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發現歷程

2021-02-24 生物100

實驗細胞學、原生質、核質、細胞質、染色體物質等名詞的來源,諸多人物的貢獻,一個事實的發現有多艱辛,數據告訴你。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發現歷程

19世紀的最後25年,許多生物學家對細胞分裂和受精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1875年赫特維奇(O.Hertwig, 1849—1922 )在觀察海膽卵的受精作用時,發現精核和卵核的融合,從而開創了實驗細胞學這一領域。弗萊明(W. Flemming, 1843—1905)、貝內登(E.von Beneden, 1846—1910)在動物方面和斯特拉斯伯格(E. A. Strassburger, 1844—1912 )在植物方面都對減數分裂和細胞的間接分裂進行了觀察和詳細的描述。1878年施萊克爾(Schleicher )把細胞的間接分裂稱為核分裂,而1882年弗萊明則將雷馬克(Remak, 1815—1865 )在1841年觀察雞胚血細胞時發現的細胞直接分裂稱為無絲分裂,將間接分裂或核分裂稱為有絲分裂。1879年弗萊明描述了蠑螈細胞的有絲分裂。1882年他在核分裂和形成子細胞核的過程中觀察到細胞核中的染色物質是如何轉化為縱向分裂線狀體的,他將核內染色部分稱為染色質(chromatin)。1888年 馮•瓦爾德耶-哈茨(H. W. von Waldeyer-Hartz. 1836—1921 )將細胞分裂過程中隨著核的消失而出現的染色小體稱為染色體(chromosome)。1881年巴爾比亞尼(E. G. Balbiani, 1823—1899 ), 1884年卡諾努瓦(J.B.Camoy, 1836—1899 )發現了雙翅目昆蟲的唾腺染色體,並做了觀察。

1883年貝內登不僅在有絲分裂過程中觀察到染色體的兩個子染色體各往一極,以保持子細胞中染色體物質的相等,而且觀察到蛔蟲配子中的染色體數目只有體細胞中的一半;而在受精過程中,受精卵從卵細胞和精子獲得相同數目的染色體,結果,生物在代代相傳中保持比較恆定的染色體數目。1884年斯特拉斯伯格觀察被子植物的受精作用過程時發現了和赫特維奇在動物細胞中所觀察到的同樣現象。由於雙親的特徵遺傳給後代是由參加受精作用的兩種生殖細胞(卵細胞和精子)來完成的,因此,需要確定細胞的哪一部分與遺傳特性有關。斯特拉斯伯格進行了各種植物的正反交實驗,得到了相同的結果。因為卵細胞和精子在大小上和所含細胞質的數量上是不同的,所以他認為細胞質與物種間在遺傳上的差異無關,核及其中的染色體則是遺傳的物質基礎。魏斯曼假設在有性生殖的多細胞生物裡遺傳單位的數目在卵細胞和精子或花粉,也就是在生殖細胞的形成中是減半的。然後遺傳單位原有的數目在受精過程中通過雄性和雌性生殖細胞核的結合得以恢復,於是產生了新的個體,這個個體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另一半來自母方。

細胞學說的建立把生物學家的注意力引向細胞,有力地推動了對細胞的研究。19世紀下半葉是細胞研究的繁榮時期,科學家相繼發現了許多重要的細胞器和細胞活動的現象。自從細胞是由原生質組成的概念建立以後,學者們又更明確地把圍繞在核周的原生質稱為細胞質,把核內的原生質稱為核質。弗萊明改進了固定和染色技術,首先精確地描述了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並把細胞分裂命名為有絲分裂。斯特拉斯伯格根據染色體的行為把有絲分裂期分為前期、中期、晚期、末期。1855年魯貝爾(Rubel)首次提出一個物種中兩代細胞染色體數目不變的定律。1890年,瓦爾德耶-哈茨認為,有絲分裂的基本變化是形成核絲——染色體,在縱的方向一分為二。19世紀80年代末,鮑維裡(T. Boveri, 1862—1915 )報導說,動物體配子在形成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少一半,不久斯特拉斯伯格在植物細胞中也發現了這種現象。1905年,法默(J. R. Farmer, 1865—1944 )和穆爾(J. E. Moore, 1870—1947 )把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生殖細胞通過分裂使染色體數目減半的分裂方式稱為減數分裂。這樣就既明確了核在兩代個體間保持了連續性,也明確了染色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減少一半,通過受精在下一代又恢復原來數目的現象。

來源:人教版新教材必修2教師用書

相關閱讀:

每周答疑:DNA半保留複製和有絲分裂以及減數分裂過程問題

你真的了解無絲分裂與二分裂嗎?

相關焦點

  • 重點 / 減數分裂及受精作用
    3.動物的受精過程(Ⅱ)。4.實驗: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小編】不知道大神發現沒有,其實最近幾年全國卷考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圖像題很少了,幾乎不會在大題出現,選擇題出現的圖像題的頻率也是很低的,更多的是考察染色體、DNA、配子形成、結合新情境考察相關知識。
  • 【2017課標教材】 第2章第1節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什麼是減數分裂?2. (3D動畫)減數分裂3. 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3D視頻)4.人類的生殖和發育——受精作用5.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破鏡重圓6.遺傳定律的細胞學解釋7.減數分裂(傳奇版)8.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裝片溫馨提示:請在電腦版傲遊瀏覽器打開頁面,播放並下載視頻。
  • ​生物必修二——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複習學案
    二、減數分裂的過程和受精作用1.精子的產生(1)發生場所在      ,染色體(DNA)複製    次,細胞連續分裂    次,精細胞形成精子還需要經過       階段。(4)有絲分裂過程中有同源染色體嗎?有四分體嗎?(5)減數分裂產生的精細胞具有受精能力嗎?(6)減數分裂產生的精子中染色體數目減半了,遺傳信息也減半了嗎?為什麼?4、受精作用(1)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增加了生物的多樣性。
  • 專題25 減數分裂和受精過程
    考點四、受精作用 1.概念: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 2.實質:精子的細胞核與卵細胞的細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體會合在一起。  ②非同源染色體是指形態、大小各不相同,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不配對的染色體。如圖中的1和3、1和4、2和3、2和4分別是非同源染色體。 (2)姐妹染色單體和非姐妹染色單體  ①姐妹染色單體:同一著絲點連著的兩條染色單體。如上圖中的a和a′、b和b′、c和c′、d和d′。  ②非姐妹染色單體:不同著絲點連接著的兩條染色單體。
  •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課後習題及答案 2.1.1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章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係第1節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一、減數分裂練習與應用(P23)一、概念檢測1.與有絲分裂不同,減數分裂形成的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會減少(5)這個細胞在分裂完成後,子細胞中有幾條染色體?(6)嘗試畫出這個細胞的分裂後期圖。二、拓展應用1.下圖是水稻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顯微照片,A至D為減數分裂Ⅰ,E和F為減數分裂Ⅱ。圖中的短線表示長度為5μm。
  • 研究發現卵細胞減數分裂新機制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和Ludwig癌症研究所的研究者發現了有性生殖生物細胞減數分裂生成生殖細胞的一種新的特殊機制。
  • 生物必修2知識點:減數分裂
    (2)精原細胞和卵原細胞的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因此,它們屬於體細胞,通過有絲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們又可以進行減數分裂形成生殖細胞。(3)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體分離並進入不同的子細胞。所以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無同源染色體。
  • 一文解決高考生物: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圖像問題合集,建議列印!
    減數分裂是高中生物中的重點和難點,許多學生就是因為對減數分裂過程和特點不夠清晰,造成遺傳本質的理解困難。因此,不僅要學習減數分裂過程,還需要掌握減數分裂的特點,從而真正理解遺傳的本質所在,做到對遺傳試題的解決不變應萬變。特別是現在的新高考模式下,生物被單獨分離,有絲分裂通常會和減數分裂同時檢測頻率增加,試題的難度又會不同程度的增加。
  • 生物圖解 |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歷來是生物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很多學生在做題中容易出錯的地方。
  • 高中生必看 | 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重點知識列表梳理
    例1、下圖是某種動物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部分圖,據圖回答問題:按先後順序把有關有絲分裂圖的號碼排列起來_______________;按順序把有關減數分裂圖的號碼排列起來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類題目對於學生來說是圖像題中最難得分的
  • 關於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異同
    二、關於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異同 不同點在於:減數分裂時,連續進行 兩次核分裂,其中染色體DNA只復 制一次,結果染色體的數目減少一 半,染色體由2n減到n。在配子形 成過程中或在配子形成前減數分 裂,因此配子具有單倍染色體(n)。
  • 生殖細胞的形成——減數分裂
    一、細胞通過分裂進行增殖 細胞增殖是細胞重要的生命活動,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的基礎。 (1)單細胞生物:通過細胞的增殖而繁衍。 (2)多細胞生物:從受精卵開始,要進行細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漸發育成個體。
  • 【難點仔細看】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圖像識別與題型分析
    A.甲圖可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B.乙圖可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圖可表示有絲分裂間期的某一階段D.丁圖可表示有絲分裂後期解析:此類題通過柱形圖的變化來表示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的不同時期上面講過染色體可分為單線型和雙線型兩種形態,在有絲分裂和減Ⅱ分裂後期時,著絲點分裂,染色體從雙線型變為單線型,染色單體消失。所以,代表染色單體。在雙線型的染色體中含兩條染色單體,每一條單體含有一個DNA分子,因此,染色體:DNA=1:2。所以,表示染色體,表示DNA。其次,通過觀察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數量的變化弄明白四圖可能代表什麼時期的什麼分裂。
  • 高中生物 | 減數分裂全攻略
    細胞分裂包括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等多種形式,對於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維持生物前後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恆定
  • 高中生物:有絲分裂、減數分裂你都會了嗎?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歷來是高中生物的重難點,思維跨度大、綜合性強、題目靈活多變,你都掌握了嗎?
  • 5張圖搞定「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重點知識列表梳理」
    性細胞分裂時,染色體只複製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染色體數目減半的一種特殊分裂方式。減數分裂不僅是保證物種染色體數目穩定的機制,同且也是物種適應環境變化不斷進化的機制。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
  • 高考生物: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的比較
    4.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的變化曲線能用曲線圖的形式表示染色體、染色單體、DNA分子在分裂各時期的變化特點,並能說明曲線圖變化的原因。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後期:同源染色體分離是基因分離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後期: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是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同原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可能發生交叉互換是基因連鎖互換定律的細胞學基礎。 (1)染色體和染色單體:細胞分裂間期,染色體經過複製成由一個著絲點連著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
  • 研究揭示蛋白質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交互作用在減數分裂中的新機制
    蛋白質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之間的交互作用極大的豐富了兩種翻譯後修飾功能的複雜程度,SUMO靶向泛素連接酶在基因調控、維持基因組穩定性、胚胎發育、癌症等多種生理過程中均發揮重要作用,然而蛋白質的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交互作用在減數分裂過程發揮何種功能,SUMO靶向泛素連接酶如何參與減數分裂調控目前還知之甚少。
  • 減數分裂過程的教—學—評如何開展?
    1.導學環節首先是通過導學案重點預習《減數分裂中的染色體行為》,導學案圍繞三個方面展開,即染色體情況、減數分裂概念、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行為變化。導學案的評價通過5個判斷題,三個小結作為難點和重點的落實(同源染色體和四分體概念、圖像的判斷、染色體和DNA的變化規律)。
  • 再談著絲粒、著絲點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的修訂
    摘要:釋疑著絲粒和著絲點,找到二者的區別和聯繫,為準確複習備考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和特點提供參考。關鍵詞:高中生物;染色體;有絲分裂;著絲粒;著絲點 著絲點和著絲粒在不同教材版本裡,用法不一。人教版必修一有絲分裂、必修二減數分裂均用著絲點,北師大版均用著絲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