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年底,全球30多個國家或將面臨饑荒!

2020-12-22 大河報網

據《華爾街日報》5月13日報導,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警告稱,到今年年底,全球30多個國家或將面臨饑荒,可能還會將另外1.3億人推向飢餓的邊緣。

▲蘇丹村民取走飛機空投的口糧, 圖源 華爾街日報

「過去,我們總遇到要麼是供給方的危機,要麼是需求方的危機。但這一次是兩面夾擊——同時出現了供給和需求危機,而且還是全球範圍內的危機。」WFP首席經濟學家阿里夫·海珊(Arif Husain)稱,這成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危機。

如美國等農業上自給自足的國家,這場全球糧食危機的影響會非常有限。超市貨架上的品類可能會減少,但並不會出現大的食品短缺。而其他糧食依賴進口的國家,不論窮富,它們在未來數月,甚至數年裡都要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保證本國民眾的食物夠吃。那為何會出現這樣全球範圍內、史無前例的糧食危機?

物流被疫情「封鎖」:全球取消85%的民用航班

從全球範圍來看,糧食儲備豐富,農作物收成也不錯。然而,「在有很多糧食的時候,你可能還是會遭遇糧食危機,而這正是我們當下身處的狀況。」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高級經濟學家Abdolreza Abbassian指出。

FAO數據顯示,南蘇丹首都的小麥價格自2月以來上漲了62%,另一種當地木薯澱粉上漲了41%。「新冠疫情暴發前我們就已面臨饑荒了,現在再加上新冠疫情,情況簡直令人發瘋。」南蘇丹的副內政部長Mabior Garang稱,「我甚至不願去想像情況將會變得多糟。」

自2月以來,印度金奈的土豆價格上漲了27%。緬甸仰光的鷹嘴豆價格上漲20%。

▲印度民眾排隊等待口糧, 圖源 華爾街日報

新冠疫情襲來,各國「封鎖」後,阻礙了交通、物流導致農作物的收割、加工均受阻,全球食品供應因此受到巨大影響。而邊境關閉導致的貿易和物流問題,也共同推高了食品價格。

價格的上漲直接導致民眾生活困難。在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爾,貨車司機阿西夫稱,疫情以前,他家一周吃兩次雞肉,一個月吃一次羊肉。現在,他們儘量少吃一點食物,靠最基本食物維生。疫情讓他一樣的人生活非常艱難,因為他的收入減少了60%,而當地食品價格卻上漲了至少25%。

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的一名勞工薩迪克·烏斯曼也表示:「要養活我一家人可不容易,現在我們一天只吃一頓飯。」

全球範圍內,物流受到疫情封鎖影響,水果、蔬菜和魚等容易腐壞的商品運輸要麼非常昂貴,要麼根本就沒法運輸。

從1月1日到4月10日,全球貨櫃貨運船的運力下降了30%。而那些抵達港口的貨品還因為隔離和封鎖而延誤,常常造成貨品損壞。全球85%的民用航班被取消,導致航空貨運的運力下降了35%。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新德裡出口大米的Shri Lal Mahal集團現在的出口量只有正常出口量的15~20%。「印度現在有充足的大米。」該公司主席Prem Garg指出,問題是「因為物流問題,我們沒法把大米運出去。」

食品價格飆升:泰國大米漲價14%,創7年來新高

與此同時,各國為了保證本國糧食儲備而設下出口限制甚至停止出口,推高了糧食價格。

▲泰國限制雞蛋出口, 圖源 華爾街日報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已於上月暫停出口至7月。羅馬尼亞、烏克蘭和卡薩克斯坦等主要小麥供應國也減少了出口。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在3月一度停止出口,緬甸、柬埔寨也進行了出口限制。土耳其限制了檸檬出口,泰國減少了雞蛋出口,塞爾維亞減少了葵花籽出口。

▲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俄羅斯暫停小麥出口, 圖源 華爾街日報

儘管其中一些出口限制已經有所放鬆,但保護主義的威脅還是造成了一些商品價格的全球範圍上升。泰國大米價格4月上漲了14%,達到7年以來最高價位。黑海小麥也上漲了7%。

在這些不確定性之下,糧食進口國開始囤積關鍵的糧食物資,又進一步推高了價格。如埃及正罕見地在本國收穫季節進口小麥,計劃保證8個月的糧食儲備供應。

多國紛紛囤糧:致貧窮國家內外交困,超市無貨可買

然而,多國紛紛囤積糧食還造成一個問題:阿聯、日本等富裕的糧食進口國可以憑高價打敗那些本來就已經面臨糧食短缺的窮國。

阿聯90%的食物依靠進口。總部位於杜拜的Majid al-Futtaim集團CEO阿蘭(Alain Bejjani)指出,因為新冠疫情,當地105個家樂福門店都將庫存儲備從3個月供應提高到4個月。而零售商和政府都在商討如何加大庫存,將核心商品的庫存提高到12個月。

但在奈及利亞,這種囤積就不可能實現。這些國家,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受到糧食漲價的打擊最為嚴重。

科斯瓦尼(Haresh Keswani)在奈及利亞運營15家超市,因為缺貨缺人,已經關閉了其中5家。科斯瓦尼稱,奈及利亞的超市貨架經常都是空的,他現在的訂單只有26%能訂到貨,而疫情之前的訂單能滿足90%。「供貨商可能是因沒生產而沒有貨,或有貨但運不到。」蔬菜、水果運不到,肉也運不到,很多東西都運不到,科斯瓦尼稱。

未來不容樂觀:經濟學家稱農作物種植、收割仍受影響

經濟學家們還提醒道,疫情將在未來幾個月裡影響農作物的種植和收割,而這在部分地區已經發生了。

因為疫情封鎖,33歲印度農民斯維因的西紅柿和香蕉都爛在地裡了,後來大雨又把剩下的茄子都毀了。「現在我們都沒錢從市場上買吃的。」斯維因表示,「買吃的錢都沒有,我們哪裡還有錢來種下一季作物呢?」

而與此同時,沙漠蝗還在非洲和亞洲吞噬人們賴以為生的糧食……

令人憂心的是,糧食短缺在人類歷史上不乏造成動蕩的案例。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東和非洲一些地區就因為食品價格上升而出現動蕩。

隨著封鎖解除,邊境可以重開,貿易也可以重啟,物流問題可以隨之解決,這場糧食危機的部分風險可以由此緩解。然而,到底還要多少個月才能實現呢?還得看這場疫情的未來走勢。

來源:紅星新聞 編輯:沈晨

相關焦點

  • 關乎到每個人,今年全球飢餓人數將暴增1.3億,背後觸目驚心……
    一項對北京多個大學的調查顯示:被倒掉的飯菜總量,約為學生購買飯菜總量的三分之一。就是說,每三個饅頭,就有一個被扔掉了。如果大學生每天買100萬個饅頭,那麼,有30多萬個就直接進了垃圾桶。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今年全球飢餓人數將暴增1.3億,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 全球第一印鈔廠面臨破產!為140多個國家印錢,卻因「沒錢」而倒閉?
    擁有200餘年歷史,被譽為全球最大印鈔廠,掌管全球140多個國家的鈔票印刷的英國德拉魯(De La Rue)公司,正在面臨著破產的窘境。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不可思議,畢竟這家工廠裡面都是「錢」,卻還會因為「沒錢」而倒閉?
  • 聯合國緊急發布最強警告,2021年將面臨2大危機,事關全球每個人
    部分群眾失業後靠儲蓄生活,有些則靠領取國家補助生活,但如若疫情持續下去,儲蓄和補助維持不了多久。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這種困境只持續了兩個月,但世界上其他國家並沒有那麼幸運,如今仍在展開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或引發人道主義危機目前,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累計確診已經超過7000萬,大多數國家正經歷第二波疫情侵襲,美國等地區更是面臨第三波疫情衝擊。疫情形勢不容樂觀,人類除病毒帶來的死亡恐懼外,還面臨由病毒引起的各種危機。
  • 廣告巨頭電通今年還將面臨巨虧,2021年底前要裁員近6000人
    記者 | 馬越編輯 | 牙韓翔疫情導致的經濟大環境不景氣令本已經飽受打擊的廣告業雪上加霜——根據日經中文網的報導,日本電通集團12月7日發布消息稱,2021年底前將裁減近根據電通在12月7日發布的財報,電通在今年還會面臨巨額虧損,預計2020財年(截至2020年12月)的合併最終損益(國際會計準則)為虧損237億日元(上年虧損808億日元)。預計電通2020財年的銷售收入為9287億日元,同比減少11%,營業損益為虧損114億日元(上年虧損33億日元)。受新冠疫情蔓延的影響,企業在雜誌及報紙上投放廣告等活動減少。
  • 愛立信:到今年年底5G網絡將覆蓋全球超過10億人口
    【TechWeb】12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愛立信在《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中預計,到2020年年底,5G網絡將覆蓋全球超過10億人口。同時,愛立信預計,在中國5G用戶增速超出預期的推動下,到今年年底,活躍的5G籤約用戶將達到2.2億,其中只有1.5億人會使用支持5G的設備。目前,5G設備引入新功能的速度正在加快。此外,該公司還預計,2026年,5G籤約用戶數將達到35億,佔所有移動用戶數的40%,5G網絡將覆蓋全球60%的人口。
  • 到2020年底,全球將有超過10億用戶可使用5G網絡
    FWA連接數預計將增長3倍以上,到2026年底將超過1.8億,屆時FWA數據流量將佔據全球行動網路數據流量的四分之一  ·5G籤約用戶數到2026年底預計將達到35億--屆時5G數據流量預計將佔到移動數據流量的50%以上  愛立信最新版《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預計,到2026年,
  • 殖民外太空 《饑荒》團隊新作《缺氧》即將發布
    《饑荒》後時隔4年,Klei Entertainment終於公開新作《缺氧(Oxygen Not Included)》,並於近日在Twitch Channel進行了實機試玩直播——這次的挑戰,不是荒野求生,而是殖民外太空。
  • 全世界每天有8.21億人在挨餓,2020年了為何饑荒人口還能破紀錄?
    今年4月份,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了一篇《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因為疫情衝擊,今年全世界每天有8.21億人在挨餓,將有2.5億人遭受嚴重飢餓,比去年多出1億3千萬人,世界饑荒人口數額巨大。
  • 今年年底全球航空業債務將高達5500億美元,比年初多1200億
    1、國際航協:到今年底全球航空業債務將增加1200億美元5月28日消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底時的全球航空業債務將高達5500億美元,比年初增加了1200億美元。國際航協方面表示,財政援助是救命稻草,助力行業應對深重危機並渡過難關。
  • 愛立信報告:到2020年底,全球將有超過10億用戶可使用5G網絡
    據美通社消息,愛立信最新版《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預計,到 2026 年,每十個移動籤約用戶中將有四個使用 5G。目前,5G 在籤約用戶數和人口覆蓋率方面的增長趨勢表明,5G 是歷史上部署速度最快的移動通信技術。
  • 聯合國發出最強警告,2021年將面臨兩大超級災難,事關全球每個人
    顯然,《時代周刊》已經將2020年出現的諸多壞事當做一場影響了世界進程的「戰爭」。但不論怎樣,2020年都已經進入尾聲。面對即將到來的2021年,聯合國卻發出最強警告,提醒我們在接下來的一年裡仍將面臨全球性的災難,事關全球每個人。第一個就是疫情問題。
  • 聯合國糧食官員:饑荒比病毒更可怕
    關注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主任戴維·比斯利(David Beasley)周六呼籲世界各國領導人共同努力,避免一場很可能發生的大饑荒。這位聯合國官員在4月25日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採訪的時候說,「我們正在與病毒大流行進行戰鬥,但我們也面臨著一場與飢餓大流行的戰鬥。」比斯利說,今年是聯合國歷史上災難最嚴重的年份。所以今年各國領導人有多種理由進行一場真誠的和「偉大的合作」。
  • 全球瀕臨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供應鏈不穩挑戰世界糧食安全
    2019年,全球近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2020年,全球預計將至少新增約8300萬飢餓人口,甚至可能新增超過1.3億。至少25個國家今年將面臨嚴重饑荒風險,全球瀕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多重因素加劇全球糧食緊缺,至少25個國家今年面臨嚴重饑荒風險至少25個國家今年將面臨嚴重饑荒風險,全球瀕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糧農組織近期共同發布的《嚴重糧食不安全熱點地區早期預警分析》給出了令人擔憂的判斷。
  •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今年年底光伏將超風電成為國內第三大電源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歌 12月10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在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表示,據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預測,今年年底光伏發電從規模上將超過風電,成為全國第三大電源。任育之表示:「初步預計今年新增裝機可能達到35萬千瓦,持續8年全球第一,光伏的利用率也保持高水平。根據今年前十月的統計,光伏的發電利用率達到98.3%,同比增長0.12%,光伏的發電成本也進一步下降,今年年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將達到2.4億千瓦。」
  • 今年,上億人可能餓死
    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主任大衛·比斯利在聯合國安理會的一次虛擬簡報會上說,由於持續不斷的戰爭和衝突、經濟危機和自然災害,30多個國家出現饑荒是「非常真實和危險的可能性」。 由於冠狀病毒的爆發和隨之而來的經濟後果,糧食署發現,到今年年底,可能會有另外1.3億人處於飢餓的邊緣。由於旅遊業和出口的下降、石油價格的暴跌以及外國援助的減少,工薪階層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
  • 深中通道年底開建全球最高海中大橋
    11月3日,廣東省交通集團透露,作為我國「十三五」重大工程的深中通道項目橋梁工程年底開建,建成後橋面高達90米,有望成為全球最高海中大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的橋面將高達90米,未來有望成為全球最高的海上大橋。」宋神友表示,這個高度相當於30層樓的高度。這意味著大橋建成後,行經該橋的司機可以體驗在30層高樓上高速疾馳的感覺。
  • 聯合早報:乾旱和饑荒蔓延 非洲之角在哭泣
    東非正面臨60年來最嚴重乾旱,饑荒已導致數萬人餓死。有分析說,要解決非洲之角饑荒絕非一朝一夕之事。他們需要充足雨量,才可能擺脫乾旱。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需要一個強大的政府去有效執法、為人民尋找謀生方式及化解宗教與派系衝突。  文章摘編如下:  過去數周,各方聚焦美國提高債限、信用評級調降及全球股災,地球另一端的非洲則爆發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嚴重饑荒。
  • 到2020年底,全球將有超過10億用戶可使用5G網絡_中國工信產業網
    愛立信最新版《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預計,到2026年,每10個移動籤約用戶中有4個使用5G。報告估計,到2020年年底,5G將覆蓋全球超過10億人口,佔全球總人口的15%。到2026年,5G將覆蓋全球60%的人口,5G籤約用戶數將達到35億。由於運營商的5G部署活動並未停止,愛立信已將2020年年底全球5G籤約用戶數的估計值提高至2.2億。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增長速度超過了此前的預期,目前5G籤約用戶數已佔到移動籤約用戶總數的11%。
  • 日出茶太插旗海外30多個國家,憑藉品牌實力站穩國際市場
    原標題:日出茶太插旗海外30多個國家,憑藉品牌實力站穩國際市場知名手搖茶品牌「日出茶太」,已在全球六大洲、30多個國家開店,其母公司六角國際將於今(26)日下午舉行法說會,受惠於今年第三季及前三季合併營收,均創下歷史新高,六角今日盤中股價翻紅上漲至66元、漲幅1.38%
  • 服務全球30多個國家超3900家客戶,獨角獸藥明康德如何實施「長尾...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創業邦制表)服務全球30多個國家3900家客戶2019年,藥明康德堅持「長尾戰略」和CDMO( Contract Development Manufacture藥明康德在幾年之前就制定了「長尾戰略」,將客戶範圍從國際大藥廠和生物公司,擴大到創業者、大學教授。Frost & Sullivan的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小型製藥公司數量達到7454家,佔製藥公司總數的76%。到2022年,預計小型製藥公司數量將達到13523家,佔製藥公司總數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