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親子綜藝大火,一批星二代萌娃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有的萌娃在參加完節目之後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林永健的兒子林大竣就是其中一個。
林永健當時帶著兒子參加綜藝,其實也希望兒子能在節目中鍛鍊到自己,誰知道長相平平的林大竣卻憑藉自己的幽默氣質讓大家喜歡上了他。
小小年紀,金句頻出,在幾個萌娃中特別有辨識感。
不少人評價,這對父子的相處模式,像極了生活中的自己。
如今幾年的時間過去,林大竣已經逐漸長大了,在節目中那個樸實的小男孩搖身一變,已經成了「鋼琴小王子」。
在9歲的時候,還獲得了國際大獎,林永健也忍不住與大家分享這份喜悅。坐在鋼琴旁的林大竣,手指在黑白鍵中跳躍著,帥氣十足。
父親林永健一直生活很低調,從來都是用作品說話,自己的兒子林大竣也如他一樣,低調的氣質,懂事有禮。
很多網友都表示,林大竣比起爸爸帥氣多了,畢竟媽媽的顏值那麼高,未來在鋼琴方面的造詣也是不得了呀。
其實林大竣這麼優秀,同時一直保持著低調的個性,與父母背後的好的教育息息相關。
好的教育要因材施教
每一個孩子小時候都是具有天賦的,不同的孩子被挖掘的不同,因而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孩子教不好,有時候並非是孩子本身的問題,而是出在教育方式上。
所謂因材施教,不僅僅要知道孩子的天賦在哪一個方面,哪一個領域,同時也有多結合孩子自身的興趣,以及孩子階段性的發展特點,如此,重點去培育,孩子才能越來越優秀,越來越出彩。
對孩子採取因材施教的優勢
一方面,採取這樣的方式,更能與孩子的內在需求所匹配。
父母不了解孩子不要緊,可以通過孩子日常的言行、愛好來觀察了解,同時針對孩子的傾向,適時地做出針對性的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更為有利。
另一方面,也更能與孩子的性格、氣質所匹配。
每一個孩子生活的環境不同、所接觸的教育也不同,因而個性上的差異也會很明顯。
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性格特點,抓住孩子每一個階段的關鍵點,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大有助力。
父母在採取因材施教的過程中,可以做哪些努力?
一:思考孩子的教育目的
每一個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標都是不一樣的。
在為孩子選擇用哪種方式教育之時,父母更多要思考的是孩子的教育方向是什麼?
是希望孩子在某一個領域深入,還是希望孩子多才多藝。不要今天讓孩子學習這個,明天又覺得那個也不錯,這樣對孩子的才藝培養是不利的。
二:結合孩子自身特性
孩子小一點的時候,你並不清晰孩子未來能做什麼,但是伴隨著時間的增長,孩子會在某一方面表現出自己的特點來。
這個時候父母可以結合孩子的興趣愛好,採取合適的教育方法。
不要看到別人的教育方式好,就全部照搬過來,這樣的方式適合別人孩子,未必適合你家孩子。
三:注重孩子的想法
不要覺得孩子小,孩子的意見不重要。其實很多小孩1歲多就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雖然他們的表達方式不太清晰,但是孩子的一些想法,父母也要適時地照顧到。
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可以多關注孩子內心的變化,知道孩子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才能更好的為孩子籌謀未來。
平時可以多陪孩子聊聊天,進行一些互動,更能知道孩子的想法,同時對於親子關係也是十分有利。
教育方式不同,孩子在未來呈現的差異也會越來越明顯。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出彩,那麼早一點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下功夫,對孩子的成長更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