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冷。
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餓。
欣欣家寶寶是早產兒,生出來的時候才4斤8兩,全家人都覺得寶寶像只貓,瘦瘦小小的,從小在寶寶哭的時候就是餵奶。
醒了餵奶,哭的時候餵奶,全家人覺得「哭-餵奶」這種模式特別好使,每次給寶寶多餵20-30mL的,每次餵完後,欣欣和婆婆總感覺很有成就感,今天又多餵了一些。
6個月過去了,寶寶越來越爭氣,尖尖的下巴慢慢的成了圓臉,很像年畫裡白白胖胖的娃。
可欣欣很煩惱的是寶寶還不會坐,於是就帶著寶寶去體檢,沒想到卻被醫生「教訓「了。
原來寶寶太!胖!了!
長得太好了,原本細細的胳膊成了米其林輪胎。
醫生說寶寶每一頓多20-30ml,一天吃5頓,算下來一天就多吃了100-150ml奶!
這樣不胖才怪?
體重增長太快了,影響到寶寶的大運動動作,導致現在寶寶不太會坐。
體重遠離正常的生長曲線,這樣持續攀登體重高峰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很多家長都希望寶寶白白胖胖有面子,可是長期超重和肥胖不僅會導致大動作的發育遲緩,危害心理健康導致孩子以後自卑等,影響性格。
長大還可能造成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脂肪肝等問題。
欣欣聽完和家人商量後,決心要改,說什麼也比不上寶寶健康重要。
一、我們先了解寶寶胃容量
由於存在個體差異,上圖僅供參考
國際母乳協會資料顯示,新生兒的胃容量大概為44-59ml,約桌球大小,隨著年齡會變大。無論是母乳或者是人工餵養,都採取少食多餐的餵養方式,進行按需餵養。
那麼問題來了,要怎麼判斷吃多少才夠?
有1個比較簡單的計算方程式可以作為參考,體重1公斤的寶寶一天大約需150cc的奶量,也就是說體重5公斤的寶寶,一天約需要喝750cc的奶。
750cc的奶該怎麼分配?要分幾次喝完?時間間隔多久才恰當?餵幾次?要看是什麼餵養方式,還要看看寶寶的個性和需求而定。
1、6個月內
每次可以觀察如果寶寶喝奶後心滿意足,尿液清亮微黃,一天尿6次以上,體重增長正常,那麼說明餵養得當。
2、6-12個月
很多媽媽覺得寶寶已經添加輔食了,減少奶量,這是做法。
1歲以內:奶是主食,不是輔食,每天奶量不低於600ml。
6個月後母乳餵養,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的生長發育需求,不添加輔食會導致貧血、生長發育落後的問題。5個月寶寶雙腎長滿結石,原來是輔食添加不當引起的……
這時候需要合理添加輔食補充能量和生長發育的需求。
有媽媽問:「輔食和奶哪個先吃?」
答案是都可以,不過還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剛添加輔食的時候,可以先喝奶再吃輔食。
母乳對有的寶寶來說情感紐帶,是安全感,是天是地是一切。
如果在寶寶飢腸轆轆的時候,讓他先吃輔食,你想想會多討厭這輔食,對於輔食添加很不利。
在寶寶對輔食有一定接受度之後,就可以調整餵養順序了。
1歲以內的寶寶餵養還是按需進行,所謂的按需不是指時間控制,而是根據寶寶身體發育和寶寶自己的需求,快樂進食。
3、1歲以後
1歲以後的寶寶是以日常食物為主食,奶為輔食。
每天最好攝入奶300-500ml,最多不要超過900ml,過多攝入會影響食慾。
寶寶有沒有餵飽或者餵過量,判斷標準只有觀察寶寶的狀態和定期記錄身高體重,畫好生長曲線圖,才能準確的判斷。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看法嗎?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如果寶媽寶爸還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話題,可以告訴我們。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點讚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