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要客部」解密:讓領導們先起飛

2020-12-19 騰訊網

2008年國內某航空公司引進的空客A319飛機內部,這是當時亞洲最大、最豪華的公務機。 (CFP/圖)

設想下這樣一幅場景:有一天,你買了一張頭等艙,但上了飛機,發現不巧有人佔了你的座位,此時,你或許也像央視主持人李小萌 (微博)一樣把這事放到微博上。

在頭等艙佔了別人座位的事情肯定不會多見,因為航空公司很少會出現讓「重要旅客」位置不佳的情況。事實上,把重要的客人服務好已是航空部門持續多年的任務。在中國民航局的要求下,幾乎所有的航空公司、機場都設有專門接待重要旅客的「要客部」。幾個小時的飛行中努力為他們提供最頂級的VVIP服務。

早在1993年,當時的國家民航總局就已下發《關於重要旅客乘坐民航班機運輸服務工作的規定》(下文簡稱《規定》),制定了詳細的要客服務規定,成為各大航空公司制定要客服務手冊時遵守的範本。

每年兩會、黨代會,或是奧運、亞運、中非論壇這些盛事,民航局都會成立重大航空運輸保障小組,領導航空公司、機場一起保障要客飛行安全。

盡善盡美的服務

一般來說,要客享受到的照料從他訂機票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

民航局規定,要客訂座、購票,應該優先保證。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的航空界人士均表示,每個航空公司的內部系統都有一個長長的要客名單。按照民航局上述《規定》的界定,如果訂票者的身份是省、部級(含副職)以上官員,軍隊在職正軍職少將以上軍官,公使、大使級別外交官這樣的重要客人(在一些航空公司的要客目錄中,兩院院士也榜上有名),系統就會提醒:要客來了。

起飛前一天,各大始發站都得將次日航班的要客名單表,送至民航局、航空公司、機場及所有業務單位,其中最操心的也是最核心的部門是航空公司。

對於一些特別的要客,航空公司高層要親自迎送,有的會親自駕駛飛機。根據深航的一篇宣傳稿,2009年,一位省部級官員從無錫出發的航班,就是深航無錫分公司總經理親自掌的舵。

到了機場,辦理乘機手續、託運行李這些雜事,要客部門有專人協助。而在硬體一流的機場貴賓休息室專用房間,要想辯認哪位才是省部級以上官員,有時候可以看看他手裡捧的茶具是不是專用的。

「在我們這兒,所有省部級領導都有專用茶具,機場會一直為他保留,新上任的省部級領導也會為他準備一套。」西部某機場要客部服務人員陳偉(化名)說,兩院院士除外。

至於這些重要的客人喜歡喝什麼茶,一旁的服務員都會記錄在案,下次一來便知。「比如西部某省省長最愛普洱,也愛吃鳳梨酥、牛肉乾。」陳偉說。

隨後,會有車輛通過免檢通道將要客先行送達機艙門口,「要客如果來得太趕,不需要在機場停留,直接把車從辦公室一路開到停機坪。」一位知情人士說。對於要客來說,有頭等艙的航班坐頭等艙,沒頭等艙的,民航局規定,航空公司也會給他們挑個舒適的座位。

剛剛坐下,是想來點麵條,還是米飯?是吃軟食,還是硬點的?是中餐,還是西餐?這些很多時候無需要客操心,上飛機之前,空姐們已經會對很多重要客人的喜好有所了解。

海航的空乘人員在一篇公司宣傳稿中回憶,他們曾發現一位重要領導對部分食物過敏,在一次包機任務中為他特製了清淡的餐食。如果是在包機上,要客們還可以享受點餐服務。根據金鹿公務航空公司的一份採購清單,可供要客選擇的菜品有百種之多。

有的時候,飛機就要起飛了,要客卻堵在了路上,這個時候,有的機長會選擇等待。「等個15到20分鐘都很正常,我們一般都跟乘客說是航空管制,大家已經習慣了飛機晚點。」某航空公司要客部空姐王璐(化名)說。

不過乘客為此付出的等待會得到回報。民航局規定,凡是要客乘坐的航班,不得隨意取消或變更,而讓有要客的飛機先飛起來,亦是多年來的原則。

如果飛行旅途中要客想好好休息一下,空姐們則會最大程度地保持安靜。南方周末記者採訪的乘務員回憶,他們在有要客的客艙巡視時往往是腳掌著地,沒一點「咚咚」的聲音,關洗手間也是極輕極慢地拉動門閂,不發出一點刺耳的噪音。

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飛機緩緩降落,按規定,要客會先走;民航局還規定:貼有「VIP」標誌牌的行李應放置在靠近艙門口的位置,以便到達後優先卸機。

絕對有效的投訴權

要客們微笑著邁出艙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鬆了口氣。對於這些重要的客人而言,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公務飛行,但對於參與服務的航空業者來說,卻是盡善盡美的巨大挑戰。

在獲悉要客要來的當下,一個VIP保障預案就已經啟動,分工之細,程序之多,非一般人所能想像。

根據各大航空公司公開的地面保障手冊,調度室調來一架狀況最良好的飛機還不夠,維修基地還得對飛機來一次深度體檢,從頭等艙有沒有劃痕窗戶,到發動機整流罩內有沒有殘留的積水和油液,都要一一排查。

同時負責培養VIP航班乘務人才的質量管理室,會展開乘務組人員的預先選拔和培訓,許多航空公司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同一個標準:「業務精湛,政治過硬」。

業務精湛自然不在話下。根據空姐王璐的說法,空乘必須是氣質出眾、言談優雅、處事周到。至於政治過硬,「說白了,還是從安全出發。如果空乘對社會很仇恨,那還得了。」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原院長田保華說。很多時候,往往是資深的黨員乘務長才能勝任。

民航局同時規定,各單位對保密的要客乘機動態,儘量縮小知密範圍。「因為擔心恐怖襲擊,登機之前,乘務人員都會和安全員討論安保監控方案。」王璐說。民航局還明確規定,在國務委員、副總理以上要客乘坐的航班上,嚴禁押送犯人、精神病患者乘坐。「如果被要客投訴,整個飛行艙都會依次被降級。」王璐說。航班出港前,乘務組將會收到一份由航空公司運行艙彙編的要客喜好資料,對於這些從各種渠道得知的每個細節,空姐們都要熟知。

要是碰到惡劣的天氣,還要做好吃苦的準備。根據東航一篇宣傳山西客艙部乘務長的報導,有一次,一位省部級官員乘坐航班到達目的地後恰逢大雨,可傘只有兩三把,空姐們不得不冒著大雨一趟趟地護送旅客下飛機。等所有旅客都上了車,空姐們的衣服已經溼透,該官員很感動,打開車窗大聲說:「姑娘們,雨太大,快回去。」

重要客人一句感謝的話,對於空姐們來說是莫大的驚喜——可以獲得不少的績效加分。李軍說,即使是要客私人出行,購買的是經濟艙,航空公司發現後也會通知空姐,提供VVIP服務。

但要是要客們不滿意,受到處罰的可不僅只有他們自己。田保華記得,幾年前,有個重要客人從上海坐飛機到北京開會,當時因為一些事情跟機長吵了起來,沒過多久,民航部門就收到了相關部門的電文通知。

南部某航空公司要客部空乘李軍(化名)說,普通人投訴空乘,公司需要核實情況後再看有沒有效,但要客的投訴通通有效,「如果要客不滿意,整個飛行艙都會依次被降級。」

南航海南分公司的規定更嚴,如果誰在執行要客航班任務中,受到中央領導批評,除了乘務員降級使用兩年,甚至直接開除之外,乘務員所在單位領導也將被追究責任,例如直接責任人所屬部門的副經理、黨政一把手通報批評,罰款2000元。

下如此重罰,源於2009年7月20日一次要客投訴。對於投訴原委,南航海南分公司的網站並沒有透露,只強調這次投訴「嚴重損壞了南航形象,也給客艙部留下了一記疤痕,客艙部將謹記教訓,落實整改」。

無形的資產

就商業而言,航空部門未必是想從這些重要客人那裡獲得什麼回報,而更多的是考慮品牌和口碑的效應。「把要客服務好,有助於樹立品牌,屬於航空公司一個重要營銷手段。」田保華說,「甭說VVIP,一個頭等艙的普通旅客,如果他都不滿意,你想想,誰還坐你的飛機?」

每次要客航班任務完成,乘務長都寫一份總結報告上交客艙服務部。對於航空公司來說,這份包含了要客評價、服務過程的報告,不僅是乘務員培訓的實戰案例,更是宣傳自身形象的重要文案。

一般情況下一篇諸如《××對我公司服務豎起大拇指》的文章將出現在航空公司的主頁,以及各大民航論壇上。這些作者單位多為「航空公司黨群工作部」的稿件,內容上大概是:公司「高度重視」,貴賓「讚不絕口」,一般會附上空姐們和要客的合影。

另外在飛機上,各航空公司也會試圖更多地影響這些重要客人,宣傳自己。海航要求每個VVIP航班都要配備一本企業文化書籍。海航在一篇宣傳稿中稱,有一次,海航旗下的金鹿航空承擔一位重要官員的包機任務,途中,上述重要官員航班的「一些領導對《海航崛起告訴人們什麼》這本書非常感興趣」。

因為有了艙內的良好互動,航空公司和重要客人們之間的彼此了解自然也會延伸到艙外,尤其對一些身份是省部級領導的官員。如果能贏得各地政府的支持,航空公司們自然可以獲得良好的發展環境,而各地政府官員,也希望航空公司能為地方經濟發展助力。

這種雙贏的格局,同樣存在於航空公司和他們的上級主管部門民航局之間。

一來,由於是民航局下達的上述對待要客的接待要求,使得航空公司可能會為了接待要客犧牲些許的經濟利益。

但另一方面,把要客服務好,在良好的口碑之下,各種業務也會接踵而來。且不說諸如兩會這樣的公務包機,即便是公務人員出國,民航局也儘量考慮了國內公司的利益。

1995年,民航局聯合財政部下發文件,重申公務人員出國時「如無特殊情況,均應乘坐中國民航班機」。一個配套的保障性規定是,報銷時「應憑我國航空企業國際航班機票和專用發票」。(本報記者陳中小路、謝鵬對此文亦有貢獻,謹致謝意)

相關焦點

  • 女兵幫領導買煙要飛機延飛 揭秘航空業「要客部」
    近來微博上流傳一個消息,指日前在貴陽機場,一名女武警為了幫機上長官買煙而要求飛機延後起飛,卻遭到香港航空的空姐斷然拒絕,稱「不好意思,我不能讓全飛機乘客等您去買煙的,我現在要關艙門了,請您不要影響我起飛。」
  • 中國民航國內業務進入快速恢復期 全球航空業做好重新「起飛」準備
    它們是通過與各國和地區組織的廣泛協商編制而成的,並獲得世界衛生組織和主要航空業團體提供的重要建議,這些團體包括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國際機場理事會(ACI World)、民用空中航行服務組織(CANSO)和航空航天工業協會國際協調理事會(ICCAIA)。
  • 海南空域改革先進一步 低空飛行當天申報當天起飛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根據有關部門的協調和安排,海南低空空域管理已經開始試行「低空飛行當天申報當天起飛」的管理制度,無論是相較於海南自身,還是與全國其他省區市的空域管理制度相比,都屬於極具針對性的改革創新。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的「航空業角色」和地位,已經十分清晰。
  • 新疆首架直升機旅遊飛機起飛
    圖1:由新疆宏景集團投資的新疆首架旅遊直升機在位於烏魯木齊縣南山的「絲綢之路生態圓」正式起飛,從而填補了新疆航空旅遊業的空白。(中新社記者程勇攝)  新疆新聞網烏魯木齊6月18日消息:6月17日,由宏景集團投資的新疆首架直升機旅遊飛機在風景秀麗的平西梁「絲綢之路生態園」內正式起飛,從而填補了新疆航空旅遊的空白。
  • 日本航空業輕視機長飲酒問題 多年形象毀於一旦
    【原標題】開飛機前先喝酒?日本航空業輕視機長飲酒問題 多年形象毀於一旦臺媒稱,2018年,日本航空公司多次發生因機長執勤前喝酒而影響飛行安全的醜聞,這一系列醜聞讓日本航空公司苦心經營的形象毀於一旦,也在日本國內引起極大的質疑聲。杜絕機長工作期間飲酒成為日本航空業亟須解決的問題。
  • 苦等疫苗等不來 臺灣航空業恐怕先撐不住了!
    此外,因紐西蘭飛行員違反規定成為防疫破口,臺灣疫情指揮中心加大對航空機組員防檢疫的力度,留職停薪潮蠢動,可能將對臺灣航空業產生不小的衝擊。      全球疫情肆虐 臺灣自我封鎖只會愈守愈緊?      臺灣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除非出現證實有效、保護效力持久的疫苗,否則臺灣不會考慮鬆綁邊境,以免重蹈其他國家或地區鬆綁後又得恢復封鎖的覆轍。
  • 我省推動航空業創新發展,金鹿公務布局海口江東新區成效顯
    我省推動航空業創新發展,金鹿公務布局海口江東新區成效顯搶灘新市場 實現開門紅金鹿公務機組在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圖片由金鹿公務提供)■ 海南日報記者 張期望 通訊員 陶薇11月25日清晨,迎著朝陽,一架灣流公務機從海口美蘭國際機場起飛,前往北京。
  • 民航大藍洞:航空業對中國經濟貢獻
    受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業告急,多家航空公司破產,全行業緊急裁員,航空業紛紛向政府求援。航空業受損,進一步加劇商務、旅遊、貨運等行業的困境,由此可見,航空業對國民經濟有著重要影響。 因此,本文從宏觀角度,使用投入產出模型,從經濟貢獻和創造的就業崗位等角度,對2019年我國民用航空業帶來的經濟影響進行了分析。
  • 3322周末隨心飛——疫情之下的航空業自救
    3322周末隨心飛——疫情之下的航空業自救來源:南方傳媒書院作者:陳瑜 導讀1、 先別急,捋一捋再買下大雨、下冰雹、濃霧不易起飛、疫情……各種主客觀因素都會導致航班延誤。航班出現延誤改到第二天,如若不坐,機票同樣作廢。其次,在實際執行中時間明顯不足。假設計劃周六早上一早出發,考慮航班時間、延誤可能性、機場路途時長等一系列浪費時間的因素,周六中午到目的地已是幸運,有效旅遊時間實際不足24小時。網友道,有一種悲傷叫做:你今天飛一天過去,明天又飛一天回來。
  • 日本航空業絕境求生
    新華社東京11月2日電 題:日本航空業絕境求生新華社記者劉春燕新冠疫情給全球航空業帶來巨大衝擊,日本航空業也未能倖免。面對疫情衝擊,日本航空業正千方百計削減成本、維持生存。全日空公司已制定方案,擬對1.5萬名員工實施減薪,取消相當於年終獎的冬季津貼。包括此前的減薪、夏季津貼減半等措施在內,全日空員工本財年收入將平均下降約三成。此外,全日空決定暫停擴大航線計劃,本財年內安排35架飛機提前退役。
  • 航空業面臨空前危機 維珍航空據稱向英國政府索要六百多億援助
    「我們談論的是英國航空業的未來——我們的世界級產業之一——除非政府齊心協力,否則誰知道一旦我們擺脫這一困境,英國航空業還會留下什麼」。維珍大西洋航空公司的大股東維珍集團(Virgin Group)的董事長,預計將向英國政府索要高達75億英鎊(約合643億人民幣)資金來支持航空業。
  • 美國航空業今年能「翻身」嗎
    股價成了美國航空業生存狀況最真實的寫照。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航空股跌幅創下多年來新高,其中美國航空的股價下跌了45%,美聯航則下跌了51%,為其2008年以來的最大跌幅。此外,達美航空去年股價下跌了31%,西南航空下跌了14%。相比起來,標普500指數同期則上漲了16%以上。
  • OM | 運籌學在航空業有哪些應用?
    在應用方面,比起其他答者,覃含章的回答較為全面,且增加了運籌學在航空業未來發展的展望。而留德華叫獸則從就業的角度,分析業內所需的運籌學知識,為從業者和學生提供了參考。因此本文選取二位的回答並加以整理,再一次探討運籌學在航空業有哪些應用的話題。覃含章的回答來源於一篇14年Sabre發布的觀點文章的翻譯,也要再次感謝楊柳同學的勞動,和烏鴉同學的校對。
  • 2019年全球航空業回顧與展望
    航空業剛剛經歷了動蕩的一年:暢銷的波音737MAX飛機停飛了,一些知名的航空公司倒閉了……這從來就是一個充滿挑戰,優勝劣汰的行業。雖然航空業在2019年實現了連續10年盈利,但利潤越來越集中在大型洲際航空公司和競爭力強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身上。不少規模較小、效率較低的航空公司則難以應對地緣政治動蕩、經濟增長乏力、市場競爭激烈等挑戰,陷入了經營困境。
  • 日本航空業多途徑求生存
    相對於歐美國家,日本航空業更早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商務往來需求及入境遊今年早期即開始下滑。疫情席捲全球後航空需求更是遭遇斷崖式下跌。夏秋以來雖然日本政府推出了全國範圍的旅遊促銷活動,令國內航空需求有所恢復,總體來看日本航空業正在經歷嚴冬。
  • 新港「航空泡泡」延後新加坡航空業仍待曙光
    原本這項安排可能給飽受疫情重創的新加坡航空業帶來一線曙光,但現在來看,新加坡航空業仍然前途難測。「航空泡泡」一波三折新加坡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是在10月宣布兩地將要開展「航空旅遊氣泡」安排的。航空業也為新加坡帶來數以千萬人次計的旅客,2019年的旅遊總收益達271億新元(約合人民幣1323.66億元)。但今年的疫情給新加坡航空業帶來了嚴重衝擊。新加坡航空集團最近公布的業績報告顯示,在截至9月底的2020/21財年上半年中,該集團客運量因全球邊境控制和旅行限制而下降了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