記分成左右兩部分:左邊是分類內容,右邊是提綱式總結和歸納,對需要重點理解部分用紅筆標註。這種形式做筆記,在複習時方便回憶課本內容,也便於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2、英語內容

做英語筆記的學生很少,即使做筆記,也是隨手記在書上。為什麼絕大多數清華學生的英語水平很棒?可以從她的英語筆記探察原因:筆記留白處記錄自己的感悟,紅筆標記重點。

3、書上做記錄

清華學子也會隨手在課本上做隨堂記錄:在書上劃出重點,及時記錄教師歸納的內容,書頁留白的地方備註解釋。不得不說:清華學子的「聽課質量」相當高。

4、電子筆記

清華學生也會用電腦做筆記啊?無論是資料備引、還是文件分類,全部記錄的井井有條。嚴謹的學風、高效的時間管理,是他們成為學霸的原因之一。

5、思維導圖

看到這個圖,是不是感覺特別熟悉?沒錯,這就是平時老師反覆強調的「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把知識有效地串聯在一起,便於記憶,當然也便於「拿到高分」。所以,同學們,好好重視「思維導圖」。

6、法學專業

法學難學,原因是要背的法條太多。看一看清華大學法學院同學在參加司法考試前整理的筆記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清華學子的成績,豈是一日之功?

7、建築設計

清華大學的建築學院的前身是清華大學建築系,由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創建。當年,梁先生傾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走遍大江南北,繪製出很多建築圖紙,給建築界留下了寶貴資料。

梁先生的建築圖絕妙之處在於「神」,這位清華建築學院的學子繪製的設計圖,雖然尚未得到梁先生設計的精髓,但一絲不苟的紮實學風還是值得我們學習。

從字跡上看,做這些設計圖紙的應當是一名男生。他畫的「俄羅斯東正教堂下面圖和透視圖」,大概是俄羅斯採風時畫的吧?這位學生在繪畫的同時,對教堂的設計特徵做了簡單的記錄,便於日後進一步學習和借鑑對方的設計理念。

7、人文學院

人文學院的筆記滿滿的「文化氣息」。這一頁是記錄「話劇」的發展史,記錄有「1866年上海西人劇圖演出(上海蘭心大劇院)」,備註「首個正確、現代劇場」,又有各大劇社的名人,比如「南國社田漢」,「民眾戲劇社沈雁冰」等內容。

8、經管學院

清華經管專業的學子們,又學什麼高深的理論?「資本的價格是利率」…一筆一划地把經濟學理論模型記錄在筆記本上,這種「追求極致」的精神,值得很多同學自省。

9、生命學院

生命學院,學習的知識似乎比法學專業還要多嗎?筆記裡記錄的是「人腦」學習有關內容。要完全記憶這些知識點,確實是一種挑戰。

10、「考場夾帶資料」

這是「小抄」嗎?是,也不是。因為有的科目考試,老師允許同學帶一張A4紙大小的資料進入考場,於是,這位清華學子充分展示出自己的「聰明才智」,歸納出重點內容後,「拼接在一張A4紙裡」,施施然帶進考場。可是,這麼小的字,查找的時候費不費力氣?是否耽誤考試時間?

清華學生的優秀,原因之一是充分把對知識的理解記錄在筆記本裡,這樣,無論是平時複習,還是大考前複習,可以有「節約時間、提高複習效率」的好處。學科不同,清華學子筆記的形式也因人、因知識內容而千差萬別,但是,不變的是對學問的虔誠和求學的態度,這也是他們考進清華大學的原因吧?看到這些課堂筆記,你有什麼感想?

相關焦點

  • 這裡有一份清華學生的筆記還請各位欣賞!不愧是清華大學的學霸!
    在最近清華大學校史館舉行的「清華大學優良學風檔案史料展」中,我們可以通過其中的一些展品,一睹清華學子的優秀,在觀看這些優秀的筆記,作業和學習計劃的時候,編者不僅感慨,這些人不進清華大學,誰才配呢?究竟這些筆記和學習計劃有多優秀,還請各位讀者慢慢欣賞!
  • 為什麼說高考考進清華的「本科生」,比清華的研究生更厲害呢?
    為什麼說高考考進清華的「本科生」,比清華的研究生更厲害呢?作為國內最知名的大學之一,清華大學吸引了無數成績優異的學子,也培養了許許多多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等,每年參加高考的上千萬學子中,大多數學生都想要考進清華大學,但是由於招生數量有限,清華大學也僅僅能招很少一部分學生,想要進入清華大學就需要非常好的成績,因此在清華大學內外,漸漸地形成了一個說法,那就是高考考進清華大學的「本科生」,要比一部分清華大學的研究生更厲害
  • 考研倒計時2天|清華大學考場攻略來了!
    《清華大學考點考場分布示意圖》。學校周邊停車位有限,校門距考場樓還有較長段距離,請考生計劃好時間,考試當天儘量提前,選擇公共運輸方式出行。不得攜帶任何書刊、報紙、稿紙、圖片、資料、具有通訊功能的工具(如手機、照相設備、掃描設備等)或者有存儲、編程、查詢功能的電子用品以及塗改液、修正帶等物品進入考場。所有科目均不允許使用計算器。考生在考場內不得傳遞文具、用品等。考生進入考場後,須關閉並上繳誤帶的手機以及任何可發送、接收、存儲、查詢信息的設備,否則以違規論處。
  • 清華大學學生在線課堂筆記曝光,讓人大開眼界,網友自愧不如
    譬如清華大學的學霸們,自從清華開始在線課堂以來,效果一直非常不錯。 更讓人欽佩的是,清華大學的學霸們不僅是認真聽課,而且還認真做了筆記。這不是在吹噓造假,前不久清華大學學生會發起了一項活動,叫「筆記大賽」,據統計後來一共收到了來自35個院系共221份投稿筆記。這些筆記曝光後,讓人欽佩不已。筆記內容充實,形式多樣,條理清晰,字跡優美,著實讓人大開眼界,過目難忘。
  • 同樣是「清華大學」畢業,考研進清華和高考進清華,誰更厲害?
    一般人的認知裡,研究生要比本科生厲害,但對於清華大學這種頂尖高校來說,我個人覺得本科考進清華學生比考研進清華的更厲害。大家還記得延安一村民家裡5個娃4個考進清華北大,獲政府30萬元獎勵嗎?我們發現這幾個孩子都不是本科直接考進清華、北大的,但最後都進了北大、清華讀研。一、本科考北大清華難度太大。我們知道北大、清華每年本科招生不過7000人左右,而全國有考生1000萬,清華、北大還不止千裡挑一呀。更何況清華、北大有保送生、自主招生等多種形式的招生,使得真正裸分考進清華北大的少之又少。
  • 和清華大學的學生差距有多大?看看別人的計劃表,網友:我放棄
    清華大學作為國內的頂尖學府,是眾多高中學子魂牽夢縈的大學夢所在。深厚的文化底蘊,優秀的師資隊伍,讓人羨慕的校園環境及教學設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頂尖人才前往求學。而清華大學的畢業生也一直都是各知名企業青睞的對象。那麼清華大學的學生和普通高校學生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 頂替、夾帶、替考…科舉考場的作弊手法繁多,看古人如何預防作弊
    導語近期,苟晶高考被頂替事件出現在我們的視野,在過去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在陰暗處有人違規操作,發生了學生被冒名頂替的事件。讓我們回到千年之前的科舉考場,看看帶著自己準考證是否會被惡意頂替?這篇文章將通過分析古代科舉預防作弊的措施,來看看對當下的考試有哪些啟示。
  • 清華大學有一個不成文規定,本科生比研究生更有「優越感」
    一、本科生優越感超過研究生在清華大學中,很多本科生是看不起研究生的,儘管學歷並沒有研究生高,但是清華的本科生卻擁有一副「不可一世」的優越感,這些人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狀元郎,但是清華的研究生就不一定了,有一部分來自清華的本科生,還有一部分來自其他學校的,甚至有不少二本和三本的畢業生
  • 本科考進清華和考中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哪個更具挑戰性?都很牛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一些網上的言論,第一種本科考上清華的學生更加有價值,他們認為清華的高考錄取更難,更加有挑戰,也更能體現學生的實力,因為通過高考考入清華的學生都是各地的佼佼者,可以稱之為狀元,所以這些學生相比較於考研進去的學生他們的實力更強。
  • 清華大學本科和清華大學碩士?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麼
    ※高校專業那些事※為您分析、分享、解惑樓主提的問題可能有一定問題,樓主的意思可能是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和清華大學本科畢業有多大區別,社會認可度多高。另外是本科考進清華大學和研究生進清華大學,那個難度大區別有多大。我們先說難度問題。
  • 他教的這個班37個人考進清華北大
    最近看到這樣一條新聞,我國有這樣一位老師,他帶的一個55人的班,37人考進清華、北大,10人進入劍橋大學、耶魯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名校並獲全額獎學金,其他考入復旦、南開等大學。於是就專門查閱了有關他的資料,研究了他的教育方法。發現他的教育方法真的是值得家長們借鑑的。
  • 看看:清華大學學霸筆記,看後感到好慚愧,成功背後是有原因的!
    學生生涯,相信每一個同學都不會對課堂筆記陌生。可能有小時候學習拼音和乘法口訣表的時候歪歪斜斜的字跡;可能有初中時一遍遍背誦默寫的「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可能有高考前一本本的錯題本和歷史大事年表;也可能是還文藝的時候的摘抄……從小到大,我們用過的筆記本摞起來可能都有一個人那麼高。那問題來了,清華同學們的筆記本,都是什麼樣的呢?他們一般都會在筆記本裡寫些啥呢?
  • 吳邦國向母校清華大學捐贈大學筆記和個人著作
    多年的大學課堂筆記及新近出版的著作等珍貴資料捐贈給母校。吳邦國對清華懷有深厚的感情。他曾回母校看望老師和同學,在上海等地參加校友活動,百年校慶時為「清華大學校史館」題寫館名、為安徽校友會捐贈給母校的巨型靈璧石題寫「擎天柱」等。今年年初,校領導看望吳邦國學長時,他提到一直精心保存著大學讀書期間的課堂筆記,並表示將捐贈給母校留念。
  • 第一學歷歧視:考研進清華和高考進清華的學生能力差距很大嗎?
    考進清華的本科生比考進清華的研究生更有實力,這是這些年來大多數人的固化意識。很多人認為,即使在清華讀了研究生,但是本科不在本校讀,那就會涉及原始學歷歧視。但這兩種學生之間真的實力差別那麼大嗎?錄取高考後,如果學生被清華大學錄取,可以見得考生的綜合成績很好,幾乎每一科都名列前茅,分數均衡。
  • 你能想像你考進清華大學「天文系」嗎?還有這些冷門專業正在逆襲
    發布沒多久居然被頂上了熱搜有不少網友都發來賀信還有網友表示當年沒上清華就是因為清華沒有天文系emmm不過對於大部分吃瓜群眾來說其實,在成立天文系之前,清華大學有天體物理中心和清華大學學生天文協會,兩者都掛靠於清華大學理學院物理系,研究方向包括星系宇宙學、超新星觀測和時域天文學、高能天體物理、理論天體物理、引力波探測、空間天文和天文儀器學等多方面,在天文學人才輸送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 學生保送清華大學直博,她和本科考清華的學生相比,有何區別?
    今年夏天,我的一個學生保送清華直博了,她的本科就讀於省內一所985大學,當年高中時,也是當成北大清華的學生培養的,可惜達不到這兩所學校的檔次,但是不代表她沒有這個水平。高考時,對於多數學生,想要考清華,要求全面發展,不能偏科。但是,有些學生的有些科目的差距,是靠高中三年很難彌補的,比如語文,這需要十幾年的積累,如果你語文不突出,縱使其他科學得非常棒,也沒有機會考入清華這種一流學校,因為裸分考清華,對於很多省的學生來說,太難了,名額太少了。
  • 清華大學的學生筆記原來長這樣……
    學生生涯,相信每一個同學都不會對課堂筆記陌生。幾乎每一位學生都聽到過老師這樣「安利」記筆記。但我們好像更強調筆記要記錄什麼內容——「這個很重要,請記下來」「那個很重要,也請記下來」……但其實我們忘了,學生同樣需要知道筆記記錄的方法,以及筆記內容如何用起來。
  • 一起來看看清華大學學霸的筆記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一起來欣賞清華人的筆記吧!——學生 建設管理系沒有色彩豐富,也沒有字跡清楚,在家裡翻箱倒櫃只找到了上高中時候買的一瓶陳年藍黑墨水,封鎖期間就靠一支鋼筆撐著。
  • 大數據揭秘清華大學新生,原來考上清華的學生都有這個特徵
    清華大學8月22日已經開學啦!3800餘名來自世界各地的2018級新生正式開學,其中「00後」有2784人,佔比約四分之三,「00後」已經成為大學校園的生力軍。 依照清華傳統,以入學年份最末位命名「X字班」暱稱每屆學生,今年入學的新生即為「八字班」。「八字班」的新生有什麼特徵?
  • 清華校友吳邦國,向母校捐贈大學筆記和個人著作
    4月26日,清華大學官網消息,在校慶107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第十和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清華大學1967屆校友吳邦國,將保存了50多年的大學課堂筆記及新近出版的著作等珍貴資料捐贈給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