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橋 主編:高原 音編:樊京奇 設計:於珮瑤
在閱讀之前,《艾問人物》請你先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區塊鏈會不會成為下一代基礎技術?
●金錢、欲望充斥的時代,他為何看跌結局?
●誰在操縱,誰被忽悠?為何再漲也不投?
●在比特幣的世界,可以做哪些事?
2018年開年以來,爭議焦點非區塊鏈莫屬。到底是業界新物種還是曇花一現的炒作之爭?
《自然》雜誌寫道,「區塊鏈是偉大的思想和技術革命,但是我們發現,像以往一樣,目前世界上存在著兩種『區塊鏈』,一種在技術天才們的頭腦裡,另一種,在中國人的微信群裡。」
最近,有一個名為「3點鐘無眠區塊鏈」的微信群徹底火了。據媒體報導,在這個被稱為區塊鏈第一乾貨群的微信群裡,有紅杉資本沈南鵬、360董事長周鴻禕、天使投資人蔡文勝、薛蠻子、分布式資本合伙人沈波,甚至還有高曉松、佟麗婭、林允兒、韓庚等明星。
讓無數人為之瘋狂的區塊鏈,短短一個月賺幾十倍的神話鋪天蓋地,如果現在你還不知道「區塊鏈」這三個字,可能會被無數人嗤之以鼻。
在全社會都在為區塊鏈狂歡的時代,一位有著20多年創業經驗的神秘大咖,他曾走在創業的風口浪尖,他曾和樂視有著難以言說的瓜葛,為何他偏偏看跌區塊鏈?
現實有著太多的束縛,讓我們都戴著面具生活,捏著嗓子說話。隱去姓名,只為說出真話,說出良心話!艾誠專訪幣圈神秘大咖,帶你走進一個「只說真話,沒有套路」的區塊鏈世界。
艾問人物 創新創富:區塊鏈會不會成為下一代基礎技術?
《自然》雜誌以為在2018年春節前後中國發生了一場瘟疫,但很快就改變了這一看法。除了精神亢奮無法入睡,那裡的人們身體還算健康。不過,他們越來越沉迷於對著一個叫「區塊鏈」的東西胡言亂語,根本停不下來。類似的焦慮在中國是周期性的,而且近10年來新舊焦慮交替的頻率明顯加快,移動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思維、O2O、虛擬實境、機器學習、人工智慧,都曾讓中國人感到「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廈崩塌」。通常情況下,美國負責技術進步,中國負責複製並迅速使之上升成為恐嚇大眾的哲學。
每年至少七八個大盤,但到底是不是大盤?泡沫時代,區塊鏈會不會成為下一代基礎技術?
艾誠:我接觸了鏈圈,投機。覺得怎麼可能是這些人在改變世界,對吧?
神秘反對派:不是。我覺得改變世界的都是屌絲,這沒問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的質疑點不是這個,我的問題是區塊鏈會不會成為下一代的基礎技術,會不會有這樣的技術變革力。區塊鏈到底是不是大盤?
艾誠:你覺得不是?
神秘反對派:在我來看,我們很多時候高估了這個事情,就像我們高估VR、AR,高估AI一樣,高估了可穿戴。如果我們放在一個十年的跨度,可以慢慢想;但如果放在一兩年的跨度,就必須得問一個事兒:區塊鏈是什麼?區塊鏈在當下最直接的應用是什麼?你不能說概念。應用到底是什麼,能夠應用在哪裡?
我問了所有的人,沒有一個說的出來,都在秀概念。這說明什麼,它可以被演化。我們現在就像1996年、1997年談網際網路一樣,談不出太多的東西,它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演化過程。我覺得區塊鏈的研究是必須放在十年的跨度來看,現在還在一個技術演化的早期階段。
艾誠:為什麼所有人今年開始瘋狂地關注區塊鏈?
神秘反對派:核心原因就是比特幣暴漲、ICO暴富,包括資本的力量。但卻沒有幾個人真正對比特幣、區塊鏈的底層技術感興趣。同股市一樣,拿了錢就可以把業務做實,忽悠人。都是忽悠,泡沫時代都一樣。
艾問人物 創新創富:金錢欲望充斥,他為何看跌結局?
社會都有瘋狂的時候,不可否認,現在我們就生活在一個瘋狂的時代。上帝要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金錢、欲望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吞噬你的? 瘋狂時代,零和遊戲,究竟何時何境收場?
艾誠:太瘋狂了,你覺得這些人最後的結局會如何?
神秘反對派:這個社會,我們不能預測每一個個體命運的終極結局,但是我們可以說規律,說錢的問題。我覺得錢很有意思,當你德不配位的時候,給你一千億美金,我覺得就是在毀你。因為以你現在的能力handle不了一千億美金,錢就是一團能量,你拿在手裡的時候,它就是給你賦了能的。
錢會把人的欲望撐大。我這麼有錢,你們怎麼不知道,你們還這麼不尊重我,你們還敢小視我,你們知道我有多少錢嗎?你的內心變化全是這些。這時候你就想要把錢用出去,讓所有人都見識你,不管是投資還是幹什麼,你就開始折騰了,絕對攔不住的。
艾誠:我老覺得是個零和遊戲,有人賺了就一定是有人虧了。
神秘反對派:那肯定,就是新韭菜們虧,但新韭菜們都認為自己不是最後一茬韭菜,還有韭菜。而且比特幣全世界入了場的也才一千萬人,未來人人都應該有數字貨幣。韭菜源源不斷,關鍵是新韭菜入場以後是個正激勵。
艾誠:所以什麼時間以什麼收場?
神秘反對派:我認為一定是超級崩盤,而且我認為上帝讓你瘋狂的這麼快,這時間不會太遠的。
艾誠:多久?
神秘反對派:沒多久。因為支撐不了,都是空氣幣,空氣幣不就跟騙子一樣嗎?只不過過去我騙的是真金白銀,現在告訴你的是我拿了你的現金,給了你一張紙。不要認為我是騙子,這是有共識的,你可以到場外交易,紙到了那個市場是賣得掉的,能說我是騙子嗎?現在都變成這個了,你看這是什麼社會。我不認為這世界改變了,因為比特幣這個世界就改變了?人沒變,人性沒變。
艾問人物 創新創富:誰在操縱,誰被忽悠?為何再漲也不投?
區塊鏈恐慌症患者被告知「要擁抱時代,擁抱變化,擁抱未來」。多年來,他們最熟悉的是擁抱自己的同類,完全不了解如果擁抱「變化」應該從哪兒下手。最後,他們選擇了擁抱呼籲他們「擁抱變化」的人。
成百倍的暴漲,背後到底是誰在主導這場遊戲?創業為了發財、成功,這些都無可厚非,沒人否定這個。但是,生而為人,總還得追求點其他的東西,如果一個人的腦子裡只剩下發財、成功,未免有些可怕。
浮華世界,欲望和良心又該如何博弈?
艾誠:但這一次有一個區別,以前O2O,全球也O2O嗎?以前我們是比較區域性的,但這一次是全球性的神秘反對派:全球指的是哪兒?你看看比特幣的帳戶、莊家都在哪些國家,70%還在中國,交易所是因為被趕出去了,所以在日本、韓國。
艾誠:所以你覺得還是中國人在玩?
神秘反對派:當然了,這麼瘋狂的可不就是中國人。我這二十多天在國外,回來覺得我簡直就是上一個時代的人了。首先就是區塊鏈開始曝,開始撒幣,然後CES又說一堆的天花亂墜的,自動駕駛什麼的。
但是,我後來就明白一個道理了,科技小白是很好忽悠的一幫人。你知道為什麼這次比特幣那麼好忽悠嗎?為什麼P2P沒有區塊鏈這個影響力?因為所有人都覺得P2P是個傻逼,被騙的都是大爺、大媽。區塊鏈都是中產,覺得自己有判斷力
首先,這幫人都是自以為是的,以為自己看清楚了,跟上了時代的潮流。然後,這些人自己都是爺,超級自信,還能跟你說的一套一套的,什麼去中心化、數字加密、法幣。這些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的,有理論基礎,覺得自己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人。
艾誠:萬一成功了呢?
神秘反對派:我有一個朋友,他也想發幣,他是搞技術的。我說如果你真的覺得你的領域用區塊鏈來解決是一個很好的技術手段,你可以做。但如果它真的這麼有價值,什麼時候發不行,如果真的發幣是必要手段的話,什麼時候發不行呢?為什麼必須得當下發才行?如果你真的信仰的話,為什麼必須是現在,而不是未來?你不還是怕丟失掉嗎,不還是覺得現在才暴漲,才有新韭菜進來嗎。
到底比特幣是漲,漲到什麼時候;還是跌,跌到什麼時候?到底這幫人的命運怎麼收場?我很關心。
這個事兒這不是咱的菜,幹了心裡也不安,但也不要因為咱沒幹成而有什麼遺憾。難道這人生就只有一個比特幣的機會了嗎?只有一個區塊鏈的機會了嗎?這世界上機會多的是。
艾誠:我最近潛伏在各種幣圈的聚會裡面,很少有人跟你談情懷,都是油頭垢面的,也搞不清楚怎麼搞,什麼亂七八糟的都有。
神秘反對派:你除了一雙雙欲望的眼睛,你還看到了什麼?什麼也看不到。
艾誠:我做了一個幣圈人物,然後我問這是不是個零和遊戲,你掙了就是別人虧了,別人虧了就是你掙了?這個問題問完,一桌子現在所謂最大的區塊鏈媒體老大,安靜了十秒鐘。
神秘反對派:真的嗎?他們還有拷問自己嗎?
艾誠:這就不知道了,他們的思考並不代表拷問,也許人家內心並不折磨。
神秘反對派:人家不折磨,咱們這樣的人很折磨。
艾誠:對,別人上來就講馬上、明天就弄,咱們要不叫什麼TOTO、馬桶,新韭菜一看這名字就覺得好奇,就衝著這名字就得買。
神秘反對派:對,還得簡單。那天還有人跟我說,我們發一幣,你給我們站個臺,做個基石。我說那我學習學習,你把白皮書發給我。哥們一回答我就崩潰了:都是英文的,我就跟您說一下就行了。後來再也沒信了,意思就是說你較什麼真,我能上交易所,能發得出去就完了,你跟我較什麼勁。但是我真過不了自己這關,我覺得我會不安的。
艾問人物 創新創富:在比特幣的世界,可以做哪些事?
比特幣的風靡不無道理,自身確實是有價值的。那麼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到底可以幹哪些事呢?
神秘反對派:第一個,挖礦。現在比較再直接的就是ICO。
第二個,炒ICO。這兩個月都聽了無數一個月賺幾十倍的神話了吧。
第三,做交易所。就是中心化的交易所,你想發ICO,你得跟交易所搞好關係,因為交易所不可能每天發太多,每天只能排幾個。因此,上交易所你得付兩筆費用,一筆上架費,大家都想發幣,門檻越來越高。所以,第一,基本上保證金就得一億了,你要沒有一億,發不了幣。第二,發了幣還得炒,就跟莊家一樣,你還得交一個億的保證金,所以現在這個門檻很高,沒有兩億發不了幣。你看多可笑,天天喊著去中心化的烏託邦,結果交易所是中心化的交易方式。
第四件,做錢包。不管任何電子貨幣,都需要有一種存放方式,包括現金都得找個皮夾。本質上你的支付寶、微信錢包,因為你相信它,所以它就是個虛擬的電子錢包。現在到了比特幣的世界,也需要有錢包,錢包就會成為未來整個虛擬貨幣世界的基礎設施,人人都得有個電子錢包。
最low的,什麼技術含量也沒有的,就是炒幣。有的人貪婪一點,有的人說我看不懂,但是我願意擁抱未來新世界,所以我量力而行。
就是這五件事兒,你想幹哪件?ICO風險太高,尤其在中國,你想跟中國的實體業務綁在一起,那就隨時面臨著政府監管的問題。所以,ICO發完了的第一個特徵就出現了:人從國內消失了。
艾問人物創始人艾誠觀點:
新事物的成長需要時間去規正,我們不能被野蠻生長所吞噬;同樣,我們也不能一味地拒絕擁抱新時代。區塊鏈技術的作用應當被肯定,資本的野蠻應當被約束;不要讓野蠻的資本淹死了區塊鏈的本質。
心存敬畏,賺該賺的錢;心存善念,承擔該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