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入清華大學的學生都有幾把「硬刷子」,比如學科競賽「牛」,再比如「高考成績全省排名前茅」。很多人孜孜不倦地尋找「考上清華大學的秘訣」,在「天賦、智商與努力」上發起一輪又一輪的爭執。今天,分享清華大學幾位學子的課堂筆記,感受一下這些「學霸」背後的付出。
1、哲學內容
很多學生頭痛政治考試:背的內容多,卻往往考不到高分。這位清華學子是哲學專業,她的筆記分成左右兩部分:左邊是分類內容,右邊是提綱式總結和歸納,對需要重點理解部分用紅筆標註。這種形式做筆記,在複習時方便回憶課本內容,也便於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2、英語內容
做英語筆記的學生很少,即使做筆記,也是隨手記在書上。為什麼絕大多數清華學生的英語水平很棒?可以從她的英語筆記探察原因:筆記留白處記錄自己的感悟,紅筆標記重點。
3、書上做記錄
清華學子也會隨手在課本上做隨堂記錄:在書上劃出重點,及時記錄教師歸納的內容,書頁留白的地方備註解釋。不得不說:清華學子的「聽課質量」相當高。
4、電子筆記
清華學生也會用電腦做筆記啊?無論是資料備引、還是文件分類,全部記錄的井井有條。嚴謹的學風、高效的時間管理,是他們成為學霸的原因之一。
5、思維導圖
看到這個圖,是不是感覺特別熟悉?沒錯,這就是平時老師反覆強調的「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把知識有效地串聯在一起,便於記憶,當然也便於「拿到高分」。所以,同學們,好好重視「思維導圖」。
6、法學專業
法學難學,原因是要背的法條太多。看一看清華大學法學院同學在參加司法考試前整理的筆記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清華學子的成績,豈是一日之功?
7、建築設計
清華大學的建築學院的前身是清華大學建築系,由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創建。當年,梁先生傾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走遍大江南北,繪製出很多建築圖紙,給建築界留下了寶貴資料。
梁先生的建築圖絕妙之處在於「神」,這位清華建築學院的學子繪製的設計圖,雖然尚未得到梁先生設計的精髓,但一絲不苟的紮實學風還是值得我們學習。
從字跡上看,做這些設計圖紙的應當是一名男生。他畫的「俄羅斯東正教堂下面圖和透視圖」,大概是俄羅斯採風時畫的吧?這位學生在繪畫的同時,對教堂的設計特徵做了簡單的記錄,便於日後進一步學習和借鑑對方的設計理念。
7、人文學院
人文學院的筆記滿滿的「文化氣息」。這一頁是記錄「話劇」的發展史,記錄有「1866年上海西人劇圖演出(上海蘭心大劇院)」,備註「首個正確、現代劇場」,又有各大劇社的名人,比如「南國社田漢」,「民眾戲劇社沈雁冰」等內容。
8、經管學院
清華經管專業的學子們,又學什麼高深的理論?「資本的價格是利率」…一筆一划地把經濟學理論模型記錄在筆記本上,這種「追求極致」的精神,值得很多同學自省。
9、生命學院
生命學院,學習的知識似乎比法學專業還要多嗎?筆記裡記錄的是「人腦」學習有關內容。要完全記憶這些知識點,確實是一種挑戰。
10、「考場夾帶資料」
這是「小抄」嗎?是,也不是。因為有的科目考試,老師允許同學帶一張A4紙大小的資料進入考場,於是,這位清華學子充分展示出自己的「聰明才智」,歸納出重點內容後,「拼接在一張A4紙裡」,施施然帶進考場。可是,這麼小的字,查找的時候費不費力氣?是否耽誤考試時間?
清華學生的優秀,原因之一是充分把對知識的理解記錄在筆記本裡,這樣,無論是平時複習,還是大考前複習,可以有「節約時間、提高複習效率」的好處。學科不同,清華學子筆記的形式也因人、因知識內容而千差萬別,但是,不變的是對學問的虔誠和求學的態度,這也是他們考進清華大學的原因吧?看到這些課堂筆記,你有什麼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