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數的概念體現了人類思維的強大,負數也是從學生學習數學中遇到的第1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它不像學生前面學習的數學知識比較直觀,他所具有的抽象性是有些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直接導致了學生後面學習負數的運算出現困難。所以一定要讓學生對這一個概念加深理解。
一、負數的定義
人教版的教材上對於負數的概念也沒有明示,只是說,像這樣表示相反意義的量,在正數的前面添上負號,這樣的數就是負數。
為了更好地去理解這個概念,要讓學生理解負數的來源,負數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比如溫度收入等等。在此基礎上抽象出負數的概念,使學生理解負數也是一種數字。
讀法:先讀「負」,再讀數,如-3讀作負三,-3/8讀作負八分之三,正數前面的加號可以省略不寫,如果為了與負數對比也可以加上「+」,如+3讀作正三。
零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我們可以看作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線。
二、負數的作用
負數是人創造出來的,是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生活中有很多具體的應用。
負數是為了人民方便應用而創造出來的。既然有負數,肯定有與之相對應的正數。所以一定要理解每一個負數,他的來源是什麼這樣就能更好的去理解負數的概念。
三、數軸
數軸也是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可是課本上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數軸,教材中要求學生只是了解一下數軸,能夠在數軸上正確標記正數和負數即可。對於數軸的更多應用,是初中教材的教學目標。
在這裡需要讓學生掌握:
1.認識數軸,知道數軸的三個要素:正方向、原點以及單位長度。
2.理解所有的學習過數都可以在數軸上表示出來,整數、小數、分數、負數都可以在輸入上找到對應的點。
3.能夠利用數軸表示兩個數的大小
a.在數軸上,0右邊的數都是正數,0左邊的數都是負數。
b.正數永遠大於負數。
c.在數軸上,右邊的數大於左邊的數。
d.兩個負數比較大小,去掉負號後,數字大的反而小。
e.0大於所有的負數,0小於所有的正數。
負數也不是一開始就產生的,它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逐漸摸索創造出來的。他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第1個難點,他就像一個分水嶺一樣,從負數的概念開始,數學才真正體現出他的抽象性,邏輯性。如果理解的好,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會輕鬆好多。而如果理解的不好,在數學後面的更加抽象的概念,將更難以理解,導致數學,成為其學習上的一大難點,從而形成偏科。
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教材只要求學生理解負數的概念,理解數軸的概念,並沒有做太多的要求,這只是把初中所學的內容提前接觸了一點,為以後的學習,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