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胃炎是怎麼回事?嚴重嗎?

2021-01-09 騰訊網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胃部疾病中較為嚴重的一種類型,其主要是胃黏膜局部的細胞、腺體等增生肥厚所形成的。導致該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飲食、遺傳、免疫及幽門螺桿菌感染等。

有些人沒有明顯的症狀,有些患者會出現腹痛、反酸、腹脹等消化不良或消瘦、貧血症狀。

1

Q:

萎縮性胃炎就是胃變小了嗎?

A:

萎縮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面的細胞、腺體的萎縮,並不是胃的體積的縮小。

所以,得了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不必擔心自己的食量會變小,也無需刻意減少進食量。

2

Q: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因是什麼?

A:

慢性萎縮性胃炎與多種因素相關,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膽汁反流、免疫、遺傳、年齡、高鹽及低維生素飲食等因素相關。

1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列為一類致惡變因子。

2

膽汁反流

膽汁可損傷胃黏膜屏障,使黏膜修復功能減弱,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生。高齡、胃動力減弱、吸菸等可能是引起膽汁反流的原因。

3

維生素缺乏

已有研究表明萎縮性胃炎患者維生素B12、葉酸缺乏、長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抑制胃黏膜分泌維生素C,使維生素C對氧自由基和亞硝酸鹽的清除能力下降,從而加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變程度。

4

免疫因素

胃體萎縮性胃炎與自身免疫有關。

5

生活方式

長期過熱、高鹽飲食,水果、蔬菜攝入少與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生相關,與酗酒的關係尚不明確。

3

Q:

慢性萎縮性胃炎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嗎?

A: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常見病因。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應常規檢查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

如果確實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一定要及早根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胃黏膜的炎症,阻斷病變的進展。

4

Q:

老年人更容易得慢性萎縮性胃炎嗎?

A:

從世界範圍來看,慢性萎縮性胃炎均呈現出老年人高發的現象,隨年齡增長發病率也隨之增高。國際衛生組織調查發現,20~50歲患病率僅12%左右,而51~65歲則高達52%以上。

由於慢性萎縮性胃炎患病率隨年齡增高而增高,也有學者認為胃黏膜萎縮是一種退行性病變,是一種「器官老化」現象。

5

Q:

慢性萎縮性胃炎有哪些症狀?

A: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多數沒有任何症狀。

有症狀者僅表現為上腹痛或不適、上腹脹滿、早飽、噯氣、噁心等非特異性消化不良症狀。早飽是指少量進食則有吃飽的感覺,也是胃或上腹部的一種脹滿感。噯氣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打嗝、打飽嗝。少部分患者還可有乏力、消瘦、貧血等全身症狀或者健忘、焦慮、抑鬱等精神症狀。

6

Q:

萎縮性胃炎比淺表性胃炎更嚴重嗎?

A:

慢性胃炎分為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2種,一般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比慢性淺表性胃炎疾病嚴重程度更重。

因為從治療上來說,慢性萎縮性胃炎不好治癒,其中發生萎縮、腸化和異型增生的黏膜恢復為正常胃黏膜的可能性比較小,而且有極少數的中重度慢性萎縮性胃炎有進展為惡性腫瘤的可能。

(圖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相關焦點

  • 萎縮性胃炎,是胃縮小了嗎?
    比如這位莆田系醫院的自稱副主任醫師的「專家」寫的:假專家對萎縮性胃炎的描述顯然,他以為胃萎縮就是胃黏膜變皺了,像曬半乾的茄子,需要吃飽把它撐開了。那麼,萎縮性胃炎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引起萎縮的原因有很多,如年齡、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刺激、不良生活習慣、自身免疫因素、遺傳等。其中,萎縮性胃炎的發生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病變程度也越重,因此有人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中老年胃黏膜的退行性變,是一種「半生理」現象。
  • 萎縮性胃炎嚴重嗎?要怎麼治療?
    到院之後蘇女士做了胃鏡檢查,確診為萎縮性胃炎,這讓蘇女士慌了。胃腸科主任餘仁貴看了蘇女士的胃鏡檢查報告,告訴蘇女士的萎縮性胃炎是輕度的,並不嚴重。根據蘇女士的情況描述,餘仁貴為蘇女士分析,蘇女士胃脹是消化不良、胃酸分泌少導致的,所以她應該服用的是促胃動力藥,而她自行購買的胃藥是抑制胃酸分泌來改善反酸、燒心一類的病症,所以蘇女士是吃錯了藥。
  • 萎縮性胃炎真的是胃縮小了?一定會癌變嗎?怎麼預防?
    剛患上萎縮性胃炎的患者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聽說萎縮性胃炎會發展成胃癌,這是真的嗎?我還有多久?其實很多患者患了萎縮性胃炎,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也沒什麼症狀,更不太在意,但是被診斷為萎縮性胃炎之後,再聽著其他病友的說道,翻看著網絡上的各種說辭和猜測,自己把自己嚇得不輕。
  • 指尖醫生|萎縮性胃炎=胃癌嗎?
    醫護介紹施劉逸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北院 病理科技術員萎縮性胃炎=胃癌嗎?最近,我的胃一直不舒服,今天來醫院檢查,醫生讓我做個胃鏡,竟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那豈不是要癌變了?我就要「掛」掉了!醫生我應該怎麼辦啊?別緊張,慢性萎縮性胃炎並不會直接發展成癌變的。
  • 萎縮性胃炎能活多久 萎縮性胃炎的5種症狀
    萎縮性胃炎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依據萎縮程度可分為輕度萎縮、中度萎縮和重度萎縮。到底萎縮性胃炎能活多久,萎縮性胃炎的症狀以及治療方法又有哪些呢,下文就為您講解關於萎縮性胃炎的相關知識,希望給患有萎縮性胃炎的朋友提供一些幫助。
  • 用於萎縮性胃炎的十種中成藥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慢性胃炎分成「非萎縮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和特殊類型胃炎」三大類。
  •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自診自治
    王阿姨聽說自己是慢性萎縮性胃炎後,非常害怕,擔心會不會是癌前病變,喻斌主任安慰她說,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可以治癒的,同時給予了系統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先用規範的四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然後讓王阿姨服用香砂養胃丸,半年後再複查胃鏡和病理。近期王阿姨來我院複診,複查胃鏡和病理檢查後提示為慢性淺表性胃炎。王阿姨終於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頭,萎縮性胃炎被逆轉了。
  • 七種治療萎縮性胃炎的偏方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在生活中,多數人都不注意保養自己的胃,導致患者了各種各樣的胃炎。萎縮性胃炎就是其中的一種,很多人都在尋找治療萎縮性胃炎的偏方,覺得偏方可以很快進行治療。
  • 慢性糜爛性胃炎嚴重嗎?糜爛性胃炎拖延不治的危害不亞於癌變
    慢性糜爛性胃炎在消化科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胃腸疾病,所以很多人並不引以為意為意,覺得跟普通胃病一樣,吃吃藥或者忍忍就好了。可糜爛性胃炎真的這樣就可以嗎? 武漢國粹中醫專家張家亭提醒:雖然糜爛性胃炎癌變不會發生,但是糜爛性胃炎的危害不亞於癌變。
  • 得了慢性萎縮性胃炎,癌變可能有多大?能治癒嗎?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佔比超過了四分之一。一個人得胃病的時間越長,發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可能性就越大。在70歲以上的胃病患者中,約65%得的都是萎縮性胃炎。面對這種常見胃病,大家的態度分為了兩派:一派認為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發展為萎縮性胃炎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坦然面對就可以了;另一派則緊張得不得了,認為自己的胃病隨時都可能發展為胃癌,因此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
  • 治療萎縮性胃炎 葉酸並非萬能藥
    核心提示:葉酸只是對於由萎縮性胃炎發展而來的部分胃癌有預防作用,而絕對不是「治療」胃癌。況且,一旦發現體內任何器官有發生腫瘤可能,無論良性、惡性均不可服用葉酸,因為葉酸有促進腫瘤細胞生長的可能。   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胃病,主要病理變化是胃黏膜腺體不同程度的萎縮,或代之以腸黏膜上皮,稱之為腸化。
  • 萎縮性胃炎並不是普通的胃炎,前者可導致癌症的出現,請及時了解
    導語:萎縮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也被稱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是由體內黏膜和腺體萎縮導致的慢性胃炎。在炎症的過程中,會使胃腺中的細胞丟失,被腸上的皮細胞所取代。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的病因較為的複雜。腸型胃癌通常都是發生在萎縮性胃炎的基礎上。
  • 中度萎縮性胃炎會發展成胃癌嗎?從醫44年老中醫告訴你
    有句話說十人九胃,現在患有胃病的人越來越多了,胃炎就是一種常見的胃病,居各種胃部疾病的首位。很多人覺得胃炎不是什麼大病,也不嚴重,但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小病沒有及時調治,就會拖出大病。胃炎的時候胃部受損還不是很嚴重,如果忽視了,就會發展成慢性萎縮性胃炎,一看萎縮性胃炎,慌了,焦慮了,會不會發展成胃癌?有一位患者,她大便不成形,不規律,常常三天一次,最長的是八天一次,腸子圍著肚臍疼,晚上尤為明顯,膽囊疼,後背也疼,可難受了,去醫院做做檢查,結果顯示是中度慢性萎縮性胃炎。
  • 糜爛性胃炎,是胃「爛」了嗎?很嚴重嗎?醫生告訴你真相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胃炎的發病率高達85%,胃病患者的總人數近4億人!29歲的小胡是程式設計師,經常熬夜加班,飲食不規律,經常出現反胃、燒心、胃酸等症狀,令他十分困擾,這才趕緊上醫院檢查,結果報告顯示是糜爛性胃炎。一看到「糜爛」,小胡十分惶恐:這是胃爛了嗎?還有救嗎?是不是要得胃癌了?那麼,糜爛性胃炎到底是怎麼回事?
  • 別忽視中青年萎縮性胃炎及癌前病變
    我們常這麼認為,萎縮性胃炎及癌前病變的患者,一般都是老年人,跟中青年沒有什麼關係。實際上,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我作為一名年方30有半的脾胃病醫師,在多年前做胃鏡的時候,就已經被診斷為輕度萎縮性胃炎伴輕度腸上皮化生。至今我都保留著當時的胃鏡和病理結果。
  • 胃痛得特別厲害一定是萎縮性胃炎嗎?要檢查一下才知道!
    慢性胃炎按照是否有萎縮分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非萎縮性胃炎還可以分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糜爛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進一步發展,說明在胃鏡下,發現了胃固有腺體的減少,同時帶來了消化功能的障礙。
  • 沒有症狀的萎縮性胃炎、腸化生要不要治療?
    症狀嚴重不一定胃病嚴重,有可能是功能性疾病,有症狀當然要治療;沒有症狀不代表胃病輕,是否治療要看胃鏡檢查和病理結果。 萎縮腸化是胃黏膜長期炎症的結果,胃黏膜炎症不控制萎縮腸化必定逐步加重,因此,萎縮腸化患者不論有無症狀無論輕重,都必須控制胃黏膜炎症,使之成為輕度慢炎非活動性炎症,以最大程度穩定病情。
  • 50歲以上的人大部分患有萎縮性胃炎
    如今,慢性胃炎已經佔到了胃病總數的50%~70%,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其中一大部分患有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其症狀是上腹疼痛、食慾減退、進食不多但覺得飽。除了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等因素引發炎症外,還與以下因素有關。
  • 萎縮性胃炎吃什麼藥好?應該怎樣治療?
    萎縮性胃炎很多人都認為是癌前病變,其實並不是,萎縮性胃炎很多都是可以被治癒的,只有極少數的是有癌變的可能。 所以萎縮性胃炎並不是只有胃腺體萎縮減少,還有胃黏膜變得光滑,失去蠕動功能; 還伴有上皮化生及腺體的化生,而且萎縮性胃炎導致癌變的一般是胃腸上皮及腺體的異常增生及化生。
  • 腹脹、胃痛、噁心十餘年,慢性萎縮性胃炎怎麼治療?
    10年前胃鏡檢查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 按語:慢性萎縮性胃炎屬中醫學胃脘痛、痞滿等範疇。 臨床以寒熱錯雜、脾胃不和為多見,張仲景《傷寒論》的黃連湯為治療胃痞之良方。 臨床治療胃病,單純以寒證、熱證或虛證辨治,均難奏效,唯以寒熱並用,調陽和陰,方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