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東年近八旬老婦從不穿鞋 上山拾柴如履平地
心態樂觀的劉婆婆。
花都梯面鎮有個「赤腳婆婆」
花都有個「赤腳婆婆」,年約八旬幾乎從來不穿鞋,上山拾柴仍如履平地,哪怕是大冷天仍打赤腳,她的雙腳也不會龜裂。可能是常年打赤腳的關係,儘管年近八十,劉婆婆身子還十分硬朗,精神頭也很好,正可謂腰不彎、背不駝,依舊耳聰目明,還能穿針引線。
劉婆婆赤腳上山撿拾柴草如履平地。
趣事:
提著鞋子去趕集
怕人笑話做樣子
閒聊中,剛好從田裡幹完活回家路過的村民羅姨湊了過來,她對劉婆婆的事情可謂再熟悉不過了,曾經還跟劉婆婆當過多年鄰居。
羅姨告訴我們一件趣事:平日裡,劉婆婆到鎮上趕集,手裡總會提上一雙鞋子,到了集市就象徵性地穿一下。「她的目的不是用來穿,而且怕被碰到熟悉她的人嘲笑,罵她是『賤骨頭』,有鞋都不穿。」據羅姨說,無論是哪個季節,以前劉婆婆到鎮上趕集時經常不穿鞋,因此,老被相熟的人說三道四。
「罵聲」多了,劉婆婆自然也學「乖」、學「精」了,以後但凡到鎮上趕集都不忘帶上一雙鞋子,以備後用。
身世:16歲結婚生子雙手撐起一個家「結婚早,生養多」或許是劉婆婆那個年代裡大多數家庭的一個共同特點。劉婆婆16歲就結婚,生有五女兩男共七人,女兒最大,今年已63歲,而最小的兒子,也有40多歲。「那個時候,經濟落後,缺衣少吃,很多家庭窮得揭不開鍋,我和丈夫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含辛茹苦地拉扯大幾個孩子的,要養活一家子還真是不容易,付出了太多。」
劉婆婆說,她丈夫比她年長9歲,但走得早,去世近20年。「他走那年,我才60歲,哎呀,時間過得真快,眨眼功夫,就20年光景了。」生性樂觀的劉婆婆也禁不住感慨了一下歲月無情和心酸往事。
怪事:天氣再冷雙腳也不會龜裂
劉婆婆赤足生活幾十年,是不是因為她的雙腳有什麼神奇之處,或者長得與其他人不太一樣呢?「你們瞧瞧,我的雙腳也沒什麼特別的。」劉婆婆特意用水衝洗乾淨雙腳伸出來給我們看。通過仔細觀察發現,劉婆婆的雙腳腳底皮膚除了比常人稍微粗糙和厚點之外,其他與常人無異。劉婆婆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常年光腳走路的緣故,哪怕是大冷天,她的雙腳也不會出現龜裂等不適的現象。不僅如此,平時身體也沒什麼病痛,就連感冒發燒都極少。我們也看到,儘管年近八十,但劉婆婆身子還十分硬朗,精神頭也很好,正可謂腰不彎、背不駝,依舊耳聰目明,還能穿針引線。
健康:身體好或與赤腳有關「別看她已經七老八十了,牙力挻不錯的,嚼排骨、花生等沒一點問題,吃得香噴噴,平時走路也很快,有如腳下生風似的,連我都追不上她,而且照常上山割草破柴,下田鋤地種菜,現在還能挑上兩桶重約六七十斤水到地裡澆菜呢。」羅姨笑著說
鄰居介紹,日常生活中,劉婆婆並不太挑食,除了生冷、燥熱的東西少吃外,其他的樣樣都吃。然而,讓大家料想不到的是,水果糖竟然是她的摯愛,每天閒來無事,都會吃上好幾顆。「一年少說也得吃掉上百斤,每次都是女兒一大袋一大袋買來給我吃,我也到鎮上檢查過血壓、血糖,醫生都說正常。」劉婆婆開心地說道。
說話間,村裡另一位剛忙完農活的老人傅婆婆扛著鋤頭,拄著拐杖經過。兩老一見面便寒暄起來。傅婆婆今年71歲,比劉婆婆尚年少8歲,但已經過早駝背了。兩位老人走在一起,更能明顯地看出什麼叫「身體健康、精神奕奕」。
常聽醫生說,腳是人體的第二個「心臟」,腳底有很多穴位和神經感應點,堅持適當刺激,能較好地起到促進氣血運行,調節內臟功能,疏通全身經絡的作用。而閒聊期間,劉婆婆的臉上自始至終都是笑意盈盈,特別和藹可親。
年事已高的劉婆婆如此健康,或許與常年赤足走路有很大關係。當然,這與她樂觀、勤勞、善良的性格、日常的起居飲食以及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