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照顧三個癱瘓兒子30餘年不離不棄,可憐天下父母心!

2021-01-17 福樂潮老

當老福看到這條評論時,很難想像一位83歲的老人還在不辭辛勞的照顧全家,在福大爺的印象中這個年紀的人都應該是兒孫滿堂、子女承歡膝下,過著頤養天年的日子,每天就出門溜溜彎,或者拿把團扇坐在陽臺上曬曬太陽。讓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支撐著一個家,背後的辛酸該多麼沉重。

事情的真相的確十分曲折,也讓人心痛:在河南省項城付集鎮,一位佝僂著脊背的老母親照顧著自己三個癱瘓在床長達30多年的兒子。原來一家6口人中除母親曹愛蘭5人均患有漸凍症,父親和大哥患漸凍症已經去世,目前就剩83歲的母親曹愛蘭和三個同樣患有漸凍症的兒子張海軍、張海亮、張海濤。儘管曹愛蘭已經有83歲的高齡,但不幸的是三個兒子生活無法自理,只能靠年邁的母親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

這樣的新聞比比皆是。都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一位年近百歲的老母親,拖著虛弱的身軀,四十年如一日地照顧病兒,兒子是她唯一頑強支撐活下來的力量。而已近百歲的她縱然萬般堅持,終究有離開的那一天,"我最不放心兒子,死了以後就沒人疼他了……"98歲的許張氏說完這句話丟下了照顧40多年的兒子,果然老人臨終前最牽掛的依然是兒子未來的生活。

看到前文老人的生活狀況,年邁的老人還需照顧兒子,實在是老人的悲哀!如此讓人不得不懷疑老人長壽究竟是福還是禍?

但是,先天疾病是天災,不是兒子不願養老,而是沒有能力養老。而作為母親,也不可能拋下自己的兒去獨自逍遙快活。可憐一些老人終其一生只為了兒女勞苦奔波,將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卻唯獨忽略了自己,"可憐天下父母心",世間唯有父母的愛,是不求回報的。

但是,老年人也要學會愛自己,天災人禍咱們避開不了,雖然未來很多事情我們都無法預料,但是也得有防患意識,老年人也應將關注點轉移到自己的身上。

如何才能預防和降低老年生活風險?

1.為自己積累一份獨立的財產,以防萬一,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更有保障。

人吃五穀,我們不能保證自己不生病;我們也無法預料哪天會不會遭遇天災人禍,整日祈求上蒼不如早做準備,為的就是在困難來時不會手忙腳亂。所以應該在還有能力的時候,為自己積累一份獨立的財產,以防萬一,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更有保障。

2. 學會尋求社會幫助

在遇到個人或家庭無法解決的問題要及時尋求政府以及社會的幫助,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3. 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

哭泣也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與其哭泣,倒不如學會苦中作樂,調整心態,希望總會在明天。

困難家庭缺失幫助,社會和政府都有責任

政府既然是人民的政府,就得要有所作為,擔當起為人民服務的責任。

加強從群眾中來又從群眾中去的思想觀念,真正成為人民公僕,而不是無視民間疾苦。落實民情探訪工作,登記困難戶,提供經濟上的援助,發動社會力量。

社會是由一個個公民組成,老人也是社會公民,也是社會的一部分,不應該成為拋下的物件。如果社會每一個人都能獻出一點力量,對社會弱勢群體多加關愛,社會問題也不會日益嚴重。

福大爺在關注|八旬老人照顧三個癱瘓兒子30餘年不離不棄,可憐天下父母心!

本文由福樂潮老俱樂部原創,感謝您的閱讀!

福樂潮老俱樂部:專注為中國老年人提供最實用有益的信息,支持每一位老人能與時代共同進步,再次發光發熱!

相關焦點

  • 湛江好人陳月清:照顧體弱多病的母親20年不離不棄
    陳月清與年過八旬的母親一起閒話家常。 楊迅 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希望大家都能趁父母還健在時,多關愛父母,多多體貼父母,讓他們的晚年多一份幸福,少一份煩憂。」9日,站在湛江經典愛情(親情)演繹大賽舞臺上,陳月清以樸素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分享著她二十年如一日,不棄不離,悉心照顧體弱多病母親的孝親故事。  「我沒有你們想像的那樣偉大,我只不過是像母親當年照顧我一樣在照料她。」
  • 梅山:女子因病癱瘓,丈夫不離不棄悉心照顧、勤奮打拼
    陳秋玲家的灶臺高度與別人家不一樣,低了10多釐米,這樣坐在輪椅上的她每次端鍋、拎水壺就方便了許多。這是2017年一家三口搬進新房時,丈夫黃從令特意為妻子定製的「愛心灶」——16年前,30歲的陳秋玲因病癱瘓,女兒僅7歲,家中還有年邁的父母。
  • 妻子癱瘓臥床32年 60歲「紅二代」農民不離不棄
    當丈夫不離不棄守護臥床癱妻32年,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邊時,讓我感動,讓我們相信愛情。」一名廖姓網友這樣寫道。  因為電影《地道戰》結緣,至此長相廝守。妻子癱瘓臥床32年,無法離開病榻半步,身為丈夫的他端茶送水悉心照料。人生暮年之際,他唯一的期許竟然是:千萬別讓我先走,我不忍心拋下她。他就是60多歲的「紅二代」農民徐新華,同臥床不起的妻子廖田英大半輩子的相濡以沫讓村民嘆服。
  • 溫州一男子七年如一日不離不棄,照顧癱瘓在床的妻子!
    本到了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七年前妻子突發腦溢血導致嚴重癱瘓,高葉榮七年如一日不離不棄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癱瘓在床的妻子,在他的細心照料下妻子未曾感染肺炎、褥瘡等併發症。他用樸實與堅持書寫「人間自有溫情在」,以實際行動詮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真諦。
  • 畢家社區畢顯庶以身傳道以心解惑 不離不棄固守親情
    他先照顧好妻兒的飲食起居,然後自己再匆匆趕往學校,做好教學工作。下班後,畢顯庶又匆忙趕回家裡,繼續照顧癱瘓在床的妻子和有智力障礙的兒子。這樣的生活,畢顯庶一過就是幾十年,這幾十年他始終如一地操勞著、努力著,用自己的力量撐起這個坎坷又溫暖的小家。
  • 貴州丹寨卡拉村苗族好媳婦吳美,四年照顧癱瘓丈夫,不離不棄
    面對殘酷的現實遭遇,面對繁重的家庭負擔,她始終本著對感情忠貞如一、對生活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認真生活,尊重老人,團結鄰裡,扛起了本該是一個男人的擔子。圖為吳美在家裡繡花,這樣可以幫補一下家用。
  • 古巨基8個月通宵不敢睡,害怕兒子窒息,網友:可憐天下父母心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擁有全部版權,歡迎轉載新手爸媽總是擔心照顧不好孩子,害怕因為自己的疏忽孩子受到意外,這一點就連明星父母也不例外。年近50歲的古巨基也算的上是老來得子,對孩子的珍視程度不言而喻。前段時間,古巨基上了一檔訪談節目,於是在節目裡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以及育兒過程中的困難與辛酸。
  • 感恩敬老 | 黃英:孝順兒媳十餘年精心照顧癱瘓公公
    黃英,女,生於1966年,漢族,群眾。家住星光工業園星光社區三組。黃英自嫁到夫家後熱愛勞動,忠厚誠實,尊敬長輩,互敬互愛,勤儉持家,孝敬父母,贏得了鄰裡和社會的好評。黃英本身就體弱多病,其公公輕時苦勞成疾,現癱瘓在床近十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丈夫嶽茂軍作為家庭的頂梁柱,為了償還因公公生病欠下的債務,常年在外務工,家庭重擔就全部落到她一人身上,不僅要撫育兩個孩子成人,還要照顧公公的日常起居生活。
  • 濟寧「農民歌手」悉心照顧癱瘓母親十餘年
    透過窗戶,劉忠德看著不遠處的社區廣場說,從那時開始,藝術團的文藝演出也偶爾會在社區的小廣場出現,只為讓母親透過窗戶能看到樓下藝術團的表演。「母親身體慢慢變差,做兒子的能做的不多,儘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劉忠德說。「照顧家人如果不用心,做什麼事還能上心!」提及照顧母親的經過,這是劉忠德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母親長期癱瘓在床,最容易出現褥瘡。
  • 這首詩寫盡天下父母的心酸:「可憐天下父母心」的上句是啥?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現在有許多人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卻不知道它的出處,實際上這句話出自慈禧的詩句.」可憐天下父母心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融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 丈夫愛動手打人,暖心妻子照顧8年不離不棄,網友評論卻讓人寒心
    在四川樂山有一對中年夫妻,已經47歲的妻子張蘭芳在家中照顧癱瘓的丈夫已經有8個年頭了。從年輕女子到中年婦女,張蘭芳就這樣無怨無悔的照顧著她所認定的一生摯愛,從來就沒有想過離開這個不知道奇蹟什麼時候才會發生的家庭。
  • 問答|可憐天下父母心, 英語怎麼說?
    @我愛翻譯 前一種情感是天下父母都有的(common hope),而後一種則是晚輩為了讓長輩安心所採取的一種行為(hold back):可憐天下父母心:It is the common hope of the well being of the children of parents all over the world報喜不報憂:report the
  • 花甲「上門女婿」照料癱瘓嶽母8年不離不棄
    他不僅靠得住,而且贏得了人們的尊重,被當地老百姓讚譽為「不是兒子的兒子」。   地處資源、興安、龍勝三縣交界處的塘洞村,是華南第一高峰貓兒山山麓的一個歷史文化名村,當年紅軍長徵時,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住宿。楊進美孝老愛親的故事,伴隨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這個漢、苗、瑤等民族同胞共同生活的和諧村寨裡傳唱。
  • 給八旬女兒帶糖的百歲老人今晨去世,父母是擋在我們與死神間的牆
    圖為百歲奶奶八旬女兒接糖南方都市報報導:「19日凌晨,河南商丘,因吃席給84歲女兒帶糖走紅的百歲老人過世,享年108歲。一年前,百歲媽媽吃席給八旬女兒帶糖果的視頻走紅網絡,很多網友被百歲媽媽的母愛所感動。」視頻中,百歲奶奶跟八旬女兒相鄰坐在藤椅上,百歲奶奶從口袋裡掏出一顆糖,戳了戳旁邊女兒的胳膊,遞到女兒手裡,八旬女兒拿著糖,咧嘴笑著樂開了花。在父母心中,無論子女年紀多大都是眼中需要照顧的孩子。
  • 兒子因患腦膜炎全身癱瘓 慈母日夜照顧癱瘓兒46年
    中國江蘇網12月8日訊 兒子3歲時不慎因患腦膜炎而導致神經中樞癱瘓。46年來,母親於雲不離不棄的日夜照顧,讓兒子一次又一次地脫離死神的召喚,創造出令醫生都驚訝的奇蹟。讓於雲欣慰的是,這麼多年來,這個家一直感受到了社區和鄰裡的關愛。昨天上午,於雲家所屬的鹽城童家溝社區工作人員又來到家中探望。
  • 古巨基怕兒子睡覺翻身窒息,夜夜守著孩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照顧新生兒是個技術活,大部分的新手父母都會出現因為經驗不足帶來的困擾,常常會擔心孩子會出現不好的情況。尤其是小寶寶趴著睡覺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擔心寶寶會窒息,也會伸手做出探鼻息的動作,相信不少新手爸媽都經歷過。
  • 他戰場受傷癱瘓六十年 她不離不棄為愛廝守一輩子
    何光英,古臣坤妻子。古臣坤癱瘓後,她60年為愛廝守,耄耋老嫗詮釋永恆真愛。何光英既要照顧癱瘓的丈夫,又要獨自承擔家庭的重擔,歲月的痕跡早早的刻在她的臉上。古大爺行動不方便,每次上廁所都要何光英推著去。沒事的時候,老古讓何光英拿出「抗美援朝」紀念章,一起回憶那段永遠不能抹去的記憶。
  • 電視劇《黑色燈塔》:兒子餵癌症癱瘓在床十年的媽喝毒藥,看哭了
    雖然很多人口頭上很孝順,但要是讓他想蘇大可一樣,一直耐心照顧癱瘓在床,屎尿都不能自控的媽媽的時候,撐不了多久,很多人都會打退堂鼓。因為,照顧病人,尤其是癱瘓的病人,對一個人的心理以及生理,都是考驗。比如說,病人不分時間的在深夜裡拉床上了,負責照顧的人需要強打精神,幫老人清理糞便,擦洗身體,等這一套流程完畢,再也睡意全無。事實上,蘇大可沒有工作,照顧得了癌症癱瘓在床的母親十年,也是毅力驚人,孝心可嘉。照顧過病人的人都知道,照顧病人,並不是口頭說說那麼簡單。
  • 孩子不努力,可憐天下父母心
    孩子不努力,父母干著急也沒有用。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 光良照顧癱瘓愛犬不離不棄:它是我兄弟(圖)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據臺灣「東森新聞」消息,近日,歌手光良家中養了13年的愛犬「小High」不久前動了脊椎手術,術後竟下半身完全癱瘓,他則24小時親自照顧小狗。據報導,光良已經與小High相處13年,不久前,它動了脊椎手術後下半身完全癱瘓,連尿尿、大便都無法自理,身上也因為久臥長出褥瘡。不過,光良不僅沒有放棄愛犬,甚至買了氣墊床讓愛犬躺在上面,更是24小時親自照顧。此外,為了幫助小High復健,光良特地在個人工作室打造了一個鐵架木抬,一有空就會握住寵物的前腳,強迫寶貝用後腳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