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讀生超230萬,教育廳回應,有個壞消息,家長卻拍手叫好
2020年高考已經結束,第一批大學新生即將報到。不過,最近有一項關於高考復讀生的數據公布以後,卻再次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今年高考生數量再次突破1000萬大關,比去年足足增加了40萬人。當家長們都在疑惑考生數量為何再次攀升的時候,復讀生進入了眾人的視野。以往,復讀是大多數人都不願提及的事情,因為復讀與「落榜」總是捆綁在一起的,一旦選擇復讀似乎就間接承認了自己高考失敗,不得不選擇來年再戰。
不過,近幾年來,高分復讀早已成為了主流,許多復讀生之所以決定開啟「高四」,主要是為了攻克清華北大,或者至少也要考上一所985工程或211大學。從今年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全國各省市的復讀生至少已經超過了200萬人,佔到了全國高考報名總數的兩成以上,也就是說每十個高考生中就有兩個是復讀生。
如果按照省市劃分,僅河南一地就貢獻了46.74萬高考復讀生,佔當地高考生總人數的四成以上。四川和安徽的高考復讀生比例也超過了30%,高考人數第二多的廣東省,復讀生佔比也接近23%。而且,從目前的統計數據來看,至少17個省市高考復讀生增加超過3.6萬人以上。
對於幾乎是「泛濫成災」的高考復讀生,不少應屆生家長的態度十分鮮明,希望可以對復讀生的高考錄取增加限制條件,或者直接調高錄取分數線。不過,這顯然是復讀生不公平的。同樣是經歷了十年寒窗,他們想要在現有的成績基礎上追求更高的目標,這並沒有任何過錯,而且高考成績的每一分都是貨真價實的。但不得不說,復讀生取得優異成績,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擠佔應屆生有限的名校名額。
不過,對於復讀生,為了避免高生陷入復讀的「惡性循環」,不少省市早就有了應對策略。今年,包括雲南在內的多個省市也紛紛跟進,禁止公立高中招收復讀生。其中黑龍江省大慶市在回應家長關於復讀的諮詢時,提出了禁止普通高中開設復讀班,高考復讀生要以社會人員的身份報考。這也就此掐斷了許多人復讀的念頭,對於想要通過復讀實現逆襲的高考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壞消息。
不少家長看到各省市紛紛對復讀亮出「紅燈」,態度反而是一片叫好之聲,認為這樣確實會讓復讀生數量大幅度降低,高考競爭的激烈程度也會得到一定的緩和。對於最近幾年的高考生來說,復讀本身也不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部分省市明年即將開啟「新高考」,無論是高考模式還是考試內容,復讀生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這就會讓復讀效果大打折扣。如果高考生的成績已經達到了一本線還選擇復讀,最終的結果可能是白白耽誤了一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