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你真的會洗奶瓶嗎?
這個問題,相信大多數父母都不屑一顧:咋的,我不會洗奶瓶難道你會?不就是一個奶瓶,有手的誰不會洗?
確實,大家都會洗奶瓶,但洗出來的奶瓶合不合格呢?
若是把那些寶爸/寶媽洗過的奶瓶拿去檢測,大概有一大半都會不合格。
因為大部分人洗奶瓶的方式十分粗暴簡單:
把奶瓶打開,加清水衝洗,最後再用開水燙一遍。
看起來這個步驟好像把奶瓶裡的奶漬都洗乾淨了,也用了開水消了毒,怎麼還不合格?
在正文開始之前,我們先來說開水消毒這件事情。
眾所周知,高溫消毒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在以前,倘若有了傳染B,大家都會把可能感染的衣物以及碗筷放在開水裡煮一煮。古時候醫學條件低下,大夫用來消毒也只有烈酒和火烤。
一般餐具上殘留的細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以及大腸桿菌。通常情況下這些細菌基本上都能在高溫下被殺死。但它們並不是主要的威脅,最重要的是一些細菌裡的毒素。這些毒素在高溫下卻並沒有那麼容易被分解,十分的頑強。除此之外,高溫也需要持續一段時間才能完全殺滅那些細菌。
很多父母只是往奶瓶裡倒上開水燙一燙就完事兒了,整個過程只有十幾秒。這能起到的作用簡直微乎其微,大部分細菌毒素、真菌孢子都無法被消滅。
所以,這種方法相當於只給了父母自己一個心裡安慰,並沒有多大的作用。
那麼,奶瓶應該如何清洗?
1、用清水泡一泡再衝洗
清洗的時候最好是用冷水,不要一上來就用開水,因為會讓奶漬汙垢附著在瓶身上,不容易清理。是以,當寶媽需要清理奶瓶時,最好先將奶瓶拆卸下來,然後放到清水中泡一泡,然後再一一衝洗。倘若瓶身上有油漬,可以使用寶寶專用清洗劑。
當然,奶瓶清洗應當及時,最好每次喝完就清洗。因為奶粉非常容易變質,奶瓶裡很容易滋生細菌。
2、每個角落都不要放過
逛過母嬰店的家長都知道,清洗奶瓶有一整套工具,例如奶瓶刷、奶嘴刷。因為奶瓶的構造比較特殊,其他工具很難各方面清理乾淨,所以每個部位應該使用各自搭配的工具清洗。瓶底凹陷的部位、奶嘴、螺旋部位、奶瓶蓋,這些地方都要格外注意。
3、瀝乾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清洗完之後,要將奶瓶放在陰涼的地方進行陰乾。這一步主要是確保奶瓶中不會殘留多餘的水分,滋生細菌。
4、消毒
在瀝乾奶瓶之後,就需要給它消毒了。比較常見的奶瓶消毒的辦法有:沸水消毒、蒸汽消毒和紫外線消毒。家裡有條件是,有專門的消毒櫃,就用這個消毒。如果沒有也可以把奶瓶放進水裡煮開消毒。奶瓶塑料材質的最好在水開之後再放進去,不然很容易變質。
如果上述這4個步驟你都做到了,那麼恭喜你,你洗的奶瓶合格了!記住,這4個步驟,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