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嗎?試試這5個小技巧吧

2020-12-19 36氪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傾聽能力是我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常常被忽視的一項重要技能。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其實並不難,但卻能夠給你帶來極大的回報。重中之重在於關注人而非問題本身,不要試圖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除非別人明確地提出要求,你還可以通過詢問開放式的問題並在溝通的過程中保持反饋,同時積極認可對方的情感,但也別忘了承認你自己正常的情感。本文譯自medium,文章作者Nick Wignall,原文標題The 5 Habits of Exceptionally Good Listeners。

圖片來源: Jonathan J. Castellon / Unsplash

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學會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的想法是如此廣為人知以至於成為了陳詞濫調,然而,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擅長傾聽。就像吃得健康或經常鍛鍊一樣,我們都知道這對我們有好處,但卻不一定做得到。

值得慶幸的是,如果你知道從哪裡開始並願意練習,成為一個更好的傾聽者並不難。我在文中提供了5個實用的建議,任何人都可以以此進行練習並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如果運用得當,這一技能將極大地改善你所有重要的人際關係的質量。

1. 關注人,而不是關注問題

我們大多數人的內心想法都是先解決問題。

一種強大的生物生存本能促使我們以一種普遍的文化價值觀——圍繞著個人成就和缺陷——來識別、分析和解決問題,因此,我們都在不斷地尋找問題並拼命地試圖解決它們,這並不奇怪。

雖然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活中很有幫助,但在某些情況下,這恰恰是錯誤的。也就是說,當人們只是想要被傾聽、被理解、被聯繫起來時,解決問題和提出建議就會產生適得其反的結果。

要想成為一個更好的傾聽者,就要關注人,而不是問題本身。

當一個人感到害怕、生氣、沮喪或不安時,他們最不希望的就是覺得自己是個負擔,或者覺得自己出了什麼問題。但當你主動給那些正在掙扎的人提建議時,你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個問題。

給出建議也要掌握時機,值得慶幸的是,我可以告訴你什麼時候該給別人建議:當有人主要向你尋求建議的時候!

在那之前,把你所有的智慧之言放在一邊,專注於傾聽就行了。

2. 詢問開放式的問題

在我們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下,詢問問題就是為了得到答案。通常,問題越簡潔,答案就越清晰和有用。也就是說,我們都傾向於問一些問題來鼓勵對方給出一個簡短的答案。換句話說,我們傾向於詢問「封閉式問題」。

但是這類問題卻會阻止你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當然,一個好的傾聽者通常也需要問一些問題。但是你該怎麼樣問問題、問什麼問題,卻大有門道。

對話不僅僅是交換信息,對話還可以聯繫你我。

例如,當一個家庭成員或你的配偶心煩意亂時,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的目標並不主要是找出讓他們心煩意亂的原因,或者幫他們確定下一步的計劃。相反,你的目標應該給他們以支持,給他們以同情,給他們以鼓勵,讓他們覺得你在關係他們,他們並不孤單。

開放式問題表明你對對方感興趣,關心對方。而封閉式問題表明你只關心信息,所以:

不要問「你為什麼難過」,而是要問「你感覺怎麼樣」。不要問「是不是工作壓力太大了」,而是要問「最近工作怎麼樣?」不要問「是不是又被你媽媽批評了」,而是要問「你跟你媽媽溝通時發生什麼事兒了?」如果你不確定的話,可以嘗試一下下面這幾句開放式問題,它們通常在任何場合都適用:

你當時是什麼感覺?你能再告訴我一些相關情況嗎?你感覺怎麼樣?你現在感覺怎麼樣?你在想什麼?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的關鍵就在於著眼於人而不是其他信息。

還有一個小小的技巧:問問題時,不要用「為什麼」開頭,而是用「什麼」和「怎樣」開頭。「為什麼」會讓人產生一種被質疑和評判的感覺,而「什麼」和「怎樣」則感覺更中立和真實。

3. 傾聽的過程中保持反饋

許多年前,當我參加治療師的培訓的時候,我記得我覺得反饋性傾聽是我學到的最愚蠢的東西。但經過了7到8年的時間以後,我認為它可能是我學到的最有用的東西。

反饋性傾聽意味著重複(通常用你自己的話)對面的人說過的話。例如:

對方說:我不敢相信Tony會對我說這樣的話!我當時腦子裡想的是「你以為你是誰啊?」更糟糕的是,居然沒有人替我說話!你的反饋:聽起來你有點措手不及。對方說:我只是很難過,感覺很生氣。有無數的事情在我的腦海裡閃過,我只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或者如何前進。你的反饋:看起來你真的不知所措。對方說:你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事情裡,以至於你從來沒有真正聽過我在說什麼。你的反饋:聽起來你好像在說我沒有好好聽你說什麼。當我剛開始這麼做的時候,我感覺很奇怪,因為這似乎是一種傷口撒鹽的感覺——他們很清楚自己有多悲傷,那我為什麼要給他們再重複一遍呢?

但是你不要忘了,我們關注的點不在信息上,而在讓對方感覺自己被理解上。

當我們對別人告訴我們的話進行反饋時,這表明我們在乎他們,我們在認真傾聽他們說什麼。

換句話說,反饋性傾聽讓人們感到自己確實被傾聽著。當人們感到自己被傾聽了,事情就會像好的方向發展,不管情況有多糟糕。

4. 認可對方的情感

正如我們上面所討論的,對別人所說的話進行反饋可以建立信任和信心,讓你理解並關心他們所說的話。同樣地,當我們認可和確認對方的情感感受時,我們會發出一個更有力的信息,那就是我們在更深層次上同樣理解他們,並與他們在一起。

情感認可(emotional validation)這個術語聽起來很專業,很複雜,但其實很簡單:它的意思是向別人展示他們表露的情感是有效的。

下面是幾個和上面情況相同的例子:

對方說:我不敢相信Tony會對我說這樣的話!我當時腦子裡想的是「你以為你是誰啊?」更糟糕的是,居然沒有人替我說話!你的反饋:聽起來你對Tony和你的同事真的既生氣又失望。對方說:我只是很難過,感覺很生氣。有無數的事情在我的腦海裡閃過,我只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或者如何前進。你的反饋:我知道這會讓你感到何其悲傷和憤怒。對方說:你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事情裡,以至於你從來沒有真正聽過我在說什麼。你的反饋:對,我知道你為什麼因為我沒有好好地聽你說話而生我的氣。情感認可就像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式的魔法。當我們心煩意亂,而我們對面的人也承認我們的痛苦時,一些近乎奇蹟的事情就會發生——不是以解決問題的方式,而是以一種簡單直接的「我明白你的感受」的方式。

從出生開始,我們大多數人都被訓練把自己的「消極」情緒看作是負面的、需要消除或修復的東西。這讓我們所有人都感到深深的焦慮和內疚。

但是,當我們通過簡單地指出並承認我們理解他人的情緒來認可他人的情緒時,我們就給了他人一份難以置信的禮物:不帶羞恥或恐懼地感受他人情感的權利。

如果你能養成認可他人情感的習慣,那麼你在人際交往中的任何關係——無論大小——都會有顯著的改善。

5. 承認自己的情感

沒有什麼比戒備心更能阻礙你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了。

戒備心是心理學家為人們在一段關係中感到威脅時的行為所做的解釋:

你的配偶在出門的路上對你的新鞋做出了看似諷刺的評論。然後你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和傷害,而且越來越生氣,反擊說她總是那麼消極和挑剔。結果,你的配偶自然也會感到受傷和憤怒,然後沉默不語,與鄰居們進行了一場非常沉默和尷尬的晚餐。你開始反覆思考這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並開始幻想如果你嫁給了另外一個人,生活會變得多麼美好。像所有的動物一樣,當我們感到受到攻擊時,我們傾向於反擊或逃跑——有時是身體上的,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雖然戒備心最初是由恐懼引起的,但它很快就演變成各種其他的負面感覺,比如憤怒、怨恨、內疚、羞愧等等。

問題是,你的戒備心理、防禦系統以及它們所產生的所有激烈的情緒在你真正受到攻擊的時候的確有所幫助,但是當你僅僅感覺自己受到攻擊的時候,它可能導致小題大做。

不愉快的談話往往會演變成爭吵和爭鬥,因為有些人會變得有戒備心,最後說了或做了一些出於戒備心而傷害別人的話或事——在這種情況下,最初的問題早已不復存在,整場對話演變成了對過去的錯誤和怨恨的發洩。

避免產生過度戒備心理的最好方法就是,即使在你難過的時候,也要繼續傾聽,就是練習承認自己的情感:

當你的老闆批評你最近的銷售數字時,你可以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很生氣,甚至有點受傷,然後提醒自己產生這種感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你的配偶對你冷嘲熱諷之後,承認你對自己提出這個話題的決定感到恐懼和焦慮。你可以告訴自己說,你的感覺是正常的,不過你還是決定向前看。如果你不認可自己的情感,它們最終會駕馭你、操控你。一旦我們被痛苦的情感吞噬,喪志了理智,我們就很難做到好好傾聽。

寫在最後

訓練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傾聽者是徹底改善人際關係——可以是和你的配偶、孩子、老闆以及同事——的最好方法,你要做到的就是——

不要提供建議。

詢問開放式的問題。

傾聽的過程中保持反饋。

認可對方的情感。

承認自己的情感。

譯者:喜湯

相關焦點

  • 好的傾聽者不只是靜靜的聆聽,還要有這幾個技巧
    身邊有不少的朋友都自稱是好的傾聽者。他們告訴我說,傾聽是最簡單的人際交往技巧,因為你需要做的就是靜靜地聽對方訴說,時不時地點頭表示認同,並配合眼神的交流。如果真的如他們所說,傾聽真是太簡單了,你甚至不需要去理解對方說話的內容,著實是個好的演員。傾聽是溝通的一部分,有情感的互動,有思維的碰撞。真正好的傾聽者,所需要做的遠不止靜靜地聆聽而已。那究竟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呢?
  • 女人都想找一個自己的傾聽者
    男人也許會覺得女人很吵嗦,「說出來問題就解決了嗎?」或者「我幫你把問題解決了不就完了嗎?」如果你這樣說,那麼你還不夠了解女人。女人有時候訴說並非是指望別人幫助她解決問題,她只需要一個傾聽她訴說的人而已,她開不在平說完後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這就是女人。但是,女人要想真正找到一個傾聽者,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用中出友可能因為戀愛而無暇顧及,親密愛人呢?
  • 孩子學習鋼琴很難想放棄?試試這5個簡易小技巧
    煩惱會最大程度地使你陷入困境,所以在練習之前確保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使自己完全沉浸於當前的練習中,事實上,這適用於所有的學習與工作,一個人只有在專注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完成當前所做的事情。3.養成一個好習慣但是當我們在練習鋼琴遇到困難的部分時,我們總想著不斷的練習來克服,但如果練習了數次以後還是沒有解決,許多人就會想著先跳過,這會讓你養成一個不良的習慣,那麼最好的方法其實是你可以暫時停下來,通過休息放鬆自己的大腦,在重新開始練習,直到將它克服再繼續前進。
  • 掌握這2個技巧,5分鐘煮開花,快來試試吧
    掌握這2個技巧,5分鐘煮開花,快來試試吧。綠豆湯清熱解毒、消暑止渴,是中國民間傳統的消暑佳品。如今天氣炎熱,我們都喜歡來上一碗清甜的綠豆湯,或湯色碧綠,消渴解暑,或湯濃豆軟爛,清熱解毒。可是很多人都說綠豆很難煮爛,煮起來特別的廢舊,其實掌握這2個技巧,5分鐘煮開花,快來試試吧。
  • 做好一個傾聽者
    有一次,在手機上看到顏如晶在《奇葩說》中的片段,她說:「你們知道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說話嗎?因為每一次說話,都會被誤會。」有些人會選擇澄清,但是她不敢,因為她覺得每一次澄清後都會有事情發生,她在各種是非裡面糾纏,有些人會在這些是非面前留下隻言片語,讓她全身而退,一個字沒說。一次兩次都不說,以後什麼都不敢說。一次兩次沉默,不是因為什麼東西變更好,而是覺得沒有必要了。
  • 閉嘴→做個好的傾聽者
    1 閉嘴→做個好的傾聽者閉嘴→做個好的傾聽者,讓說話者很舒服,表達的東西更多。雙方之間,必然會影響對方,一個好的傾聽者,勢必會靜靜地聽著,讓說話者很舒服,表達的東西更多,從而,傾聽者會提取到更多的東西,不管是為己所用,還是幫助對方,都要做個好的傾聽者。
  • 「ICF教練知識庫」練習積極傾聽的5個技巧
    練習成為一個積極傾聽者有五種關鍵的主動傾聽技巧,可以幫助你成為一個更有效的傾聽者作為一個積極傾聽者,你的角色是理解所說的話。這可能需要你反思客戶所說的話並提出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幫助你和客戶澄清某些觀點,比如說:「你說的…是什麼意思?」「……這是你想表達的意思嗎?」
  • 想找個好工作的人看過來,這裡有5個小技巧,簡單好用
    什麼是好工作?符合自己要求,幹著順手的工作唄。聽起來簡單,可要找起來卻跟登天似的難。你現在幹的工作,是你心中的好工作嗎?是自己對好的標準定義過高,還是好工作的要求過高,怎麼找個理想的工作怎麼就這麼難,有解決的好方法嗎?
  • 做一個傾聽者......
    考研路上,我們的壓力一直在遞增,有時候寫錯一道題、弄壞一根筆就可能是我們情緒崩潰的臨界點,這時候多想有個人聽聽我們的訴說,我們的壓力,我們的崩潰.而不是「這有啥壓力,有啥好哭的」或者「變壓力為動力」.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自認為自己的抗壓能力絕對頂了,真的沒覺得考研的壓力會有多大。
  • 5個冰箱除異味小妙招,隨便一個都管用,快試試吧!
    導讀:哈嘍大家好,歡迎關注「柚子有妙招」。我是熱愛生活的柚子,主要給大家分享生活小妙招,讓生活更加便利,更加美好!來了就點個關注唄,有好用的妙招都會第一時間分享給大家哦。冰箱經常擺放菜肉或者味道重的食物,時間長了,難免會產生奇怪的異味。
  • 你想每天都精神抖擻嗎?試試這5種解乏方法吧!
    你想每天都精神抖擻嗎?試試這5種解乏方法吧!在秋天很多人都會感到身體四肢無力,一動也不想動只想睡覺,其實秋乏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秋乏會讓人看起來很喪,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甚至是娛樂都提不起任何的精神,真可以說是「秋乏不是病,乏起來要人命」。秋乏是什麼?
  • 一個月如何減掉25斤?試試這幾個減肥小技巧!不會讓你失望!
    那麼,如何一個月減掉25斤的呢?試試以下這幾個減肥小技巧。1、每天快走,每天堅持5000步左右。剛開始,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運動。但不建議超過這個數目太多,否則容易對膝蓋造成一定的傷害。
  • 女人想要皮膚好,試試這4個變美小技巧,皮膚白皙有光澤
    雖然天生好皮膚不是人人都有,但後天養的好皮膚也有很多。想要成為一個精緻女生就要試試這5個變美小技巧,堅持下去素顏出門都不怕。1.做好清潔工作很多人認為洗臉是一件普通的事情,所以並不用心。其實清潔肌膚很重要,如果不能及時祛除臉部多餘油脂和角質,這些汙垢將會堵塞毛孔形成痘痘。
  • 初學者用手機拍照,試試這5個拍照技巧,讓你的照片好看有深度
    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拍照技巧和攝影構圖,人人都可以從初學者直接躍升成為專業攝影師!那麼我就為大家簡單整理了出5個簡單好用的攝影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如果有興趣就繼續看下去吧!拍照技巧一:了解光影效果不管你是想拍攝人像、動物、風景或一般靜物,拿捏光影的光位是非常重要的,光影效果可以讓作品呈現不一樣的質感與情緒。例如以下這張作品,我們可以通過對光影的拿捏,來讓的照片表現出不一樣的意境。
  • 學會這5個小技巧,可輕鬆應對老闆對你的為難
    但如果你還不能夠對老闆的為難有更好的應對措施,就顯得自己在職場上也太窩囊,沒有手段了吧!試試這五個技巧吧:一、多聽少說不計較---讓老闆一個人表現個夠,不打擾他就是為自己找機會既然你已經知道了,是老闆在為難你,那麼你就要做好多聽少說的準備。
  • 試試這5個小妙用,幫我們省心省事又省錢
    大家好,這裡是每天分享生活小妙招的圈生活,燕尾夾我們家裡都會有,別看它只是一個小巧的文具,但它的作用卻是非常大。如果把燕尾夾放在家裡有什麼妙用嗎?今天圈生活介紹幾個關於燕尾夾的小妙用,燕尾夾用途廣泛,非常實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會聽比會說更受歡迎,學會這些技巧,做一個高情商的傾聽者
    比如,「你天天夜不歸宿,你知道我有多擔心嗎?」,「我為什麼每次都要跟你報備行蹤,我也需要自由的空間好嗎?」02. 不良的情緒有時候,傾訴者的抱怨、憤怒或指責,極容易觸發傾聽者的不良情緒反應,讓傾聽者產生反感。一次談話就可能變成劍拔弩張的一場災難。
  • 睡眠不好,分享8個助眠小技巧,趕緊試試吧
    睡好了,身體好,心情好,人生才能好上加好!下面分享8個有助眠效果的小技巧,幫你晚上安然入睡,趕緊試試吧!由此可見,食物多樣性、均衡飲食對保持好睡眠的意義有多麼重大。提醒:牛奶營養豐富,且很容易被消化吸收,牛奶中含有一種使大腦產生睡意的生化物色氨酸,還有微量嗎啡類物質,這些物質都有很好的鎮定睡眠效果,有利於休息和睡眠,所以晚上喝一杯牛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身心談話錄一:當一個傾聽者,病可愈大半
    女子:我有點頭暈,有時還反酸,這幾天大便不成型,睡久了會肢體麻木……女子在我診室嘰裡呱啦說了半個小時,最後我算是聽明白了,全身到處沒有一處舒服的。當然聽到這裡,一個診斷映入我的腦海。女子:還有醫生,要不我住院系統地查一下吧。
  • 每天跑步5公裡堅持不下去了?4個小技巧教給你,學會一個就管用
    導語:跑步是一個特別受歡迎的運動,如果一個人每天都跑步5公裡,堅持下去,一兩年之後,身體會出現有很多的好處的,但是很多人卻沒有能很好地堅持下去,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4個小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愛上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