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在家,碰到同村的張奶奶,她笑著跟我打招呼,
「回來了。」
「嗯。」
「回來了,就在家好好玩,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到我家來玩。」
說完便顫顫巍巍地拄著拐杖,慢慢地朝家走去。綁著辮子的白髮,冒出的零碎部分,被風吹拂著,飄在空中。
張奶奶具體多大年齡了,並不清楚。讀小學的時候,看到的她,就是佝僂著身子,拄著拐杖,慢慢走路的老人家。小時候是有些怕她的,看的動畫、電影中,年紀大,背有些駝的老人,基本都是住在黑漆漆房子裡的「老巫婆」。張奶奶住的房子,從外面望進去,也是黑漆漆的,偶爾還能看到有人在裡面晃動。每次從她家路過,我都目視前方,腿腳大步地向前邁,不敢絲毫停下來,就怕有東西突然冒出來,把我給弄進去。
直到讀初中,這種狀況才緩解。聽母親說,張奶奶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張奶奶和他只生了個兒子。這個兒子,小時候生病發高燒,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最後腦子燒壞了,還導致身體不協調,每天基本在家裡待著,很少出門。平時吃飯、洗澡都是張奶奶負責。我才知道,以前看到張奶奶家晃動的那個人影,應該就是她兒子。
張奶奶家平時是很少吃肉,偶爾的幾次吃肉,也是為了給兒子改善夥食,補充營養,或者是村裡人偶爾的贈送。村裡人送的肉,她也不推託,只是下次,她會帶著自己種的蔬菜,捆得扎紮實實,給你送過來。
除了照顧兒子,張奶奶更多的時間,是在村子裡四處溜達,看到人,就笑呵呵地打招呼。因為我家就在路旁,在院子裡乘涼或者發呆,都能看到張奶奶的身影。見得多了,也疑惑,有次就忍不住問她:
「奶奶,您這麼大年紀了,幹嘛不在家多待著點,這路也不是很好走,要是不小心摔倒了……」
「沒事,我身體硬朗著,不會有事得,多走走,身體才不會鏽……」
「可是……」
「放心,奶奶知道你是好心,我會注意的,再說我要是死了,兒子誰照顧呀,我會小心的,別擔心哈。」張奶奶依然樂呵呵的笑著,拄著拐杖繼續溜達了。
後記:母親說,政府出資,給村裡的低保家庭都重新建了房子,原來的磚瓦房改成了水泥房,外面也粉刷得透亮,張奶奶現在也是住在新房子裡。
第二天,我睡覺睡到自然醒,起來洗漱,路過廚房,看到地上有水靈靈帶著溼泥的蔬菜,母親說是張奶奶送來的。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
身處俗世中,眾生皆苦,總有人身處深淵,亦不忘追逐光明,對未來懷抱希望。
我是【星許涼夏】,歡迎大家評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